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有180多家期货公司,数量明显偏多、规模偏小。股指期货上市后,期货业将在不断整合中迎来新一轮优胜劣汰。目前随着券商等机构进入,期货业整合已悄然开始。前不久,国泰君安证券、华泰证券和海通证券等纷纷入主期货经纪公司。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近40多家证券公司通过控股或参股期货公司的方式进入期货业。此外,股指期货将加速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股指期货将吸引全球投资者的参与,促进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
(第二节)股指期货的独有特点
一、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的区别
股指期货交易是期货交易的一种,它与商品期货在运作机制和风险管理上是有共性的,如同样采用保证金制度,具有杠杆放大效应,每日无负债结算。但是,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相比,有其特殊性的一面,主要表现在:
第一,股指期货是股票现货市场的配套市场,为管理现货风险服务。而股票市场参与者众多,因此,股指期货影响面较大;第二,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投资主体大大超过了参与商品期货的投资者主体,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养老金、保险等机构在内的众多机构投资者;第三,股指期货反映的是股票现货市场未来的变动情况,既受期货市场也受股指市场的各种因素影响,价格变动大,风险防范要求高。
二、股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区别
表1股票交易和股指期货的区别
交易标的个别公司股票股票指数
交易目的筹资、投资和投机避险、套利和投机
筹码限制限于公司流通在外的股数无限制,多空分歧大时可无限增加到期限制理论上无到期限制(除非摘牌)有到期日,到期后该合约必须履约所需资金现金交易100%仅需合约价值的10%~15%股利可领取公司发放的股利无权领取公司发放的股利操作灵活性作空时有融券限制和当日冲销限制可当日对冲,作空和作多皆灵活结算方式不需要每日结算
每日结算,客户账户保证金净额必须高于维持保证金。
交易成本成本较高。手续费可由客户与经纪公司协商确定交割T+1日,无最后交割日。有最后交割日,以现金交割投资风险
1.不须每日结算
2.杠杆倍数较小,投资者不易发生
追加保证金而被强制平仓的损失
3.无到期限制,可长期持有
4.需承担整体股市之系统风险和个
别股票之投机风险
1.必须每日结算,有短期资金周期的压力
2.杠杆倍数大、投资者有超额损失之可能
3.到期时必须强制交割,无法长期持有
4.仅需承担整体股市之系统风险收益率
(涨跌差价/买卖股票的资金)×100%
(合约涨跌差价/合约总价值的10%)×
(第三节)股指期货的市场功能
股指期货市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避系统风险
股票市场的风险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股票投资组合未分散和抵消,而整个市场的系统风险则是无法用投资组合回避的。特别是我国股票市场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系统性风险在全部风险中占的比重很高,一旦由于政策变化等系统风险因素导致股价整体大幅下调,由于缺乏卖空机制投资者将面临巨大的亏损。因此迫切需要股指期货这种避险工具与持有的股票仓位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以消除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保持稳定的收益率。
美国80年代推出股指期货交易后,充分发挥了股指期货避险作用,使投资者在87年股灾中的损失大大得到缓解,并很快迎来了90年代的空前大牛市。事后,很多经济学家指出,假设1987年危机发生时没有股指期货交易,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香港的情况也类似。香港在1986年推出恒生股指期货后,股票交易量当年就增长了60%,虽然1987年10月19日发生的全球股灾位随后两年的股市交易量有所减少,但经过三年的调整之后,股票交易量又逐年增加,据统计2000年上半年香港股票交易金额已达到17566亿港元,比恒生期货推出前同期香港股票交易金额已增加近50倍,带来了香港金融市场的空前繁荣。可见,香港推出恒生指数期货后,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成交量均同步增长,因此股指期货同现货市场呈现相互促进的作用。
二、价格发现功能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者根据市场提供的价格信号做出经营决策。价格信号的真实、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经营决策的正确性,进而影响经营效益。
