“原文”
太宗曰:“蕃兵唯[1]劲马[2]奔冲,此奇兵欤?汉兵唯强弩[3]犄角[4],此正兵欤?”
靖曰:“案《孙子》云:‘善用兵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5]。’夫所谓择人者,各随蕃汉所长而战也。蕃长于马,马利乎速斗;汉长于弩,弩利乎缓战。此自然各任其势也,然非奇正所分。臣前曾述蕃汉必变号易服者,奇正相生之法也。马亦有正,弩亦有奇,何常之有哉?”
“注释”
[1]唯:主要,突出。
[2]劲马:骁勇的战马。
[3]强弩:一种力量很大的弓弩。
[4]犄角:比喻夹击敌人。
[5]“善用兵者”四句:见《孙子兵法·兵势篇》。意思是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努力去创造有利的态势,而不会对部下求全责备,所以他能够选择人才去利用和创造有利的态势。责,责备。任,利用。
“译文”
唐太宗问:“蕃兵打仗主要依仗骁勇的战马来奔突冲杀,这是所谓的奇兵吗?汉兵打仗则常常依仗强弓劲弩夹击敌人,这是所谓的正兵吗?”
李靖答道:“据《孙子》说:‘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努力去创造有利的态势,而不会对部下求全责备,所以他能够选择人才去利用和创造有利的态势。’这里所说的选择人才,就是让藩汉士兵都能在作战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战斗。蕃兵擅长骑马,而骑兵适宜于快速解决战斗;汉兵擅长于强弓劲弩,而弓弩适合于稳重作战,这就是顺其自然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然而这还不是奇正的区分。我在前面讲过的蕃汉士兵变换旗号和服装,那才是奇正相互变化的战术。骑战有正也有奇,弩战有奇也有正,哪里会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呢?”
“原文”
太宗曰:“卿更细言其术。”
靖曰:“先形之,使敌从之,是其术也。”
太宗曰:“朕悟之矣。《孙子》曰:‘形兵之极,至于无形[1]。’又曰:‘因[2]形而措[3]胜于众,众不能知[4]。’其此之谓乎?”
靖再拜曰:“深乎!陛下圣虑,已思[5]过半矣。”
“注释”
[1]形兵之极,至于无形:见《孙子兵法·虚实篇》。意思是佯动示形进入最高的境界,就再也看不出任何痕迹。
[2]因:通过,依靠。
[3]措:摆放位置。
[4]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见《孙子兵法·虚实篇》。
[5]思:领悟。
“译文”
唐太宗说:“你就再详细谈谈这种方法。”
李靖说:“先做出假象用来迷惑敌人,使敌人被动地听从我的调动,就是这种方法。”
唐太宗说:“我已经领悟了!《孙子》说:‘佯动示形进入最高的境界,就再也看不出任何痕迹。’它又说:‘依靠敌情变化而灵活运用战术,即便把胜利摆放在众人面前,众人仍然不能看出其中的奥妙。’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李靖说:“兵法中的道理是多么深奥啊!陛下天赋圣明,对此已经领悟过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