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之时以天干相传远古时有十个太阳,名字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此即为天天,又称“十干”。入名为风俗,谓之“口名”。夏王朝世系中的太康、仲康、少康等夏王,据陈梦家先生研究“康”即“庚”,故太康、仲康、少康即为大庚、中庚、少庚、均为“口名”。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此外夏王以十干为名的还有孔甲、胤甲、履癸(即夏桀)。商王全系日名,从大乙(汤)到帝辛(纣)31王均以天干取名,他们是:大乙—大丁—外丙—中壬—大甲—沃丁—大庚—小甲—雍己—大戊—中丁—外壬—河掸甲—祖乙—谊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
商俗日名是按生日取的。《易·纬·乾凿度》云:“帝乙则汤,殷家质,以生日为名,顺天性也。”《太平御览》八十三引《帝王世纪》亦云:“帝祖乙以乙日生,故谓之帝乙。孔子所谓五世之外天之锡名疏可同名者也,是以祖乙不为讳,盖殷礼也。”《殷本纪·索隐》引皇甫谧又云:“微字上甲,其母以甲日生故也,商家生子以日为名,盖自微始。”商代以十干记日,以十日一旬作为记时的主要单元。甲日就是“太阳甲”值日,乙日是“太阳乙”值日,依次类推,十天一顺,自甲至癸,周而复始。商王出生的这一天,俗信为十干中在这一天值日的太阳降临人间,如果是在甲日生的,就取以甲名,乙日生取以乙名。但如果又有一个甲日生的商王出世,就认为这是太阳甲再次光临人间。为了加以区别,就在日名前面加上“大(太)”、“中(仲)”、“小”等字。因此,商王的名字是很有规律的;上一字是区别字,下一字则是十干字。如在甲日生的有大甲、小甲、河、河掸甲、沃甲、阳甲,乙日生的有大乙、祖乙、小乙、武乙、帝乙,丁日生的有大丁、沃丁、中丁、祖丁、武丁、康丁、文丁。帝王生前自视为太阳光照人间,死后仍要上天当太阳,天上人间永远属于他们。于是,商王生前的日名,在死后则成了他们的庙号。《殷本纪·索隐》引谯周云:“夏殷之礼,生称王,死称庙号,皆以帝名配之,天亦帝也,殷人尊汤故曰天乙。”
“日名”之俗在商代普通盛行,正如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中所说:“近年于保定南乡有三商色刀出土(现归罗氏所在),其一刀列铭祖名为‘大祖日己,祖日丁,祖日乙,祖日庚,祖日丁。祖日己,祖日己’;一刀列铭兄曰:‘祖日乙,大父日癸,大父日癸,仲父日癸,父日癸,父日辛,父日己。’”以上三刀铭文所列的祖、兄、父均是日名。
夏商以日名为俗,周代则复杂化了,周代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取名之俗,据《左传》桓公六年的记载有五条俗规:
一为信,“以生名为信”。即以婴儿出生时的生理特征取名,如鲁公子友出生时,手掌上的纹路象“友”,于是就取名为“友”。晋成公出生时,屁股上有明显的黑块,据此取名“黑臀”。《国语》单襄公曾说过:“吾闻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黑,曰使有晋,故命之曰黑臀。”
二为义,“以德命为义”。德,得也。大人以为婴儿相貌非凡,独得天赋,据此取名。如《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太王认为三子季历所生的儿子有圣瑞之气,乃言云:“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于是就给这个孙子取名为“昌”,意欲令其昌盛周室。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文王之子取名为“发”,也是“以德命为义”。据说文王见其儿子出生时,一派非凡之相,以为长大后必发兵诛暴,故取名曰“发”。姬发就是克商灭纣的周武王。
三为象,“以类命为象”。根据婴儿的外貌长相象什么而取名。如孔子出生时,“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史记·孔子世家》。圩顶,即凹顶。孔子的父母叔梁纥与颜征在曾去曲阜城郊的尼丘山祈祷山神保佑他们得子。孔子出生时,头顶中间低四周略高,颇象尼丘山。于是叔梁纥就据此异相给他取名为“丘”。
四为假,“取于物为假”。假,借也,即借与婴儿出生时发生的有关事情取名。如孔子的儿子刚生下时,恰巧有人送来大鲤鱼祝贺,孔子非常高兴,就给儿子取名“鲤”。
五为类,“取于父为类”。类,物类也,事物类同之处,即根据婴儿出生时与父辈类同之点来取名。如鲁桓公姬允得子,则好与其生日相同,桓公说:“是其生也,与吾同物,命之曰同。”《左传》桓公六年。(桓公所说的同物之“物”,系指岁、时、日、月、星、辰)于是就给儿子取名为“同”,姬同就是后来的鲁庄公。
