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在集体活动中的规避责任、“搭便车”等行为,奥尔森从经济学的角度作了最为精辟的分析。他认为,在一个集团范围内,集团收益是每一个成员都能共同且均等地分享的,而不管这些成员是否为之付出了成本。集团收益的公共性质促使集团的每个成员想“搭便车”而坐享其成。所以,在严格坚持经济学关于人及其行为的假定条件下,经济人或理性人都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奥尔森得出结论:“实际上,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尽管奥尔森所说的“集团”是指一种很宽泛意义上有共同利益的群体,而不是指有着共同奋斗目标、组织规范和严密的组织机构的集体组织即管理学意义上所讲的“社会组织”,但社会组织中的个体与组织的关系同样可以视作奥尔森所描述的特例,因而奥尔森的结论对社会组织也同样适用。经验的观察可以验证在一个单位内部“搭便车”的现象。一名教师不认真上课,如果没有收集其备课上课的信息机制,他同样可以获得按学校制度而安排的给予其他所有教师的利益。因此,为了防止“搭便车”现象的出现,教学质量监控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节)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机制
建立运行的理论基础学校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监控活动是通过教学组织的监控系统来完成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内部有机的内在联系与关系,构成了教学监控的运行机制。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建立与运行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并按照一定的原则与指导思想进行,其作用才能得以有效地发挥。
一、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与运行的原则
要想使教学管理监控工作能够有效地进行,在建立教学管理监控机制和进行教学管理监控时,必须遵循如下几点基本的原则。
(一)要保证教学目标实现
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其任务就是发现偏离于计划目标的误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发生的偏差,从而确保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学质量监控不是对教学人员的监控,而是对教学行为以及教学管理行为的监控。
(二)要对关键点实施监控
影响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可以从大量的复合因素中析解出来。这些析解出来的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任务完成的主要因素则可以称为关键点。因此,所谓对关键点实施监控,就是在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时,抓住那些影响教学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并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些主要因素上。
(三)保持监控组织的系统性与适宜性
该条原则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建立,既要求具有完备的、特定的组织系统,包括制定一套完备的指导性文件、明确的责权要求、相应的管理制度,还要求校内外各有关部门及其人员的广泛参与,因此应建立有关教学质量监控的各种小组、委员会及跨部门的工作小组,包括引进其他学校、用人单位、行政部门的专家及有关社区资源等,来协助开展质量监控活动。
2.教学质量监控必须反映教学组织结构的类型。在设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时,教学组织结构运行图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里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建立。所设计的教学管理监控系统尽可能地符合教学组织机构中的职务和职责的要求,以有利于纠正偏离计划的误差。
(四)保持监控的适用性与预防性
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要求随着环境的变迁、战略目标的转移、教育成效的变化经常性的作出相应的自我调整;要求基于每所学校自己独特的环境和办学特色、战略目标定位与功能定位,构建具有适用性的监控机制。
此外,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还要求以预防为基本原则,强调“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对一切可能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预先作出详细的控制安排,从而使教学质量管理获得最大的效益。
(五)正式监控与非正式监控相结合
正式监控是指通过正式的监控系统的运作来实施的监控。正式系统是通过组织正式的结构或层次来正式运行的。非正式的监控系统是通过正式监控系统以外的途径来进行的。非正式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往往是伴随着正式的监控系统而出现的。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除正式的监控系统之外,非正式的监控系统也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教学实施监控时,应当将正式监系统与非正式监控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将非正式监系统作为正式监控系统的重要补充。
(六)强调例外的原则
管理学理论与管理实践都在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管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不完全取决于关键点,而是受制于少数、特殊情况、不受重视的细节。教学质量监控的例外原则就是在注意那些关键点时,还需要特别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关键点的例外情况的监控上。而在实际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中,例外原则必须与控制关键点原则相结合。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强调例外。
二、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与运行的指导思想
(一)解决管理层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问题
教学质量监控,从其作为教学管理活动的意图而言,是以教学管理者对所有参与各个教学环节的人员的“不信任”为出发点的。然而,学校作为共同体,其存在的目标追求之一,是谋取集体利益的最大化。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条件之一就是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合作。而合作则是以“信任”为前提的,不信任则会破坏合作,从而阻碍学校组织目标的实现。根据博弈理论,个体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人与人之间又不存在信任或者说合作精神时,最终的结果可能对所有人都不理想,即从个体利益出发的行为不但不能实现团体的最大利益,而且最终也不一定能真正实现个体自身的最大利益。由此所导致的一个逻辑上的结论是:期望实现教学管理目标的监控活动,反而最终有损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建立,在指导思想上必须解决由“监控”而带来的心理环境问题,即解决管理层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互相不信任或不合作问题。
(二)设立相应强制性制度安排监控者与被监控者的合作
不管怎样,现代社会还是普遍存在着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合作行为。人们之所以能够在隐含的不信任的环境下开展合作,并非是由于人们道德觉悟水平的提高,也并非人们职业良知的发现,而是现代社会普遍设立的强有力的制度。“一个拥有内部合作的成功组织需要一个制度来保证合作的可重复性和特定性。制度是任何一个组织之所以具有强大力量的原因,而成功的制度必须是一个公正的制度,只有公正的制度才能形成巨大的力量。”由此来看,由监控而引发的“不信任”,需要通过强制性的制度来安排,从而促成人们之间的合作。在制度性安排下,学校参与教学活动的所有人员之间的合作,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是非合作不可的事,哪怕彼此之间存在着不信任,也非合作不可。
(三)解决如何使监控者与被监控者合作得更好的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通过制度性的安排迫使人们从事他所不愿意的活动,往往会导致效率不高的局面,从而会影响教学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因此,即使通过制度性安排解决了是否合作问题,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设计还必须解决如何合作得更好的问题。
(四)共享教学质量监控权
欧内斯特·贝克尔在《死亡的否定》一书中论述道:“人们具有的激情就不可否认地带有两重性。个性化是指人要和自己以外的自然界相对立(突出个人)。然而个性化恰恰造成了一种孤立状态,这种孤立状态人们是难以忍受的,然而却是需要的,以便独立地发展,个性化造成的这种变化成为一种负担,它既强调了个人的渺小,又强调了突出了个人。”这段论述表明,在社会生活中,个人既需要表现自己,显现出自己个性化的一面;又离不开群体,以摆脱孤立的状态。这就是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斯(Peters,Thomas J.)所说的人的两重性。基于人的“两重性”,解决因监控而带来的心理环境问题,需要在设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时,给予被监控者突出自己、展现个人、个性化、适当行使权力的机会。这种机会来自于教学质量监控权的分享,即使教学质量监控成为全员参与的教学管理活动,使单向的教学质量监控成为多向的、互动的教学质量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