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光拍了板:加30秒广告,投石问路。一个星期后,没有人提出异议,观众不经意地接受了。几个月后,杨伟光将广告时间延长为一分钟,平安过渡了。
就这样,杨伟光每年抓两三项改革,在外人看来有的风险还不小,但都挺过来了,没有失手,也没有走回头路。
胆识、睿智、坚定、柔韧,杨伟光将这八个字集于一身,才有了看似偶然、其实蕴藏着必然的巨大成功。
为电视艺术家营造一个和谐之家
离开了央视,杨伟光并没有离开电视。1996年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换届时,他被选举为主席,当时视协在全国文联属下是一个经济效益比较差的协会,大家选他来当这个头儿,也就是寄希望于他的点子多、干劲大,能聚拢人。
杨伟光这个主席可不是挂名的,他先抓内部团结,让一班人有共同的目标,然后把各省电视台的台长都调动起来,有的当副主席,有的当理事,协会的事成了自己的事,不理不行。协会下设25个专业委员会,让电视的各个工种都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1998年,他还提议设立“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和“百佳老电视艺术工作者”的专门奖项,让会员们学有榜样,干有奔头。
现在,杨伟光明可以有比较多的精力来考虑协会的工作了。作为全国电视艺术家的“娘家”,怎么才能改变面貌?他认为一定要有活动平台。过去金鹰奖办了十几年,也算名声在外,但没有大的进展和效益。他考虑得变一变。
2000年,金鹰奖在深圳颁奖,那时还是每届评奖轮流“坐庄”,由庄家临时组班子,就一个晚会,影响有限。湖南的广电集团老总找到杨伟光,说:明年的金鹰奖到我们长沙去颁,怎么样?
杨伟光回答:好啊,年年在你那儿办也行。
此话怎讲?老总很感兴趣。
于是,两人斟酌起来,落实经费、项目,并一致认为要做大,保留评奖颁奖,整个活动升格为节——全国电视艺术家的盛会、全国电视观众的节日。使之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全国性和产业性。
这个思路后来得到了视协班子的赞同,观众们也就看到了一届又一届特色鲜明、参与性强、影响力大的金鹰节。
金鹰节上,除了开幕式晚会、经典音乐会、明星演唱会、金鹰讲座、颁奖典礼暨闭幕式晚会等活动外,还有一系列学术活动,集中八方电视专家的意见,汇聚电视实践最新的资料和思路,为电视艺术的展示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
视协还办了一个杂志《当代电视》,发行全国,内容十分丰富,有对电视艺术家的报道,有对电视力作的推介,有关于电视理论的探讨,还有电视艺术的信息。在杨伟光眼里,这是电视艺术家们的创作园地和精神家园。
如今,电视艺术家协会已经成为中国文联属下最活跃、创收最好的协会之一。
2006年,视协在加强电视艺术的国际交流活动方面有了新的举措。中、日、韩三国的电视论坛已经办了三届,中俄电视论坛也于今年首次开锣,各国的同行们在一起进行节目交流,取长补短,同时探讨电视的规律性问题,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我国的电视艺术家也不时走出国门,去了解国际电视动态,考察国际电视市场。杨伟光说,目前他们正在研究,今后的金鹰节是否扩展到全球华人电视节目都来参评参奖。
打造精品将中华文明精粹影视化
科技发达了,地球变小了。电视应该属于全世界的人民,电视艺术要让更多的人欣赏。特别是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过去只在历史和文学书上记载,今天有了影视这样的大众传媒手段,完全可以将其精粹变成影视作品。中国电视人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杨伟光现在和以后要做的也就是这件事情。
2005年“两会”期间,杨伟光提交了“实施中华文明精粹影视化工程”的提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有关方面的重视。他还向李长春同志谈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赞同和支持,李长春认为可通过“办股份制的、有实力的影视制作公司”来实施。
在这之前,杨伟光已经开始了他打造精品的战略工程。他的提法是:“优秀节目为王”,而不是时下盛行的“内容为王、节目为王、眼球为王”。因为内容有好坏,目光可远近,节目分高下,都不能为王。只有优秀节目,是精品,可称王!如果只想着赚钱,低成本运作,粗制滥造,电视是没有希望的。
为此,杨伟光在中央领导的支持下创办了天地人传媒有限公司。300集大型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已经拍完200集,播出成功,收视不错;这个短剧从策划、题纲、剧本、拍摄到最后审定,他都全程跟进,亲力亲为。另一部连续剧《家有爹娘》也已经制作完毕,前途看好。
用通俗化、大众化的影视作品传承文明,引领更多的炎黄子孙以史为鉴,光大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杨伟光的卓越之见和最大心愿。他甚至想得很细很具体,比如中国民间的神话故事、代表历朝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高度的历代皇帝、各朝各界的历史名人、发明创造、文明成果等等,若都能跃然荧屏,展示于世人面前,那不仅仅可以教育子孙,更有利于将中国文明推介给世界,为人类造福。
如此浩大的工程,决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杨伟光驰骋电视疆场14年后,没有在过去的辉煌面前怡然自得,也没有归隐还山,他觉得要做的、能做的事情都太多,怎么能停下来呢!
