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风暴”行动开始前,多国部队集结各型飞机3500多架,另有650多枚舰射巡航导弹。而伊拉克仅有作战飞机684架,能直接遂行防空作战任务的仅365架,其中包括米格-19/歼-6型飞机30架、米格-21/歼-7型飞机170架、米格-25型飞机25架、米格-29型飞机40架和法国“幻影”F-EA飞机100架。其防空作战的飞机数量仅为多国部队攻击机和护航飞机的1/5,具有先进水平的第三代战斗机更是微乎其微,就地面防空武器而言,伊拉克共拥有各型地空导弹发射架700部左右,其中具有中高空拦截能力的SA-2/3发射架270部,中低空导弹SA-6发射架100部,低空近程SA-8、SA-9、SA-14发射装置近300部。此外,伊拉克另有ZSV-23-4、37、57、85、100型高炮约4000门。这些防空武器对于一个中小国家来说已不算少,但用于对付多国部队如此大规模、多批次、大范围、全天候、长时间的连续空袭还是很不够的。
(二)交战双方空袭和反空袭兵器装备质量差距甚大
纵观整个“沙漠风暴”的空中作战行动,可以说伊拉克是在用50至60年代的低技术防空装备来对付多国部队80年代高技术空袭兵器的。伊拉克的主要地面防空武器萨姆-2/3、萨姆-6、ZSV-23-4都是50至60年代的产品。萨姆-2/3为半固定阵地发射,转移阵地需几个小时,反应时间长,抗干扰能力极差。由于这些武器在越南战争及中东战争中均己应用,多国部队对其工作频谱及性能上的弱点已了如指掌,很容易对付。至于伊拉克数量最大的37、57高炮,则均为60年代以前的产品,由于射速低、初速慢、弹丸装药少,其杀伤效果较差。就截击机而言,伊拉克所拥有的主要作战飞机米格-21/歼-7、米格-25、和“幻影”F-1EA均属第二代飞机,其机载雷达作用距离都在100公里以下,多无下视下射能力,武器也不算先进,无力与多国部队的F-14、F-15及“幻影”2000等第三代同类飞机相匹敌。多国部队的这几种飞机均装有脉冲多谱勒火控雷达及其他先进电子设备,雷达作用距离均在100公里以上(F-15的作用距离达150公里),且具有下视下射能力,并装有先进的空空导弹。伊拉克能与多国部队相匹敌的飞机仅有40架米格-29型战斗机,且还没有配备空空导弹,根本无力与多国部队的同类飞机相抗衡。就攻击机而言,多国部队的1000多架攻击机中,有最新型的隐形飞机F-117A,有攻击能力很强的A-6、A-10攻击机,还有F/A-18多用途战斗机、AV-8B垂直/短距起降攻击机、“美洲虎”超音速攻击机、F-111战斗轰炸机、“旋风”战斗轰炸机以及B-52重型轰炸机等。这些飞机大都装备了高技术武器和“幼畜”精确制导空地导弹、各种高速反辐射导弹、激光制导导弹、集束式炸弹等,有些甚至可在伊防空火力圈外围发射。此外,多国部队还拥有EF-111A电子战飞机24架,EC-130、EA-6B电子战飞机近50架,以及F-4G高级“野鼬鼠”反雷达飞机66架。
(三)多国部队空袭技战术运用合理,压制了伊拉克防空系统效能的发挥
多国部队将电子战与远程“战斧”巡航导弹攻击结合使用,战争之始就瘫痪了伊防空系统。在“沙漠风暴”行动实施前几小时,多国部队就出动了电子战飞机,利用干扰手段对伊拉克的电子设施实施干扰,致使伊拉克境内和科威特战区大部分地区的电台、雷达和防空C3I系统处于多国部队的压制之下,导致其广播声音不清,雷达屏幕一片雪花,防空C3I系统失灵。在此情况下,多国部队从附近海域的军舰上发射了百余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攻击了伊拉克的防空雷达、指挥控制中心、首脑机关等重
要设施,达到了空袭的效果。同时,多国部队多方向、多批次、大规模的中空和高空轰炸战术,使伊防空系统无能为力。在“沙漠风暴”的初始阶段,为避免伊拉克大量小口径高炮和其他低空防空武器的杀伤,多国部队空军较少采用低空攻击战术,主要运用精确制导武器,如GBV-15、ABM-65激光制导炸弹和导弹、AGM-88“哈姆”高速反雷达导弹等,在6000米左右的高空发射。在首次袭击巴格达时,伊军尽管高炮、高射机枪火力密集,却较少击中目标。
(四)伊拉克的防空战术过于保守
在多国部队实施“沙漠风暴”空袭作战的过程中,伊拉克空军采取了消极避战的方法以逃脱被歼命运。这样做固然保存了部分实力,但却使多国部队的空军牢牢控制了制空权,从而严重影响了地面防空武器C3I系统的生存能力,大大减弱了其效能的发挥。
即便是起飞迎战的伊拉克飞机,其战术也非常陈旧,仍采用苏联的地面集中指挥引导战术,大大限制了飞机的独立作战能力,一旦地面指挥失灵,全盘皆输。此外,伊拉克中、高空防空导弹大都固定部署在被保卫目标的周围,伊侵科后,其地面雷达仍不停开机,使多国部队轻而易举地获取了一些重要预警雷达站的频谱和位置。结果,“沙漠风暴”开始后,多国部队储存有这些雷达位置诸元的制导武器准确地击中了目标,使伊拉克许多防空导弹形同虚设。伊拉克的低空防空兵器配置也很不合理,多采用分散、孤立的单元式配置,与上、下、左、右联系不甚紧密,协同作战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发挥威力。
