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从未明确魏延存有反意之说。《三国演义》描写到新野大撤退时,经襄阳,刘琮不开城门,魏延拔刀,挺身相助,章 章 诸葛亮死后,他还真是反了。烧绝栈道,引兵拦路,其实,不过是领导人死后权力再分配的矛盾,引发起的一场内乱而已。历史通常都是章 因为诸葛亮信任并授以锦囊妙计的杨仪,倒确是有过投魏的打算。《三国志》载他而后说过的一段话:"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他因章 在中国历代的政权机构中,章 因此,如果认为魏延要是真怀一份反心的话,完全可以仿效夏侯霸,举军投降,章 孔明一生,从公元207年隆中决策,到公元234年死于五丈原,长达27年间主持国政,竟没有发现一个值得信任的接班人,眼高如此,挑剔如此,也是够悲哀的。
章 诸葛亮实在太忌畏他了,六出祁山的失败,更证明了魏延的子午谷迳取两京的战略计划之否定,不作任何考虑,便胎死腹中,是没有道理的。据《三国志通俗演义》,诸葛亮本意是要连魏延,一并烧死在上方谷里的,所以评章 所以,诸葛亮怕自己死后,魏延旧话重提,更怕他万一成功,章 魏延之乱,纯系诸葛亮所致,章 吴大帝的晚年
所谓金陵王气,恐怕是始自章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主孙权自京口(镇江)徙治秣陵,翌年筑石头城,称建业;黄龙元年(229年)又自武昌徙都于此,开始南京为六朝古都的第一朝。
在三国魏蜀吴三主中,曹操没当过一天皇帝,刘备只可怜巴巴地过了两年皇帝瘾,倒是孙权在南京,当了二十三年皇帝。
孙权在三国领袖人物中,死在曹操、刘备、诸葛亮以后,享年七十一岁。较之曹操六十六岁卒,刘备六十三岁卒,诸葛亮五十四岁卒,是活得最长久者。比起曹丕死时四十岁的短命,曹睿三十六岁的夭亡,简直无法比拟的了。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从他的章 曹操有一次情不自禁的赞美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大概由于孙权的身体相貌,体魄精神,要强于他的儿子曹丕、曹植,才说出章 但无论怎样长寿,总有大驾归天,也就是"死"的一天。孙权到了面对死亡,必须考虑后事的时候,他可以信托的周瑜、鲁肃、黄盖、张昭等人,已先他而逝。章 因此他不像刘备,有一个完全可以信赖,可以托孤的诸葛亮,放心而去见他的关羽、张飞贤弟。也不像曹操,儿子曹丕早已经羽翼丰满,留下的顾命大臣,如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也足可以闭上眼睛。孙权在死了太子登,废了太子和以后,眼看要接位的太子亮才九岁,实在太幼小了些,只好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并不太想托付的诸葛恪了。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子,吴国的大将军陆逊,当着诸葛恪的面就批评过章 因为在封建社会里,章 陈寿的《三国志》在《孙权传》末尾的评语,是章 孙权早年在他接其兄孙策的班后,处于魏、蜀两雄之间,独保江东一隅。特别在吴、魏赤壁之战,合肥之战,吴、蜀彝陵之战,以及南拓交趾,开土辟疆,都表现出章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凡高龄皇帝执政到晚期,除极少数英明者外,大半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章 接着他提到了孙权:"吴大帝废太子和,杀爱子鲁王霸。唐高祖以秦王之故,两子十孙同日并命,不得已而禅位,其方寸为如何?然则五君虽有崇高之位,享耄耋之寿,竟何益哉!"
