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因为有急用,向自己的朋友千千借了200元钱。当时千千身上只有200.50元,但是,她二话没说,把钱递到了小雪的手中。结果,她因为没钱坐车,只好走了好几站地才回到了家。
小雪知道此事之后,赶忙给千千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在邮件中,小雪向千千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并大大地夸赞了千千一番,最后,她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人生有此知己,足矣!
诚实坦率的朋友,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会尽力帮对方的忙。如果你为他的诚实坦率所感动,就请用一种最能表达你的感激之情的方式去赞美他吧。在赞美的过程中,你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会体会到更多的友谊。
赞美陌生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性和开放性的不断加剧,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人们的社交半径愈来愈长,接触到的陌生人越来越多。而容易接近陌生人的方式就是赞美。学会赞美陌生人,不仅会有助于与陌生人缩短距离,以达到交往的目的,提高交往的效果,有时还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张鹏是一位推销员,也是一个狂热的足球爱好者。他常常为了推销和看球赛而四处奔走。
有一次,因业务需要他坐火车去山东。在火车上,他的同座是位山东口音很重的小伙子。闲来无事,张鹏就和他侃起来。一开始,张鹏先故作惊讶地说:“你是山东人!”
得到证实后,他又顺口赞美山东人的豪爽,够朋友,说他有好几位山东籍的朋友,人都特别豪爽。小伙子自然高兴,并自报家门说,他叫刘明,是泰安人,并戏谑地说山东自古出响马,山东人大多粗犷、豪放,很讲朋友义气。
而张鹏话锋一转,说山东人也很团结,特别是泰山将军足球队,虽然每位队员都不是特别出色,但是他们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经常取得好的成绩。没想到刘明也是个球迷,两人相见恨晚,直侃得天昏地暗,下车后还互留了地址。在刘明的介绍下,张鹏认识了很多山东球迷。到了山东以后,张鹏以球会友,连带搞推销,很轻松地完成了这次任务,为公司赢得了一大批客户。
以后,张鹏经常在乘车、坐船时和各种各样的人交谈,赞美对方。在这种萍水相逢的赞美中,他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拓展了自己业务。
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老推销员,老推销员还向他传授了很多推销经验,于是,张鹏很快就成了一位很成功的推销员。
不久后,张鹏被提升为部门经理。他在向下属传授经验时,明确提出,在与陌生人的交往中,纵是萍水相逢,赞美之辞也不可缺少。有时,这种赞美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这个事例中,张鹏利用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个新朋友刘明;与刘明的相识,又有利于他业务的开展。一般说来,在旅途中,若没有个伴儿聊天是很烦闷的,利用了这种场合,既冲淡了长时间坐车的无聊,又增长了见识,结识了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此例中,张鹏是从其谈话对象的籍贯入手的,从他走南闯北的阅历中,他能判断出对方是山东人。诚然,在不同的环境中,陌生人“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不同的,那么我们的赞美就应随之而改变。
有的时候,也许我们无法判断出对方的籍贯或生长地,但我们可以通过其言谈举止推测其职业,进而打开话题。这样,我们大可赞美对方的职业。也许我们的赞美之辞不会收到经济效益,但它至少可以使我们在和对方交谈的过程中心情愉悦,使当时所处环境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
寻找赞美陌生人的最佳方式
交际的基础是心理的平等,心理平等的基础是没有距离,一句赞美,尤其是来自陌生人的赞美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因此,我们在面对陌生人时应首先以赞美开始。面对不同的陌生人,我们应采取不同的赞美方式。
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赞美的内容不可太广泛,只要抓住陌生人的一个优点,有重点地突出它,就会达到你所期望的效果。有时,我们所选择的赞美内容也许并不是所赞美的对象最具优势的方面,但如果我们可以真诚而反复地赞美,也会使对方很高兴。
有一位先生追求一位相貌平平但令他很欣赏的小姐。他走到女孩儿的旁边告诉她:“你长得很漂亮!”这个女孩子立即走开了,并说了句:“我不认识你。”可是这位先生追上去又说了句:“你真的长得十分漂亮!”于是,这个女孩子放慢了脚步。这位先生又说了一句:“你的确长得非常漂亮,难道你没有觉察到吗?”这个女孩子抬起头来反问了一句:“真的吗?”这位先生趁机进行了适当的赞美,小姐芳心大悦,他们像老朋友一样在一起谈了许多。最后,这位先生如愿以偿。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别是女孩儿。通过上面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赞美别人的相貌很平常,但赞美陌生人,只要选取了合适的点,再加上恰当的赞语,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相貌非凡的人虽不多见,但穿戴得体的人并不少,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赞美他或她的穿戴来达到预期的赞美效果。
在某企业家的60岁大寿上,前来祝寿的大都是生意上有来往的、在商业界有头有脸的人物,但大家对老人家的赞语却如出一辙,大都是歌颂老企业家的丰功伟绩,并致以良好的祝愿。老企业家只有十几岁的孙子却眼光独到,说:“爷爷的衣服很特别,发型也很酷,这使爷爷显得精神饱满,看上去更年轻了!”老人家听了顿时红光满面。