与此同时,取名还有禁忌。《左传》桓公六年引申言:取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礼记·典礼》亦云:“名子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五药”,指入药的草、木、虫、石、谷。此为避讳之俗之肇始。
周俗,男子成人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个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字,称之为“字”,以丧期继。因此,字与名相为表里,字多为外部使用,故俗称“表字”。俗规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丧继之字。故《礼记·檀弓上》云:“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孔颖达疏:“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如孔子名丘,字则为仲尼;孔子的儿子名鲤,字则为伯鱼。
四、交际风俗
1.九拜与拱手礼
先秦之时由于流行席地而坐——即以两膝着地,置臀于脚踵上,故而形为跪坐,故而人们在交际往来中为向对方表示敬意,盛行俯头拜礼之俗。据《周礼·春官·大祝》的记载,依拜时头与手的高下深浅及次数的不同,分为稽首、顿首、吉拜、凶拜、振动、奇拜、褒拜、肃拜,俗称“九拜”。
稽首,是臣拜君、子拜父之礼。行礼时,屈膝跪地,拱手于地,左手按在右手上,头缓缓至于手前面的地上。因头至地后整个面部抵地要停留片刻,故俗称“稽首”《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稽是稽留之义,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礼记·五藻》云:“凡献于君,皆再拜稽首送之。”
顿首,是平辈或地位身份相同相近者之间的拜礼。行礼时,俯身引额头触地即起,故俗称“叩头”或“叩首”《周礼·春官·大祝》郑玄注:“顿首拜,头叩地也。”。
宫首,俗称“拜”、“拜手”,是先秦男子常拜之礼,通常用于身份尊贵者对待卑微者的答拜。行礼时,先屈膝跪地,并以两手空至地,再头至手。因头不至地,故俗称“宫首”《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
振拜,是丧礼祭祀中对君的拜礼。行礼时两手相击,再行顿首拜。因“两手相击”为振动,故此拜礼俗称“振动”《周礼·春官·大祝》郑玄注:“郑大夫云动为董。据董,以两手相击也。玄谓振动,战栗变动之拜。”。
吉拜,是遭丧之际之拜礼,行礼时先行宫首拜,缓行顿首拜,顺其报度悲哀之情。《周礼·春官·大祝》郑玄注:“言吉者,此殷之凶拜,周因以其拜与顿首相通,故谓之吉拜。”贾公彦疏:“此谓齐衰已下丧拜。而云吉者,比凶拜为轻。”
凶拜,是服三年丧服丧所行之拜礼。行礼时,先行顿首拜、再行宫首拜,以示其至情至节,郑重服丧三年。
奇拜,是一拜之俗称。《周礼·春宫·大祝》郑玄引郑司农云:“奇拜为一拜也。”贾公彦疏:“奇拜为一拜也,一拜者为君拜臣下。”
褒拜,是再拜、三拜之拜礼。《说文解字》段玉裁注:“褒拜者,谓再拜以上也。褒者,大也。有所多大之辞也。”《周礼·春官·大祝》郑玄注:“褒读为报,报拜、再拜是也。”此拜礼既见于诸臣对君,《战国策·魏策》中有战国时魏惠王赏公叔痤田百万禄元,公叔痤即“再拜辞”的记载;君亦可用来答拜,《战国策·秦策》中则有秦昭王向范睢请教大小事,“范睢再拜,秦王亦再拜”的记载,又见于民间交际,《论语·乡党》即云:“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肃拜,是妇人的常拜之礼。行礼时,跪而微低头,拱手下即可。
先秦行九拜礼时都要拱手。所谓拱手,《尔雅·释诂》郭璞注:“两手合持为拱,以示恭敬。”《论语·微子》云:“子路拱而立。”俗规:左为阳,阳为生;右为阴,阴立杀,故凡男拜尚左手,指右手抵在右手上;女拜尚右手,指右手抵在右手上。与此同时,先秦俗规吉拜之礼尚左,凡稽首、顿首、宫首、肃拜、振动诸拜礼都尚左,凶拜之礼尚右,居丧其间稽首、顿首、空首诸拜礼都尚右。《礼记·檀弓上》云:“孔子与门人立,矩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二三子之嗜学也,我则有姊之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说的就是孔子因有丧,拜时右手在左手上,门人弟子依样学去,经孔子纠正后才改成尚右的常式。
先秦之时拱又俗称“揖”,《说文解字》云:“手著胞前曰揖。”《尚书·康王之诰》云:“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皆再拜稽首。”说的是太保召公与芮伯同走向前,互相作揖后,同向王再拜稽首礼。揖礼亦根据身份、地位之不同分为时揖、天揖、土揖、特揖、旅揖、还揖、三揖7种。
