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效控制的含义
高效控制,顾名思义就是高效率的内部控制。企业在组织经营计划实施过程中,由于外界经济环境和市场的变化以及企业内部人为的和非人为的因素,导致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不能按照计划要求正常地进行。同时,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弊端,影响计划的完成,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为了保证计划的完成和企业的经营发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对各项经营活动,运用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日常控制和纪律控制。由于这种控制是在企业内部高效率地进行的,所以,人们把这种控制叫做企业的内部高效控制,简称高效控制。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人们所讲的高效控制,都是指企业的内部高效控制。
高效控制具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以效率为原则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来发现偏离计划的行为。当企业的经济活动与计划发生差异时,领导的责任就是立即组织检查,快速分析和查明产生差异的原因,及时明确责任归属。第二层含义是以效率为原则纠正偏离计划的行为。根据查明的结果,针对产生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归属,及时提出有效的改进办法,或追究行为责任人,使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重新快速地纳入计划轨道,保证计划的正确执行和准时完成。
这两层含义是彼此相联、互为条件的。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有效检查是及时纠正偏差的前提条件,而及时的偏差纠正是对计划执行情况有效检查的后续条件。两者结合,就能达到高效控制的目的,充分发挥高效控制的作用。
2.高效控制的目标
有关高效控制的目标,在学术领域里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被大部分专家认可的高效控制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的保护资产
企业的资产包括很多,有效的保护资产通常理解为对现金、有价证券和存货等资产的保护,既防止出现舞弊性错误,如顾客偷拿,雇员盗窃和篡改记录等,也防止非故意性的错误,如偶然性少收款、多付购货款或财产损坏等。通常认为,有效的保护资产不包括防止因鲁莽决策而造成的财产损失,如赔本销售产品,在不妥当的地点开设仓库或是大做收效甚微的广告。
(2)有效保护会计记录的可靠性
为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必须保证具有可靠的会计记录。可靠的会计记录是指那些可以用来编制可靠财务报表的有效记录,包括某些月末或年末的调整记录。如果其他方面都能作到准确无误,会计记录就可以按照设计要求提供可靠信息。
(3)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要求具有可靠的会计记录的目的是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管理部门需要可靠的财务信息以便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股东和贷款者需要可靠的财务信息以便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一般说来,审计人员直接关心提供给外部使用的财务报表可靠性的控制,而对内部管理报告可靠性的控制,仅仅在审计人员认为其对他们的审计工作产生影响时才予以关注。
在许多企业中,最重要的就是与承担的风险程度相适应而达到的获利水平。高效控制通过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花费为这一目标服务。
(5)有效避免无意地面临风险
许多经济业务都要经历一些风险才取得盈利。高效控制的目标并不是消除所有风险,而是由控制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避免面临风险。某一项高效控制的收益必须用该项控制的成本加以对照和衡量。如在仓库周围建围栏是有效防止某种存货损失的一个高效控制程序,但是由于估计建围栏的成本已经超出存货损失的风险而决定免除这一控制时,控制部门是在有意识地作出决定来承担此项免除控制所带来的风险。
严格说,及时预防或查明错误和不正常现象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目标,它包括在上述目标之中。这里强调的目的是当外部审计人员需要查明错误和不正常现象时,应该主要依靠高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高效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就是根据有效避免减少因错误和不正常现象造成损失的风险进行的设计,同时要充分考虑控制成本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企业管理部门包括业务经营过程各层次,从部门经理一直到董事会。许多职责由每一级的管理人员授予下属各级去履行。设计高效的内部控制目标之一就是保证各级管理人员授予下级的职责得到正确高效地履行。例如,某一层次的管理人员负有批准在一定限额内采购的职责,那么高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就应该包括保证采购支出用于已经批准的采购项目或防止超过批准限额的采购。
(8)履行法律责任
董事会对股东负有某些规定的职责,包括对股东负有明确的保持经管责任的职责。内部控制能够帮助董事会履行这些职责:一些比较普遍的要求如某些大额交易需要由董事会批准、关键管理人员的雇佣合同需由董事会高级委员会批准、财务报表和外部审计师的意见由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审阅,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能够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保持联系等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