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乐于助人。要热情地对待同学,把同学们都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满腔热情地为大家做事,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是集体的事、同学的事,就该积极去做。要细心观察别的同学有哪些忧虑,哪些同学有困难,有哪些困难,看看自己能否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同学学习跟不上,能不能帮助补课;同学生病了,和大家一起去看望,送去祝福;同学生活有难处,主动与老师、同学商量,群策群力一起帮助解决……人是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尤其要十分珍惜在自己困境中得到的关怀和帮助,并把它看成是“雪中送炭”,视帮助者为真正的朋友、最好的朋友。帮助别人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帮助,简单的举手之劳或关怀的话语,就能让别人产生久久的激动。如果你能做到帮助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不但能显示出你的博大胸怀,而且还有助于“化敌为友”,为自己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人际环境。
3.学会感恩。我们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表示真诚的感谢,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的祝福。感恩使你的心胸变得开阔,让你意识到那些幸福的小事,它们在不停地提醒你:在你的内心深处珍藏着一股爱的力量,因为有了它,你不再寂寞。你越感激,就越能适应人际关系,越能意识到日常事件给你带来的运气。你内心中的每一次感恩都会提醒你:有人在爱着你,有人在保护你。你的感激之情也会比以前更强烈。
不管何时,要说“谢谢”,只要有空,多想想值得你感激的事。当你看到别人不如你幸运时,不妨把这当成一个为你自己所得到的一切表示感谢的好机会。当你遭遇挫折时,说声“谢谢”,这样,你会发现在看似是灾难或祸害的事情里隐藏着种种“好处”。
4.与他人共鸣。俗语说:“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针。”声学中也有此规律,叫“同频共鸣”,就是指一处声波在遇到另一处频率相同的声波时,会发出更强的声波振荡,而遇到频率不同的声波则不然。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主动寻找共鸣点,使自己的“固有频率”与别人的“固有频率”相一致,就能够使人们之间增进友谊,结成朋友,发生“同频共振”。
共鸣点有哪些呢?比如说:别人的正确观点和行动、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等等,都可以成为你取得友谊的共鸣点、支撑点,为此,你应响应,你应沟通,以便取得协调一致。当别人飞黄腾达、一帆风顺时,你应为其欢呼,为其喜悦;当别人遇到困难、不幸时,你应把别人的困难、不幸当作你自己的困难和不幸……这些就是“同频共振”的应有之义。小仪和小苏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她们经常穿相近的服装,经常一起去散步,经常一块去打球……可以说俩人形影不离,同吃同住,保持默契,相互支持;夸张地说,俩人是同甘共苦,“同频共振”。这些,不仅是两人是一对要好朋友的表象,而且也是两人成为要好朋友的原因。
5.学会真诚赞美。卡耐基说:“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关注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价值的,我们从心底里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视、承认、尊重和赞赏。当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就会有一种很好的感觉,心情愉快,充满信心。赞美之所以得其殊遇,一在于其“美”字,表明被赞美者有卓然不凡的地方;二在于其“赞”字,表明赞美者友好、热情的待人态度。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也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因此,对于他人的成绩与进步,要肯定,要赞扬,要鼓励。当别人有值得褒奖之处,你应毫不吝啬地给予诚挚的赞许,以使得人们的交往变得和谐而温馨。
在赞美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赞美的态度要真诚、大方;二是赞美的内容要明确、具体。赞美的目的是要让对方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特色,悦纳自我,增强信心,所以一定要具体、明确。使用一些诸如“你真好”、“你真棒”、“你真出色”等普遍宽泛又没有下文解释的话语,很难达到赞美的目的,反而给人以吹捧的感觉,可能引起误解或让对方盲目骄傲。
6.学会诚恳道歉。有时候,一不小心,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不便;自己欠考虑,可能会误解别人的好意;自己一句无意的话,可能会大大伤害别人的心……如果你不小心得罪了别人,就应真诚地道歉。这样不仅可以弥补过失、化解矛盾,而且还能促进双方心理上的沟通,缓解彼此的关系。切不可把道歉当成耻辱,那样将有可能使你失去一位朋友。
英国首相丘吉尔起初对美国总统杜鲁门印象很坏,但是他后来告诉杜鲁门,说以前低估了他,这是以赞许的方式表示道歉。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元帅有一次错怪了洪学智将军,后来彭德怀拿了一个梨,笑着对洪学智说:“来,吃梨吧!我赔礼(梨)了。”说完两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7.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沟通,也是一种艺术。对于遭遇心理问题的人们来说,倾诉无疑是一剂良方。现实生活中,谁都难免会遇到别人向自己倾诉的情况。遭遇倾诉其实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这说明了对方把你当作可以敞开心扉的人,通过倾诉,让他人时刻感受到你的关怀与理解,彼此之间就可以加深了解,关系会变得更融洽亲密。
