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 力
人上了年纪以后,身体各个部位将陆续出现老化现象。
老化的最早征兆出现在45岁左右,大多数人在这个时候感到眼睛开始老花。
所谓老花眼,是指阅读或近距离观察物体的时候,由于眼部调节焦距的能力下降,导致不能将目光焦点有效集中到对象上的现象。
“终于到了该戴老花镜的年龄了!”一想到这一点,每个人或多或少总会有些失落的感觉。特别是这个年龄的女性,由于闭经同时到来,越发感到年龄不饶人,内心也会更加失落。
只要佩戴合适的眼镜,老花眼不会对读书写字等日常生活产生任何影响。
到了这个年龄,你也许看不清衣服上的污渍,在光线稍暗的地方看不清报纸上的字,或走在大街上看不清他人的容貌。
要注意,以上这些情况不仅仅会在老花眼的人群中出现,白内障患者也有同样感觉。如果单纯地把看不清归咎为老花眼,认为这和白头发一样,到了一定年龄出现不值得大惊小怪的话,就大错特错了。
白内障是由于眼内水晶体混浊造成的疾病。理论上讲,它同白头发一样,属于几乎所有老年人都会遇到的老化现象之一。但白内障的开始时间和发病程度却因人而异。一般患有糖尿病的人会较早出现白内障的症状。
在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方面,近年来技术上有了巨大进步。通过进行眼科小手术,植入人工晶体,视力很容易恢复到原来状态。
过去的白内障手术需要住院两周,手术后几天内眼带都不能解除,而且医院还要求患者要保持绝对静养。但现在经过植入人工晶体这样的小手术,最多需要住院两天,甚至当天回家也可以。
50岁以下的白内障患者,不但可以施行摘除手术,同时还可以通过超声波进行治疗。白内障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了。
水晶体混浊的现象同时会发生在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感光材料)或视神经疾病的患者身上,对这些疾病即使施行白内障手术,患者视力也不会得到恢复。所以,当眼睛看不清的时候,为弄清原因,一定要到专业的眼科进行详细检查。
长期受白内障折磨的患者,手术后立刻能看清物体的形状,同时能清楚地区分颜色,那将是十分令人激动的事情。
当重见光明的时候,老年人会感到大自然的形形色色将自己重新带回到曾经拥有的世界。和他人对话时能够注视对方的眼睛也有助于老年人敞开心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为用以和他人交流的重要器官,目光中可以包含无限的情感。这种作用简直不可思议。
听 力
同老花眼一样,过了45岁的人会觉察听力也在逐渐下降。
年轻人常见的因中耳炎引起的耳聋现象,是由于鼓膜炎症导致的传音性耳聋。老年人的耳聋与此不同。内耳捕捉声音的感觉细胞的机能衰退,加上向大脑听觉中枢传递信号的神经系统发生萎缩,导致了老年性耳聋。
“人生最初的四分之一在不知道人生效用的过程中度过,人生最后的四分之一在不能感知人生快乐的过程中度过。”
这是法国大思想家卢梭(1712~1778)《爱弥尔》一文中的话语。
卢梭认为,人老了以后耳聋眼花、腰腿也没有力量,人生最后的四分之一,处于被剥夺快乐的状态。
也许有人会反驳:“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有助听器,不愁听不见声音。”
但是,长时间佩戴助听器,“嘎——嘎——”的噪音会令人十分不舒服,很多人无法忍受这种噪音,最后干脆把助听器抛到一边。
另外,随着耳聋的不断加重,助听器也会越来越不管用。
上了年纪的人首先对小鸟鸣叫、笛声等高音出现盲听,逐渐地,对中音、低音也出现听觉障碍,随后会发展到连日常会话都听不清楚。
和家人一起看电视的时候,老年人常常听不清电视的声音。
即使能听到声音,由于演员们说话的速度太快,老年人也很难识别他们每一句话说的是什么。
由于老化,老年人听力下降的同时,对语言进行明确识别的能力也在下降。所以即使能听到声音,老年人也时常弄不清话语的意思。
所谓“听不清、听不懂”,二者同时到来使老人雪上加霜。
老年性耳聋致使老年人逐渐远离语言世界,最终可能使老年人陷入孤独。
由于听不清别人说话,老年人变得不愿意出门,并且会越来越自我封闭。
同耳背的老年人交谈时,应注意声音尽量大一些,让老年人能够听清楚你说的话,而且说话时语速要缓慢,口齿要清晰,最好能凑到老年人耳朵边上说话。
配合肢体语言,耐心地同老年人保持交流,会将老年人从孤独中拯救出来。
所以,当突然要和老年人说话的时候,首先应提高音量唤起老年人的注意,双方目光相交后,再咬字清晰地缓缓地开始说话。希望年轻人能掌握这种同老年人谈话的技术。
据说,欠缺视力、听力、语言能力,却最终成为伟大教育家的海伦·凯勒女士(1880~1968),曾说过这样的话:
“在失去的三种感觉中,如果上帝还给我一种感觉,那么我要听力。”
因为人的声音是传递感情的最直接工具。
比起看没有声音的电视,听收音机给人带来的收获会更大。
在谈话方式上如果给予老年人充分的顾虑,如同佩戴了助听器一样,会显著提高老年人的听力。
平衡感觉
上了年纪的人,走起路来不小心常常会摔倒。雪天里脚底打滑更容易出事。
