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他觉得好玩时,父亲改变了策略,不再一粒一粒地投,而是捧起一大捧玉米种子,一齐投入漏斗里。那个狭小的缝隙被玉米粒塞住了,竟一粒也掉不下来。
这时,父亲放下漏斗,意味深长地说:“这个漏斗就代表着你,如果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那么,每天你都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件事情都做不好,也就是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
听完父亲的解释,画家恍然大悟,羞愧地低下了头。这件事虽然已过去了几十年,但父亲的话仍时时回响在画家的耳边:每天做好一件事,每天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
在这个故事里,这位父亲用这件小事向儿子传授了人生的一个大道理:人生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好这条路。懒于职守,或者操之过急,就很难达到人生的辉煌之顶。即便达到了,也是不光彩的。
试想,如果父亲一开始就讲述这样的道理,什么人生是个缓慢的过程,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等等之类的话,会让孩子很迷茫,不知道什么叫一步一个脚印,更不知道何谓操之过急。这样,父亲即便讲上半天,孩子也未必明白一句,并且,由于孩子听不懂,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越听越烦,越烦越不想听,更别说接受了。
因此,在跟别人讲道理时,千万不要说空话,这样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相反,巧妙利用一些有趣的、简单的小事情来打比方,反而会让对方很好地领悟到其中蕴涵的哲理,这样,会让你的说服很到位,甚至使对方刻骨铭心。
比喻比直接更有说服力
同样一个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效果。与人交流时,我们要学会委婉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人际交往中的真诚不等于双方直接简单、毫无保留地相互袒露。它要求我们本着善意和理性,把那些真正有益于对方的东西,以最得体的方式送给对方。
1940年,处于前线的英国已经无钱从美国“现购自运”军用物资,一些美国人看不到唇亡齿寒的严重势态,便想放弃援英。罗斯福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宣传《租借法》,以说服他们,为国会通过此法成功地造设了舆论氛围。
罗斯福并未直接指责这些人目光短浅(这样只能触犯众怒而适得其反),而是妙语连珠以理服人。他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深入浅出,通情达理,轻松自如,贴近人心,使人不得不服。
“假如我的邻居失火了,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花园的水龙带,要是给邻居拿去接上水龙头,我就可能帮他把火灭掉,以免火势蔓延到我家里。这时,我怎么办呢?我总不能在救火之前对他说:‘朋友,这条管子我花了15元,你要照价付钱。’这时候邻居刚好没钱,那么我该怎么办呢?我应当不要他15元钱,我要他在灭火之后还我水龙带。要是火灭了,水龙带还好好的,那他就会连声道谢,原物奉还。假如他把水龙带弄坏了,他答应照赔不误的话,现在我拿回来的是一条仍可用的浇花园的水龙带,那我也不吃亏了。”
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说服别人,常常能取得非同寻常的效果。
18世纪70年代初,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齐聚一堂,大家推举富兰克林、杰弗逊和亚当斯等人负责起草一个文件。于是,执笔的具体工作,就落到了才华横溢的杰弗逊头上。
他年轻气盛,又文才过人,平素最不喜欢别人对他写的东西评头论足。他起草好《宣言》后,就把草案交给一个委员会审查通过。自己坐在会议室外,等待着回音。过了很久,也没听到结果,他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几次站起来又坐下去;老成持重的富兰克林就坐在他的旁边,担心这样下去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于是拍拍杰弗逊的肩,给他讲了一位年轻朋友的故事。
他说,有一位年轻朋友是个帽店学徒,3年学徒期满后,决定自己办一个帽店。他觉得,必须有一个醒目的招牌,于是自己设计了一个,上面写道:“约翰·汤普森帽店,制作和现金出售各式礼帽。”同时还画了一顶帽子附在下面。送做之前,他特意把草样拿给各位朋友看,请大家“提意见”。
第一个朋友看过后,就不客气地说:“帽店”一词后面的“出售各式礼帽”意思重复,建议删去;第二位朋友则说:“制作”一词也可以省略,因为顾客并不关心帽子是谁制作的,只要质量好、式样称心,他们自然会买——于是,这个词也免了;第三位说:“现金”二字实在多余,因为当地市场一般习惯都是现金交易,不时兴赊销,顾客买你的帽子,毫无疑问会当场付现金的。这样删了几次以后,草样上就只剩下“约翰·汤普森出售各式礼帽”和那顶画的帽样了。
“出售各式礼帽?”最后一位朋友对剩下的词也不满意。“谁也不指望你白送给他,留那样的词有什么用?”他把“出售”画去了,提笔想了想,连“各式礼帽”也一并“斩”掉了。理由是:“下面明明白白地画了一顶帽子嘛!”