与老师相处的艺术
师生之情是高尚的情感,与老师亲密友好相处是同学们求学历程中值得的珍藏的一份经历。为了珍惜这段师生情,同学们与老师相处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知识无私地、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得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才、成熟,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远。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有句话说:师生如父子。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的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有些同学作业写得马虎、潦草,单是让老师辨认字迹都要费很多功夫,给老师增添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经常这样,老师怎么会高兴,怎么会喜欢你呢?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果你跟别人说话,他爱理不理的,你会喜欢这个人吗?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做学生时,经常发现“那个老师并不怎么样”,“他的水平太低了”,等长大以后才知道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多么天真。就像作弊者从来都认为老师发现不了,其实,只要往讲台上一站,谁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老师从他的年龄、学问、阅历在某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求教,学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学生。其实,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间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课老师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学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意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根本不可能存在没有缺点的人。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观点不正确,或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可能的。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委婉,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起来行吗?当然不行,这样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恶化师生的关系。不妨暂且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再说。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做学生的应该把他们置于长者的位置,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有的同学明知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服气,嘴上也死不认错,与老师搞得很僵。有的人则相反,受过老师一次批评,心里就特别怕那个老师,认为他是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必要的。错了就是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改正就是好学生。老师不会因为谁有一次没有完成作业,有一次违反了纪律就认为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总之,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又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
轻松阅读:
什么时候开始也不晚
一位陆军上校退役了,领着一笔可观的退役金,回到了温暖的家。此时,他已65岁。按理说,可以享享清福了,可他在家住了一个月就坐不住了,想出去找点事干。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即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子女们说都65岁的人了,还能干什么呢。他说:是呀,都65岁了,能干点什么呢?可在家呆着,时间也是逝去,干点事也可以充实一下自己的生活啊!由于态度坚决,子女们不得不同意了老人的想法。做什么呢?老人自幼会一手炸鸡的手艺,便毛遂自荐一个一个酒店去推销自己,但都遭到了婉言拒绝。在家人又一次地强烈反对下,老人倔强地用自己的养老金开了一家速食店,专门经营炸鸡。几十年后炸鸡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这位老人你或许见过。在电视上,在宣传画中,身穿白西装,态度和蔼可亲——他就是桑德斯上校,“肯德基”的创办人,一个65岁才开始创业的老人。
感悟:桑德斯上校说得好,不管你做什么,时间总会过去的。的确,生活就是这样,无论是谁,只要以一种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心态去面对风风雨雨,那呈现在他面前的必将是火红的太阳美丽的花朵。反之,若将自己沉囿于悲忧低落的圈套中,再美丽的生活也会黯然无光。有首诗写得好:你高兴,月儿慢慢在圆;你忧伤,月儿在慢慢圆。你看见,花儿努力在开放;你不看见,花儿在努力开放。是啊,月儿在圆,花儿在开放,日子总在一天一天地流逝,如何让生活绽放出更加绚丽幸福的光彩就在于你如何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