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看来,天下最美好的社会莫过于无为而治的社会。国家不过多地发布政令,百姓保存淳朴的民风,天下安定,圣人也无为。这样的社会是自然的理想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相互讨伐,而各种思想在这一时期也相继孕育,其中有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还有孔子推行的儒家,虽然在那个时候,这些思想还没有形成体系,但是各种思想已经汇集,并且在各个诸侯国中得到了践行。墨家、法家还是儒家都是主张有为的,这和老子所主张的无为而治是相反的,因而老子针对当时社会的状态在《道德经》一书中,对各种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思想深刻,却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并不能为君王完全接受,事实上君王更喜欢那些可以掌控天下,使自己更强大的思想政策。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提倡的是道,自然无为的社会;而孔子来找老子是为了问礼,说的是一些古人的事情,因而老子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孔子一通。还说孔子年轻,要去一些锐气,古人都死了,死人的话为什么要这么相信呢?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在老子看来道、德、仁、义、礼,礼是国家混乱的开始。可见老子并不认同孔子以礼来教化民众,治理国家。不过作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两个思想家,他们的思想都是对社会的一种忧虑,都是抱着拳拳的爱民之心,只是老子最后选择了归隐,骑着大青牛出函谷关去了。在离开前将自己的思想写成五千余字的《道德经》传给了尹喜。而孔子则在各个诸侯国之间来回奔波,各诸侯对孔子虽然表示尊敬,但却不用他的思想治国,不过孔子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教育,让后人将自己的思想发扬光大。
老子提倡“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的治国思想虽然美好,不过人心不古,老子的理想化治国思想在战乱频发的战国时期已经是空中楼阁了。而在那时候,法家提出以法治国,用法令来约束人,这在老子看来是不足取的。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在老子看来,老百姓之所以痛苦,没有饭吃是因为统治者的统治,是赋税多、政令多。而天下混乱,盗贼四起,更是因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因而老子提倡“治大国若烹小鲜”。君王应该少一些政令。政令多了,就好像烧小鱼一样,翻炒多了,容易碎。老子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在老子看来,一切都应该为百姓着想,以百姓的利益为重,而要利民就要无为,使民风淳朴,大道盛行。
老子重民,将百姓摆在了前面,并且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认为天下的混乱不是老百姓的原因,而是统治天下的君王过多的欲望造成的,同时他也对当时君王们使用智者,以智慧治理天下进行了批判,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上古三皇五帝以道治理天下,而不是以智慧愚弄百姓,现在老百姓这么难于治理,就是因为统治者以智治理天下,对百姓用智谋所致,因而老子认为“智慧出,有大伪”。虚假的东西太多,是因为人们在用智慧,“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使巧,奇物滋起。”这些都是对用智治国的一种批判。这些话富有哲理,但是社会混乱,老百姓懂得了事情,却也无能为力。同样老子提倡的“不尚贤,使民不争”的思想更是让人费解,而孔子则提倡贤圣,以贤圣教化天下,使百姓懂得礼义廉耻,懂得孝义,其中仁是孔子对人的最高要求。
无为是老子治国理念的核心,有为在老子看来是一切祸乱的根源。在当时混乱的社会情况下,老子的思想只能在精神上给人一种美好的希望,而在实际上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人总是有避害趋利的思想,对自己有利的就择取,对于不利的就躲避或者抵抗,这是人性。而老子寄希望于民风的淳朴,百姓的不争。老子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老子认为要统治天下,就要无为而治,有为则败,有为则失,他希望统治天下的君王是个圣德的人,无为无败,无为无失。就算老子的小国寡民、民风淳朴、百姓安居的美好社会存在,那么它也不会长久,因为小国边上有大国,大国对它虎视眈眈,随时都想要吞并它。老子除了反对智慧治国、法令治国、仁义礼教治国外,还反对穷兵黩武。老子说:“大军过后,必有凶年。”战争对百姓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国家来说,用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因而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无为而治的社会是一种无政府的理想社会,他依靠的是小国寡民,依靠的是淳朴的民风,也就是老百姓高度的善。而事实上人有差别,也有欲望,人和人之间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冲突,要缓解这些冲突,靠无为而无不为已经不能实现了。老百姓也好,统治天下的君王也好,渐渐地开始以利益为重,做生意的人无利不往,统治者无利不谋,处在社会底层的百姓更是需要利益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