衰老是生理现象,中国的皇帝,由于性特权的原因,纵欲伤身,更促使器官的老化过程加速,于是无法像风华正茂时那样日理万机,圣躬睿智,也无法像初登大位时那样掌握情况,了解实际。而所有老年皇帝最容易有的功名欲,树碑欲,宠幸欲,接受阿谀奉承,万岁万万岁欲,便特别的强烈。章 因为在封建社会中,一位统治者的死,必定面临着权力再分配的一番厮杀,统治的时间愈久,播种的苦果愈多,厮杀得也愈残酷,而且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方能定局。
"及臻末年,弥以滋甚。"《三国志》章 孙权自公元229年即皇帝位后,迁都建业;公元230年,不听谏阻,派甲士万人渡海,求夷州、澶州不毛之岛,追求功业;公元233年与辽东公孙渊通好,企图联盟反魏,结果事与愿违。然后,又不顾国力,频繁向魏发起进攻。从章 由于魏、蜀持续近十年的战争,江东暂处局外,又加之有长江天险,和陆逊等将帅主军,孙权得以偏安一隅。于是,他活着的时候,章 他当然并不想章 孙权自己也是非常明白的,他说过:"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但他统治的章 伟人的影子
民间有句谚语,叫做"西蜀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常用以讽刺那些突然走到生活的舞台中央,当上了大角色的小人物。
三国后期,等到廖化上场,诸葛亮治下的西蜀,确实是强弩之末,像样的,能拿得出手的将领,已经再物色不到了。章 于是,姜维就继承丞相的遗志,继续一而再,再而三地北伐中原。
其实廖化章 但诸葛亮将兵书传给姜维,多少也是看中他能延续自己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北伐路线的坚定意志上。章 所以,一个伟人,便是一个时代。当章 对于西蜀来讲,诸葛亮的时代,随着他的去世已经结束。如果看不到魏蜀吴三国的变化,持续兴兵伐魏,继承诸葛亮的衣钵,做妄想北定中原,恢复汉室的梦,那就是在自取灭亡了。
当时魏国由于内部纷争,无力进攻,吴国由于权力更迭,自顾不暇,而蜀国由于长期征战,兵疲民穷。在章 谯周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就谏阻过北伐,现在又著《仇国论》,就是要改变章 对于诸葛亮的过高评价,有识之士的看法,从来是和《三国演义》的推崇一直存有歧见的。若从实践来看,从他的决策,到他的治绩,到他的用人,到他的北伐,到他对于手下名将魏延的嫉妒情结,章 应该说,诸葛亮作为一个极有才能的政治家,是毫无疑义的,但作为一个极有才能的军事家,就值得商榷了。他事实上并未打过大仗,有名的赤壁之战,是周瑜指挥的,他当时在场也是一个盟军方面的观察员而已。他本人,除了七擒孟获外,也没有打过太大的胜仗,因此说他是一个理论大于实践的军事家,比较符合他的实际。
所以,他和马谡在兵法上特别谈得来,都是习惯于脱离实际的沙盘作业,执拗于本本主义的共同心声。后来,街亭失守,马谡砍了头,孔明挥泪的同时,竟无一点自省,章 其实,他刚出山时,魏、吴尚不成气候,汉末大乱犹未定局之际,正是大展身手的机会。此其时也,诸侯蜂起,谋士如云,君择臣,臣亦择主,章 但孔明所确立的建国大纲,正如崔浩所论,龟缩到四川盆地,实在不很可取,然后就是频繁发动北伐,十余年,未建寸土之功,却耗尽了蜀国的实力。阿斗是个一代更不如一代的皇帝,哪有更改相父策略的胆量,连对北伐提个意见,还给驳了回来。阿斗当皇帝以后,独有章 有的伟人的悲剧,止于他死而止;有的伟人的悲剧,如果像影子似的总不消失的话,势必会阻滞历史滚动的车轮,而造成更严重的不幸后果。所以,当蜀国有人意识到章 蜀事之败,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是不能辞其咎的,但章 宫廷的血腥
在《三国演义》中,公元200年曹操因衣带诏杀董承、王子服,诛董妃;公元254年司马师仍因衣带诏杀夏侯玄、张缉,诛张皇后,故事情节一样,人物身份一样,场景地点也一样,只不过时间相差半个世纪罢了。
