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4900000041

第41章 魏晋南北朝汉族生活风俗(6)

屏风,刘熙《释名》曰:“言所以屏障风也。”屏风一般设在人的坐位后面,大多以木制作,亦有四周为木框,中间为丝织品的。辽宁辽阳三道壕令支令张君墓中主人坐方床上,身后设屏风;李文信:《辽阳发现三座壁画古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辽阳上王家村晋墓壁画中主人所坐方榻的后、侧方设有曲尺状屏风。李庆发:《辽阳上王村晋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59年第7期。木板多加以彩绘,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画屏风就相当精美。大同市博物馆等:《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当时一些有名画家也曾为屏风作画。如三国吴时孙权曾使当时号称“八绝”之一的曹不兴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即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三国志·赵达传》裴松之注,引《吴录》。当时上层社会还有以琉璃、云母等材料做的琉璃屏风和云母屏风裴启:《语林》。,属较为稀见的器物。屏风大多是单扇的,但也有可折叠的多扇屏风。十六国时还有可以改变高度的屏风,《邺中记》“石虎作金银钮屈戌屏风,衣以白缣,画义士、仙人、禽兽之象,赞者皆三十二言。高施则八尺,下施四尺,或施六尺,随意所欲也。”屏风一般设于堂上,有的则设于眠床边。东晋谢万任吴兴太守时,“其兄安时随至郡中,万眠常晏起,安清朝便往床前,扣屏风呼万起”《太平御览》卷七○一《屏风》,引《俗说》。

五、交通风俗

魏晋南北朝的交通习俗,由于缺少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安定局面,故也缺少秦汉那样可直通全国各地的“直道”和“驰道”;但在车舆制度方面,仍等级分明。如苻坚曾下制“非命士以上,不得乘车马于都城百里之内”,“犯者弃市。”刘曜也“禁无官者不得乘马,……犯者皆死。”但是,士庶犯禁者也极其普遍。这一时期,所使用的车舆、舟船等交通工具比秦汉时有所发展,如发明了指南车、计里鼓车等。

1.驰道式微

这一时期战乱与割据的时间大大多于和平与统一的时间,在道路交通方面亦有着与秦汉时期不同的特点。首先是战乱使得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等原政治与经济中心的地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明显下降,以其为中心的交通网络亦随之衰败;同时,又先后形成新的以邺城(今河北临漳)、成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平城(今山西大同)等新兴都市为中心的交通网络。其次是各政权间的边界形成人为的阻隔,妨碍了人员与物资的流通,使秦汉时期所构成的主要通道的作用下降,但又促进了一些新路线的开通或使某些原来次要道路的地位上升,故就一些区域而言,其交通情况又比秦汉时期有较大的进步;再次是城市规划的改进及运输技术的进步,造成复道、甬道等一些原有道路形式的逐渐衰微;另外,由于官办传舍驿亭的萎缩,私人经营的客舍逆旅业相对发展起来。凡此种种,使得这一时期的交通格局及道路状况与秦汉时期有着较大的差别。

在道路构筑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西南的栈道。在秦汉时期用于解决山区通行问题的栈道(亦称阁道)在这一时期仍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栈道是用木头依山建成的道路,木梁一头横插入山崖,另一头靠木柱支撑,梁上再铺以木板以供人行走;有时因山势险峻或下有激流,无法立柱,则只靠横梁固定,即郦道元所言的“千梁无柱”郦道元:《水经注》王国维校本卷二七《沔水(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但人行走时就十分危险。由于割据的需要及战争的破坏,原有栈道不断遭到毁坏,如诸葛亮去世后,大将魏延与长史杨仪有矛盾,“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三国志·魏延传》。这一时期出于征战需要,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凿与修复。如邓艾率军进袭蜀国,“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三国志·邓艾传》。

2.私家逆旅发达

出行路程较远,途中就需要有补充给养和可供休息的场所。这一时期仍沿用秦汉时期的传舍驿亭制度,以供官员出行及官府文书传递人员使用;而一般百姓外出时则投宿于私人开设逆旅客舍。在驿站养有大量马匹,供官员和信使换用,并为他们提供饮食及饲料。北周韦孝宽在得知相州总管尉迟迥欲反叛朝廷后,“乃驰还,所经桥道,皆令毁撤,驿马悉拥以自随。又勒驿将曰:‘蜀公将至,可多备肴酒及刍粟以待之’。”《周书·韦孝宽传》。有时还要征用私家马匹,南朝梁时,鄱阳王萧恢出任益州刺史,“成都去新城五百里,陆路往来,悉订私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恢乃市马千匹,以付所订之家,资其骑乘,有用则以次发之,百姓赖焉”《梁书·太祖五王传》。