和小孩子不一样,老年人摔倒后很容易造成骨折。骨折就得入院治疗,等出院的时候,可能痴呆症的症状又加剧了。
造成老年人容易摔倒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眼神不好、腿脚不灵便,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老年人的平衡感觉会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迟钝。
年轻人很容易做到单腿站立,而年龄越大的人做这个动作就越困难。老年人站立着穿鞋的时候,大都身体不稳摇摇晃晃。穿裤子的时候更是如此,做不到一口气把单腿的裤子穿上,老年人常常刚把裤子提到膝盖就身体斜倾,脚底着地了。
人在单腿站立的时候身体不容易保持平衡,如果闭上眼睛单腿站立,身体平衡将更加不稳定。
针对这一现象,我首次提出了“闭眼单腿站立试验”检测法,并于1966年在老年医学会发表。
这种检测法用于检测人在闭眼单腿站立时能保持多少秒的平衡姿势。检测法针对男女有不同的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30岁以下的人一般能保持10秒左右,50岁、60岁、70岁、80岁的人,男性分别可以保持7秒、5秒、3秒、2秒,女性分别可以保持8秒、7秒、4秒、3秒。随着年龄增长,保持平衡姿势的时间会越来越短。
60岁的男性和70岁的女性保持平衡姿势的时间基本一致。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更强,在同龄人中,老年男子更为步履蹒跚。
男性再锻炼身体,这一点也赶不上女性。也许是因为受雌性荷尔蒙影响,女性的老化征兆来得比男性晚。
老年人上台阶的时候容易被绊倒,一方面起因于平衡感觉的衰退,另一方面由于足尖位置感迟钝造成足部未能抬高过台阶的高度。
所以走路时不经心的话会很容易摔倒。
老年人每走一步路都要充分留意自己的脚下。这种充分留意是保证老人避免摔倒的金手杖。
其他的感觉
尽管各种感觉都对人类非常重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感觉却会逐渐衰退。
随着眼科治疗、手术的进步,将视力维持在一定水平或使其恢复正常的可能性在不断加大。
同时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在治疗耳聋方面一定能开发出在耳内填埋人工听觉器官的技术,从而取代现有的助听器。(20世纪在心脏、肺、肠等胸腹脏器的医学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21世纪应在感觉器官的医学领域争取巨大发展)
人体内有没有保持到生命最后都不老化的感觉呢?有,那就是舌头的味觉。无论多大年龄的人,用餐的时候都可以充分品味食物的味道(患有部分疾病的人例外),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保持生命起了很大作用。
那么,老年人在参与外界活动的时候,除应留意走路不要摔倒外,还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点是识别力的衰退。
年轻人认人认得很准,而老年人经常会认错人。特别是那些穿着相同衣服的子女儿孙会把老年人搞糊涂。
尽管视力还可以,但识别力却显著衰退,这是老年人的典型特征。
我们可以注意到,老年人参加同窗会散会的时候肯定会有人找不到自己的皮鞋。这个人的皮鞋已经被其他人穿走了。那位穿走他人皮鞋的老先生可能对此毫无知觉。由于他的足部感觉迟钝,只要能把脚伸进皮鞋里,其他的事情都无所谓。情况严重的人甚至会在公共浴池洗澡时把内衣搞错。
老年人打电话时常发生拨错号码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同识别力衰退有关。(通过测试能检验老化反应,老化度可以用数值表示。)
另一点是辨别方向能力的衰退。
例如,离开宾馆房间后,本想走到电梯口,却朝着相反方向走去。
这种情况其实可以避免。只要进房间前转身注意观察一下走廊的方向、环境,再出门的时候就一般不会搞错方向。
年龄大的人生活上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憾之处。但如果能高明地生活,那些缺憾完全可以得到补足。
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缺憾,认真想好可行的对策,任何时候都谨慎行事,这样一来,我们一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和事故。
如果连身边的人对老年人都漠不关心,老人出了错马上说“人老了,没办法!”或说“爷爷老糊涂啦!”那老年人将越来越无所适从。
年轻人这种欠缺考虑的言行,不但极大地打击了老年人的自信心,还会加速老年人精神老化的发展。所以千万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