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操下定决心讨伐袁绍起,孔融就与曹操意见相左,在大政方针上与曹操公开唱反调。与被监视的汉献帝过往甚密,动不动就上表,也很犯曹操的忌。煽动祢衡在大庭广众中辱骂曹操,让他很下不了台。有一回曹操禁酒,他反对曹操的极端做法,说:"尧正因为喝酒,才成为圣贤,桀纣虽然以色亡国,但也不能为了防范,不许此后的男女婚姻呀!"袁绍失败以后,他给曹操写了封信,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了周公。"曹操犯了一次傻,问他:"典从何出?"他回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因为曹操打下冀州时,把袁绍那位漂亮的儿媳妇甄氏,给了自己儿子曹丕。于是,可想而知,曹操对他多么恼火了。所以,孔融一经人告发,说他有诲谩诽谤之罪,立刻就把他抓了起来。
其实,他的两个儿子,也知道他早晚要倒霉,所以,军吏来逮捕孔融时,章 按说,孔融的言论,严重程度也未超过祢衡,但曹操不杀祢衡的头,为什么对孔融却不肯轻饶呢?如果说孔融是大文人,曹操同样是大文人,由于文人相轻,嫉妒才华,才要置孔融于死地的话,那么陈琳在文章 我们在曹操赐死崔琰令中,有一句话,值得深思。"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由此可以了解曹操最忌讳的,是反对派结成一股政治势力。所以,不杀祢衡,因他不过是一个幼稚的文学青年罢了,势单力孤,一条小泥鳅,翻不出大浪。不杀陈琳,因他不过是一个写作工具,而且已经认输降服,不可能有多大蹦头。而孔融则非如此。"虽居家失势,而宾客日?伏了刑,曹操还不罢休。在周知全国的文告中,说章 所以,文人对自己的成就、实力、影响、名声,估计过高,过于膨胀的话,保险不用太远,便要出笑话的。
不论谁,谨慎谦恭一点,谅无坏处。
关羽成神小说之功
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一部小说,能将其中一个人物塑造成万民心目中的一位尊神者,敬仰之,供奉之,祭祀之,膜拜之,只有章 造神,是中国人最爱玩的一种骗人游戏。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造各式各样的神来愚弄老百姓,还有的,造自己为神或者鼓吹个人迷信之类,让大家顶礼膜拜。但不论造得多么神乎其神,终究有倒牌子的一天,只有《三国演义》造出来的章 近二三百年间,中国人(包括海外华裔)信关帝,关圣,关公菩萨者,几乎与崇敬孔夫子的人数等量。凡有文庙的地方,差不多都有一座关帝庙。而一般人家的神龛上,供奉孔夫子的,远远没有供奉关羽的多。章 十几年前,我到沙头角,看到那里每间店铺中,都供着关公菩萨,红烛高烧,香烟缭绕,很有新鲜感。近些年来,大陆地区,由南而北,关云长和他的青龙偃月刀,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也就不足为奇了。如今,很多城镇还建起关帝庙,香火鼎盛;饭店酒楼,一进门,必有关羽和周仓、关平的立像,驱邪降魔。《三国演义》章 "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的公案,已经是昨天的事情了,但是,小说造神,只有章 根据《三国志》章 从章 人们为什么信神?主要是不信自己。为什么不信自己?是由于自己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为什么自己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因为在长期封建统治下的中国老百姓,实际上并未摆脱奴隶制度那种人身依附的层层契约关系,和绝无人身安全可言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极权专制制度。不知何罪,全家籍没入官,财产充公,妻子儿女,罚往宁古塔给披发人为奴。了然不知,被株连九族之内,送上法场,枭首示众。在"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凄惶状态下,无可求助的中国人,不仰赖于神?的佑护,焉有他法?
