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系统地处理综合性决策,即充分考虑计划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各部分之间的全面协调。
显著地提高计划工作开始阶段的作用,即着重于对企业和劳动集体的技术组织状况和社会化水平的综合性分析工作;
重视有组织地改进生产和有目的地改造生产环境等问题,如科学的劳动组织、生产组织、管理组织,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等;
显著地扩大社会问题和社会指标的计划工作范围,并使它们与生产的技术、工艺、经济等问题和生产组织密切地协调起来;
保证把企业的长远规划与州、市、区发展的计划调节具体地联系起来;
广泛地吸引科学和设计组织、高等院校、各部门、各行业的科研单位来共同制订综合性计划,这样就会直接地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可靠性。
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总结表明,这样的计划有助于企业及其下属劳动集体解决很多切身的重大问题。其中包括预先估计出发展生产和生产技术基础的社会后果;促使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组织水平,主要生产和辅助生产互相接近;考虑、计算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发挥其工作能力的影响。总之,采用制订社会计划的方法,能使企业在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出满负荷的任务,做出最佳的生产方案。
在不同的劳动集体中,社会发展计划不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它们的差别不是根本性的和主要的。由党和国家的政策确定的社会经济过程的基本方面则应体现在所有的计划中。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各企业的社会发展计划的特点,在于它们是在已编制的州内企业到1990年的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订的。在这些计划里,把科研、设计、试制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措施,合理地利用水源和大气的环境保护措施,提高产品质量的措施,建立企业的质量管理综合体系等,都列为独立的部分。
计划中包括的上述全部措施和其它措施,就是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经济机制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影响》的决议(1979年7月),以及苏共二十六大的各项决议所确定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由于制订了解决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综合性措施,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可能性来发展生产和进一步改善劳动条件;进一步改善职工的生活和居住条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普通教育水平和文化技术知识水平。今后,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作时间将会缩短,业余时间将会增加,因此,社会发展计划的意义将会进一步提高。
经验表明,由于具体条件的不同,企业社会发展计划的任何一个方面,在一定的时期里都可能发挥主导作用。但是,重要的是这些发展方面本身,无论在技术、经济方面,还是在组织方面,都应当是有科学根据的。
为了保证所采取的措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应当同时分析劳动集体的生产、工作活动的所有方面的情况,并综合分析能决定劳动集体技术组织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这是制订各种措施和指标的一个重要阶段,借此可以揭示出未能充分利用的条件和可能性;确定出这些现象造成的明显损失和原因;指出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取之小尽的后备资源,并使之发挥作用;确定出近期内技术组织和社会指标变化的动向、规律和趋势。
尤其需要注意过去一个时期社会发展计划各种措施的执行和完成情况,这样将易于决定企业及其下属各单位今后技术组织发展的方向,以及寻找能保证最高生产效率的最佳决策。同时,应当有目的地把已经达到的指标和定额标准规定的指标、本行业的先进成绩加以对比,找出差距。
在现代的经营条件下,每个企业都有条件制订本单位在经济技术和生产组织领域中的长远规划,以及确定采用哪些办法来实行物质奖励和社会文化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企业的社会基础结构。
企业的社会基础结构是制订社会计划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社会基础结构的特点包括:客体的社会性;用数量表示其经济效益的复杂性;使基础结构适合地方具体条件的必要性,尤其是适合本企业人口结构和社会职业结构的必要性;提供劳务的性质等。
制订、执行和完成社会发展计划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人民直接参加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和各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在大型企业里,在制订整个劳动集体计划的同时,还要制订各生产单位的社会发展措施,这样就可以考虑到每个基层劳动集体的特点。目前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例如,在乌拉尔重型机器制造厂,已经制订了各车间的社会发展计划。这种计划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反映车间技术发展的社会后果;第二部分反映集体的生产活动;第三部分反映社会积极性的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改进,职工业余时间的利用情况和文化的发展。
