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武帝萧衍(公元464年-549年)。
萧衍是个文人,他推倒了远房亲戚萧氏王朝。
萧衍出生于贵族之家,自幼酷爱读书,博学多才,加上天资聪颖,年纪轻轻就在文学方面崭露头角。当时与之交往甚密的有洗约、谢朓、王融、范云等七人,被世人称为“八友”。
萧衍是在北魏伐齐的战争中起家的,他虽是丈人,却有政治家的谋略和果敢,又有军事家的运筹帷幄之才,因此在抗击北魏军队的战斗中屡屡获胜,深得当时的齐明帝萧鸾赏识,对他的职位也是一升再升。最后为加强雍州防务,齐明帝将萧衍封为辅国将军兼领雍州刺史,萧衍终于有了一块坚实可靠的根据地,为以后夺取萧齐天下奠定了基础。
齐明帝死后,即位的萧宝卷残暴嗜杀,文武群臣被杀者无数,百官皆不自安,于是江州刺史陈显达、豫州刺史裴叔业等人反叛,但都被镇压下去。而萧衍則韬光养晦、虽暗中支持众人叛乱,却让萧宝卷抓不到任何把柄。就这样,萧衍不断扩充实力,等待机会。这时,萧宝卷将镇压叛乱有功的萧懿赐死,萧衍見机会到来,便于公元500年起兵征讨,各地响应者甚众。
为了号召天下,萧衍将萧宝卷的弟弟萧宝融拥立为帝,然后挟天予以令诸侯,沿途攻取城池犹如探囊取物,于公元501年秋兵临建康城下。萧衍率军与守军激战,不久将其击潰,遂进击到齐宫城,并将其围得水泄不通。萧宝卷的大将王珍国投靠萧衍,将正在笙歌夜饮的萧宝卷杀死,然后开门迎降。
萧衍占领建康后,遂掌握了朝中大权,而齐和帝萧宝融不过是傀儡而已。萧衍自此踌躇满志,准备篡位称帝。为了顺利称帝,萧衍先指使心腹让萧宝融封自己为相国,领扬州牧,粱公;然后将萧宝融的三个10岁上下的兄弟邵陵王萧宝信、晋熙王萧宝篙和桂阳王萧宝贞除掉,再就是作谶语“行中水,为天子”交各地儿童传唱,造成舆论攻势。
由此万事俱备,只欠萧宝融下诏禅位了。公元502年春,萧宝融下诏禅位,于是萧衍登基称帝,是为粱武帝。南齐灭亡。
萧衍即位后,便将齐和帝萧宝融杀死,而明帝诸子中,唯有自幼残疾的晋安王萧宝义得以存活。
萧衍登基之后,倒也能接受齐亡的教训,总是勤于政务,孜孜不倦,即便是寒冬腊月,也是五更就起来批改公文,以至于双手冻裂。萧衍还注重纳谏和勤俭廉洁,分别施行了相应的措施,使得吏治有了不少起色。
“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用在助萧衍登基称帝的开国元勋身上,倒也贴切。萧衍对开国功臣尤其刻薄,但好在一点,萧衍并没有大肆屠杀这些功臣,只是在即位后对其冷淡疏远,任这些人自生自灭。
萧衍未当皇帝之前,毕竟是“八友”之一,因此即位之初,对儒学非常重視,设立了国子监,增加了生员,还亲自撰写了《春秋答问》、《尚书大义》、《申庸讲疏》、《孔子正言》等200佘卷书籍。但到了晚年的萧衍,竟然逐渐看破红尘,遁人空门,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在位时剃度出家的和尚皇帝。
自此以后,佛教渐盛,萧衍也三番五次地舍身人空门。第一次是到同泰寺“舍身”,做了四天和尚后,萧衍便被接回去。后来想想不对,因为按当地的风俗,和尚还俗,要出一笔钱向寺院“赎身”。皇帝当和尚赎身,怎么能够例外,更应该做出表率。这时有位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不远万里来到东土。萧衍听有远方高僧到来,立即命令地方官吏马上将其护送入都,达摩见话不投机即告辞出来,后来渡江重篙山少林寺传经授徒,竟成为中国禅宗第一世祖。
公元529年秋,萧衍再次来到同泰寺,他脱去御衣换上法衣,宛如一位入寺多年的老僧,第二天讲完经后,又将肉身舍人寺中,自号三宝奴。如此过了十天,大臣们拿来钱一万亿,请求赎回皇帝菩萨。萧衍语意恳切,竟然对群臣用“顿首”之辞,声称既已舍身入寺就无返俗之意。群臣连连劝谏,萧衍才好不情愿地回到宫中。
第三次是在公元546年,萧衍还是来到同泰寺中舍身,这次赎身的钱翻了一番,达到二万亿,这才让这个皇帝菩萨回到皇宫。一年后,萧衍囚侯景来降,认为是佛祖保佑,于是又演出一场舍身闹剧。
在这种政治形势下,梁朝政腐败是不可避免的,到了萧衍做皇帝的第47个年,即公元548年,便发生了著名的侯景之乱。
侯景曾在西魏为官,后来因与高欢之子高澄不合,所以投奔南梁。萧衍知道后大喜,不但没有夺其兵权以富贵养之,而且还将侯景封为人将军、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事。结果侯景刚降,不久即生乱。将梁朝天下搞得大乱。