于是关羽就成了章 为什么关羽成神?一、因为书中把他写成是万人之敌,是仁义之师,是必胜之将,老百姓深知对付万恶的作威作福的统治者,还是青龙偃月刀最为管用。降魔压邪,扶善反恶,需要关羽章 关羽之所以能从小说中跳出来成为老百姓的神,正是小说里充分描写了章 一是统治者需要章 善将将者方为帅
将,作为动词,是统帅的意思。三国时期的曹操,称得上是一个善将将的领袖人物。但电视剧《三国演义》承袭了原小说的"蜀汉正统论",把曹操描画成一个奸雄,实在是有悖于历史的。章 中国影视界的编导们,仍处于照猫画虎的阶段,也就不必过高期许了。
其实,曹操倒真是一位大英雄,毛主席都赞他"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三国时期的大部分疆土,是他在统治着的。而在汉代最为头疼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扰边问题,在他的镇抚下,相对平静到晋代中叶。而曹操能够成就事业,和他的英武,他的抱负,他的决策,他的用人分不开的。第二十六回《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虽极写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之勇,报曹操厚遇之信,追刘备手足之义,辞行出走之光明磊落,也写了袁绍昏聩愚钝,反复无常,两杀刘备,拖下去斩首又拉上来赔罪的,近乎儿戏的悖谬。其实,写章 仅从章 刘邦与项羽决一死战时,韩信是为他出了很大力气的。但刘邦坐稳江山后,不放心韩信,要动手收拾章 一个统帅,并不在将兵,而在将将。
关羽披挂上阵,先诛颜良,后杀文丑,报效立功,削弱了袁绍的强势,其实是曹操的功劳。他能驱使并不真心降他的一员大将,在战场上为他驰骋,可见他的驭将的本领。若是他像袁绍一样,动不动把刘备推下去斩首,来对待关羽的话,恐怕关羽未必自告奋勇,跃马上阵了。
袁绍能为幼子之病,形销骨立,痛不欲生,失去了绝好的战机。幕下良臣,如田丰,如沮授,只不过表示了一些不同意见,忤触了他,一个被关进牢房,一个被弃置不用。而对刘备,忽而阶下囚,忽而座上客,若不是走投无路的话,刘备恐怕一天也不会在袁绍处呆下去的。章 所以,作为一个统帅,发现人才,善用人才是至为关键之事。选贤与能,擢优任良,恩威并施,赏罚分明,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当韩信最初受萧何之荐,投奔刘邦时,也有过一次谈话:"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哑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贤属将,此恃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剜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淮阴侯章 关云长终于留不住,走了。如果曹操真不想放他走,他插翅也难飞出牢笼。如果曹操想造个人舆论,完全可以通过新闻媒介,大张旗鼓地宣传一番。他只是让张辽先行一步,然后十数骑匆匆赶上,不正表明曹操送行之诚意么?那个傻瓜蔡阳不服,定要去追杀时。曹操叱曰:"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放走一个关羽,但树立了一个给麾下将领仿效的活榜样,他得到的肯定要比失去的多。
章 骂不死人捧杀人
胜利,是好事,但躺在胜利上,吃老本,就不见得是好事了。假如,再有若干捧场的,米汤灌得晕晕乎乎,不知东西南北,怕离失败不会太远了。千里单骑,过关斩将,是关云长一生最得意之笔。与此同时,他的自负,他的傲慢,也播下了日后败走麦城,杀身成仁的种子。陈寿在《三国志》里评他"刚而自矜",是对他的准确评价。所以,"福者祸之先,利者害之始",好事也能变为坏事,章 自矜者,骄傲也,上至圣人,下至凡庸,几乎无一幸免,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所以毛主席告诫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其实,岂止于落后呢,关羽连脑袋都骄傲掉了。
