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的才略,深得经略判官尹洙的赏识,并以良将之材向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推荐。范仲淹一见,惊为奇才,特地送给狄青一部《春秋左氏传》,勉励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由此,狄青遂折节读书,研究秦汉以来的将帅兵法,弄得十分精通,因而更知名了。狄青以战功,累迁西上閤门副使、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等。
庆历元年(1041),元昊派兵攻打渭州,逼近怀远城,行营总管任福领兵迎战,桑怿为前锋,中西夏军埋伏,于好水川西的羊牧隆城附近被打得大败,任福、桑怿皆战死。庆历二年(1042),西夏军再次进军定川,宋军大败,总管葛怀敏战死,西夏军队直抵渭州城下。这时,宋仁宗急调狄青前去应战。狄青到达前线,乘对方不备,短兵相接,一举把西夏军打得大败。这时,由于西夏正逢旱灾,财力不济,又加之连年战争,死伤极多,元昊已无力攻宋,只好息兵。狄青以军功,从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移真定路副都总管。不久,迁侍卫亲军、步军、马军殿前都虞候,历惠州团练使、眉州防御使、保大军节度观察留后,迁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遂领彰化军节度使,又知延州,不久召为枢密副使,加检校司空。
皇祐四年(1052),南方广源州(今广西境内)侬智高起兵反宋,攻陷邕州(今广西南宁)、横州(今广西横县)。由于州府地方毫无防备,侬智高很快占领了横、贵、藤、梧、康、端、龚、封8州,并继续包围广州,东南大骇。这时,朝廷深为忧虑,宰相庞籍推荐狄青。狄青也慨然上表请行。于是,狄青除宣抚荆湖南北路,还提举广南经制盗贼事,岭南诸军皆受狄青节制。当狄青向广南进军之际,广西钤辖陈曙偕同殿直袁用,提步兵8000人,盲目袭击侬智高,结果大败于昆仑关。狄青集将佐于幕前说:“令之不齐,所以致败。”决定将陈曙、袁用等军校32人斩之,以整肃军纪。
皇祐五年(1053)春正月,狄青率军夜度昆仑关,袭击侬智高。侬智高的据点在昆仑关下的归仁铺。狄青表面上休整军队,暗中则自将前军,孙沔将次军,余靖殿后,以一昼夜到达昆仑关。次日黎明交战,宋军大败侬智高,侬智高由合江口败走大理(今云南大理),广南基本平定。宋军在入城收拾战场时,发现有一具尸体穿着金龙衣,众以为此尸就是侬智高,可以上奏请功。狄青却拒绝这样做,说:“安知其非诈邪?宁失智高,不敢诬朝廷以贪功也。”这种不虚美、不贪功,反映了他的务实精神。后来查明,侬智高果然逃到了大理。两年之后,大理国杀侬智高,由余靖函其首级送至京师。狄青以平定广南之战功,拜为枢密使。
宋朝有个残酷的制度,为了防止兵士开小差,在兵士的脸上刺上字。号称“黥”。狄青当小兵的时候,也被刺过字。过了十多年,狄青当了大将,但是脸上还留着黑色的字迹。有一次,宋仁宗召见他以后,认为当大将脸上留着黑字,很不体面,就叫狄青回家以后,敷上药,把黑字除掉。狄青说:“陛下不嫌我出身低微,按照战功把我提到这个地位,我很感激。至于这些黑字,我宁愿留着,让兵士们见了,知道该怎样上进!”
