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李白一生中几乎一直在寻找进入仕途的途径,用今天的话来说,李白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成为一个“体制内”的官员。
不过,尽管李白一心想要进入唐朝政治体系之内,但从李白的性格、作风上看,他实在不是一个适合在官场生存的人,因为在李白身上,自由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李白来说,一切官场的工作都会令他感到束缚,甚至窒息。
李白从小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自由主义的习惯,提到他少年时期的自由主义,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他担任“县小吏”的事。
李白在家乡担任县小吏,对县令不关心黎民疾苦,只顾自己享乐非常不满。后来,他一怒之下辞去了县小吏的工作,但却并没有按照正常的手续提出离开,而是趁县令不在县衙的时候,自作主张地把官帽、官服脱下来放到桌子上,等县令回来,李白已经不见了踪影。不打招呼,不请辞,也不和家人朋友商量,想走就走,谁也拦不住,可见李白不受管束的行事风格,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培养起来的。
李白的自由主义,还表现在他的入仕思想上。在李白生活的年代,文人学士“出而仕”的途径有很多,他们可以参加朝廷举办的统一考试,通过举进士的方式做官;也可以靠家族的背景,在家族的帮助下做官;还可以在德行方面获得乡里的认同,继而得到举荐。但是,生性狂傲的李白偏偏哪种方式都不选,他进入仕途的首选方法,竟然是归隐山林。
唐朝靠归隐成名做官的不在少数,李白的挚友元丹丘就是因为在山中归隐,最后得到玉真公主赏识,继而进入朝廷,并且很受器重。但对于多数归隐的人来说,他们都是在试图进入仕途而不得的情况下,被逼无奈选择归山,最后却在山中名声越来越大;而李白呢?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选择归隐大匡山,尽管他后来也出山寻找出路,但他进入仕途不走寻常途径的想法还是很容易被识破。
为了使自己的名声更大,李白十几岁在山中隐居的时候,还不忘时常到周边的郡县中和一些文人词客、达官显贵来往,可见他隐居的目的其实就是进入仕途,由“布衣”直抵“卿相”。按理说,李白既然有这么大的精力在山中隐居,而且他在山中也无非就是读书学习,既然他有这么多精力,为什么不走科举考试的道路呢?想必在李白的心里,参加考试是庸人所为,而通过“正常途径”进入仕途,太中规中矩则无法显示出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便是他的自由主义思想在作怪。
遗憾的是,李白的自由主义思想一生都被束缚在匡君治国的理想之下,这也导致李白一边向往极端的自由,另一边又希望自己能够进入朝廷的种种束缚之中。
李白初次进入长安的时候,发现皇宫并不是那么好进,皇帝也并不是那么好见。一开始,他还有着让自己进入世俗的游戏规则之中的念头,但碰钉子之后,他的自由主义立马展现出来。既然做不成官,他索性就成了“匪”,但此“匪”还不是穷凶极恶的匪,只不过是长安城内的混混而已。
朝廷之事最终成为李白心中最大的束缚,天宝年间李白担任翰林待诏的时候。
刚刚见到唐玄宗的时候,李白感到非常受用,曾一度表现得规规矩矩,向玄宗行礼的时候也表现得有模有样,但这样的李白显然不是他本性,没过多久,他就“原形毕露”了。他的职责是“待诏”,空暇时间很多,但闲暇的时候,李白从来不在宫中久留,而是在长安城中闲逛,他最爱做的事,就是找一个酒家,点一两盘小菜,喝酒喝到酩酊大醉。在长安城中,天子脚下,除了李白,想来任何一个朝廷命官,都不会这样放肆不拘。而更为大胆的是,李白竟然在玄宗面前,也敢喝得天昏地暗,甚至需要侍从往他头上泼凉水才能勉强醒过来,这样自由散漫的性格,岂是一个朝中官员应该有的?
更何况,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李白渐渐地发现了很多宫闱中的秘密。原来,皇帝并不是一个终日只思朝政的皇帝,朝臣也不是一心辅佐明君的朝廷。这时候,他不再把玄宗看作古代的明君,玄宗在他眼里,成了一个只顾平时淫逸享乐的昏君。身处玄宗身边,他丝毫找不到自己设想的指点江山匡扶社稷的豪迈,他所感受到的,只有同僚的设计陷害和玄宗的淡漠忽视。这个时候,朝廷对他来说,无非是一只用来束缚自己的金丝鸟笼,在这个笼子中,虽然可以衣食无忧,过着奢侈享受的生活,但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无法振翅高飞。无奈之下,李白只好选择离开,并感叹“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实际上,如果不是李白自由主义思想作祟,他也就不会在年轻时候错过那么多良好的做官机会,更不会在终于得以跟随玄宗身边的时候,自己选择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