人类天性中有许多弱点,骄傲便是一种。有的人,有得可骄者要骄,有的人,无得可骄者也要骄。如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流放时,是决不会忘怀他的军队踏遍欧洲大陆时,当大皇帝的那至尊无上的荣光的,章 所以,凡骄傲者,无不以过去和现在的声名,作一份资本。拿作家章 章 关老爷不是作家,是武人,但虚荣心也不亚于某些文坛巨擘。就是章 在关羽的吹捧队伍里,第一名大捧家是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金,下马银,弄得他简直不知天高地厚。对于自己的估计,渐渐失去一份实事求是之心。忘了自己曾经是一名马弓手,而真当上汉寿亭侯了;第二名大捧家是诸葛亮,连他在华容道放走束手待擒的曹操,也成了正确的错误,不敢予以追究,章 所以,鲁迅先生在一篇《捧杀和骂杀》的杂文里,尖锐地指出过,骂,倒未必会骂死人,但捧,却是可以致人死命的一法。一些作家,若是对于捧,没有清醒的头脑,还挺得意,还挺快乐,还觉得挺舒服的话,那可是危险了。所以,报纸上,刊物上,把某几位作家捧成"社会良知"、"人类希望"、"精神导师"、"文坛砥柱"。我总觉得章 我们知道,曹操捧关羽,是做样子给大家看,看丞相是多么礼贤下士,襟怀宽阔,求才若渴,热忱感人。说穿了,不过是在延揽人心,扩大影响,其真意仅仅是在宣传自己而已。诸葛亮捧关羽,是求一个内部安定团结的局面,在他实施政策过程中,不至于被章 在戏园子里,那些捧角者,无一不在打女演员的主意,想法倒也单纯,意在猎艳罢了。而在文坛上的捧场者,或是沾光,或是求名,或是混饭,或是拉虎皮作大旗,用以唬人,或是躲在谁的裤裆里,抽冷子龇出一股毒水来,以泄私愤,目的性就比较复杂了。但是,沉湎在往昔的辉煌中的那些头脑并不糊涂的人,很容易陶醉在捧场者的甜言蜜语中,而随之高烧40度,说些谵语,有些躁狂,也就不以为奇了。
凡过高地估计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因此作出不能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者。章 关云长终于留不住,走了。一路杀将过去,获得了盖世英名,因此,也有了骄傲的资本,一直到走麦城为止,章 张飞杀关羽
读报上一篇文章 关羽投降曹操章 当时,诸侯混战,盗贼蜂起,争城夺地,干戈不息。背叛或者投降,反戈一击或者不告而别,并不是很了不起的事。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吕布。他一杀义父丁原,再杀也是他拜为义父的董卓,连眼皮也不眨一下的。张飞与他对阵时,骂他是"三姓家奴",算是责备得厉害的了。看来张飞不仅猛,还很具有革命大批判精神,一下子揭了吕布的老底。
再譬如刘备,投吕布时,对付过曹操;奔曹操后,回过头来共除吕布;在曹操麾下效力时,讨伐袁术;依托袁绍时,又与曹操为敌。不到十年期间,变幻莫测,真称得上是朝秦暮楚,但章 至于曹操属下的文臣武将,很多都是从对立阵营被曹操招降纳叛来的。如张辽原事吕布,如徐晃是杨奉部下,如张?为袁绍旧臣,如庞德乃马超袍泽,如文聘曾事刘表……至于那位大谋士贾诩,曾经和曹操作过对,最后也投到曹操手下,至此也已是三易其主;至于许攸,则是官渡战役中背袁向曹投诚,并献计立了大功的。章 张飞要杀关羽,就因为他降了曹操。他之所以那样怒不可遏,是从结义弟兄章 关羽降曹后,在许都,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礼遇优渥,有收?种种迹象表明,在三国,或者还往后的年代里,放下武器投降,或者背叛原先的主子,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在西方人观念中,认为生命价值是高于一切,如果确实再战斗下去惟有死亡一途的话,那么缴枪投降,按照日内瓦公约,作为战俘,要求敌方应以人道主义待之,是极其正常的。根据关羽被曹军围困在土山的情况,还有刘备的两位夫人在,他放下青龙偃月刀,是无可非议的。
但后来的中国人,讲究气节,讲究到偏执的程度,就过分了。若从章 所以,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对关羽降曹章 章 为什么后来的中国人,就格外地不能宽容呢?因为封建礼教窒息得国人,几无一点思想自由,而不能自由思想的人,必失去大度,易趋向极端,凡事绝对化,看问题形而上。于是,章 司马迁为被围而降匈奴的李陵,向汉武帝反映了贰师将军救援不力,不得不败的真话,结果受了宫刑,关进蚕室。从此,谁也不敢为章 大是大非,当然是应该泾渭分明,否则还有什么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区分呢?但是,若偏执到全凭意气用事,疑虑到不讲实事求是,狭隘到人皆为敌的程度,那么,《古城会》将以关老爷人头落地的结果告终。回顾历史,甚至不久以前的文革,这种不死于真正的敌人手里,而被自己人残害的悲剧,难道还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