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沃登是加州洛杉矶分校有名的篮球教练,他对队员们说:“一旦投篮得分,就应该向传球给自己的队员微笑、眨眼或者点点头。”一个队员问:“要是他没有看见呢?”约翰·沃登回答说:“我保证他会看见的。”
一个队员投篮得分,并非自己一个人的功劳,他离不开队友们巧妙且密切的配合。向传球的队友笑一笑,既表现了自己的谦虚,又赞美了队友,其潜台词是“您这球传得好!”约翰·沃登这样教诲队员,对于保持整个球队的团结是大有裨益的。
眼神、表情可以成为无声的赞语。有时,笑容与赞语会相得益彰,将眼神、表情与赞语结合起来,显得更富诱惑力。另外,动作、手势和赞语并用,将使动作、手势表达得更充分、完整,使赞语显得更鲜活、清晰。
《红楼梦》里有这么一段文字: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到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罢便用帕拭泪。”当贾母笑着让她别再提及那些伤心话题时,“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携着黛玉之手,吁长问短,吩咐婆子们去准备房间。”
“熙凤携着黛玉的手”,可见其认真、亲切,也是一种欣赏的方式;“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用帕拭泪”,则极生动地展示了熙凤对“妹妹”的疼爱。
有了动作,语言将变得更有力度。比如,领导说“你生产的产品不错”和领导拿着产品仔细端详着说“嗯,真的不错”这两种话语的效果是不一样,前者较为平淡,后者则更欣赏,更重视。
职棒教练迎接胜利投手时,通常使用握手及拍屁股的方式;迎接击出全垒打的队友则多采用捶头的方式。可见,多用动作、手势,可以使你的语言更丰富多彩,更有感染力。
某局的李局长率领参观团到某印刷厂调查研究,该厂厂长亲自出来迎接。参观团的秘书抢在前头把李局长介绍给对方,说道:“这就是你们盼望已久的李局长,20世纪80年代的印刷劳模,是印刷业的行家。因为惦记着印刷业的发展,特地选择了贵厂来参观学习。”印刷厂厂长听了赶紧上前握手,道:“欢迎李局长屈驾敝厂,我们应当向您这个印刷劳模学习才是。”
握手是见面打招呼的常见礼仪,厂长的握手则含有欢迎、友好的意思,同时,也是一种间接赞美:向李局长学习。
父母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好样的,继续努力。”也可以摸摸孩子的小脑瓜:“嗯,真聪明。”总之,用握手或拍肩等身体语言可以把赞美表达得更亲切,更富表现力。
记住对方的名字是对他的最高赞赏
记住对方的名字,在商业界和社交上都很重要。记住对方的名字并把它叫出来,等于给对方一个很巧妙的赞美。而若把他的名字忘了或写错了,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吉姆法里从来没有进过一所中学,但是在他46岁之前,已经有4所学院授予他荣誉学位,并且他还成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主席、美国邮政总局局长。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原来,他有一种惊人的本领——记住别人的名字。
一次,卡耐基去访问他,向他请教:“据说您可以记住1万个人的名字。”“不。您弄错了,”他说,“我能叫出5万个人的名字。我在为一家石膏公司推销产品的时候,学会了一套记住别人名字的方法。”
吉姆法里说,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方法。他每当新认识一个人,就问清楚他的全名、家里的人口,以及干什么行业、住在哪里。他把这些牢牢地记在脑海里。就是过去一段时间后,他依然能够拍拍别人的肩膀,询问他太太和孩子的情况。难怪有这么多拥护他的人!
吉姆法里说:“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轻易地叫出来,等于给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因为我很早就发现,人们对自己的姓名看得惊人的重要。”
或许,这就是吉姆法里成为邮政局长的奥秘之一。他看到了人性的一个弱点:对自己的名字都非常重视。不少人拼命地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不朽。且看200年前,一些有钱的人把钱送给作家们,请他们给自己著书立传,使自己的名字留传后世。现在,我们看到的所有教堂,都装上彩色玻璃,变得美轮美奂,以纪念捐赠者的名字。由此可见,一个人对他自己的名字比对世界上所有的名字加起来还要感兴趣。
安德鲁·卡耐基被称为钢铁大王,但他自己对钢铁的制造却懂得很少。他手下有好几百个人,都比他了解钢铁。可是他知道怎样做人处世,这就是他发大财的原因。他小时候,就表现出很强的组织才华和领导才能。早在他10岁的时候,他就发现人们对自己的姓名看得很重要,而他正是利用这个发现,去赢得了别人的合作。
他孩提时代住在苏格兰。有一次,他抓到一只兔子,那是一只母兔。他很快又发现了一整窝的小兔子,但没有东西喂它们。于是,他想出一个妙法。他对附近的那些孩子们说,如果他们找到足够的苜蓿和蒲公英喂饱那些兔子,他就以他们的名字来替那些兔子命名。
这个方法太灵验了,卡耐基一直忘不了。
好几年之后,他在商业界利用这一同样的人性的弱点,赚了好几百万美元。
当卡耐基和乔治·普尔门为卧车生意而互相竞争的时候,这位钢铁大王又想起了那个兔子的故事。
卡耐基控制的中央交通公司,正在跟普尔门所控制的那家公司争生意。双方都想得到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生意,你争我夺,大杀其价,以致毫无利润可言。卡耐基和普尔门都到纽约去见联合太平洋的董事长。有一天晚上,两人在圣尼可斯饭店碰头了,卡耐基说:“晚安,普尔门先生,我们岂不是在出自己的洋相吗?”
