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由无数个事件连缀而成的过程,每个事件必定由人演绎始终。因此无论记述大事小事,都不可避免地要说到一个个具体的人。前面提到,南下队伍中有一部分不被人们所重视的“小人物”,是专门为我们服务的特殊队员,如炊事员等。我所熟悉的、深受大家尊敬的“张大爷”就是他们中的一位。
张大爷名张仕祥,1894年出生于河北省宝坻县(现天津市郊区)大口屯镇小口哨村的一个雇农家庭。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地下党组织的担架队,支援前线斗争,后又积极参加村里的农会组织。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参加工作。1949年南下时,他已经50多岁了。他中等个子,红红的脸,胡子花白,因长期干苦活,练就一个硬朗的身板。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谦恭和蔼的笑容。从那时起,大家就称他张大爷。
当我回首南下这段往事时,张仕祥同志在行军路上背着一口军锅弯腰驼背、吃力行走、汗流浃背的身影在我的脑海中总是挥之不去。张大爷既是南下工作团中最普通的一员,又是佼佼者之一。因此,我必须浓墨重彩地为他添上一笔。
其实,我对张大爷的真正了解,还是在1952年我到江华县工作以后。那时他虽是县委机关的炊事员,却是县里的名人,县委机关的工作人员、家属和小孩,无人不认识他,也无人不尊敬他。他一直在江华县工作。我1954年离开江华以后再没有见到过他,但我却不时想起他,关注他的情况。
张仕祥因为没有文化,一辈子没有担任过什么领导职务。他离开县委机关食堂以后,一直干保管员工作。一开始他被调到江华县大米厂做保管员。江华供销社成立后,又被调到供销社做仓库保管员。1963年,他到江华县土产公司当仓库保管员。1966年,供销合作社经营烟叶收购业务后,他到江华县烟草局当仓库保管员,直至1974年离休。先当炊事员,后当保管员,可以说做的都是很普通的工作,却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誉和敬仰。他曾先后受到省、市、县各种表彰38次,被授予过9个功勋章,3次出席衡阳专区的群英会,1958年被评选为衡阳专区财贸系统群英会的特等模范。江华县委曾将他的先进事迹绘成21套图画,在全县巡回展览,并在江华县报上多次刊登他的事迹,号召全县人民向他学习。
他是敬业的模范。在县委食堂当炊事员时,白天做饭,晚上放哨,工作十分辛劳,但他毫无怨言,总是乐在其中。他能做一手可口的饭菜,使人赞不绝口。这是因为他总是怀着一颗让大家吃好的爱心。虽然仓库保管员是一个很枯燥琐碎的工作,成天与物品打交道,但他不仅很热爱这份工作,而且以主人的身份对待这份工作。有一次,供销社在运腊肉的过程中,一个同志漏开了一担猪肉的票,他发现后立即指出并亲自把它找回来。有的农民在向供销社卖棉花的时候,在棉花中掺假,没有一次能逃过他的火眼金睛。在他任保管员的二十几年中,他所保管的物品无一被盗和丢失,也无一变质损坏。1958年春,他所保管的竹扁担、竹簸箕、粪桶等物件出现生虫变质情况,他急得茶饭不思,睡觉不香,先后采取喷洒六六粉、晒太阳等办法来驱虫。后来他从竹席厂的工人用石灰水浸竹篾的办法中得到了启发,买来1000多斤石灰加水浸泡这些竹器。竹器保住了,他的手脚却烫伤了好几处,长时间未能痊愈。
他是勤劳的模范。他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基本上没有正式休息过一天。来湖南后的几十年里,仅回过一次河北老家。即使是在生病的时候,他也把积肥种小菜当成休息。1958年,县委号召全县人民大积肥,分配给县供销社购销站的任务是8万斤,他更是带头不分昼夜地干。不到两天,站里就完成了任务。工作之余,他还种了几亩红薯和蔬菜,不仅解决了购销站十几个人的吃菜问题,还捐了3000多斤红薯给加工厂。“双抢”农忙期间,他经常跑到农村去,帮助农民割禾、插田、挖花生。即使是在冬季农闲期间,他也闲不住,协助农村修水利。那时农村出工记工分,他参加农村劳动最多的一次记了300多个工分,相当于一个壮劳力劳动了一个多月。
他是节约的模范。他几十年如一日,珍惜和爱护国家和集体的一针一线,用自己的行动为古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在大米厂工作时,他建议把糠筛了卖,每天从糠里提选出碎米近百斤,每月为国家节约大米2400多斤。在供销社购销站工作时,他看到站里回库的空油桶里还有一点点剩油,觉得十分可惜,便把所有空油桶集中起来,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一个一个地进行清理,一点一点地进行收集,共收集到50多斤煤油,为购销站节省了整个冬天点灯的油钱。他看到装过化肥的麻袋上沾有一点点化肥,便不怕麻烦一个一个地认真刷一遍,共收集化肥205斤。他看见装货丢下的废木箱上留有几颗铁钉,也觉得浪费可惜,便挤出空闲时间把铁钉一颗一颗地拔出来,日积月累,取出的铁钉达20多斤。
他以革命为家,一心扑在革命这个“大家”上。他本来就没有“家”,自幼父母双亡,与弟弟相依为命,靠乞讨打工为生,晚年虽找了一个老伴却没有生育,只过继了弟弟的女儿。所以他是完全把公家当成了家。为人民服务,对他来讲不是口号式的宣示和表白,而是实实在在的信念和行动。解放初期,他把自己所有的津贴全部捐出来支援抗美援朝战争。1956年,国家按政策给他加一级工资,他多次拒绝,认为自己一个人有吃有穿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加工资。1958年,江华县兴建造纸厂,他再次提出减少自己工资以支援纸厂建设,未被同意,他便将每月工资除伙食费外其余全部由单位会计存入银行,购买了200元公债,以支援国家建设。
他视同志、同事和百姓为亲人。他自己的生活十分节俭,对他人的帮助却十分慷慨和大方。县供销社购销站有一位同志,因上有老下有小,经济上非常困难,张仕祥便从自己的工资津贴中拿出40元给他。江华县沱江镇有一位老人,到了冬天还只穿一件单衫,张仕祥便掏出20元钱给他买棉衣。还有一个理发工人叫龚振亮,家里小孩多,生活十分困难,张仕祥知道后,便给他送去70元。这些钱现在看来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却了不得。那时候的农民一天的收入不过几毛钱,工人一天的收入不过一两块钱。要知道,1974年江华县烟草局为他办理离休手续时,他的月工资才68元,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几百元。
他曾于1959年在全省商业系统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要为党工作一天;只要我工作一天,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得最好。事实证明,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忠实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这个诺言也是他参加革命以来的人生写照。他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伟业,一辈子都是在干被别人认为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情”,但透过这些小事情,我们看到了他的“大精神”。
1993年,张仕祥老人与世长辞,省委组织部、省老干局专门派人从长沙赶赴江华参加他的追悼会。张仕祥活了近百岁,可以说是一位长寿者。这一事实告诉人们:知足者不仅可以常乐,而且可以长寿,因为长乐的人,往往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