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我们说要讲道德,讲文明,道德是什么?是《道德经》中的道德吗?道德是人自我的约束,是真善美的体现,而《道德经》中的道德,是一种法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德是道之用,一切都应该顺应自然,符合道,符合“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道德经》的智慧是博大的,它的大在于它能够包容一切,能够将自己放在低处,润泽一切。
《道德经》是老子唯一的传世作品,两千年来一直被奉为经典,在世界文化史上,《道德经》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很多伟大人物都受到《道德经》思想的影响,并且从中获得了滋养,在治学处世上有了新的境界。道是什么,这是每个读《道德经》的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惑世人的问题,人们想从《道德经》中寻找道是什么,却越来越被道迷惑。或者说就是老子本人,也无法明确地说出“道”的定义,虽然老子在《道德经》中多处对道进行了描述,不过这些描述只是对道的一种形容,而道的真相是无形的,是无法用言语定义的,每个人对道都会有自己的体会,因为人对世界的认识,对于自然的感知本身就有符合道的部分。我们生活的世界周而复始,四时更替,天生万物,却又让它们消亡,参天大树起于微小的种子,长大了却要腐朽,回归大地;月亮升起落下,每个月都有圆缺变化;山谷的风虽然很猛,总归要有停止的时候;雨很大,总不能永远地下。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定数,也有不定的因,因而我们心中的道也是变化的,或远或近、或进或退、或真或假、或清楚或含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描述,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不过道到底是什么呢?老子并没有清楚地定义,只是说如果能够说清楚,能够有名称,就不是道了。但是天地一切有名的,都来自道,而无名的是天地的本源,天地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现在对道的理解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或者说是宇宙的本质。二是一切所遵循的规律,在老子看来,道是存在的,而且是“道法自然”的。三是人的德,符合道的德行,也就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德行。
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很显然老子所说的道不仅仅是利益众生的人行之道,更是自然之道,是恒久不变的天道。道是纯粹的,是有生命的,时时都在变化中,道会在每个人心中成长,体悟道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瞬的感悟,人的内心本身有道,只是需要照见自己内心的明镜,而要明镜一样的心则需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也就是我们要通过知识来认识这个世界,但是又要以道来简化我们的认识,把一些无用的、欲望的、个人的、矛盾的,等等,与道不一致的认识的思想放下,用一种自然的眼光去看待世界。道先生于无,无中生有,有无相生,阴阳相济。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在道中,而道就是这个世界的根本,一切都离不开道,而人在道中,很多时候却无法体悟到道的真意,或者背离了道。我们读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就是体悟道、感知道的捷径。老子是崇尚自然的人,他认为道在自然中普遍存在,而《道德经》中老子所阐述的思想,很多都是来自自然的体悟,都是从自然的观察中得到的,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从自然到人,来明示道的意义,这是《道德经》的妙处。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是老子对人的肯定,人是能够体悟道的,是万物之灵,有着道的德行,或者说,人能够体悟道,并奉行道,以道的真意来生活,来处理事情。那么《道德经》中的处世之道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在《道德经》中被多方面提及的问题,老子以水作为人生的准则,“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认为人如果能够和水一样,有利于万物,而不争,那么也就合了道的真意了,这里的不争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事事放下,和佛家一样四大皆空,其实不争只是不与道争,不做违背道的行为。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不争、无为的思想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事实上是“无不为”。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还是“不争”,要有所为,却不争,这里的不争并非消极颓废地生活、处世,老子的不争是不与大道争,以道的大境界来处事,以道的大智慧来生活,以水利于万物的思想来践行道,因而老子所说的“无不为”也是有条件的,前提就是要符合道,符合德行的规范,利益一切众生。
不争之外,老子还肯定了柔弱的重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示人以弱是生存之道,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有利,但是处处示弱,则处处受制于人,这是不是和老子所说的柔弱处世相矛盾呢?在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并非无为、不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很重要,因而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大家都知道柔弱很重要,但是很多人不懂得柔弱,因为柔弱需要得其时,用现在话说就是时机要合适。一味的柔弱,那是软弱,老子并不提倡软弱无能,老子的柔弱之道恰恰是有能,而且是一种隐忍、放下,其中还有谦让的意思,“谦谦君子”并不是无能,而是品德,柔弱也是一种品德。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因为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当人刚强的时候,人也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因而,要摆脱这种强者更强的困境,就要示弱、守静,不要与人争,因为为了强弱去争毫无意义。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守静是修道极其重要的方式,只有静得下心,才能很好地观察万事万物,才能自省,照见自我的本性,从自身去感悟道,道从心中生,从自然中来,因而道无形,却又有形,有形的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形的是心中的体悟。老子说:“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人要静很难,而真正清净的境界才是根本。清净才能归于本源,才能懂得自然的道理……,而懂得自然之道才是明照内心的人。“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懂得自然之道,就要有包容万物的心性,或者说不受事物影响自身清明,用佛家的话说就是没有分别心了,没有了分别心自然公,大公无私则可以求全,因为没有私心可藏任何东西了。全乃天,是天道对于万事万物没有分别,“天地不仁,以万物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符合天道,符合自然之道,就算是身死了,精神却还在。这里的精神是道的精神,无私、无我、无众生,一切皆以自然为本。
守静、不争、利益一切、柔弱等,是符合道的德行的修道之人一生为之修行的目标,这和佛家弟子行般若智慧,证无上佛法一样,都是心灵上的一种境界,行为上的一种准绳。不过人世纷繁,天下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很难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也很难达到老子所说的道的境界,所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今天,我们修养自己,用各种思想和智慧来充实自己,或许我们离老子所说的道的境界越来越遥远了。“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的道并不是修行,精进能够得到的,更不是“若存若亡”不在意,无所谓能够得到的,要践行道,要舍弃,要不争,要无为,和水一样,真正明白道的人并不是那些富有智慧、善于表现的人,“明道若昧,进道若退”,真正得道的人懂得退,懂得回归,与世无争,这里的回归是回归淳朴,回归自然,回归本我,回归不争,回归到婴儿一样纯净的状态中去。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天道是平等的,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是真正的大道,而人道却不一样,人道有人性在里面,有贪欲、私心、分别心在里面,因而人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也就是老子说的一个“争”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争名夺利是人性,得道的人是奉行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是和水一样利万物的,是有益一切众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