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地滨海又临京,
举足京都传货声。
昨宵谕旨关东辟,
辽河处处老山东。
明清之际,重土乐安的齐鲁商人为什么要去闯关东呢?除了当时的灾荒频繁,生活艰难逼迫山东人外出谋生外,其中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对其龙兴之地的东北实行封禁,但对商人出关却并不禁止。封禁政策最严厉的乾隆年间曾规定:“所有商贾、工匠及单身佣工三项,为旗民所资藉也,准其居住。”而对“并无贸易,又无营运,严行查禁。”清咸丰之后,政府以各种优惠条件鼓励山东移民赴东北垦荒、经商。在这种情况下,鲁商抓住机遇,在东北闯出一片商业的新天地。
山东人闯关东首先是因为市场驱动。东北的特产如人参、貂皮、药材及粮食皆是关内缺货;而关外则缺乏布匹、铁器及日用品,又正是山东关内各地所长,所以齐鲁商人去东北经营可以获取高额利润。如商贾初通时,以貂易釜,实釜令满,一釜常数十貂,后渐以貂蒙釜口易之。鲁商经营一般可获利三倍,在丰厚利润的刺激下,鲁商踊跃赴东北经商。
其次,良好的自然条件为鲁商去东北经商提供了便利。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只一海相隔,由山东的烟台、威海到辽东的大连、旅顺,只需一天一夜。大批山东人到辽东之后,开始经商做工。其次移居东北的山东人同乡间的相互联系、帮助,更有利于鲁商的发展。所以,东北成了山东人的“第二故乡”。
山东人到东北经商历史上早已有之,明代,辽东设有马市,燕齐贸客,贩貂辽东,尝至关前各路。山东武定府海丰县在成(化)、弘(治)间,有种盐淮北者,有市货辽阳、贸易苏杭者。特别是康熙年间,山东商人到关外贸易的人数越来越多,形成了山东商帮。
那时,在东北经商的主要是山东商人。如顺治时山东人苏得时,曾背负自家织的布数十匹,附贩商出关,并帮助官兵在宁古塔贸易货物。康熙初年在柳条边外山东贾客很多。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玄烨巡视边外,见到行商力田的山东人有数十万之多。乾隆十三年(1674年)仅在宁古塔、船厂两地,山东、直隶等省的贸易佣工之人就有三四万。此时的商贾多为行商,不携家眷,获利即归,正如在齐齐哈尔经商的莱州人汤克音之父所说:“官、商客此者,得资辄携以去,归故里值(置)田园,长子孙,为终老计。今吾犹是志也,他日得巨资,必即归。”嘉庆时清廷对东北部分开禁,在农业移民的浪潮下,鲁商也日渐增多,并定居各地。宣统时灿岩州的13家望族中有10家是从山东迁来,其中8家是因经商而卜居兹土,他们多是在嘉庆年间迁来,经过百年的发展至清末已是恒产颇多、商业亦多的世家望族。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烟台、营口相继开放,山东各地形成经商潮,如平度州的商人不仅在本省经商,而且至关外三省做生意,以求生活者,终岁络绎于道。当时,山东每年去东北贸易之人有5000多。据估计,在清代,约有50万~100万山东商人在东北从事商业活动。经过上百年的经营,清末鲁商在东北各城商业中均居主导地位。当时的营口有了商会的雏形,叫“公议会”,该会成员都是商业方面的著名人士,他们实际控制着整个城市的工商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营口公议会成员有15人,鲁商占5人,鲁商在公议会中很有发言权。他们主要经营油坊、粮食、杂货等,后来粤商在该地经营失败,退出公议会,鲁商在公议会中的权力更大。