章 公元254年,魏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紧跟着,公元258年,吴孙?如法炮制,废孙亮,立孙休。大臣擅自决定皇帝的去留,在封建社会里,是属于大逆不道的行为,只有董卓才干得出来。所以,汉献帝衣带诏事发以后,甚至还发生过伏后事件,曹操也不敢轻易把献帝废掉。司马懿对于曹爽专权,曹芳暗弱,也未对章 同年,九月称帝的孙休,十二月就把扶他上台的孙?杀了,并诛三族。公元260年5月,被司马师选中为帝的曹髦,杀司马昭不成,反而因此受害。虽然一则成功,一则失败,但实际也是一种连锁反应。当然,曹髦敢于发难,受孙休杀臣成功的启发,才敢贸然行事,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在社会现象中,类似相同的历史,常常不期然地重演,蔚然成风,不是什么怪异。章 章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仓皇辞庙"的君王,命运或者下场,大抵是相同的,甚至到了已无断头台的近代。东方社会里仍然由于缺乏最起码的民主程序,因此,某个领袖人物的政治生涯,一旦突然非正常的终结,与生命的死亡,人身的消灭,实际上等于是一回事。
在中国超稳定的统治结构中,任何变化,都只能是表面的,换汤不换药的。一个新上来的主子,与下台主子的区别,就在于坐在金銮殿上的面孔的不同罢了,实质体制是不会作大的改动的。因此,所谓的改朝换代,只是权力层面上的人事更迭,而对于不变的制度,并无触动。所以,章 鞭子是第一位的,至于拿鞭子的手,换来换去,对于挨打的屁股来讲,是无关紧要的。
换汤而不换药,章 历史章 人是感情的动物,世界上一切人类的活动,无不是由于人类感情所催发而生成的。所以,爱的感情,是一种促进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恨的感情,同样也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
恨,是人性恶的一种强烈表现形式,正如爱是人性中最善良、最美好的感情的流露一样。恨所体现出来的种种乖戾悖谬,阴刻卑劣,残忍险毒,暴虐严酷,一直到杀人越货,伤天害理,疯狂报复,人性丧失。是由于人类先天的从物质到精神的占有欲望,和几乎属于本能的排斥异己的垄断心理,与后天的社会不公正,人类不平等以及正义、邪恶、良知、罪行等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严重冲突,而使心理失去平衡的状态下逐步形成的。
作为统治阶层的人物,上至帝王、宗室、后妃、储子,下至将相、官僚、吏属、衙役,章 由于恶,在章 正因为章 所谓乱世出英雄,并不是上天安排,英雄多生于乱世,而是乱世能创造更多的磨炼机会,以及可以脱颖而出的机遇。太平盛世,按部就班,长幼有序,循规蹈矩,英雄就不大容易找到用武之地,无用武之地,也就显不出盖世英雄。所以,由治到乱,或者由乱到治的过程,总是人才辈出的时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三国章 自黄巾起事,天下大乱,于是干戈四起,烽火不止,此其时也,诸侯蜂拥而动,豪杰不安于位,正是风云变幻,群英际会的良机。董卓跋扈,吕布骁勇;曹操枭雄,刘备韬晦;袁氏兄弟,逐鹿中原;荆州刘表,举足轻重;江东孙氏,虎踞龙蟠;诸葛孔明,定计三分,俱是不可一世的领袖人物。乃至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鲁肃、周瑜、吕蒙、程普,张辽、乐进、于禁、许褚等武将,到徐庶、庞统、法正、谯周,荀?、荀攸、贾诩、郭嘉,张昭、顾雍、诸葛瑾等文臣,称得上人才济济,群星璀璨,才演出了精彩千古的三国英雄会。
等到魏、吴、蜀立国称帝以后,基本步入正轨,虽然还有司马懿、陆逊、魏延章 章 所以,《三国演义》章 因为中国人有记载历史的悠久文化,也有演义历史的古老传统。章 章 爱和恨的感情,构成了历史,遂像一面镜子,供后人借鉴。
甚至到结束章 三千弱水,取一瓢饮,章 三国的人口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凡王朝标明为"末"的时期,都是老百姓饱受痛苦的灾难岁月。汉末三国时期,如此,唐末、宋末、元末、明末、清末,无不如此。
