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人间处处高楼林立、车来车往,一派喧嚣繁华、欣欣向荣的景象,上帝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自豪感。上帝想,原先大地上寥无人烟,一片萧瑟,现在有了人类,才这样繁华,人类的力量真是无穷无尽。想到这里,上帝觉得自己作为人类的创造者,似乎应该再奖励一下人类,以激发他们更多的力量。
正当上帝这样打算时,一个人出现在他的视野里,看着那个人,上帝说:“你好!我是上帝,今天你很幸运遇见了我。从现在起,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一个愿望,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我在满足你愿望的时候,你必须得把你愿望的双份,同时给予你的邻居。”
听过上帝的话之后,那个人顿时显现出满心欢喜的样子。那个人想,我要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这样我就不必每天在上班时看老板的脸色了。
刚想到这里,那个人欢喜的神情又立即变得僵硬了,因为他突然想到了上帝所说的那个条件,如果我拥有一家资产上亿元的公司,那么现在比我贫穷许多的邻居,不是就拥有了两家资产上亿元的公司吗?如果我拥有一辆豪华的小轿车,我的邻居不是就拥有了两辆豪华的小轿车……这怎么行呢?我怎么能够让我的邻居超过我呢!况且他的富有还是我带给他的。最后,那个人咬了咬牙,看着上帝说:“尊敬的上帝,请你将我的一只手锯掉吧!”
看着眼前的这个人,上帝害怕地惊呼道:“天哪,这就是我创造出来的人类!”上帝越想越害怕,满脸忧愁地离开了人间。
现实生活中,上帝肯定是不存在的,可是像那个要锯掉自己一只手的人,却无处不在。
为了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生活,我们曾为此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
危险美感●励婕
在开往金边的船上,有一个新西兰的女孩生病了。
她和她的男朋友一起来。带着自行车。在越南骑车旅行,然后准备到柬埔寨。因为劳累和疾病,改为乘船。天气持续的高温。她的脸颊绯红,躺在船舱里的长椅子上。
我们大概6个人左右,船上的大部分位置都是空的。两个英国老妇人曾经在北京的大学里教过书。
长途的旅行,尤其是在贫困的热带国家旅行,的确需要很多忍耐。疲惫、炎热、酷暑、疾病、汗水,恶劣的路况,闷热的车厢,胃痛、晕眩、炎症、晒伤,彻夜不眠。但路上所见的背包客,一直都是沉默的,没有怨言,也丝毫不做任何打扰别人的举动。
渐渐的,沿岸的景色连绵不绝:大片阳光下闪烁着光泽的玉米田,湄公河奔腾不息的水流,茂密的椰树林,泥塘里的荷花,草棚,芒果树,在沿岸饮水的狗,灼热的广阔天空,燃烧一样的田野……
生活就是以这样无限丰富无限博大的可能性,往前推进。
有些人辛苦地打工,存够了旅费,然后辞职,背上行囊开始行走。有些人从未走出自己的城市,满足于生活的现状和表面,舒适和稳定,才能够让他们感觉安全。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换言之,人又是被拘禁的,从未曾得到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
对于生活在偏僻村庄的人来说,他们从没有脱离过贫困,但和自然相融相近。他们在高温下劳作,在大树下栖息。如果你在黄昏的时候,看到那些在河水里嬉戏的孩子,男人和女人,他们脸上那种简单的丰盛的快乐,你会知道,这条用来灌溉作物、饮用、沐浴的河,就是他们的生活。
而另一些人,他们居住在城市里,有着所谓的阶层和高尚职业。但很多人的生活因为专一的深陷而乏味。他们被自己的欲望和野心盲目操纵。试图以虚荣和物质来做证明,并填补自己的空虚。他们在宴席或酒吧里一掷千金,在PARTY和商业娱乐里寻求乐趣。他们回避思考和孤独。从不寻找自己真正的所向。
他们丧失了那种所谓的危险的美感。
危险的美感,注定了一种类似于虚无的追逐方式。这是已经和结局无关的激情。不停地行走,一边走,一边让美和时光从灵魂里刷刷掠过。好像在风里行走。明知一无所获,但心有豪情。
我一直都喜欢大风,喜欢大风呼啸,自己迎风而上听不到呼吸。北京是时常有大风刮起的城市。而在我的家乡,南方沿海,有台风。
很多时候,一个人选择了行走,不是因为欲望,也并非诱惑。他仅仅只是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为了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生活,我们曾为此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