在第一部分里,分析研究各种社会变化,这些变化的物质基础是生产过程的技术装备改造。它表现在车间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上。在研究这些现象和制订计划之前,先要查清车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至少10年)的职工结构。分析和计划车间技术发展的社会后果时,首先要涉及改变劳动内容、改变职业组成、提高工人业务技能等问题,并且要特别注意分析车间技术装备改造给青年和妇女带来的影响。
在拟订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和普遍文化水平的计划时,规定出改进车间现行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制度,夜校(业余学校)和先进经验学校的教育制度等措施。
在第二部分里,分析研究广泛的生产活动问题,包括新工人适应劳动的能力,劳动的主要内容和动力,组织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加强劳动纪律,减少干部流动等问题。例如,关于新工人的适应能力方面,采取了系统措施,规定了新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技能;习惯于集体的要求、集体的规范和传统;适应新的生活条件和业余时间的生活制度等。
考察、研究劳动纪律的基础是:分析几年来破坏劳动纪律的状况、结构、动态;确定每种破坏劳动纪律情况所占的比例,破坏劳动纪律者按其劳动内容、业务技能、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组成状况;分析行政领导和社会组织在与破坏劳动纪律的现象进行斗争时采用的方式方法,以及这些措施产生的效果。
这种分析有助于规定以建立劳动纪律管理制度为目的的要求。其中包括规定成立车间劳动纪律委员会,以及集体对破坏劳动纪律承担的物质责任和道德责任。
此外,在第二部分里还对改进集体的精神面貌,合理分配干部、全面改善工作人员的相互业务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拟订了计划措施。
第三部分的内容是关于提高社会积极性,改进业余时间的组成结构,改进思想教育工作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与上述综合社会发展计划相联系。例如,工人的劳动方式和内容,工人参加集体生产活动等因素,都直接决定着他们的社会积极性和业余时间的支配方式。
在制订提高劳动人民社会积极性和他们在生产管理中作用的措施之前,应当首先分析有关社会组织活动的情况和资料,如积极分子队伍的状况及人数,执行社会组织制订的各种措施的时间期限和效果等等。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制订出集体从事政治和经济学习的长期发展计划。
车间中其它形式的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和文化生活,也采用类似的方式通过调查研究再制订计划。
制订工厂各车间的社会发展计划而产生的效果,表现在劳动人民文化程度和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上;表现在集体里各种关系的改善上。这一切都为兼工种,组织综合性专业化集体承包的作业队创造有利条件,为与破坏劳动纪律进行斗争确定有效措施。
职工的社会生活、日常生活和业余时间的合理支配等一系列问题,不可能在一个企业的范围内很好地解决。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州、市、区各级组织的工作和活动情况,取决于各部、主管机关和计划机关工作和活动情况。所以,计划的某些规定、原则和指标都应当与对应的组织互相调协一致。要广泛地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有关创造休息和从事体育运动的条件,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教育正在成长的一代人,空闲时间的安排等等问题,都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加以解决。例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波列夫斯基市的北方工人村,它的大多数居民都在一个工厂里工作。对他们来说,工厂不仅是从事劳动的生产单位,也是为满足其居住、社会生活和文化娱乐等需求提供必要条件的一级组织。所以,“工厂——工人村”体系成了工厂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
按照我们的观点,这种计划是非常现实的,它可以成为转向拟订城市、州、共和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计划的一种过度方式。“工厂——工人村”体系的计划同时也是本地区发展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规划建设住宅、文化生活设施、体育运动、保健等设施和其它建设项目时,应当考虑到本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并在本区规划蓝图的基础上,来达到统一执行城市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有效地使用物力、财力的目的。