等帽店开张、招牌挂出来时,上面醒目地写着“约翰·汤普森”几个大字,下面是一个新颖的礼帽图样。来往顾客,看到后没有一个不称赞这个招牌做得好的。
听着这个故事,自负、焦躁的杰弗逊慢慢平静下来——他明白了老朋友的意思。结果,《宣言》草案经过众人的精心推敲、修改,更加完美,成了字字金石、万人传诵的不朽文献,对美国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关于起草者的这个故事,也因此而流传下来。
说服人时如果直接指出他的错误,他常常会采取守势,并竭力为自己辩护,因此,最好采用通俗的比喻,用间接的方式让他了解应改进的地方,从而达到让他转变的目的。
类比让深奥的道理简单化
有些人容易钻牛角尖,他看准的问题很难再从里面出来。这时,就要打开思路,引进另一个事物作为对照,使目光开阔,这就需要“比”。“比”有两种,一种是用类比,另一种是用比较。其中,类比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A小姐和B男士是大学同学,两人早已坠入爱河。B在学习之余卖些小卡片,A自然也帮忙推销。可由于卡片不够精美,并不是很受欢迎。于是A在几次推销之后,便不免有所抱怨。一日,她又在寝室发牢骚,旁边的C小姐听了,便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C说:“怎么啦?”
A愤愤道:“就他,一辈子也别想挣什么钱!订几张卡片都不会!还做什么生意!”
C心中领会,便说:“唉呀,你真不知道满足!看我和X,就知道用家里的钱,你和B却能自己挣钱!”
“挣钱!挣什么钱?”A撇撇嘴。
“起码比我们先行一步嘛!再说这种自立精神本身就很可嘉呀!”
A没做声。
C进一步说:“说不定他是想自己亲手赚钱给你买只漂亮的小狗熊呢!”
“他是想给我买一件礼物。”A语气平和了许多。
“是吧?那才是你的不是了呢!人家辛辛苦苦,风吹日晒地摆个地摊,为的是谁呀?可你却还在这里抱怨!他若知道,不委屈得掉泪才怪呢!”C劝说道。
A笑道:“可能是我最近心情不好。”
C为什么能够如此有效地劝说了A呢?主要是她先弄清了牢骚的根源,再以自己和A进行类比。再就是C有意识地“压了压”自己,让A认为自己的情况实际上比别人还要好,于是心气宽松,火便消了。
类比喻理之所以能够有较强的说服力,在于“类比”是启发人的“思路导体”,通过它人们可以对原本抽象的东西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
在运用类比法时,一些常用的寓言、典故、历史传说,都可以作为类比的材料。
运用这一雄辩技巧,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两类事物表面的、偶然的相似作为根据,或者把实质上不同的两类对象进行类比,否则就会犯“机械类比”的错误。
让“比喻”使你的说服力更大
比喻就是抓住事物间的相似性,用恰当的语言表现事物的本质,能让人耳目一新。运用比喻,更好地表达思想,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大家都知道,金庸以写武侠小说而出名,拥有无数金庸迷。曾有一段时间,有人对武侠小说进行抨击:“电视和武侠小说中有很多打斗场面,会给儿童和分辨能力低的成人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应该对此加以限制。”
对此,金庸的看法如下:“有人攻击武侠小说,认为小孩看了会模仿,也上山学道去了。我想这个责任不应该由武侠小说来负的,一把菜刀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杀人。”
“一把菜刀”的比喻既显示了金庸的幽默与机智,也把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讲得一清二楚。金庸的老到圆熟、举重若轻由此可见一斑。
运用比喻的说服方法时,所举的例子与比喻的事物两者之间,不是完全一样,但又必须具有强烈的类似性。
中国古代的庄子是一位非常善于运用事物来比喻道理的高手。他的类比通俗易懂,而且思想深刻,让人不由得折服不已。
有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派了两位大夫前来聘请他。见面后,他们对庄子说:“我们大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被杀死时已经有三千岁。楚王把它珍藏在竹箱里,盖上了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位大夫,此龟是愿意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两位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啦。”庄子说:“那么,两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乍看之下,龟与庄子之间并无一定的关联性,但一经比喻之后,两者就牵连成紧密的关系,让人有“原来如此”的顿悟。靠着这层相关的感染力,楚王派来的两位大夫也因为理解而接受了庄子的想法。
动物的行为、自然界的事物、我们的身体,都可以用作比喻的本体。许多人将其所爱恋的人称为糊涂虫或是猫咪,称战争英雄为老虎或是狮子。英国首相丘吉尔很喜欢将动物作为比喻的本体,他在代表欧洲国家向希特勒发出停战政策时所作的演讲中说道:“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大量喂养鳄鱼,却不希望被鳄鱼吃掉;人们都希望暴风雨很快过去,自己却平安无事。”
在说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说服的主题用大家最易懂的词语清晰地表达出来,使“比喻”发挥强大的说服力。
用实例来为重大事情做比喻
一些重大事情,如果我们要加以说服,最好能以对方清楚的生活中的实例做比喻,发生在身边的活生生的例子使人更容易接受。
齐威王一路春风得意,功成名就,因此,面对成绩就不免沾沾自喜,只愿意听奉承话,对刺耳的忠言大为反感。相国邹忌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着要规劝一下好大喜功的齐威王。
有一天早朝,邹忌向齐威王讲了一件发生在自己家里的事:
有一天早晨,我起床梳洗打扮,照着镜子,觉得自己模样还可以。这时,我的妻子走过来了,我就问她:“你看我和城北徐公谁长得英俊?”妻子听了,笑着说:“城北的徐公哪里有你英俊。”
我心存疑惑,陛下您也知道,城北徐公是出了名的美男子,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一会儿,臣的妾也过来了,我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妾也说我比城北徐公英俊。
第二天,臣的一位朋友来求我替他办件事。闲聊之中,我又提起谁更英俊的话题。朋友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您要比城北徐公英俊得多,相信我的话好了!”