由于这一时期战乱频繁,各政权统治稳固的时间大多不长,故就传舍驿亭的总体规模而言,明显不如秦汉。像十六国前秦苻坚统治时,关中地区“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那样的情况并不多见。因此,私家逆旅发展较快。西晋时,有人曾以“逐末废农”及“败乱法度”为理由要求废止私人逆旅,而改为官营。潘岳则曰:“方今四海会同,九服纳贡,八方翼翼,公私满路。近畿辐凑,客舍亦稠。冬有温庐,夏有凉荫,刍秣成行,器用取给。疲牛必投,乘凉近进,发槅写鞍,皆有所憩。”《晋书·潘岳传》。反对废止私家逆旅。当时投宿旅客的饮食、饲料可由逆旅供应,亦可由客人自备。如三国魏时胡威探望父亲,“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三国志·胡质传》裴松之注,引《晋阳秋》。又有公益性逆旅,如北魏崔敬友信佛,为赈济饥民,“又置逆旅于肃然山南大路之北,设食以供行人”《魏书·崔光传附弟敬友传》。但这种情况当属特例。

3.拱桥、浮桥出现

桥梁在沟通河流两岸人民的交流中,具有方便迅捷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的造桥技术已相当高超,常见的桥梁已有梁桥、拱桥和浮桥等。《晋书·武帝纪》载曰:“泰始十年(274年)立河桥于富平津。”《晋书·杜预传》载曰:“预以孟津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富平津。议者以为殷周所都,历圣贤而不作者,必不可立故也。预曰:‘造舟为梁,则河桥之谓也。’及桥成,帝从百寮宴会,举觞属预曰:‘非君,此桥不立也。’”河桥“造舟为梁”,可见是浮桥。又,据《魏书·于栗传》记载,太宗南幸孟津,谓栗曰:“河可桥乎?”栗曰:“杜预造桥,遗事可想。”于是编次大船,构桥于冶阪,“六军既济,太宗深叹美之。”则此桥也为浮桥。《魏书·崔亮传》曰:“亮除雍州刺史,城北渭水,浅不通船,行人艰阻”;崔亮准备造桥,但“水浅不可为浮桥,汛长无恒,又不可施柱”,崔亮则以长木为柱,造成“崔公桥”。可见此为木梁桥。而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在洛阳宫附近建造的旅人桥,则是石拱桥,它每日动用七万五千人,历时半年建成,“悉用大石,下圆以道人,可受大舫过也”《水经注·谷水》。

另外,又有铁索桥。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载曰:比丘惠生“从钵卢勒国向乌场国(今新疆境内),铁锁为桥,悬虚为渡。”此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铁索桥。

各种桥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交通,同时,也为后代桥梁建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的借鉴。

4.车乘礼制化

车辆是人们外出时的交通工具,但在中国古代,乘车不仅是为了提高行动速度与节省体力,还是人们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自皇帝至庶民百姓,所乘车辆的式样及数量,法令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晋书》《南齐书》等都设有《舆服志》,专门记述各政权对于皇帝、后妃、官吏和庶民百姓乘车著装的规定,及各式车辆和服饰的等级及其演变。《宋书》则将舆服的内容归入《礼志》,显见在当时乘车被严格限制在礼教、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因此,车型的改进与变化,就不仅是由技术进步来决定,而且还受到各种礼俗、法令的影响与限制。

金根车是供皇帝专用的豪华车辆,是皇帝外出时大驾卤簿的中心。据《晋书·舆服志》记载,在卤簿中有两辆金根车,皇帝乘坐的一辆驾六马,另有一辆随在其后,驾四马。从文献记载来看,金根车的装饰极其奢华,但目前尚未发现有关的图像资料,其具体形制还有待于将来考古发现所提供的资料。

在这一时期皇帝大驾卤簿中需要一提的车辆有指南车(司南车)和记里鼓车。《晋书·舆服志》载曰:

“司南车,一名指南车,驾四马,其下制如楼,四角金龙衔羽葆。刻木为仙人,衣羽衣,立车上,车虽回运而手常南指。”东汉大科学家张衡创制出指南车,但在汉末战乱中毁坏;三国魏马钧重新研制出指南车,却又毁于晋末的战乱中;十六国后赵解飞、后秦令狐生又分别制造出指南车,以供本国统治者使用;东晋政权建立后一直没有指南车,直到东晋末刘裕灭后秦始得到指南车,但这车制造不精,行走时需要有人在车内转动木人,使其保持指向南方;南朝宋末祖冲之加以改造,才做到“百屈千回,未常移变”《宋书·礼志五》;《南齐书·文学·祖冲之》。