后来她才知道,当时撞到那人时,绿色缎带被撞掉了……
绿色的带子●谢里昂
同伴们都有了自己的恋人,但是,没有人会邀请害羞的姑娘玛莉。玛莉沿着走廊走着,耷拉着头,从她的样子来看,心情很沉重。一块标着“吸引异性物”的招牌挡住了她,牌后放着一些丝带,周围摆着各式各样的蝴蝶结,牌上写着:各种颜色应有尽有,挑选适合你个性的颜色。
玛莉在那儿站了一会,尽管她有勇气戴,但还为她母亲是否允许她戴上那又大又显眼的蝴蝶结而犹豫不决。是的,这些缎带正是伙伴们经常戴的那种。
“亲爱的,这个对你再合适不过了。”女售货员说。
“噢,不,我不能戴那样的东西。”玛莉回答道,但同时她却渴望地靠近一条绿色缎带。
女售货员显得惊奇地说:“哟,你有这么一头可爱的金发,又有双漂亮的眼睛,孩子,我看你戴什么都好!也许正是售货员这几句话,玛莉把那个蝴蝶结戴在了头上。
“不,向前一点。”女售货员提醒道,“亲爱的,你要记住一件事,如果你戴上任何特殊的东西,就应该像没有人比你更有权戴它一样。在这个世界上,你应抬起头来。”她用评价的眼光看了看那缎带的位置,赞同地点点头,“很好,哎呀,你看上去无比地令人兴奋。
“这个我买了。”玛莉说。她为自己做出决定时的音调而感到惊奇。
“如果你想要其他在集会、舞会、正规场合穿着的……,售货员继续说着。玛莉摇摇头,付款后向店门口冲去。速度是那么快,以至与一位拿着许多包裹的妇女撞了个满怀,几乎把她撞倒。
过了一会儿,她吓得打了个寒战,因为她感到有人在后边追她,不会是为那缎带吧?真是吓死人了。她向四周看看,听到那个人在喊她,她吓得飞跑,一直跑到一条街区才停下来。
出人意料,玛莉眼前正是卡森咖啡馆,她意识到她开始就一直想到这儿来的。
这儿是镇上每个姑娘都知道的地方,因为伯特——大家都喜欢的一个好小伙每个星期六下午都在这儿。
他果然在这儿,坐在卖饮料的柜台旁,倒了一杯咖啡,并不喝掉。“莉妮把他甩了,”玛莉暗想,“她将与其他人去跳舞了。”
玛莉在另一端坐下来,要了一杯咖啡。很快她感觉到,伯特转过身来在望着她。玛莉笔挺地坐着,昂着头,意识得到,非常意识得到头上的那绿色缎带。
“嗨,玛莉!”
“哟,是伯特呀!”玛莉装出惊讶的样子说,“你在这儿多久了?”
“整个一生。”他说,“等待的正是你。”
“奉承!”玛莉说。她为头上的绿色缎带而感到自负。
不一会儿,伯特在她身边坐下,看起来似乎他刚刚注意到她的存在,问道:“你的发型改了还是怎么的?”
“你通常都是这样注意吗?”
“不,我想正是你昂着头的样子。似乎你认为我应该注意到什么似的。”
玛莉感到脸红起来:“这是有意挖苦吧?”,
“也许。”他笑着说,“但是,也许我有点喜欢看到你那昂着头的样子。”
大约过了10分钟,真令人难以相信,伯特邀她去跳舞。当他们离开卡森咖啡馆时,伯特主动要陪她回家。
回到家里,玛莉想在镜子跟前欣赏一下自己戴着绿色缎带的样子,令她惊奇的是,头上什么都没有——后来她才知道,当时撞到那人时,绿色缎带被撞掉了……
对于瀑布当中巨雷般的声响,雏鸟仿若不觉。
忙中静趣●陈黎黎
有两位著名的画家,为了一较长短,一时兴起,相约用同一个题目一起作画,想要看看两人在认真的脑力激荡之下,各会有什么样的杰作产生。他们抽中的题目只有一个字—— “静”。两位画家用心冥想了片刻,便开始提笔在画纸上着墨。
过了不久,两人的作品几乎同时完成。第一位画家自豪地将他的画作摊开来,只见长长的画卷上,一片碧绿动人的湖水无尽地延伸开来,湖面不见一丝波澜,岸边的垂柳婆娑摇曳倩影,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湖水当中,又似乎留有无尽的低回之意,从整幅画面看来,当真只有一个“静”字能够形容。
第二位画家由衷地夸赞了几句后,缓缓地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
那是一道雨后山中的雄伟瀑布,湍急的水流猛烈地冲向陡峭的山石,颇有万马奔腾的架势,令观看者的耳中,依稀可以听到瀑布不断地传来轰然作响的隆隆声。
在气势壮阔的瀑布半腰处,有着一处突兀横生的枯枝,正随着水波的冲击,不断地晃动着。而在摇曳不停的枯枝树梢,凌空悬着一个简陋的鸟巢,鸟巢当中正有一双幼小的雏鸟,安详地闭着双眼,沉沉地睡着。对于瀑布当中巨雷般的声响,雏鸟仿若不觉。
第一位画家呆呆地看着这幅画,不知经过了多少时间,方似大梦初醒一般,轻轻地摇着头,口中讷讷道:“我只能描绘情景,你却能诠释出情境,的确是你高明得多了。”
僧人顿悟,感慨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身边啊!”