伊反空袭作战的启示
(一)电子战正成为决定空袭和反空袭斗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任何防空系统一旦丧失了“制电磁权”,就意味着丧失了生存力和自身效能
海湾战争是多国部队以强大的电子战拉开战幕的,其电子战武器在侦察、干扰、隐身以及摧毁等方面各显神通,成为重要的“软杀伤”武器。多国部队利用地面、海上和空中的干扰设备施放全频段干扰,使伊拉克的雷达、通信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空袭开始后多国部队又利用电子战飞机和作战飞机携带的自卫干扰机实施阻塞式干扰,使伊通信中断、雷达迷盲、指挥失灵。由于多国部队在首次空袭中重点打击了伊战略C3I系统、地空导弹预警控制系统和防空作战系统的主要指挥机构,结果使伊军防空截击机失去引导、防空导弹失去控制而丧失战斗力,使各个防空拦截武器之间及与上级指挥机关之间失去联系,成了孤立的作战单元,极大地削弱了战斗力。战争爆发的第一天,伊拉克的防空体系就遭到重创,从而陷于被动挨打的窘境。与此相反,多国部队的空中力量在电子对抗机的保护下,一开始就获得了空中作战的主动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多国部队空袭的胜利首先是电子战的胜利,伊拉克防空作战的失败则是电子战的失败。
(二)防空系统生存能力的强弱已成为防空作战成败的关键
在多国部队各种高技术兵器的综合打击下,伊拉克精心布设的防空系统未能起到防空袭作用,很快就失去了生存能力,使战争双方的交战变成了多国部队一方的表演。如何提高防空系统的生存能力,仅靠几件新式装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防空系统的各个方面加以考虑。现代化的防空系统是由防空C3I系统、截击机、防空导弹、高射炮等诸多方面组成的一体化防空体系,只有该体系中的各部队密切配合,协调作战,才能达到最佳的防御效果。若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系统的生存能力和有效性将受到严重影响。伊拉克防空体系的弱点主要是抗电子干扰能力和防空截击力量薄弱;结果导致整个防空作战的失败。由此可知,在发展防空系统时,务必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协调、平衡、配套发展,尤其要解决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防空系统的生存能力和有效性。
(三)在高技术空袭兵器的袭击下,一些传统的低技术防空兵器仍能发挥作用
在某些条件下,低技术武器也能发挥作用。在多国部队强大空中力量猛烈袭击下,伊拉克的飞机难以起飞迎敌,防空导弹或被摧毁或被干扰而无力还击,而伊军所部署的高炮却受电子干扰影响较小,并显示了一定威力。多国部队在“沙漠风暴”最初阶段所损失的4架飞机中,有3架是被高炮击落的。在整个战争过程中,高炮所毁伤的多国部队飞机和导弹数量占其总损失数量的60%以上。如果伊拉克的截击机和中高空防空导弹能发挥威力,迫使多国部队的飞机更多地采用低空突防和低空袭击战术,伊军高炮无疑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在规划防空体系时,一要各类装备配套,二要高、低技术装备搭配。财力有限的国家,无力大量装备高技术武器,因此更要在建立防空体系时注重高、低技术装备的搭配部署。
(四)隐蔽、伪装、机动、疏散等防空手段仍然有效
在“沙漠风暴”空袭作战的最初阶段,多国部队空袭伊拉克机场、导弹发射场、共和国卫队阵地等重要目标的战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重要原因是伊拉克采取的部分伪装措施发挥了作用。最有效的手段是利用各种假目标,如充气塑料做成的假导弹机动发射车等,使多国部队一时真假难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多国部队在短期内摧毁共和国卫队50%机动式“飞毛腿”导弹发射架的企图,使其不得不延长空袭持续时间。甚至在战争结束时,伊拉克的“飞毛腿”机动发射架的威胁依然存在。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在现代战争条件下,隐蔽、伪装、疏散、机动等措施,仍然是一种重要的防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