“你这句话怎么讲?”普尔门问。
于是,卡耐基提议把他们两家公司合并起来。他把合作而不互相竞争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普尔门注意倾听着,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接受。最后,他问:“这个新公司要叫什么呢?”“以你的名字命名怎么样?”卡耐基回答。结果,他们达成了协议。
卡耐基这种记住并重视自己朋友和商业人士名字的方法,是他领导才能的秘密之一。他以能够叫出公司许多员工的名字为骄傲。他很得意地说,当他亲任主管的时候,他的钢铁厂从没有发生过罢工事件。
获得别人好感的既简单又重要的方法,就是牢记别人的姓名。善于记住别人的姓名,既是一种礼貌,又是一种情感投资。姓名是一个人的标志,人们由于自尊的需要,总是最珍爱它,同时也希望别人能尊重它。在人际交往中,记住别人的姓名可谓小事一桩,但往往能收到超乎寻常的效果。
抓住对方的心理去赞美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赞美同样要抓住关键,这就需要洞察对方的心理,了解对方的需求。切不可“哪壶不开提哪壶”。
那么,人究竟有哪些心理需求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和欲望是多种多样的,具有全面性和复杂性。他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要归纳为5个层次:第一,生理需要,这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包括吃、喝、睡、性及其他生理机能的需要;第二,安全需要,包括工作、身体、老年生活的安全保障,要求生命财产不受损害;第三,群属需要,也叫社交需要,希望自己与亲友、同事关系融洽,希望归属于某个群体或集团,成为其中一员,有所依靠,得到照顾;第四,尊重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格、能力和成就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赏,得到社会的承认;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实现自我的理想和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才智。
这5个需要层次,一般情况下是层层递进的(也有例外),比如,对尊重的满足程度往往是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满足程度的基础。因此,尊重和赞扬他人看似微小,但对被赞美者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几个小混混拦住了一个漂亮的女子,领头的一伸手摘掉了姑娘的帽子,显然不怀好意。姑娘没有破口大骂“流氓”,也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冷静地说:“你……喜欢我的帽子,是吗?”“当然,帽子和人一样漂亮。”领头的戏弄道。
“那最好给你的女朋友也买一顶。我想她戴上也会很漂亮的。你是不会随意戏弄人的,对吧!”姑娘沉着地说。领头的脸有些红:“当然,那是当然。”“那么,你可要保护好她,免得她的帽子也被人摘去哟。”“对对,这……这个还给你。”说着,领头的男子就把帽子还给了那位姑娘。这一群人也灰溜溜地走了。
这位姑娘能机智地摆脱这群流氓的纠缠,是因为她给予了他们充分的尊重,让对方在没丢面子的时候赶快收场。由此可见,即使是社会上的那些言行放荡、不大正派的人,其实也是需要尊重,需要赞美的。
赞美别人引以为豪的地方
人人都做过让自己引以为豪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常常在他们的言谈中流露出来,如:“想当年,我在朝鲜战场上……”“我年轻的时候……”等等。对于这些引以为荣的事情,他们不仅仅常常挂在嘴边,而且深深地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由衷的肯定与赞美。因此,真诚地赞美一个人引以为荣的事情,可以更好地与之相处。
乾隆皇帝喜欢品茶、论诗,对茶道颇有见地,并引以为荣。有一天,宰相张廷玉精疲力竭地回到家刚想休息,乾隆忽然来造访,张廷玉感到莫大的荣幸,称赞乾隆道:“臣在先帝手里办了13年差,从没有这个例,哪有皇上来看下臣的!真是折煞老臣了!”张廷玉深知乾隆好茶,命令把家里的隆年雪水挖出来煎茶给乾隆品尝。乾隆很高兴地招呼随从坐下:“今天我们都是客,不要拘君臣之礼。”水开时,乾隆亲自给各位泡茶,还讲了一番茶经,张廷玉听后由衷地赞美道:“我哪里懂得这些,只知道吃茶可以解渴提神。一样的水和茶,却从没闻过这样的香味。”李卫也乘机称赞道:“皇上圣学渊源,真叫人瞠目结舌,吃一口茶竟然有这么多的学问!”乾隆听后心花怒放,妙语连珠,滔滔不绝,众臣洗耳恭听。乾隆的话刚结束,张廷玉奉赞道:“今天皇上这番宏论,从孔孟仁恕之道发端,譬讲三朝政纲,虽然只是三个字‘趋中庸’,却发聋振聩,令人心目一开。皇上圣学,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他人也都随声附和,乾隆大大满足了一把。