盲人的灯笼●李雪峰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
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人了,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多好呀!原来你是为了别人!”
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人碰撞过?”
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到我了。”
僧人顿悟,感慨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身边啊!”
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发泄●佚名
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的办公室,气呼呼地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说。
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
“对了,对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教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要干什么?”
“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会被我们弄脏;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成为山清水秀的地方。
寻找山清水秀的地方●莫小米
赚了点钱,我周围的许多人都开始了寻找,寻找一片山清水秀的地方,买房置地。
这没错,但结果与美好想象往往存在差距。道理很简单——你去了,我去了,他也去了,大家都去了,山清水秀的地方往往就不再山清水秀。
有一个外国人也在寻找,不过他是从寻找爱情开始的。这个加拿大的小伙子爱上了中国姑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选择了长江边的一个城市住下。但很快他就觉得无法适应中国城市的喧嚣,在他的坚持下,小夫妻将家安到了沿海的一个小渔村。
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小渔村实在是太美了;垃圾成堆,群蝇狂舞,小渔村又实在是太脏了。
金发小伙子看不下去,动员邻居大姐清理屋后的垃圾。邻居大姐哈哈大笑:我们祖祖辈辈都这样过来的,你看不惯,谁让你住这儿啊?一边说,一边拍拍孩子的屁股,一层沙子撒落在小伙子的钢琴上。
金发小伙子没办法,只好先教村里的孩子说英语。村里人不爱卫生,倒很爱让孩子们学英语。下课后,他带着孩子们,捡了许多石头,在村口垒起了三个大石头圈。然后对孩子们说,回去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把家里的垃圾分门别类,放在这三个石头圈里。
几天过去了,三个石头圈空空如也,村里依旧垃圾遍地。金发小伙子不甘心,他又想了个办法,去找村长。在中国他学会了软磨硬泡,他对村长说啊说,说村子多么美,说以后大伙还要捕鱼,说到子孙后代的健康。村长说:这干你什么事呀,这又不是你的家。小伙子说:你看垃圾漂到海里,海的那边就是加拿大,就是我的家。村长不吱声了。第二天早晨,小伙子在海滩上跑步,忽然看见村长推了一辆双轮车,抡着铁锹,在清理垃圾,小伙子连忙拿了工具跑过去于起来,邻居大姐也来了,村里人都来了……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金发小伙子是我的《专栏》副刊的作者,名叫艾德姆,来中国才一年多。我真佩服他,他居然敢单枪匹马地改造中国的农村。而我们除了埋怨和逃避,还能干什么?
他和我们都在寻找,但像我们这种找法,永远也找不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只有他真正找到了。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会被我们弄脏;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成为山清水秀的地方。
她双手捧着那碗,像捧着整个世界一样,走到我面前说:“走远路渴了吧,快喝吧!”
一碗水的愤怒●魏雷
在我生命里曾经流淌过一碗水,是这碗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愤怒。暑假时,久居都市的我与朋友结伴西北行。7月,骄阳如火,车子在高高的黄河大堤上爬行,黄河河底龟裂,河水时断时续,给人一种苟延残喘的感觉,全没有“黄河在咆哮”的气势。在黄河拐弯处好不容易才见到了一个村子,村子因树而得名,叫“五棵树村”。据说那里前几辈人时,全村确确实实只有这顽强生存下来的五棵树。在村头有个苗圃,绿绿的一片,让长途跋涉的我们略感一丝凉意,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特制的木桶,在每一棵小树苗根上小心地滴上一点点水,那动作好像是在轻抚睡梦中的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