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
【释义】百尺竿头指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这位太师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
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前来听讲的僧人很多,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内除了大师的声音外,一片寂静。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立起来,问他行了一个礼,然后提了几个问题,请求大师解答。大师还了礼,慢慢地作答起来。
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个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
听讲的人发现,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只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百川归海
【释义】川:江河。百川:指所有大小江河最后都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还比喻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袭父王位,封为淮南王。他爱好读书鼓琴,才思敏捷,曾招募宾客和懂得天文、医学、历算、占卜等数千人,集体编写了一部数十万字的书《鸿烈》,也称《淮南子》。
《淮南子》中有一篇《记论训》,讲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情况,它的基本观点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文章中写道:我们的祖先早先住在山洞里和水旁边,衣着非常简陋,生活十分艰苦。后来出了圣人,他们带领人们建造宫室;这样人们才从山洞里走出来,住进了可以躲避风雨寒暑的房子。圣人又教人们制造农具和兵器,用来耕作和捕杀猛兽,使人们的生活比过去有了保障。后来,圣人又制礼作乐,订出各种各样的规矩,使人们有了礼节和约束。由此可见,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不是老是用一个方式生活。所以对古时候的制度,如果不再适合使用,就应该废除,而对于现在的,如果适合使用,就应该发扬。以上的一切都说明,像千百条来自不同源头的江河,但最后都会归流入大海一样,各人做的事不同,但都是为了求得更好地治理社会,过更美好的生活。
毕恭毕敬
【释义】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周幽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他昏庸暴虐,政治腐败。
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宠爱她。褒姒一向不爱笑,幽王用音乐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让她笑。有人献计点燃报警的烽火台,召来各路诸侯兵马,使他们上当,让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他带褒姒到行宫游玩,晚上传令点燃烽烟,各地诸侯见到烽烟,以为有盗寇侵扰京城,纷纷率领兵马赶来相救。到了一看,只见幽王在喝酒取乐。幽王派人对他们说:“没有什么盗寇,让你们辛苦了!”
诸侯受骗,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开心。褒姒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幽王废掉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废掉申后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
宜臼遭到废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里。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满怀忧愁,心中十分痛苦,写了一首题目叫做《小弁》的诗,抒发自己的心情。诗的第三节说:“看见屋边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必恭敬止。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谁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谁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处找寻?”
由于幽王无道,诸侯纷纷叛离。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的军队进攻镐京。幽王下令点燃烽烟,但是诸侯受过骗,都不派救兵。犬戎的军队攻下镐京,杀了幽王,掳走了褒姒。“必恭敬止”后来演化为“毕恭毕敬”,也有写做“必恭必敬”的。
不耻下问
【释义】耻:羞耻,耻辱。下:谦虚,虚心的意思。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形容人谦虚好学(长辈问晚辈)。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遵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不合时宜