大连的公议会成立于1901年,1904年会员30人,鲁商占16人,总理刘兆伊是烟台人,资产达到10万,在他麾下的“山东帮”以绝对优势控制了大连商业界。安东是当时东北重镇,鲁商在此不仅经营油坊、绸缎、药局、粮店、杂货等,还经营货币汇兑,主要有政记、致和祥等商号,当时“各行商之占势力者则完全为山东帮”。清末长春的大小商铺有1200余家,除银钱号30余家为外省商人经营外,当铺、绸缎、粮栈等大多为鲁商垄断。同样,清末在哈尔滨有4000多家商埠,油坊、绸缎、烧锅、皮货等实业性质的山东商号有500多家,“其根基稳固握有实力者仍为山东帮”。到民国初年,哈尔滨商会共有会员20人,全是山东人,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山东商会了。
在闯关东的鲁商中,又以黄县(今龙口市)商人最多。黄县地狭人稀,故民多逐利四方,奉天、吉林万里之地,皆有黄人履迹。《黄县故事》说:“东三省更成了黄县人经商的战场了,大到都市,小到屯子和窝棚,全是黄县人。”康熙年间,黄县单家村单文利、单文兴兄弟在盛京开设的天合利丝作坊,跨行经营,发展迅速,清朝末年达到鼎盛,规模之大、货物之全,超过了奉天城所有商家,故有“先有老天合,后有奉天城”之说。自1796年至1923年百余年间,黄县人在奉天城各街以天、吉、兴、洪、裕五字为商号字头,共开设主、分商号16处。据《桦川县志》记载,黄县商人云集桦川县,“商人以山东黄县人为多,约占全数十分之七八”,当时该县所属佳木斯镇有“小黄县”之称。
山东商人在东北以经商为主,即油坊、烧锅、粮食、杂货等业。大豆是东北的特产,产量极高,由此而兴起的榨油业被称为油坊。在营口、大连、盛京、哈尔滨、黑河等城镇有许多山东商人经营油坊。1905年,营口公议会中五家山东商号元茂盛、同兴宏、兴顺魁、天合达、西义顺均经营油坊,获利甚多,成为营口商界名流。民国初年,哈尔滨市油坊公会会员13人,其中10人为山东人,皆以经营油坊为主。光绪年间,山东黄县丁氏家族曾在大连和安东分别经营振丰油坊和翠丰油坊。东北地区气候寒冷,饮酒御寒为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烧酒的需要量相当大,因此,酿酒业十分兴盛。呼兰地区产粮丰富,而岁以酿酒消耗者殆难数计。闻酒坊日夜兼作,贩运各城,时有供不应求之虞。
山东帮不仅控制了大连、盛京、长春、哈尔滨等城的烧锅业,而且在乡村也有山东人经营烧锅。《安图县志》卷五载:山东海阳人单秉钧于清末从父携二弟到安图城西小沙河村,除报领荒地外,还在村中设立烧锅一处,在安图城内设商店一处,单氏集酿造与销售为一体,获利甚大,家业茂盛,人口繁衍。高密人殷克俊于光绪时携全家移至安图两江口镇,设立烧锅、油坊,家称富有,同族甚繁。山东人不仅酿酒,也设酒肆卖酒。在齐齐哈尔,小酒肆极多,大率山东回民执此为业,在此驻军的官兵闲暇时皆来此饮酒消遣,以致练兵饷项半耗于此矣。在长春有位操酒多年的山东商人李某,发明了用梨汁造成佳酿,色清味美,与西产葡萄酒无异,远近争贩,即附近日(本)人亦多欲尝者。鲁商经营油坊和烧锅多是前店后场的经营方式,也有专门贩运豆油和烧酒的。由于油坊和烧锅业是集加工制造与批发销售为一体的行业,因此经营此业所需固定及流动资本较多,非具中产以上资力者难营斯业,山东商人投贸于此业,也可看出鲁商资本之雄厚程度。