时揖,是君王对有姻亲关系的异姓亲族行的拱手礼。行礼时,俯身,手从胞前平推致前《周礼·秋官·司仪》:“时揖异姓。”郑玄注:“时辑,平推手也。”。
天揖,是君王对同姓亲族行的拱手礼。行礼时,俯身,手经脑前微微向上推举《周礼·秋官·司仪》:“无揖同姓。”郑玄注:“天辑,推手小举之也。”。土揖,是君王向没有姻亲关系的异姓亲族行的拱手礼。行礼时,俯身,推手微微向下《周礼·秋官·司仪》:“土揖庶姓。”郑玄注:“土辑,推手小下之也。”。
三揖,是君王对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各行一揖的拱手礼《周礼·夏官·司士》云:“王还揖门左、揖门右。”。《左传》哀公二年云:“君夫人在堂,三揖在下”。
还揖,是君王对士,沈士、大仆、大右行的拱手礼。行礼时、曰身微向后、左右揖之《周礼·夏官·司士》云:“士旁三揖。”郑玄注:“士有上中下,王揖之。”。
特揖,是士对孤卿一一拜行的拱手礼《周礼·夏官·司士》云:“孤卿,特揖。”郑玄注:“特辑,一一揖之。”孙诒让《周礼·正义》:特,犹一也,谓每人一揖之。”
旅揖,是爵位等同的大夫对众行的拱手礼《周礼·夏宁、司士》云:“大夫,以其等旅揖。”郑玄注:“旅,众也。大夫爵同者众揖之。”贾公彦疏:“序官中有中大夫、下大夫,无问多少,但爵同者俗揖之。”。
先秦时还有“三拜”之俗,即主人对众宾客行三拜之礼,以示对客人普遍行礼。《仪礼·乡射礼》云:“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各答一拜。”郑玄注:“三拜,示遍也。”贾公彦疏:“三拜示遍也,众宾无问多少,止为三拜而已,显示遍也。”故《仪礼·乡饮酒礼》云:“南面三拜众宾。”《左传》襄公四年亦云:“歌鹿鸣之三,三拜。”
先秦除行拜礼和拱手礼外,还有弯腰曲体的鞠躬礼。《仪礼·聘礼》云:“执圭,入门,鞠躬焉,如恐失之。《论语·乡党》亦云:“摄齐升堂,鞠躬如也”。
2.君王与诸侯的朝觐交际
先秦之时,尤其是周代,天子与诸侯之间的交际据《周礼·春官·大宗伯》所记分为春朝,夏宗、秋觐、冬遇、时会,殷同、时聘、殷视8种。
春朝,是诸侯于春季朝见天子,或天子召见诸侯。《尚书·舜典》云:“五载—巡守,群后四朝。”《孟子·梁惠王下》亦云:“诸侯朝天子曰述职。”故俗称“春见曰朝”。
夏宗,是诸侯于夏季朝见天子,或天子召见诸侯。此所谓“宗”是借喻众水归海或谒见名山。《尚书·禹贡》即云:“江汉朝宗于海。”孔传:“二水经此州而入海,有似经朝,百川以海为宗。”孔颖达疏:“以海水大而江汉小,以小就大,以诸侯归天子,假人事而言之也。”《周礼·春官·大宗伯》郑玄注:“宗,尊也,俗其尊王。”故俗称“夏见曰宗”。
秋觐,是诸侯于秋季朝见天子,或天子召见诸侯。“觐”就是拜见之意。《诗经·大雅·韩奕》云:“四牡奕奕,孔脩且张。朝侯入觐,以其价圭,入觐于王”郑玄笺:“诺侯秋见天子曰觐。”《周礼·春官·大宗伯》郑玄注:“觐之言勤也,欲勤其王之事。”故俗称“秋见曰觐。”
冬遇,是诸侯于冬季朝见天子,或天子召见诸侯。“遇”即“礼也”。《吕氏春秋·音初》云:“禹行动,见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士。”高诱注:“遇,礼也。禹未之礼而巡狩南行也。”又《周礼·春官·大宗伯》郑玄注:“遇,偶也,欲其不期而俱矣。”此为诸侯朝见天子。《周礼·秋官·大行人》云:“冬遇以协诸侯之虑。”郑玄注:“冬见诸侯则合其虑之异同。”此为天子召见诸侯。故俗称:“冬见曰遇”。
时会,又称时见,是天子有大事时不定时的会见诸侯。《周礼·春官·大宗伯》郑玄注:“时见者,言无常期,诸侯有不顺服者,王将有征讨之事,则既朝觐,王为坛于国外,会诸侯而命事焉。《春秋传》曰:‘有事而会’不协而盟,是也。”故俗称“时见曰会”。
殷同,是天下各方诸侯都拜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郑玄注:“殷,犹众也,十二岁如王不巡守,则众服尽朝,朝礼既毕,王亦为坛,合诸侯而命致焉。”故俗称“殷见曰同”。
时聘,是诸侯不来朝派大夫来聘问天子起居,以及诸侯与诸侯问的遣使交际。《周礼·春官·大宗伯》郑玄注:“时聘者,亦无常期,天子有事乃聘之焉。”贾公彦疏:“天子有事乃聘之焉者,上时是当方诸侯不顺服,其顺服者,当方尽朝,天遗臣来之法,其余三方诸侯不来。诸侯闻天子有征伐之事,别遗大夫来问天子。”《周礼·秋官·大行人》亦云:“时聘以结诸侯之好。”郑玄注:“时聘亦无常期,天子有事,诸侯使大夫来聘亲,以礼见礼而遣之,所以结其恩好也。”此外,《礼记·曲礼下》云:“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礼记·王制》又云:“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而《国语·周语中》韦昭注:“聘,问也。问者,王之所以抚万国,存省之也。”故俗称“时聘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