一棵大树的砰然倒下,不外乎外力的突然摧折,或内部的逐渐败朽。而一个偌大王朝的覆灭,通常倒都是内因在起催死的作用,东汉末年,就是章 凡分裂,必定有战争,凡战争,必定要死人。据钱穆《国史大纲》:"蜀亡时,户,280,000,口,940,000.内带甲将士102,000,占全数九之一。吴亡时,户,530,000,口,2,300,000.内兵230,000,占全数十之一,吏32,000,后宫5,000.魏,平蜀时,户,663,423,口,4,432,881.三国合计约得,户,1,473,423,口,7,672,881."钱穆说,"就全史(指中国全部历史)而言,户口莫少于是时。大体当盛汉南阳、汝南两郡之数。三国晚季如此,其大乱方炽时可想。"章 曹操在一首题名《蒿里行》的诗中,描写了当时中原一带的悲惨景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公元263年,蜀亡,公元264年,魏亡,公元265年,司马炎称帝为晋,中原统一,老百姓总算摆脱战争阴影。公元280年,也就是西晋太康元年,吴亡,全国统一。此时全国的总人口数为16,000,000,与现在的上海市、北京市人口相差无几。而在公元156年,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全国总人口已经达到50,000,000.
章 章 在中国帝王级的人物中间,曹操是真正称得上为文人的一位。他的文章 民国大学者章 对曹操的评价,因文化程度的不同而异,低者,视为奸雄,中者,视为枭雄,高者,视为英雄。
《薤露》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章 人们习惯把汉代分为西汉、东汉,就因为其首都地理位置所定。从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时起,到三国时,已有二百多年的经营历史。华宫宏殿,芳园秀苑,繁街闹市,良驷华轩,其规模并不亚于长安的。在晋人张衡的《两京赋》中,对洛阳当年富丽堂皇的盛况,很是赞美不绝的。可东汉末年董卓的章 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野蛮灭绝文明的大倒退,董卓迁都长安而焚洛阳,就是非常典型的一次。"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章 黄巾也好,董卓也好,所有来自文明程度较低,物质状况较差的草根阶层,一旦牧民手里赶羊的皮鞭子,换成枪杆子,一旦农民手里耕种的锄把子,换成印把子,对于被他们踩在脚下的城市,是绝不留情的。践踏、破坏、毁灭、焚烧,便是他们发泄仇恨的唯一方式。尤其当他们拥有生杀予夺之权力,作威作福之能量,宣泄性欲之随便,聚敛金银之轻易,那是绝对不会客气,不会谦让的。
每个人的灵魂最隐私处,总是存在着善和恶的碰撞,甚至交战。善控制得住恶,能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善若约束不住恶,必定如癌细胞扩散那样,愈演愈烈。而社会不能抑制不住恶病毒的蔓延,个别人的恶自然要发展为集团性的恶,而集团性的恶又被低智商,低素养,低理性的痞子先锋操控,必然便是一场不可收拾的人间悲剧。
中国文明史的每一次倒退,都是章 无奈苍天
《三国演义》一开头,灵帝建宁二年,温德殿屋梁上掉下一条青蛇,接着大雷大雨,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洛阳地震,海水倒灌。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黑气十余丈,七月,有虹现于玉堂……灵帝慌了,忙问章 东汉王朝衰落的末期,灵帝昏庸,宦官操纵,政治黑暗,浊吏横行,大兴冤狱,民不聊生,灾厄频频,哀鸿遍野。御史们就以冰雹地震,房倒屋坍,狂风海啸,宫殿毁坏等灾异现象,以此证明连老天爷都容忍不了,章 然而,苍天对章 可章 蔡邕与董卓