明清时期山东商人在东北经营的行业主要有粮食和杂货。康熙前,东北产粮甚少,仅够旗人所需。之后,随着汉族移民蜂拥而至,荒芜肥沃的土地得到垦种,粮食特别是大豆、高粱、玉米随之大量增加。如奉天土宜稼穑,收获之多既倍于他省,粮价之贱亦半于内地,每遇丰收之年,竟有熟荒之虑。山东登、莱、青等地则恰恰相反,地少土薄。丰年且不敷所用,一遇凶歉,愈不能不仰食奉省。因此,从事粮食批发销售可获大利。自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后,东北粮食开始源源地外运山东等地,康熙二十五年盛京粮米泛海贩于山东者多有之。雍正八年(1730年),山东因水灾歉收,共运40万石粮米至山东。乾隆十二至十四年(1747-1749年)间,又贩运40余万石粮米到登、莱、青三府。乾隆十八年(1753年),赴奉天贩粮的粮船衔尾而来,宁海(今牟平)、文登、荣城三邑赖以全活。嘉庆十七年(1812年),又有数十万石高粱从牛庄、锦州贩至登莱。道光十六年(1836年),共有100万石粮食贩到山东。清前中期,经营粮食贩运业务的除南方商人外,多为山东商人。《历代宝案》载:乾隆十四年(1749年),有江苏船商陶寿、太仓船商邓福临、常熟船商沈惠、福建船商陈得昌等人都曾从辽东庄河、懦州等地贩运大豆、瓜子去山东发卖,乾隆五十年(1785年),山东黄县商人霍某曾雇佣江苏蒋顺商船半年之久,贩运辽东粮米到山东黄县利津等海口。清后期,营口是关外粮食外运的集散地,当时在营口有山东蓬莱帮的同兴德、龙口帮的万源栈、烟台帮的文裕栈、莱州帮的和兴栈和裕庆东、东岛帮的恒增利和元成兴等商号,专营粮食外销业务。许多在营口经营杂货的商人获利后在入冬之时,不把钱存入银行钱庄,而是购买价格低廉的大豆、高粱,存于各栈,以备明春运往他埠,不但款项得有把握,又有利益希望。1907-1911年数年间,因鲁省遭灾,民食益觉不敷,粮价甚高,山东商人均视此为获利之时机,纷纷雇船运粮,在营口购粮帆船联翩而至,各轮船来往不绝,悉是饱载,得利之厚不可量也。此外,在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黑河、佳木斯等地也有鲁商开设的粮栈,从事粮食的购销买卖业务,他们多是在秋收时低价囤积粮食,来年春季粮价上涨之时再卖出,从中获利。在佳木斯,鲁商开设的粮栈每到春季下种时,趁农民缺乏资金之机,出钱购买“青苗”,又称“批粮”,到秋后收买粮食,“批粮”价比市场价低一半多,以此盘剥农民。山东商人贩运粮食既赈济了山东民生,又促使东北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杂货,包括绸缎布匹、茶、糖、烟等日用品。在盛京城,山东黄县商人控制了该城的百货行业。早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前后,黄县单家村的单文利、单文兴兄弟二人在盛京城中街(今沈阳市四平街)创办了天合利丝作坊,专纺绣花丝线,他们除在自设的店铺零售外,又派人到辽中、铁岭等地推销丝线,为了营业发达,还到苏杭购进绸缎布匹,配合丝线销售,扩大了经营范围。当时,八旗王公贵族讲究穿着绸缎,妇女尤喜爱绣花制品,单氏的丝作坊,买卖十分兴隆。此后,又在盛京、法库、铁岭、辽阳、营口等地开设了20余处分号,营业项目增加了洋广杂货。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单氏后代单于干将天合利丝作坊改称天合利丝房,资本2万元。丝房成了百货行业的代称,因为丝房中并不售丝,专贩绸缎布匹、中外杂货。日俄战争时天合利被洗劫一空,战后,单氏财东重整门面,改名为老天合丝房。至清末民初,老天合发展到鼎盛时期,其规模之大、货物之全,超过奉天城所有商家,人们称颂“先有老天合,后有奉天城”。规模较大的还有咸丰元年(1851年)单念兹独资创办的天合东,投资银元1.6万元;光绪二十七(1901年)年由林慎德独资创办的吉顺(昌洪),资本9万元;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单兴顺独资开办的兴顾义,资本1万元。此外,大连60家、长春20家、哈尔滨百余家、齐齐哈尔30余家的杂货行也多为山东商人开办。在长春最大的两家鲁商商号为经营绸缎布匹的天合庆、兴顺公,分别由逢凤池、王魁东经营,其固定资本分别为官帖50万和100万元,其经营规模之大和实力之雄厚可见一斑。