在保证完成社会发展计划的同时,还必须规定出明确的具体任务,完成任务的期限和负责人员,拨给必要的资金、材料、设备、用具和其它物质手段,动员整个劳动集体来完成各项工作和贯彻执行计划规定的措施,及时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执行社会发展计划措施的各项工作,均应列入有关科室工作计划和车间生产计划的进度表中,这些有关单位完成上述工作所承担的责任与完成企业的技术和经济发展计划的责任是同等重要的。系统地监督检查计划完成的情况,应当由行政联合各社会组织一起进行。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制订企业社会发展计划的实践表明,邀请社会学专家和科学界的其他代表参加咨询工作、参加制订规划和为制订计划而进行部分调查研究;与专家、学者合作等办法,这是卓有成效的。苏联科学院乌拉尔科学中心、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国民经济学院、劳动卫生和职业病科研所、全苏工艺美术科学研究院乌拉尔分院的科学家与各企业的专家共同努力,不仅制订了综合性五年计划,而且制订了到1990年的社会发展长期计划。在这些计划中,改善集体的社会结构,提高工作人员的文化和业务水平,改善劳动条件,发展公共住宅,提高劳动人民思想政治水平,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教育工作等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
例如,在乌拉尔化工机械生产联合公司深入研究了党组织工作的基本方针,确定了需要党组织特别关心和经常检查的一些最最要的任务。这有助于促使各种社会组织更加注意完善生产过程。
劳动集体社会发展计划的作用,体现在计划指标对生产效率指标,即企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生产率指标,以及生产活动的最终指标影响的程度上。
当前,随着企业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计算社会发展指标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现实条件;具备了用已经达到的社会发展水平同其它企业类似指标进行对比的现实条件。这种计算方法要求对劳动集体发生的各种过程,从各种角度去观察、研究和评价。其定量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
体系各组成部分的数量测定;
按某种标准对该体系组织水平的评价;
为最大限度减少上述过程的劳动量而将过程公式化的资料;
日常评价的效能和对体系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现象的预测。
对劳动集体的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所用的工作方法包括:
测定社会发展水平,即借助数学指数表示社会组织各种因素的关系和作用;
能预先确定社会发展体系内各种因素对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影响大小的评价方法,
预测社会发展体系各组成部分状况变化的办法。
对社会发展进行定量评价的最后阶段,是在企业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一个分支内进行定量分析。这样就能保证以最少的劳动量来收集和处理信息;保证定期地校正已找到的依从关系,以提高其可靠性;以及保证有效地调节、干预、改进社会发展过程。
所谓评价社会发展水平,就是列出回归方程并找出回归系数,而回归系数则表示出这个发展水平的部分指标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依从关系。
目前,还不能成功地确定出客观的经济规律与管理原则之间的直接联系。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是在发展理论问题方面迈出的新的一步。科学地认识各种客观现象及其联系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经济科学通常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生产的定性分析上,集中在阐明社会生产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性上。定性分析的结果能使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作用的具体机制进行科学的研究,找出部分因素对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影响及它们的稳定的联系。
通过对各种社会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综合影响程度的计算,准确地反映社会发展过程的实际工作情况,还需要系统地修正计算得出的各种依存关系。这样,就能够有目的地寻找、挖掘提高生产效率的潜力。
我们认为,建立经济数学模型可以而且应当在确定企业的社会发展水平之前,这种计算方法能够把企业的社会发展水平与本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
运用标准程序来计算劳动生产率及其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关系,能够在收集信息过程中,连续地利用自动化管理系统计算回归方程;定期地修正回归方程将会提高社会发展的数学模型的准确性,从而显著地提高计划和核算的准确性。
所以,数学模型是一种手段,它能够相当准确地评定劳动生产率及其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依从关系,这本身就为挖掘潜力、拟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以及计算预期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提供可能性。
综合测定、评价和预测各种因素,使企业及其下属单位的领导人能够及时采取改善社会发展的措施,尽可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有充分科学根据的计划方法,组织对劳动生产率的准确的统计工作,制订更合理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案。同时,还能促进分析工作和计划工作,提高其科学性。这样将会保证更有效地挖掘生产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