在期货市场产生以前,生产经营者主要是依据现货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进行决策,根据现货价格的变动来调整自身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方式等。由于现货交易多是分散的。生产经营者不易及时收集到所需要的价格信息,即使收集到现货市场反馈的信息,这些信息也是零散和片面的,其准确、真实程度较低,对于未来供求关系变动的预测能力也比较差。当用现货市场的价格指导经营决策时,现货价格的滞后性往往会造成决策的失误。例如,长期以来,我国的粮食流通市场受到粮价低时卖粮难、高时买粮难的困扰,部分原因就是粮食生产经营单位缺乏以远期价格指导生产销售的机制。
自期货交易产生以来,发现价格功能逐渐成为期货市场的重要经济功能。所谓发现价格功能,指在一个公开、公平、高效、竞争的期货市场中,通过期货交易形成的期货价格,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的特点,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未来商品价格变动的趋势。
期货市场之所以具有发现价格功能,主要是因为期货价格的形成有以下特点。
第一,期货交易的透明度高。交易指令在高度组织化的期货交易所内撮合成交,所有期货合约的买卖都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公开竞价进行,不允许进行场外交易。交易所内自由报价,公开竞争,避免了一对一的现货交易中容易产生的欺诈和垄断。
第二,供求集中,市场流动性强。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众多,如商品生产商、销售商、加工商、迸出口商以及数量众多的投机者等。这些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聚集在一起竞争,期货合约的市场流动性大大增强,这就克服了现货交易缺乏市场流动性的局限,有助于价格的形成。
第三,信息质量高。期货价格的形成过程是收集信息、输入信息、产生价格的连续过程,信息的质量决定了期货价格的真实性。由于期货交易参与者大多熟悉某种商品行情,有丰富的经营知识和广泛的信息渠道及一套科学的分析、预测方法,他们把各自的信息、经验和方法带到市场来,结合自己的生产成本、预期利润,对商品供需和价格走势进行判断、分析、预测,报出自己的理想价格,与众多对手竞争。这样形成的期货价格实际上反映了大多数人的预测,具有权威性,能够比较真实地代表供求变动趋势。
第四,价格报告的公开性。期货交易所的价格报告制度规定。所有在交易所达成的每一笔新交易的价格,都要向会员及其场内出市代表及时报告并公诸于众。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交易者能够及时了解期货市场的交易情况和价格变化,及时对价格的走势做出判断,并进一步调整自己的交易行为。这种价格预期的不断调整,最后反映到期货价格中,进一步提高了期货价格的真实性。
第五,期货价格的预期性。期货合约是一种远期合约,期货合约包含的远期成本和远期因素必然会通过期货价格反映出来,即期货价格反映出众多的买方和卖方对于未来价格的预期。
第六,期货价格的连续性。期货价格是不断反映供求关系及其变化趋势的一种价格信号。期货合约的买卖转手相当频繁,这样连续形成的价格能够连续不断地反映市场的供求情况及变化。
由于期货价格的形成具有上述特点,所以,期货价格能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真实的供给和需求的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对生产经营者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世界上很多生产经营者虽未涉足期货交易,也没有和期货市场发生直接关系,但他们都在利用期货交易所发现的价格和所传播的市场信息来制定各自的生产经营决策,例如,生产商根据期货价格的变化来决定商品的生产规模;在贸易谈判中,大宗商品的成交价格往往是以期货价为依据来确定的。
三、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股指期货的双向交易机制使机构投资者无论在股价上涨还是下跌时均可进行交易,以避免资金在股价下跌时的闲置;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股指期货的高流动性,使得在股指期货市场建立相应金额的头寸要比在股票市场简单快捷得多,而且可避免由于大量资金迸出引起股价大幅波动而增加交易的执行成本。因此,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往往先在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市场上进行交易,然后再伺机在股票现货市场上进行操作。
四、进行组合投资,分散投资风险
国外的机构投资者常常在股票、债券与期货间进行有效投资组合,以分散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股指期货常被作为基金构造指数化投资组合的重要工具。指数基金可以借助一个股指期货合约和国库券多头头寸的投资组合,来实现对股价指数的捆绑,取得与股价指数一致的收益率。实证分析表明在原有的股票、债券组合中加入部分期货,能在同样的期望回报率水平上有效降低风险。
股指期货有助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