宋仁宗听了,很赞赏狄青的见识,更加器重他。狄青累计战功,最后被授予枢密使。狄青当了枢密使,有人总觉得他的出身和地位太不相称。有一个自称是唐朝名相狄仁杰后代的人,拿了狄仁杰的画像,送给狄青说:“您不也是狄公的后代吗?不如认狄公做祖宗吧!”狄青谦虚地笑了笑,说:“我本来是个出身低微的人,偶然碰到机会得到高位,怎么能跟狄公高攀呢。”
狄青在枢密使任上4年。至和三年(1056),受谣言中伤,狄青被罢为护国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嘉祐二年(1057)三月,狄青病死,终年48岁。死后赠中书令,谥武襄。
狄青做枢密使时,文彦博同平章事,两人的地位是平等的。文彦博虽颇有些学问,但为人远不如韩琦;而加给狄青的压迫,则比韩琦更厉害。文彦博借口民间的流言和兵士们对狄青的爱戴,劝宋仁宗免掉他的枢密使职务,命他出典外藩。这和贬逐差不多,狄青不愿出去。宋仁宗也觉得狄青劳苦功高,不忍这样处置,对文彦博说:“狄青是个忠臣。”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这一句话说得宋仁宗哑口无言,心里也信不过他了。他还不知就里,仍向文彦博询问命他出外的原故。文彦博直着眼对他说:“无他,朝廷疑尔。”吓得他倒退几步。他无可奈何,只得接受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护国军节度使的名义,出判陈州。
纵观宋朝历史,狄青还是重文轻武政策下的牺牲品。他之死,据《宋史·狄青传》所记,是因为“疽发髭”。这不过是近因。依我们看来,狄青之死,是多年愤懑忧虑惊恐的结果。他为国血战立功,而一般人却讥笑他,轻视他,侮辱他。以科第自负的文臣,更随时欺负他,压迫他。若不是遇事谨慎,恐怕早已遭祸了。谣言愈来愈多,以致皇帝也怀疑、猜忌他,将他罢免,使他格外惊恐。他抱着颓丧的心情走向陈州,已自知不久于世。假使在陈州的生活稍为安静一点,也许他还可以多活几年。那知宋仁宗和文彦博还是不放过他,每月两次遣使探视他的近况。他一听有使者来,即“惊疑终日”。不久,他便“病作而卒”了。这样去恐吓他,是文彦博的设计,但一定得到了宋仁宗的同意。如果宋仁宗真要保全他,决不会有如此的结局。
从1053年1056年,狄青在位枢密院的4年间,成为京师崇敬的焦点。他骑马行于街市时,常被市民瞻望而致道路阻塞。他身边的士卒,更以狄青和自己一样面有黥文而能身居崇位引为荣耀,常常欢呼涌动,以表现对狄青的爱戴与钦服。又有人称赞他是唐武后(则天)时宰相狄仁杰的后代……种种本为赞誉、而实则不利于他的传言,使“青益不自安”,也使本对狄青存有“忧戒”的仁宗皇帝,更为“不豫”(不喜欢、不高兴)。
北宋的大文豪欧阳修一生爱惜人才,举荐贤能不计其数。为人乐道者,如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皆拔于“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之时。他曾两次给皇上上奏章。两奏论青之章,深含欧阳修保全狄青之良苦用心。欧阳修抱定“昧死”的决心,“言人之所难言”地写了两论狄青的奏章。前一份是专论,即《论狄青札子》;后一份《论水灾疏》,只是在主要奏论水灾问题时,对前一份奏论作了概要重述。
全观两份奏章,共有1282字(其第一章1072字,第二章210字),有以下三点主要内容:
1,他用了过半的篇幅,综述了狄青“自初掌枢密,进列大臣,当时言者已为不便”的争议,和由于狄青的战功,为“军士所喜”的情况。但他强调指出,出现这些状况,并非狄青本心所为,“然则青之流言,军士所喜,亦其不得已而势所使之然也”。