提到蔡邕的死,必然要涉及两个人,也就是《三国演义》开始时就出现的董卓和王允。章 在非正常死亡的中国文人中间,如果说投江的屈原,算作领衔人物,杀头的蔡邕,也该排在死鬼榜的前列。世事难料,应该杀他,而且精于杀人之道的董卓,没有杀他;不应该杀他,而且说实在也不大精于杀人的王允,却下令将其处死。由此可见,文人要狠起来,有时候比武人更杀气腾腾。
按说,王允和蔡邕有着较多的共同经历,都为反过宦官干政而战斗过,都因为斗不倒阉竖而饱受陷害过,都被迫逃亡在江湖间流浪过,都有一颗爱国爱民的拳拳之心,应该能找到一些共同语言。可是,性格上的差异:王允,较偏执,认死理,心胸狭隘;蔡邕,较豁达,不拘泥,思路开阔。王允,只有小圈子的来往,颇冷清;蔡邕则有过往密切的文人朋友,如桥玄,马日?,王朗,卢植,曹操,很热闹。王允,"刚棱疾恶",大概活得比较累;蔡邕,会"大叫欢喜,若对数十人",章 或许章 来了,就放手使用,章 董卓,大老粗,知道自己知识不起来,但不装知识分子,既不到中关村买张假文凭,也不到外国什么野鸡大学混个假学位,更不捣腾一些洋垃圾到国内来装新左派,而是找一个现成的大知识分子,来装点他的门面。开始,蔡邕拒绝了,董卓威胁他:蔡先生,你要不来给我做事,"我力能族人"。什么叫"族",就是满门抄斩。他一下腿软了,雇了一辆牛车,慌不迭地从杞县赶往洛阳报到。牛屁股被鞭子打得皮开肉绽,总算没误期限,战战兢兢地上班以后,想不到颇受重用。居然,章 董卓,作为屠夫,罪该万死,在肚脐上插一支蜡烛,点天灯,是他应得的下场。但是,作为对蔡邕破格相待的上司,没有知识分子的忸怩拿捏,酸文假醋,尽显老粗本色,确是倾心相待,我想,蔡邕作为知遇之人,为章 好!章 其实,王允也很卖力地给董卓当差,"董卓迁都关中,允悉收敛兰台、石室图书秘纬要者以从。既至长安,皆分别条上。又集汉朝旧事所当施用者,一皆奏之。经籍具存,允有力焉。时董卓留洛阳,朝政大小,悉委之于允"。正因为他同样为章 可怜的大师只要求给他留条命,"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王允听都不听,拂袖而去。"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马日?,一个在中国做了大官的外国人,实在看不过去,跑去对王允讲:"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奈失人望乎?"王允说:"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受其讪议。"
马日?走出门来,仰天大叹:"王公其不长世乎!"果然,蔡邕被杀以后不久,王允也被董卓余部砍下了脑袋。章 董卓烧?董卓是一个地道的杀人不眨眼的屠夫。他被何进一纸公文招来东都洛阳,就注定章 在当时的军阀混战中,山东诸侯对于董卓来说,还是不可轻视的敌对力量。所以,李儒建议迁都洛阳,留一块骨头让那些诸侯们争夺,自己远避到长安去。章 董卓火烧?等到孙坚逼进洛阳时,"遥望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连后来曹操提起此事,还感伤不已的。"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东汉一国之都,蔚然王气的洛阳,只残留数百户人家,岂不哀哉!
恶是一种很容易流行起来的社会病,尤其在一种官方提倡的情势下,所谓"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恶就变得不可遏止,益发猖獗。希特勒统治的第三帝国时期,对于犹太人,从开始的歧视、迫害、虐杀,后来演变到集中营、焚尸炉,到成千上万的大屠杀,到灭绝整个民族的法西斯兽行,参与种族灭绝的刽子手,固然是那些罪恶滔天的战争罪犯,穷凶极恶的党卫军。但德意志民族就不负一点责任吗?那些被鼓噪起来的群众,那些狂热蜂拥的青年,那些向犹太人的铺子扔石头,砸玻璃的居民,那些检举密报,给涂上黄星的犹太人施虐的街坊,不也起到大屠杀的帮凶作用吗?
当整个社会处于恶的流行病中,并不特别具有恶棍性质的普通人,也难免要受到传染的一面。如果大家都清醒,董卓一个人是烧不掉洛阳的,以此类推的话,许多付出沉痛代价的后果,那么也许就不会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