【释义】时宜:当时的需要。不符合时势的需要,与世情不相投合。
汉哀帝刘欣是汉成帝的养子,二十岁即位做了皇帝,定年号为建平。自做皇帝以后,哀帝经常生病。建平二年六月,哀帝的母亲得病去世。担任“黄门待诏”的顾问官夏贺良向汉哀帝上奏说:“汉朝的历法已经衰落,应当重新接受天命。成帝当时没有顺应天命,所以没有亲生儿子。现在,皇上您生病的时间已很长了,天下又多次发生各种变异,这些都是上天的警告。皇上只有马上改变年号,才可以延年益寿,生养皇子,平息灾祸。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而不照着做,各种灾祸都会发生,人民就要遭受灾难。”
哀帝听了夏贺良的这番话,也盼自己身体健康,就在建平二年六月甲子,即太后死后的第四天,发布诏书,大赦天下,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改帝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把计时漏上的刻度从一百度改为一百二十度。
改变年号以后,哀帝还是照样生病。夏贺良等人想趁机干预朝政,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哀帝也因夏贺良的话没有应验,派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做了调查,知道他们实际上是一伙骗子,于是在八月间又下诏书,说道:“黄门待诏夏贺良等建议改变年号和帝号,说增加漏的刻度可以使国家永远安宁,我误听了他们的话,希望给天下带来安宁,但是并没有应验。夏贺良等所说的所做的,都是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日的诏书,除了大赦一项之外,全部废除。”
不屈不挠
【释义】挠:弯曲,屈服。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王商,字子威,继承父亲的封号为乐吕侯,是汉成帝的丞相,他为人耿直,作风正派。
汉成帝三年的秋天,京城长安城中忽然有传言说要发大水了,长安城就要被水吞没了。霎时间,整个长安城的老百姓都惊慌起来,大家扶老携幼,争相逃命。
消息传到宫中,汉成帝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到宫中议事,商量对策。成帝的舅父、大将军王凤也惊慌失措,劝成帝、太后赶快躲到船上去准备撤离。大臣们也纷纷附和王凤的意见。只有孙丞相王商坚决反对,他认为大水不可能突然而来,一定是谣传,在这个关键时刻更不能轻易撤离,这样只会使人心更加慌乱。成帝采纳了王商的意见,过了一会,城里也没见大水来,谣言不攻自破,城里的秩序也慢慢恢复了。调查下来,确实是传言失实。成帝对王商力排众议很赞赏。王凤却认为是王商使他下不了台,因此心怀不满。
王凤有个亲戚叫杨肜,是个地方上太守,因为没有把他管辖的地方管理好,王商要办他的罪,王凤为此亲自跑到王商面前,替杨肜说情,为他开脱。王商坚持原则,免去了杨肜的官职,王凤更加怀恨在心,千方百计想要打击报复。于是他勾结了同伙,诬陷王商。汉成帝最后听信了谗言,罢免了王商的丞相职务。
但是,是非自有公论。《汉书》的作者班固在撰写王商的传记时对王商的评价是:为人诚实公正,不屈不挠。这样的评论是很客观公正的。
不远千里
【释义】远:认为远。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来到此地。
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我们魏国,一定是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何必一开口就讲利?有仁义就行了。如果君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地,士和老百姓说怎样有利于自身,这样上上下下都追逐私利,那么就危险了。”接着孟子说道:“在能出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必定是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大夫之家;在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二等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必定是能出动一百辆兵车的大夫之家。大国的大夫能从万辆兵车的国家中获得兵车千辆,二等国家的大夫能从千辆兵车的国家中获得兵车百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说不多了,但是,他仍永远不会满足。所以您不能再宣扬私利了。”
梁惠王听了很受触动,焦急地问:“那先生以为该怎么办呢?”孟子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他的双亲,也没有讲义的人会不尊重他的君主。所以,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够了,何必再讲利呢?”
不知所措
【释义】措:安置,处理。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不知如何是好。也用于形容失望、困惑、感激时的神情状态。
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的儿子,从小就聪明过人。诸葛谨当时在东吴孙权的手下任职。他的脸生得很长,为人又忠厚老实,不大善辞令。
一次宴会,孙权与他开了个玩笑。孙权命人牵来一头驴,在驴的脑门上写道:“诸葛子瑜(诸葛谨的字)”几个字,赴会的官员看了忍不住哄堂大笑,弄得诸葛谨面红耳赤,十分不好意思。
这时诸葛恪立在他父亲的身后,看到这种场面不慌不忙拿起笔来,走到驴的跟前,在上面填写上“之驴”两个字。结果变成了“诸葛子瑜之驴”。与会的文武百官和孙权都为诸葛恪的机智所惊异。孙权只好让诸葛谨把驴牵走,开个玩笑损失了一头驴,孙权觉得分外开心。从此对诸葛恪刮目相看,格外喜欢。