2,面对这些“流言”,特别为“军士所喜”造成的“一人吠形,百人吠声”的不良轰动与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欧指出:“为青计,宜自退避事权,以止浮议”。紧接着,又以谅解的口吻说:“而青本武人,不知进退”(前亦有“青本武人,不知法律”之辩脱之词)。此为欧阳修一贯为人,既为开脱,也评其不足。此之狄青的“不知进退”与彼之包拯的“不知避嫌”,其用心,其言事,何其相似乃尔。
3、正由于狄青认识不到自己“不得已为人所喜”,也可能“不得已为人所祸”的福祸所依的辩证关系,欧阳修就借“露布”之奏,与其说是向皇帝、不如说是向狄青分析阐明其中的利害,并举出例子来说明问题:即“唐之朱温,本非反者,仓卒之际,为军士所迫”而称帝,可见“小小陷于大恶,未必皆出于本心所为”。“深恐因此陷青以祸而为国家生事。欲乞且罢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青,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
欧阳修的话说得太简略,倒不如用官伟勋先生在另一篇文章里对这类问题说得清楚。他说:“有的虽然本无反意,但架不住手下亲信有欲富贵者反复挑动,像韩信的部下蒯通、张敖之、相贯高那样,而一些大人物的身边,又总难免有那么一些渴望自己的主子飞龙上天,以便飞黄腾达的人物。”(见《“弓藏狗烹”探源》,载《炎黄春秋》1999年第4期。)看来,在对这个“未萌”问题的认识和阐述上,官先生与欧阳修所见略同,说得比欧阳修更直白,更通透。当属客观情理之言,而绝无诬陷之意。故,为国为君为狄青计,欧阳修的奏议都是应该肯定的。所以,明人茅坤也在他的《论狄青札子》里,称赞欧阳修“言人所难言,见人所不见,只缘宋承五代之后,欧公不得不为过虑,然亦回护狄公,狄公亦所甘心”。
4、实际上,从秦汉到明清,天下一统之后,功臣遭忌的现象代代有。“一类像萧何、曹参、陈平;另一类像彭越、黥布、韩信。后几位都被刘邦杀了,前几位虽未被杀,但也很危险,萧何几次被疑忌,全因他及时听取门客的主意,‘悉以家财佐军’、‘贱贳贷以自污’,故意干了些在老百姓看来是自毁名节的事,上乃悦――才使得刘邦感到高兴,不再担心萧何‘收买人心’,才消除杀萧之意”(见官伟勋《“弓藏狗烹”探源》)。
然之于狄青来说,欧阳修便是拯救保全萧何的那位“门客”。所以,他在奏章之中,反复三次“乞”,“且罢青枢务,任与一州”。为了促使狄青早一点离开是非之地,欧阳修又替皇上找了两个“下台阶”的理由:一个是朝廷上调动人员是正常的,即“二府均劳逸而出入,亦是常事。”另一个可以利用这次调动来“考验”狄青,即“若青之忠孝出处如一,事权既去,流议渐消,则其诚节可明,可以永保终始”。
当京师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时,狄青一家避水徙迁大相国寺。有人看见他穿着意义非凡的黄袄,起居行止于大殿之上;有人说,狄青图谶有帝王之分;又有人说,狄青家的狗头上生角;还有人看到,狄府夜晚奇光冲天,而这种光亮,恰与取唐而建后梁的梁太祖朱温称帝前的景象惊人相似……种种讹言四起,引起朝野哗然,更增加了皇帝疑惧。是此时,宋仁宗体弱久病,旧疾骤发,由于久无生育,未立储贰(太子),朝中局面不免暗藏浮动危机。如刘敞言“天下有大忧者,又有大疑者”,即立储和狄青的问题成为焦点。而一旦仁宗身体康复,立储既定,“大忧者去矣,而大疑者当存”,把狄青视为朝廷最大的威胁。
有吕景初(御史中丞)奏疏言:“天象谪见,妖人讹言,权臣有虚声,(青)为兵众所附,中外为之。此机会之际,间不可发”,“数谐中书白执政,请出青”。又曰:“青虽忠,如众心何?盖小人无识,则或以致变”。
有刘敞(直集贤院)先在京城就反映:“狄青起行伍为枢密使,每出入,小民辄聚观,至相与推涌其拳勇,至壅马足不得行。帝不豫,人心动摇,青益不自安。”接下来,刘敞除任杭州时,又“敞辞赴都”,为帝曰:“陛下幸爱青,不如出之,以全其终。”帝颔之,使出谕中书,青应去位。