有人奇怪,问杨伟光:你怎么有那么好的身体,那么充沛的精力?杨伟光回答:我的生活有规律,早晚也适当运动一下,但主要是精神状态好,始终保持一种激情,一种热情,去做自己能做又愿意做的事情。
母爱深沉伴随一生
离开故乡的五指峰近半个世纪了,杨伟光始终没有走出母亲关注的目光。
1961年大学毕业后,杨伟光想回广东工作,也想去边疆奉献青春,但没想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要人,把他招去了。
单身一人,住集体宿舍,杨伟光只能把接母亲到北京玩一玩的愿望压在心底;不久成了家,又当了爸爸,夫妻俩一直说要把母亲接到北京,享享天伦之乐。回到梅县,杨伟光请母亲在他回北京时随同前往,一路上有个照应。看得出母亲对毛主席住的地方是向往的,何况自己的儿子在那里工作呢。只是她一辈子怕麻烦别人,哪怕是儿子:你们要工作,我去了添麻烦。
杨伟光说一点不麻烦,你老还能帮我们呢。
说来说去,老人家终于答应了,当儿子的自然很开心。
但到了动身的那一天,母亲又变卦了:我不去了,去那么远我不习惯。还是住在乡下好。
好说歹说,母亲不为所动,摆出八抬大轿请不动的架势。杨伟光最后只能依了母亲。他心里明白,母亲说不习惯是托词,她不肯去的真正原因,一是她知道杨伟光的岳母在北京和他们同住,地方本来不宽敞,再加上个她更不方便;二是她舍不得花儿子那笔钱,几十年勤俭惯了,在她看来,火车票多贵啊。三是母亲总想着叶落归根,跑那么远万一有什么事,这把老骨头不就回不来了……
如此这般有几次,母亲回回都在要走的时刻改变了主意。杨伟光就年年回去看母亲。
这时,杨伟光的条件好了,让母亲坐飞机也没问题,但母亲行动已经不灵便,北上京城有困难了。
幸亏家里可以看电视,她晓得自己的儿子在管中国最大的电视台,母亲的心为儿子骄傲。但儿子回到她身边时,在她看来仍然是她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如今不再吃炒麦子了,娘酒、咸鸡、酿豆腐……母亲喜欢看着儿子吃下去。
有时候,杨伟光参加广电部或央视的什么活动,也会在荧屏上露脸,家人看见了总会叫母亲赶快看,母亲就连忙用已经浑浊的目光搜索荧屏,但往往没等老人找到那张熟悉的脸,电视上画面就换了……母亲叹口气,还是高兴。
儿子寄来的钱,母亲很少用,在家有饭吃,有衣穿,还要花什么钱呢?她留着那些钱,常常见村里哪个乡亲有困难,她就慷慨解囊,拿出一些资助困难的同乡。
这几年,杨伟光没有过去那么忙,回家乡的次数也多一些,主要就是牵挂辛劳了一生的母亲。
2005年,母亲以百岁高龄辞世。
母亲生前未能去一次北京,杨伟光觉得非常遗憾。在他心中,母亲是勤劳善良的中国女性的一个代表,母爱绵绵,将一直伴随着他。他所做的一切,都会对得起母亲。
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说杨主席,您得多回家乡看看啊!
杨伟光微笑着郑重点头。我们知道,他会去的。那里有养育了他的山山水水,那里有他亲爱的8000万老乡,那里还长眠着他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虽然他已经不仅仅属于他的母亲和他的故乡。
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