侯景起兵后,屡败南粱军队,不久就兵临建康城下,并打败前来勤王的众军。将皇城紧紧包围。城中守将见大势已去,遂开门投降,于是萧衍被抓获。
当时侯景虽有称帝之心,但面对众多勤王部队。还是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将萧衍陡禁起来。可怜萧衍被软禁后,竟经常断食,即使有什么要求,也得不到满足。萧衍百感变集,竟抑郁成疾,卧床不起。侯景对其更是刻薄,既无食物也无饮水,不久这个南渠的开国皇帝,就活活饥渴而死。享年86岁。
禅宗始祖达摩—苇渡江举行隆重大礼接待他,宾客相待。武帝是一个不佛教信徒,主张自我解脱。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渡众生。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总是话不投机。萧衍问:“我造了好多寺院普渡众生,还不遗余力写了大量佛经造了许多佛像。凡此种种,有何功德?”达摩答:“并无功德。”萧衍追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说:“你只不过做了一些普通的好事,离佛的要求还远,由此看来也算不上什么大功大德。”萧衍闻言,心中十分不悦,但也无何奈倾何。梁武帝信佛的原因是有来由的。
据说有一年,与北魏军队打仗,为时天气干旱厉害,武帝诏令向蒋帝神祈求雨水,每是一百来天也不见降雨。武帝发怒,命令运来芒荻要把蒋庙和神像一并烧毁。这天天气晴朗卜正要点火,神像正上空忽然出现一片像伞一样的云,眨眼间骤雨如注,台城中的宫殿都自个儿摇晃振动起来。武帝惊慌了,快马下诏停止点火,一会儿宫殿复归平静。从此武帝敬畏信奉蒋帝神便加深了。自登位以来,他从未亲自到过蒋庙,于是他备好车辆率领朝廷大臣前去拜谒。这时候,北魏军队正围攻钟离,蒋帝神回报武帝不焚庙的敕令,一定答应扶助梁军。而后淮河无雨暴涨,梁军于是挫败了敌人,这胜利也是蒋帝的神力带来的。梁军凯旋之后,蒋庙里神入神马的脚还全带着泥浆,当时大家都是亲眼所见。
那位敌前总指挥景宗班师凯旋,武帝在华光殿上举行宴会,席上联句赋诗,命令左仆射沈约给每个人分派韵脚。景宗没有得到韵脚,脸上有点不高兴,因此向武帝请求赋诗。武帝说:“你的技能很多,才干卓异超拔,何必要在一首诗里展露。”景宗喝醉了后,不停地要求作诗,武帝便诏令沈约给他派韵。这时韵脚已经用尽,只剩下“竞”、“病”两个字。景宗便拿起笔,顷刻写成,诗是这样写的:“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竟。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武帝赞叹不已。沈约以及满朝文武一整天都在惊佩叹服之中,诏令他为上左史。把他的爵位晋升为公,任为侍中、领军将军。
史家认为,萧衍一生,行节俭、兴儒学、选良吏、施仁政,还注重选拔人才,但后期佞信佛事,又将北齐叛将侯景引狼入室,致使发生祸害江南百姓的侯景之乱。曾有“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的评语来评其所作所为,意思是说萧衍虽有大志却生不逢时,对萧衍的评价是比较高妁。可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挑拨离间、趁机夺权的萧衍;一个处心积虑、擅权篡位的萧衍,一个虚情假意、佞信佛道的萧衍;一个引狼入室、饥渴而死的萧衍!萧衍做皇帝之前,曾怂恿南齐皇室之间骨肉相残,自己坐得渔翁之利,后来得到大权后,又欺负南齐顺帝孤儿寡母而篡位登基。即位后其所行之节俭,是因有人提意见说他奢侈,于是他以行节俭的行动来反驳;其所行之仁政,不过是对贪官污吏和皇亲国戚的仁政,对百姓则残酷剥削,不然他舍身的时候,朝廷里哪有那么多钱来赎他?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伪君子!一来二去,萧衍自己也虚伪不下去了,于是想遁入空门,一去三十年,管他个世间变幻大王旗。萧衍自己还引狼入室,最后被自己招来的侯景软禁起来,饥渴而死,这样的虚伪皇帝,饿死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