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是一部大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灵。人的心,六欲七情,喜怒哀乐忧思恐。我们应当更多地去感悟人生的乐趣。
一、人生乐趣
有人说,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这话颇有些道理。那么,人心如何才能高兴、如何才能获得乐趣呢?
培根说得有意思:“小孩一生下来,便有哭的本领,后来才学会笑。所以一个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会了解快乐。”先悲后乐,先苦后甜,这是最普遍的生活哲理。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给我们的人生与心灵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这是常识。但许多人并不知道,人类感受过的最大乐趣之一是:迅速逃到无知中去追求知识。无知的巨大乐趣,是虚怀若谷,总让自己从零开始,去追求知识,从而获得巨大乐趣。我们忘记了苏格拉底之所以以智慧闻名于世并不是因为他无所不知,而是因为他七十岁时认识到他还什么都不知道,他自感还需要不懈地学习。
金钱就是资源,它会给人带来乐趣。这是常识。但许多人并不知道,或者不愿意相信:那些拥有太多金钱,并且多得不懂得怎样使用的人,是世上不快活的人。因为太多的金钱往往会给拥有者带来许多烦恼和意外的祸害。精粮万斗,日食三餐;广厦千间,夜眠八尺。个人的消费是非常有限的。太多的钱财处理得不好,便会惹来麻烦甚至于大祸。
在贝多芬看来,人生的乐趣就是童心的自由抒发。萧伯纳在《贝多芬百年祭》中写道:贝多芬是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管不住的人,他不认任何人为师,“甚至在他已老到像一头苍熊时,他仍然是一只未经驯服的熊崽子。”他的乐曲“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讽刺,这样无顾忌的骄纵的不理睬传统的风尚”,使他不同于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的音乐天才。“从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人清醒而振奋的音乐,因为在他的音乐中,融入了他无所顾忌的真诚与童心,他为此而自得其乐。
卢梭的乐趣则深藏于心中。人世间的乐园在卢梭看来早已失去,惟一的乐园其实只在他的心中。那个时代,卢梭若不是被逼到绝处,未必能体会到心中的乐趣与幸福。
二、知足常乐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这句话,充满朴素而又深刻的哲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生活上,他非常俭朴,十分知足。罗曼·罗兰也和苏格拉底一样,俭朴、本份而知足。他说:“每个人都应该知足,不该妄想越轨。”自奉甚薄的泰戈尔也主张:“要进行严厉的自我克制。”爱因斯坦生活的简朴是闻名遐迩的,而且数十年如一日。他情不自禁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与内疚:“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有些人总有怀才不遇之心,为自己未曾遇见伯乐而深感惋惜,扼腕自叹。他们自诩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总是得不到重用,为不公正的待遇而愤愤不平。事实上,这些人是有意地高看了自己。还是柏拉图说得好:“认识你自己并做自己的事。”我想,为自己正确定位是确立人生目标的前提。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平凡乃是最真实的人生。
节欲知足的好处是多方面的,有道是:寡欲能高寿,有德可延年。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寡欲少求,知足常乐,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延年益寿,而且可以提升人格与品德,使人因为脱离了丑陋的贪欲与低级的趣味而高尚起来。
知足常乐,无疑是人生最美好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