这些以经营油坊、烧锅、粮食、杂货为主的山东商号大半系多年老号。其开业时,成本甚微,日积月累,其后公积金有逾原本数倍或数十倍者。大体言之,当铺烧锅成本均在二三万元,杂货行则10万元或四五万元不等,粮栈成本较巨,乃至二三十万元。鲁商中还有众多的小本营业的小商小贩,他们贩卖药材、煎饼、蔬菜、铁器、金沙、皮货等,因此人们有“上至绸缎,下至葱蒜”之说,说明山东商人经营范围之广。
说到山东商人在东北,不能不谈到著名爱国人士张廷阁。
张廷阁,山东省掖县人,著名工商业者,双合盛制粉厂创始人。他出生于山东省掖县石柱栏村,家境贫寒。张廷阁在兄弟中天资最好,唯有他被父亲送到私塾读书。后来因父亲病故,中途辍学务农。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张廷阁到海参崴谋生,结识了同乡郝升堂,应邀入股郝经营的双合盛杂货铺,受到郝升堂的信任和器重,不久,张廷阁升为副经理,被赋予全权经营双合盛的权力。日俄战争前夕,张廷阁争取到为俄军供应生活物资的业务,赚取了巨额利润,双合盛一跃成为海参崴商界首户,张廷阁也被当地华商推举为海参崴华人商会会长。受欧美资产阶级重实业轻商业的影响,在“实业救国”思想影响下,张廷阁与郝升堂等人商议,从1912年起,陆续将双合盛资产抽调回国兴办实业,立足点选择在哈尔滨。1915年,他买下由俄国人开办的火磨,定名为“哈尔滨双合盛制粉厂”,开始了在国内办实业的生涯。双合盛制粉厂买进时是一个小厂,原生产的“红雄鸡”牌面粉,曾在欧洲面粉展览会上获奖,张廷阁将其商标和面粉袋图案一并买下。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面粉在国内外畅销,张廷阁又不失时机地增添制粉设备,日产量增加了一倍,很快获得丰厚的利润。张廷阁又相继买下双城堡火磨和香坊的一家油坊,双合盛总账房也由海参崴迁入哈尔滨,张廷阁在哈尔滨定居下来,并升任经理(双合盛于1914年买下北京一处啤酒汽水厂,郝升堂迁居北京专门负责该厂事务)。1919年,双合盛全部结束在海参崴的商业活动,张廷阁完成了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变。
双合盛资本迅速扩张,张廷阁开始新的投资。20年代期间,先后在哈尔滨兴建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机械制革厂;从德国购进全套制油设备,兴建大型精油厂;与他人合资,承办了奉天航运公司和兴记航运公司;还经营房地产业务,东北各地及北京都有双合盛的房产,双合盛已成为资金雄厚的资本集团。1925年,双合盛无限公司正式登记,张廷阁任公司总经理。1930年,双合盛公司账面资金达247万元现大洋,双合盛成为哈尔滨民族资本中的首富。张廷阁本人也成为工商界巨子,先后当选为市公议会议员、哈尔滨总商会会长等职。“江桥抗战”爆发后,张廷阁以无名氏的名义向马占山部队捐赠了大笔款项,支持抵抗日寇。1932年,哈尔滨沦陷,双合盛的生产受到巨大打击,为了保住产业,张廷阁分散资金,广置不动产,缩小经营规模,集中精力经营双合盛制粉厂与制革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