诸葛恪成年以后,即被任命为骑都尉,为太子讲解经史。后来,东吴的重臣周瑜、鲁肃、陆逊等人先后病故,诸葛恪被任命为大将军,统率东吴所有武装力量。公元251年,孙权出巡,并祭祀祖先,归来途中,突然中风,便拜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为诸葛恪将来辅佐太子继承帝位铺平道路。
第二年春天,孙权病重,召来诸葛恪及中书令太子少傅孙弘等嘱托后事。孙权死后,孙弘认为诸葛恪为人残忍,不会忠于孙吴政权,打算在为孙权发丧之前除掉他,却被诸葛恪抢先用计杀害了。诸葛恪废掉太子,立即为孙权发丧。
为了巩固权势,诸葛恪另立孙权最小的儿子孙亮为太子,继皇帝位。孙亮当时不过是个十岁的小孩子,对这些突然的变故感到困惑与惊愕,不知怎样处理眼前的局面,只好把一切交代给诸葛恪全权办理。
诸葛恪受命之后,大权在握,得意洋洋,这种心情在他写给他弟弟诸葛融的信中表现得十分露骨。信中写道:“今年四月十六日,大行皇帝逝世,太子以丁酉尊号(称帝),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诸葛恪自恃才智,专权乱政,弄得民怨沸腾,于公元253年被孙峻杀掉了。
不知所云
【释义】云: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形容感情激动,无无论次。也形容说话颠三倒四。
三国时,蜀帝刘备死后,丞相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即位,就是后主。这个后主刘禅当时才十七岁,从小娇生惯养,没什么本事。不过,他很听父亲的话,称诸葛亮为相父,加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朝中的大小事情全交给诸葛亮管着,他依然吃喝玩乐闹个快活。
诸葛亮认为蜀国前几年不断地打仗,消耗很大,应该好好地恢复元气。为此,他严格地整顿吏治,制定了官制和各种法律让大家执行,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他还大大地奖励农耕, 发展生产,囤积粮食,训练军队。经过这样一段休养生息,蜀国上下太平,物产富足,军力增强,渐渐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这时,居住在蜀国南部的彝族酋长孟获,不断地聚众滋事,起兵反蜀。诸葛亮觉得这是一块心病,决定亲自率兵除掉它。但他也知道,光靠武力征讨很难平定,今天压下去,明天又会乱起来。因此他确定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南下后与孟获反复较量,七次俘虏,又七次放掉了。最后,孟获真正受了感动,流着眼泪说:“诸葛丞相真是仁至义尽,我决不再反对他了!”
南方平定以后,诸葛亮解除了后顾之忧。恰在这时,魏国的皇帝曹丕死了,小皇帝刚刚即位,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诸葛亮觉得实现先帝刘备遗愿的时机到了,就决定出师伐魏。但是,他还有不放心的地方,这就是昏庸无能的后主刘禅。临行前,诸葛亮特地给刘禅上了一道表章,也就是有名的《出师表》。
诸葛亮从刘备创业未半就中途死去写起,然后说到自己“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二十多年不容易。诸葛亮知道刘禅分不清好坏人,就告诉他郭攸之、董允、向宠等人都是忠臣良将,要多多依靠他们,疏远那些奸佞小人。最后,诸葛亮写道:“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意思是说,我现在就要离开陛下远征了,这份表章写到末尾时我已涕泪俱下,泣不成声,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些什么了。
后主刘禅读过诸葛亮的表章,十分感动。他亲自带领文武百官走出成都城外十多里,把诸葛亮和浩浩荡荡的队伍送上了北伐的征程。
别开生面
【释义】生面:崭新的面貌。指开创了新的局面或新的形式、风格。
曹霸是唐代著名的画家,以画人物和马见长。唐玄宗经常召他进宫作画,并时常给他丰厚的赏赐。长安城中的达官贵人也以收藏他的画为荣。
位于长安北面太极宫中的凌烟阁十分有名,因为阁内四壁上绘有唐朝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肖像。这些肖像画是唐朝另一位著名的画家阎立本的杰作。但由于年月已久,原先色彩鲜艳的肖像现在大部分都已失去往昔的风采,有的甚至已经辨认不出来了。
于是,唐玄宗命曹霸重绘这些开国功臣的肖像。曹霸查阅了众多的史料,仔细地揣摩原来的肖像,然后精心构思,最后才开始动笔重绘。在曹霸的精心绘制下一幅幅肖像画终于重现昔日光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但是曹霸的生活却极其坎坷,安史之乱后,他流落在成都街头,依靠为路人作画谋生。著名诗人杜甫同情和感慨他的身世遭遇,便写了《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赠给他。诗中有这样两句:“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凌烟阁中功臣像已失去了往日鲜艳夺目的色泽,亏得你左武卫将军下笔使它们重放光彩。
才兼文武
【释义】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马融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家,授徒逾千,其中犹以涿郡卢植和北海郑玄为佼佼者。
卢植,字子斡,身材高大粗壮,声若洪钟;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性情刚毅,恪守大节,有济世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