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今天,我们的生活、工作、娱乐乃至所有的一切,都受到陌生人的影响和支配:我们吃下陌生人加工的食品,为身体提供能量;我们在互联网上冲浪,搜索着陌生人传播的信息。我们身处的世界,正越来越从传统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家庭的小型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交往日渐扩大,让我们的生活和“陌生人”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不仅要和熟悉的人交朋友,还要学会和陌生人交朋友。
什么阻止了和陌生人交朋友
(1)陌生的环境
新生入学,神态万千,他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背着崭新的书包,兴高采烈,蹦蹦跳跳地跟随家长来到学校。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新世界:绿树红花,欢歌笑语;明亮整洁的教室,宽敞平坦的操场;琳琅满目的教学仪器,目不暇接的丰富图书;和蔼可亲的老师,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大哥哥、大姐姐……这是一个多么广阔的空间啊!这里是人才成长的摇篮,是采撷知识的海洋。他们有的羡慕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戴红领巾的大哥哥、大姐姐;有的不停地向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并兴奋地招呼着幼儿园的“老朋友”;有的则紧紧拉着家长的手,怯生生地望着眼前发生的事情……兴奋而又新奇、愉快而又紧张地期待着新生活的莅临。
“案例”不愿上学
黄月是育嘉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在家中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爸爸妈妈对他非常宠爱,极少批评他。可是,黄月的爸爸妈妈发现,他自上小学以后,话越来越少,而且吃东西也不如以前。从前那个活泼、调皮的孩子像完全变了个人似的,有时无故乱发脾气,有时早上起来,就嘟囔着不愿去学校。爸爸有些担心,就去学校向老师了解情况。老师也说不出为什么,只是觉得他似乎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与同学们的交往也较少;一天到晚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也不爱回答问题。爸爸问他为什么不积极发言,他说怕回答不正确,挨老师批评。
(2)复杂的社会
“案例”陌生人扮老师骗走4名小学生身上钱财
有这样一则新闻报道:
18日下午2点多,4名小学生在海口市文明路一溜冰场内滑冰时,轻信一陌生男子是他们新来的老师,跟着这名陌生男子走到七八公里外的海边玩耍,把身上的钱财交给该男子“保管”。该男子骗了这4个学生的钱财后,还想把其中2名学生(一位是女生)拐到其他地方去。临上公交车时,该男子改变了主意,把2名学生留在公交车站,自己溜走了。
家长打电话向记者报料时称:“这太可怕了,如果这个骗子要的不是钱而是人的话,这4个孩子就遭殃了。”
与陌生人交朋友很简单
是啊,上述案例就在我们身边,陌生的环境加上复杂多变的社会,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这就是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特别是当他们自称“老师”或是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
(1)学会和初次见面的人交往
第一,主动打招呼。第一次见面,相互之间都会产生防备的心态,要消除这种紧张的关系,最好的办法是敞开心扉,主动与人打招呼,使得别人对你产生信任感。这样,别人自然会喜欢你,也乐于与你交流。如“你好”、“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问候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接纳别人。与人相处,要多注意他人的优点,少挑剔缺点。这样,你会觉得别人讲话是那么耐听,你对别人的态度就会友善得多。当你相信别人、喜欢别人、接纳别人时,别人也就愿意和你交往。
第三,学会赞美。与陌生人交谈,得体的赞美可能是良好的开场白之一,如“你的口才真好”、“我非常喜欢你的豪爽”等。
当然,赞美既有言语方面的,也有非言语方面的,比如微笑聆听、点头赞许、注视对方、击掌赞同等。
第四,寻找话题。与陌生人交谈,一旦有了共同的话题,很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旅游途中,可以寻找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如当地的历史、著名的风景、各自的感受等,给旅途带来愉悦。