张廷玉和李卫作为乾隆的臣下,都深知乾隆对自己的茶经和“宏论”引以为豪,而张李二人便投其所好,对其大加赞美,达到了皆大欢喜的目的。
一个人到了晚年,当他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更喜欢回味和谈论自己曾经历的那些大风大浪,希望得到晚辈的赞美和崇敬。
抓住他人最重视、最引以为豪的东西,并将其放在突出的位置去赞美,其效果往往非同寻常。
曾国藩用完晚饭后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一个幕僚说:“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敏,人亦不能欺。”说到这里,他说不下去了。曾国藩又问:“你们以为我怎样?”众人皆低头沉思。忽然走出一个管抄写的后生过来插话道:“曾帅是仁德,人不忍欺。”众人听了齐拍手。曾国藩十分得意地说:“不敢当,不敢当。”后生告退而去。曾国藩问:“此是何人?”幕僚告诉他:“此人是扬州人,入过学,家贫,办事还谨慎。”曾国藩听完后说:“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就派这位后生去扬州任盐运使。
真可谓区区一句话,胜读十年书。这位后生正是抓住了曾国藩自视“仁德”这一点,投其所好地进行了赞美,结果飞来洪福。
由此可见,只要赞得恰到好处,其效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假借他人之口去赞美
假借别人之口来赞美一个人,可以避免因直接赞美而导致的吹捧之嫌,还可以让对方感觉到他所拥有的赞美者为数众多,从而在心理上获得更大的满足。
有时,我们为了取得他人的好感,常常会赞美对方一番。但如果直接说“你看起来还那么年轻”之类的话,不免有奉承之嫌。如果换种方式来说:“你真漂亮,难怪某某一直说你看上去总是那么年轻!”对方必然会很高兴。通常,在人的观念中,第三者所说的话总是比较公正、比较实在,因此,也更能得到对方的信任和好感。
一对夫妻就今天中午的饭由谁来做引起了争执。眼看过了12点,全家饥肠辘辘,一边的孩子急了,说:“妈,上次我过生日,我们同学都夸你手艺好,做的饭好吃。我也觉得爸爸做的不如你做的好吃。”母亲听了这话,气也消了,确实也饿了,就不声不响地做饭去了。
另外,在日常交往中,要善于借用他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言论来赞美对方。权威人士的评价往往最具说服力,因此,引用权威言论来赞美对方最能让对方感到骄傲与自豪。如果没有权威人士的言论可以借用,借用他人的言论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1997年,金庸与日本文化名人池田大作展开了一次对谈,对谈的内容后来辑录成书出版。在对谈刚开始时,金庸表示了谦虚的态度,说:“我虽然跟过去与会长对谈过的世界知名人士不是同一个水平,但我很高兴尽我所能与会长对话。”
池田大作听罢赶紧说:“你太谦虚了。你的谦虚让我深深感受到先生的‘大人之风’。在您的72年的人生中,这种‘大人之风’是一以贯之的,您的每一个脚印都值得我们铭记和追念。”
池田说着请金庸用茶,然后又接着说:“正如大家所说‘有中国人之处,必有金庸之作’,先生享有如此盛名,足见您当之无愧是中国文学的巨匠,是处于亚洲巅峰的文豪。而且您又是世界的‘繁荣与和平’的香港舆论界的旗手,真是名副其实的‘笔的战士’。《春秋·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是之谓三不朽。’在我看来,只有先生您所构建过的众多精神之价值才是真正‘不朽’的。”
池田大作真不愧是一位文化名人,在赞美他人时也独有高招。在这里,他主要采用了借用他人之口进行间接赞美的方式。他话中的“有中国人之处,必有金庸之作”,以及“笔的战士”、“太上……三不朽”等,都是一些经典言论。借助这些言论来称赞金庸,既不失公允,又恰到好处,这比直接赞美金庸的文学成就显然要高明得多。
三、职场赞美——赞美让你在职场如沐春风
称赞失意的领导无疑是雪中送炭
古今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领导间的竞争尤为激烈,春风得意者有之,落魄失意者也不在少数。大多数领导都期待着晋升,但机会却是非常难得的。可能是由于自身因素,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的人为因素,领导群中就产生了不得志一族。
有的领导确实是怀才不遇,也有的实在是个人能力有限。这些不得志的领导,最怕下属看不起自己,发现不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聪明的下属应该对失意的领导深表同情,并且能够充分肯定领导的成绩和能力,并不失时机地称赞他们的优点和长处。
对失意领导的称赞,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安慰的需要,是雪中送炭。这就需要根据失意这个心理特征,恰当地称赞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