这次臣真的相信了,妻、妾、朋友都这样说,那还会错了吗?
可是几天之后,碰巧城北徐公来访,我仔仔细细地把他端详了一番,自叹不如,心里暗自想:“徐公真是天下少有的美男子,我怎么能和他相提并论呢?”
齐威王听得兴味盎然,问:“这是为什么呢?不是有很多人都说你比他英俊吗?”
邹忌见齐威王已经入了正道,便严肃地说:“我的妻子说我英俊,是她偏爱我;我的妾说我英俊,是因为她怕我;我的朋友说我英俊,是他有求于我!”
齐威王听了,点点头说:“有道理!”
邹忌趁机劝道:“是啊,大王。我们齐国方圆千里,地大人多,兵力强大。宫廷里侍奉您的,个人都害怕您;文武百官、黎民百姓,个个都想得到大王恩赐的。因此,这些人就会尽拣好听的话给您听,久而久之,大王您就变得耳不聪、目不明了。现在,您的信息已经够闭塞了,希望大王能够重视这件事情。”
齐威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下令张榜征求谏言,并给予奖励。一时间,进谏的人川流不息,而齐国也变得越来越强大了。
在这个故事中,邹忌以贴近生活的实例,与国家大事联系起来,使齐威王在娓娓动听的故事中明白了自己的缺点,这要比直接规劝有效得多。齐威王当时正在兴头上,春风得意,如果邹忌直接对他进行劝谏指责,势必会引起齐威王的反感,认为他是要扫自己的兴,这样,又怎么会接受他的建议呢?但是,用生活中的小事做比喻,让其体会得更加深刻,认识得更清楚,也会使他更乐意改进。
在碰到一些重大的事情时,我们也应该学会使用这种方法,用一些有趣的、与生活贴近的小事与大事联系起来,让对方在这些小事中体会到一些深刻的道理,进而达到说服的目的。
比喻也要生动贴切
理不说不透,可如何说理也是一门学问,如果运用比喻,那么比喻一定要生动贴切,让别人一听就明白。你把话讲得越明白,对方就越能够接受你的建议。
有时候,直接说出我们的建议,对方可能不好接受,这时,不妨用一些生动贴切的比喻来对我们的建议进行解释,让对方明白,其实我们的建议是非常容易办到的。而对于那些容易办到的事,很多人还是乐意接受的。
著名的日籍华人夏目志郎年轻时曾当过推销员。一次,他到琦玉县去推销《儿童英语百科辞典》。当时,琦玉县经济不很发达,在全日本排名靠后,再加上道路崎岖,所以,很少有推销员愿意往那里跑。
但是,夏目志郎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需要提高教育水平,这种书的需求量就会越大。于是,他就背上书,挨门挨户地去推销。
来到一户农家,夏目志郎敲开门,说明来意。哪知,主人面无表情地说道:“你走错地方了,我们农夫没有必要学英语,你找其他人吧。”
夏目志郎连忙解释道:“先生,这书不是给您用的,是给孩子们用的。”
“孩子们?那就更不用了,他们能把日语学好就不错了。”主人还是冷冰冰的口气。
夏目志郎并没有放弃,仍然耐心解释道:“现在的日本和过去不同了,如今使用英语的地方越来越多,日本也越来越国际化了,呆在家里当然不需要英语。可是,您愿意让您的孩子一辈子呆在家里,而不愿让他出去闯一闯,见见世面吗?您不觉得您这样做,是对下一代不负责任吗?”
听他这么一说,主人刚才冷冰冰的神情已经消失了,他若有所思地说:“这英语好学吗?”从小养成习惯,这对学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在自己身边有好的英语教材,小孩子一定会亲近它,不知不觉中就会对英语产生兴趣,不是很好吗?”
一番话过后,主人终于爽快地买下了夏目志郎手中的《儿童英语百科辞典》。
在这个例子中,夏目志郎把自己的建议说得生动贴切,主人自然就会明白,学英语原来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难。因此,主人最终动了心,买下了《儿童英语百科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