第五,表达自然。与人交谈时,只有用最自然的声音说话,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不要因为紧张而失真。同时语言表达要简单清晰,切忌唆。
(2)在陌生的环境里,我们要学会微笑学会在陌生的环境里微笑,首先是一种心理的放松和坦然。对待陌生人,我们该多一些真诚和善。我们根本用不着为那些人伪装,因为我们都只是擦肩而过的人生过客。你的冷面、他的冷面、所有人的冷面,构成着陌生的人际环境,制约者心灵的沟通和交流。而我们学会了微笑,你的笑脸、他的笑脸、所有人的笑脸尽管依旧是“陌生”,依旧要擦肩而过,但我们的内心却再不会疲惫和紧张,我们的心里也变得轻松而愉快,人与人之间虽无言但很默契,我们在陌生的环境里看到的不再是陌生冰冷,而是融洽和温暖。
学会在陌生的环境里微笑,还是一种自尊、自爱、自信的表示。微笑是人们面孔上最动人的一种表情,是社会生活中美好而无声的语言,其来源于心地的善良、宽容和无私,表现的是一种坦荡和大度。
微笑是成功者的自信,是失败者的坚强;微笑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也是化敌为友的一剂良方。微笑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爱心和诚心的一种礼赞。
在陌生的环境里学会微笑,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在陌生人之间架一座友谊之桥,掌握了一把开启陌生人心扉的金钥匙。
(3)学会帮助陌生人
现在许多都市里的孩子,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我们经常听到的“有人经常偷自行车”、“外人常常骗小孩子”等,在心里留下许多阴影。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这些自我保护的意识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它对如何陌生人也提出了新的思考。
轻信是缺乏智慧的表现,不能真正地向陌生人提供有效的帮助也是缺乏智慧的表现。很多人缺乏帮助经验和本领,在陌生人求助的时候,要么是回避和畏缩,要么是轻信和草率,这也正是爸爸妈妈不敢鼓励孩子们“助人为乐”的心理顾虑。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一些本领,让他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为他人提供有效的帮助,矛盾便可迎刃而解。下面的建议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当陌生人向我们寻求帮助时,要想到你自己是否有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的能力。你自己还是未成年人,帮助别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哪些地方我可以帮助别人,哪些事情是我办不到的,哪些事情是可以换一种方式帮助别人的。
第二,平时,我们要注意安全。这里的安全,包括个人的人身安全、其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鉴别陌生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是比较困难的,也不是帮助陌生人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首要的问题是使孩子处于安全的条件。具体说来,要告诉孩子,当陌生人要求你帮助时,你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陌生人问路:如果你知道可以告诉他,千万不要为他带路。
陌生人打听事:可以告诉他大家都知道的事,如邮局几点上班、附近商店卖不卖仪器、派出所的电话号码。千万不要说出个人和家庭信息,如家庭地址、爸爸妈妈姓名和工作单位、自己的姓名,也不能告诉他亲戚朋友的个人和家庭信息。
陌生人向你借东西:可以借给他随身带的、不贵重的小物品,如铅笔、纸张、橡皮等。不可借给他钱和贵重物品,更不可领他到家里去。哪怕是要一口水,借用针线或借点黄瓜吃。
陌生人说:“你妈病了,我领你去医院。”“你家亲戚来了,进不了门,我帮你把钥匙带去。”不要相信也不要慌张,想办法通知最亲近的成年人,如老师和家长,一方面证实消息,一方面寻求帮助。绝不要跟他走或把钥匙交给他。
陌生人遇到危险或紧急事件(如病倒或被劫持):首先要注意维护自身安全。电话通知急救中心或悄悄告诉被劫持的人附近哪有派出所或警察。超出你的能力范围时就不要去逞强。
人是需要互相帮助的,帮助别人也是需要智慧和学问的!
人是应该帮助别人的,但一定是帮助者力所能及的帮助!
只有在生活学会了帮助他人的本领,家长们才会由衷地高兴,而且会真正地放心!
第三章 克服交朋友的不利因素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