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收藏家胡适
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胡适,是我国最早的火花收藏家之一。他的火花收藏活动主要是在旅居美国8年期间进行的。胡适初到美国时,朋友们特意为他召开了盛大的欢迎宴会。主办宴会的友人知道他喜欢收藏火花,所以,在席间将印上了他的名字的火花奉送给他,胡适欣然笑纳。
美国《生活杂志》的记者到胡适的寓所采访时,看见胡适的房中陈列了许多火花,便在发表采访文章时特地在照片上题注:“火花收藏家胡适”。
经过这一宣传,引起读者纷纷给胡适寄去形形色色的火花;美国的火花收藏家们更踊跃地馈赠了大批火花给他。由于这种“名人效应”,使胡适的火花品种越聚越多,逐渐超过了一般的火花收藏家。
后来,胡适到美国各大学演讲,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赠送火花给他。更有趣的是:凡举行欢迎胡适博士的盛大宴会,门券代价均不收美元,而定价为100枚火花,凡缴足此数者便可赴宴。
圣母之爱
胡适3岁时父亲病故,便随母亲从台湾来到老家安徽绩溪县上庄村。
胡适的母亲叫冯顺弟,19岁时成了比她大30岁的胡适父亲胡铁花的续弦。胡适的父亲50出头便撒手人寰,抛下了孤儿寡母。成了寡妇的冯顺弟无奈中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老家寻找生路,让孩子接受教育。冯顺弟尽管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但对唯一的儿子胡适悉心教育,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乡贤。
胡适3岁前,母亲即让他认方块字,学了约有1000字。回到安徽家乡时,母亲望其读书心切,就让他在其四叔开的私塾里读书。因为个子太小,还要把他从读书的高凳上抱上抱下。
胡适从小喜欢读书,母亲对他也格外照顾。别的小孩学费只有2元,而胡适的母亲渴望他读书,所以学费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6元,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加到20元。母亲嘱托先生要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这使胡适在学习上比一般的孩子更扎实。
9岁时他就能看《水浒传》。他不但把大量的小说“看”进去,还能把小说“讲”出来,向周围的本家姐妹们说书。这种办法使他更了解了古文的文理。
冯顺弟仁慈而质朴,为了主持好一大家子,时时处处小心谨慎,宁愿自己委屈也不愿弄得家庭不和。
冯顺弟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这种教育方式,使胡适从小就懂得正经做人,爱瞄名誉,这为他日后的不断上进奠定了基础。
胡适13岁时,冯顺弟毅然将他送往上海求学。徽州人固有“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送男孩出外学徒经商的习惯,但胡适毕竟是他母亲年轻守寡朝夕相处的独子!深明事理的母亲送儿子上路时没有在儿子和众人面前掉一滴泪。
后来胡适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此时他年仅19岁。因行期由政府决定,他竟未能回家乡向母亲告别。
胡适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初读农科,一年半后改读政治、经济,兼攻文学、哲学,后又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在美留学7年间,胡适与母亲只能保持书信往来。母亲在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以免他中断学业。
母亲冯顺弟早知邻人宋焕家中有一部《古今图书集成》,是儿子一直求之未得的,当她得知宋家减价到80元时,便借贷为儿子买下。为了资助胡适读书,她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首饰。
胡适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1917年7月,他从美国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胡适成为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并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