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是新时期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历史使命,《课程标准》将坚持健康第一做为课程的指导思想,确立了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贯穿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首先,将课程的性质定位在“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其次,将课程价值界定为“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呢技能”、“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再次,把“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定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2)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主体,着重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学校体育,从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同意的角度来规范学校体育,学生一方面努力使自身发展的各方面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则按照社会需要不断发展自己,最终成为富有主体精神的世纪新人。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课程标准》重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第二,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体育教学既要依靠和利用学生的运动兴趣,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它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第三,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课程标准》成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第四,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
(3)构建了新的课程的目标体系
《课程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体育课程特点和社会的需求,构建了如第一章所述的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
(4)强调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存在于学校内外的为课程正常进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时空、信息等来源。课程资源是保证课程顺利实施和长远发展的物质基础。《课程标准》强调“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
①人力资源的开发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除了体育教师以外,还应注意开发和利用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和校医等人力资源的作用。
在校外应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在家庭应充分发挥家长作用,督促和帮助学生的体育活动。
②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一要发挥常规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二要结合本校实际,制作简易器材;三要改造场地器材,以适应中小学生活动的需要;四要合理配置学校场地器材,满足课内外活动需要;五要合理开发校内外的时空资源。
③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对现有运动项目资源可采用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等进行改造,使之成为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的教材;结合本地、本校和学生的实际,适当选用健美、攀岩等新兴运动项目;大力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
④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
课外体育资源开发主要指开展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抓好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内体育比赛,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包括家庭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活动与竞赛;少年宫体育活动;业余体校训练;体育俱乐部活动;节假日体育活动和竞赛;远足、野营、登山等。
《体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教育实验、社会调查、起草讨论和审定批准等几个阶段,应该说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这几套教学大纲真实地记录了我国中小学体育工作曲折前进的历程,凝聚了几代学校体育工作者苦苦探求的心曲。每套体育教学大纲都对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一份大纲出台后需要稳定一段时期,以适应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旧的大纲又会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国家对人才规格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由于体育教学大纲有其自身的不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将由《课程标准》来取代《体育教学大纲》是一种发展趋势。
体育教材
一、什么是教材
关于教材,按传统的概念理解为课本,在现代教学理论中,各种典籍注释大致相同,即,教材(SubjectMatter)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学的主要媒体。通常按照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编辑,包括文字教材(含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图表和教学参考书等)和视听教材。编辑时要求妥善处理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知识、技能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成就的关系,适合并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要求兼顾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兼顾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联系,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适当采取直线式或螺旋式的编排方式。由此可见,教材并不是凭编者的主观意愿随意选择、任意拾取的,而受到教学目的、学科体系、学生生理与心理特征、认知能力和水平的制约,要符合教育的原则和规律。
教材与专著不同。专著的作用只有一个,即根据著者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认识和观点,将涉及的内容讲深透就可以了。而教材则不同,除了科学上能站得住脚以外,它必须首先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同时,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是在科学上比较成熟的内容。因此,作为教材,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些内容,通过教师尽可能以浅显清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材与课程不同。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教材则是课程借以表现的一种形式。是教师和学生所进行教学的依据。在这里课程处于“领导“地位,它指导教材的编订,包括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各种教材的样式。而教材则处于“服从”地位,它服从课程的总体目标,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内在、动态的联系。
教材与素材不同。在目前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常常把田径、体操、球类等体育竞技项目中的技术原样拿来,再从技术结构上去分析,然后用分解发去教给学生。这种以技术教技术,为技术教技术的现象并不少见。在这种把运动项目的技术(运动素材)当作教材的教学中,技术的传授本身成为教学的目的,而学生的身体发展、人格的形成、情感的陶冶则被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上,运动技术从教育的“媒介物”上升到教育目的的本身,体育教育从“育人”降到“传技”。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主线的教材体系”,它是阻碍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大难题。
二、体育教材
体育教材是根据规定的体育教材纲要编写的。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供教师使用的,属于教师用书。它分项编出各年级该项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学要求和组织教法特点以及教学的注意事项等。另一种是供学生使用的,属于教科书,如体育课本。目前在教学实践中的有以下几种理解:
指体育教科书和体育课本。如“省编体育教材”、“中学体育教材”、“小学体育教材”。
指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今天上什么教材?”
指抽象教学内容。如:“教材研究”、“教材与教法”等。
(一)体育教材的特性
⒈动态学习的教材特性。学校体育是以育人为终极目标的,身体锻炼部分的教材内容,应以大肌肉活动为前提。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引起学生身心的一系列有效的反应,进而完成体育的教学目标,即,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学习与掌握知识、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些教学目标必须在动态的学习上才能实现。例如,足球教材内容,其本质是静态的,可是当足球和学生结合在一起时,足球教材才能成为动态教材。足球教学,并不是在教室里师生手拿一本足球教材,然后由教师逐课讲解,就能完成教学目标的,而必须是在操场上以足球为手段,师生反复练习(传授与学习)足球各种技术才能达到目的。即动态学习的教材所强调的是动作的操作,以及技术动作的反复练习。这与其他学科教学是有所不同的。
⒉具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独特功能的教材特性。作为学校课程中的绝大部分教学科目,其教学目标多数以学科知识为首要任务,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体育教学目标,则不完全相同。例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兴趣、习惯、发展个性等。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智育由许多科目的教学共同完成。惟独体育是课程设置的名称与组成教育中的一育的名称是相同的,体育课对完成教学体育的目标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因此,通过体育教学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目标是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的主要区别。
⒊受场地器材设备限制的教材特征。由于体育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大量的体育技能,这些技能的掌握往往与各种特殊的器械相联系。因此,体育教学活动受到场地、器材设备的极大限制,尽管上体育课可以因陋就简,但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与体育教学效果往往成正相关的关系。
(二)体育教材的分类方法
体育教材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分类(走、跑、跳跃、投掷、攀爬、悬垂支撑、平衡等);按运动项目分类(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按身体素质(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分类,必须反复对学生的综合要求,有利于进行体育课教学。2000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大纲》,将精选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必修、选修(含限制性选修和任意选修)两大类。小学、中学、高中都有相应的比重。
三、我国体育教学大纲制定与教材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必须满足国家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人才的规格要求不断提高,教育与体育的改革,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的演变,在深刻的影响着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的发展,传统和外来的学校体育思想在这个领域相互碰撞,使体育教学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保健体育”等思想的出现,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的发展,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二)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必须与教学目标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