再有执政文彦搏、富弼。由于上述社会传言和大臣吕景初、刘敞等不断的强烈反映,“都下喧然”,“帝自正月不豫”(欧劾青奏折时在七月),连二位执政也“闻知时惧”,请求赶快“以熟状出青陈州”。
朝廷危机,社会舆论,大臣谏议,皇帝疑惧,种种严峻问题摆在面前。值此情急势危之下,进退维谷之际,权衡利弊:狄青“进”无可进之地,“留”必危及身家性命,唯有“退”是一条生路。固可言:促其“退”者,是“保青”;纵其“留”者,是“害青”。洞若观火,极为分明。
人民的爱戴,从侧面加剧了狄青的死亡,奸佞小人更是推波助澜。但这都是外因,狄青还是跳不出时代的背景,成为封建皇权社会的牺牲品。
史称,狄青“公之不欺其君、不诬其先、不遗其兄、不骄其士,温恭卑牧,蔼蔼乎春风冬曦”。在北宋那个对外妥协,对内抑武,积贫积弱的朝代里,狄青的军事与政治才能,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但他那卓越的功勋、高尚的品德、悲惨的结局,不仅成为了世人永恒的话题,也赢得了普天下百姓及正直文人的尊崇。
对于武将来说,战死沙场是最好的选择,而狄青偏偏没能如愿,却是在王朝最高统治者无休止的猜忌与诋毁中郁郁而终,留给世人无限的感慨与痛惜!
§§§第五节 天子亲征,澶渊会盟(上)
今天的人们在阅读杨家将的悲壮故事时,不会忘记一个角色,他就是宰相寇准,一个地道的忠臣形象。而他的出现,是北宋前中期的一大亮点;尽管他最终也没能改变北宋王朝军事上积弱的局面。论及这位宰相,要从宋真宗即位说起。
经历高粱河之战、雍熙北伐之后,北宋统治者采取了“守内需外”的军事策略,使得北宋王朝在对辽的战事上处于被动地位。辽朝不断兴兵来犯,攻占了一些州县,但这个时期,两宋双方互有胜负,辽国在军事上并没有占绝对优势。至道三年(997)三月,宋太宗赵光义因高粱河之战箭伤复发驾崩,皇太子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
宋真宗为延续宋辽边境的相对安宁,对辽国采取和好态度。而辽朝统治者却继续大兵压境。咸平二年(999),辽国派重兵进犯北宋边境。宋真宗在忻州刺史柳开的策动下,决定御驾亲征,当年年底,北宋军队抵达大名(今河北大名)。
当时辽军也是御驾亲征,萧太后和辽圣宗亲率辽军,占领大量的宋朝州县。当辽军攻打北宋名将杨延昭(即民间口口传颂的杨六郎)所镇守的遂城(今河北徐水)时,遭到了杨延昭的顽强抵抗,迟迟未能攻破城池,被迫放弃进攻。辽军于第二年撤退。虽然这次辽军的撤退与宋真宗无关,但在群臣的奉承下,宋真宗将这次胜利归在自己的名下,并作《喜捷诗》命群臣唱和。
景德元年(1004),宋代名相李沆故去。宋真宗立即提拔自己的潜邸旧臣─—毕士安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是相当于宰相的官职。而这位旧臣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旧臣得宠而忘形,当宋真宗询问他谁可以与之共居相位时,毕士安举荐了寇准。他称赞寇准:“秉资忠义,善断大事,己所不如。”
寇准早在太宗朝已经入仕,凭借其才干资历,入阁拜相本无可厚非。但宋真宗担心寇准性格耿直,难与同僚共处,故而并没有启用寇准。当真宗询问毕士安寇准的缺点时,毕士安认为,寇准能够做到忘身殉国,秉道疾邪,现在契丹人不断骚扰南下,正应该任用寇准这样的大臣。宋真宗这才采纳了毕士安的建议,启用寇准为集贤殿大学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列毕士安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