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别号衡山,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
文征明年轻时,也曾抱有经世报国之志,但九次科举考试,都铩羽而归,这与他喜欢研究《左传》、《史记》、《汉书》及古文词而鄙视陈腐的八股文有关。从此征明淡泊功名,专心读书,致力于书画。文征明诗文书画俱佳,而画尤精。与沈周、唐寅、仇英一起,共创吴门画派,被后人合称为“明四家”。由于他久负盛名,连他的老乡、当朝太傅王鏊也为他久试不第不平。在文征明54岁时,适逢尚书李充嗣巡察吴中,他通过“岁贡”的途径,将文征明举荐给朝廷。文征明进京后,被授予翰林院待诏,开始参与修撰《实录》。
文征明性格忠厚耿直,生活恬淡俭朴。有时穷困到无米下锅、孩子们嗷嗷待哺之际,文征明万不得已给好友陈钥写了一首“乞米”诗,中有“谋身肯信贫难忍,食指其如累不轻”之句。陈钥家境富裕,为人磊落,读诗后既感动又难过,还不敢差遣仆役送米,怕他不高兴,就急命自己的大儿子亲自扛了半袋米送到文家。文征明对此感激不已。这事儿很快让来苏杭治水的御史俞谏知道了。俞谏是文征明叔父文森的同年进士,他为官清廉,虽然自己的官俸在全家衣食杂用之外也所剩无几,可他还是想周济一下这位年兄的侄子。考虑到文征明是名噪江南的大才子,不好贸然提出要资助他,就把他请到自己家中,评诗论画,谈得很投机。俞谏试图把话题引到生活和家境上来,文征明素来不肯受人钱财,也察觉到这位长辈的好意,多次巧妙地把话题绕开了。在临别时,俞谏又一次故意问:“贤侄如何穿这么旧的衣服?”文征明随意答:“因遭雨淋,所以显得旧。”俞谏始终不便说出想赠金帛之意,文征明也高兴地逃脱了一次不便拒又不愿受的礼。
能体现文征明不畏权贵的一件事是他婉拒宁王的重金礼聘。宁王朱宸濠是当朝皇帝武宗的叔父,他性情残暴、多行不义,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特派专使在名士高人辈出的江南网罗人才。文征明当然也在礼聘之列。有一天,特使已到唐寅家,唐派人带信让文征明作好准备。文征明对宁王为人早有所闻,于是就称病不见,也不接受千两黄金的聘礼与宁王的亲笔聘书,命家人恭敬而又礼貌地与来使虚与委蛇,好不容易把这事敷衍过去了。这个得势与发财的机会对屡次科举失利和身陷贫困的文征明是多么大的诱惑呀!可他就是顶住了。
早在弘治十二年(1499年),文征明就有却金的义举 。这年,文征明的父亲文林在温州太守任上逝世。按明代官场惯例,死在任上的官吏,其下属无论职位高低,都要献银两为上司治表,死者官职越高,所得捐献就越多。由于文林官声很好,深受同僚尊重与百姓爱戴,短短数日,就捐献了几千两白银。这对一向不富裕的文家来说,是一笔巨资。但文征明却恳切而坚决地对大家深深地一揖至地说:“先父在日,未尝取过公家一分一毫,我若接受了大家的捐赠,就违背了先父的一贯教诲,而成为不孝子孙,诸公的好意,在下心领就是。”众人都啧啧赞叹,用这些银两中的很少一部分修了一座“却金亭”,以颂扬文太守的德政并表彰文征明的既孝且廉。
文征明是吴中名士,他任翰林院待诏这个小官三年,经济困窘,不可谓不廉;常寄居友人家甚至僧人寺庙里,不可谓不俭。特别是几次对待大笔钱财的态度,几次对待贵胄高官们的不阿气节,理当把他列为廉吏。
(见《明史·文征明传》、王进《文征明画传》、清·陆寿名《续太平广记》卷七)
赞曰:却金拒馈誉千秋,泾渭分明今古流。
不爱功名爱书画,清贫乐道傲王侯。
※诗作者:高家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