对老企业家来说,别人对他事业及雄心壮志的称赞已经够多了,这就需要在这几乎成为客套语的赞美中注入一点不一样的东西。而其小孙子用年轻人经常说的“酷”和年长者爱听的“看上去更年轻”,使得老企业家的心“与时俱进”,真的年轻起来了。
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个人都有着如花的容颜、得体的穿戴,有些很有才华、具有丰富知识的人也不注重这些方面。如果你第一次遇见爱因斯坦,不去赞美他伟大的成就,而妄图去赞美他的相貌或衣着时,你就错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不修边幅且长相普通。所以,当我们在遇见相貌丑陋且不修边幅的陌生人时,如果不是出于特殊目的的需要,你对这种陌生人的赞美自然要以能体现出其后天努力所具有的东西为内容,而非仅仅停留在他先天具有的容貌或其穿戴上面。因为大家都知道,靓丽的外表最容易凋零。对于那些注重实干的人来说,你赞美他的职业、知识或者才华,将会使你的赞美之辞更容易打动他的心灵。
你可以赞美教师是世界上最崇高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可以称赞医生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为无数的人解除了病痛,医德高尚;你可以赞美警察见义勇为,不怕牺性,为了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兢兢业业,是人民的守护神;你还可以称赞工人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
总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能发掘某一行业的特点及优势,你大可毫不吝啬地予以赞美。一般说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职业受到尊重,自己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得到公众的认可。可见,对陌生人职业的赞美,是对一种心理需要的满足。
察言观色巧赞美
在赞美陌生人之前,要对所赞美的对象有个初步的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赞美才不会毫无边际,才更容易引起对方的注意,激发其兴趣,达到我们要赞美的目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国家有多种方言。虽然现在已推广普通话,但大多数人的普通话都带有方言的痕迹。只要仔细倾听,你就能大概地判断出对方生长的地域,从而为你的赞美提供内容。
李华最初在一所大学教书,现任恒达公司的总经理,拥有资产几千万元人民币。在李华辞职南下的列车上,他发现邻座的B先生像个事业小有成就的人。根据其口音,李华判断对方是浙江人,于是就直接问B:“您是浙江人吧?”
待B肯定后,李华就赞扬浙江人善于经营,到外地去的浙江人同乡观念强,特别团结,往往做出很大的成绩,特别是温州人,在国际上也很有名气。B听了甚感高兴,说他就是温州人。
李华对B大加赞扬,然后两人就攀谈起来。李华讲他在学校里不断有新发明,但学校对之不重视,还劝他不要不务正业。于是他辞了职,准备到深圳闯一闯。B先生不动声色地听着,到达目的地后,B先生给李华留了电话,并告诉李华如有困难,可以找他帮忙。
几个月下来,李华始终未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B打了电话。B把他推荐到自己一个老乡的公司搞电子产品开发。不久,由于李华的能干,使这家公司的营业额直线上升。李华积累了部分资金后,自己办起了公司,并以他的聪明才智发展成了今天的规模。
李华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总归功于自己善于赞美别人。在他公司的业务开展中,他也一直恪守这一原则。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最简单的工具。由于每个人所受教育、社会地位和生长环境的不同,他们的语言会有不同的特点。
张坤一直为儿子高考选择哪所学校而大伤脑筋。一次,在公交车上,他见到几个大学生模样的人,开口高考怎样,闭口如何报志愿。他仔细聆听,并走到那些人面前问道:“你们是××大学的大学生?”
得到肯定后,他接着说:“你们真了不起,××大学是名牌大学,你们那么出类拔萃,真是时代的骄子。”几个毛头小伙一听赞美,飘飘然了。于是,张坤连表扬带咨询,说出了自己的问题。这几个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都谈了自己的看法,并谈到他们的李老师就是高考问题专家。张坤正苦于求助无门,就央求这些大学生把他带到李老师那里。
在这个事例中,张坤看到这些名牌大学的大学生禁不住发出了由衷地赞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们受到赞扬,自然高兴,于是不遗余力地帮助了张坤。
就一般人来说,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如果你仔细地观察,就会大概了解对方的心情。
张志飞是某公司的公关经理。有一次,他接待了一个手提教师节纪念包的客户C。寒暄之后,他就试探性地赞美教师的伟大,但他发现,对方神情很不自在。于是,他果断地停止了对教师的赞美。C说他曾干过教师,但有个领导对他有看法,一气之下,他就辞职下海了。每次出门,出于习惯,也为了多一层保护色,他总提着那个包。这样一来,谁都不会认为他经常携带巨款,倒认为他是位教师,所以来去相当安全。
张志飞一听,哈哈大笑,趁机又赞美C的机智、聪明。见C面有得意之色,张志飞就问:“凭先生如此的聪明才智,在生意上也肯定是一帆风顺了?”于是,C慢慢地介绍了他的经历。他辞职后,以5000元资本起家做到今天。最近,他发现张志飞所在厂的产品是信得过的产品,享誉中外,于是慕名前来。就这样,二人谈得投机,合作也就不成问题了。
在这个事例中,张志飞的赞美带有推测性,见到形势不妙,立即转换赞美的方向,使自己的赞美立于不败之地。另外,C说张志飞所在公司“享誉中外”,他“慕名而来”,也使张志飞异常兴奋。毕竟谁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单位为大家所认可。于是,他们的相互赞美也就产生了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