计里鼓车不见于汉代记载,首见于《晋书·舆服志》,当为魏晋时期所制。其车外形与指南车相似,上有一木人执槌向鼓,车行一里,则击一槌,可知晓道路远近。也被列入皇帝卤簿中,位于指南车之后。十六国后赵石虎时亦有此车,东晋末刘裕灭后秦,计里鼓车开始传入南方。

轺车在汉代就广泛使用,在这一时期仍沿其旧俗,只是其形式与用途都有较大的变化。《释名》曰:“轺车,轺,遥也,远也。四向远望之车也。”汉魏时期轺车以驾马为主,《晋书·舆服志》载曰:“一马为轺车,二马为轺传。”而到南朝时期则改以驾牛为主。在汉代,轺车为中下级官员所使用,而魏晋以后,高级官员亦使用轺车,西晋时特进及二品将军以下皆配有轺车,西晋傅玄《傅子》曰:“汉世贱轺车,而今贵之”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四九。到东晋南朝时,三公亦乘轺车《南齐书·舆服志》。,只是此时轺车的装饰比汉时更加华丽,而且外形也有所变化,并以是否有车耳、后户及车轮形制来区别乘车者的等级。

并车与辎车,都属于衣车类,是上有车盖,四面屏蔽的车辆。《字林》曰:“并车有衣蔽,无后辕。其有后辕者谓之辎。”《宋书·礼志五》引。可知并车与辎车外形的差别不大,主要在于是否有后辕。但两种车在用途上则相差较多,并车是妇女乘坐的车辆,官员夫人在外出时主要即乘坐并车;辎车则主要装载衣物寝具等,并可供人在内躺卧休息。不过因两种车形状相近,故有时被合称为辎并,泛指妇女所用之车。

犊车,就是牛驾的大车,在汉代是地位低微者所乘的车辆,在这一时期却成为社会上层人士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图53)。不过犊车进入上层后,增加了一些装饰,遂演化出不少新的车型。以云母装饰犊车,则称云母车,一般大臣不得乘坐,只有得到皇帝赏赐的王公贵臣方可乘坐,如《晋太康起居注》载曰:“齐王出镇,诏赠清油云母犊车”《太平御览》卷七七五《云母车》引。皂漆轮毂,上加青油幢,朱丝绳络,则称皂轮车,驾四牛,特赐给诸王三公有勋德者。油幢车形制与皂轮车相似,只是不漆毂,其等级低于皂轮车,赐给有勋德的王公大臣。通幰车是在犊车上加一层帐幔,将车厢完全覆盖起来,在晋代还属于高级官员乘用的车辆,以后逐渐普及。此外,还有四望车、三望车、夹望车、油幢络车、通幰平乘车、长檐车等名目,形状大同小异。从现存文献看,这些装饰华丽的牛车始现于东汉末期,如曹操在给杨彪的书信中曾提到画轮四望通幰七香车。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三《与太尉杨彪书》。

羊车,汉代已有,是一种以羊牵拉的小车,由于羊的力不大,因此,不适合外用,仅在帝王宫中,供帝王贵妃们驱用,《晋书·胡贵嫔传》载,“武帝掖庭并宠者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西晋时,羊车只限皇帝和太子乘坐,不得僭越,《南齐书·舆服志》载曰:“漆画牵车,御及皇太子所乘,即古之羊车也。晋泰始中,中护军羊琇乘羊车,为司隶校尉刘毅所奏。武帝诏曰:“羊车虽无制,非素者所服,免官。”东晋以后,已放开了使用羊车的限制。南朝时期,贵贱皆可乘坐羊车。只是此时的羊车已不用牲畜,而使数个童子牵引,故又称牵车。《宋书·王华传》。

露车,是民间使用的无盖无棚的敞露之车,多用于运货,亦可坐人。嘉峪关新城7号西晋墓前室西壁画像砖中的牛车即为露车。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露车为一般百姓所用,官吏、士大夫极少乘坐,因此北朝时李元忠乘露车去见高欢,卢叔虎接受朝廷征召后乘露车到邺城,都被史书作为特例记载下来。《北齐书·李元忠传》;《卢叔武传》。

又有鹿车,是一个人推的独轮车,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有所反映,尤多见于四川刘志远等:《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这与其适应山区运输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三国演义》中被描写得神乎其神的“木牛流马”,实际上就是经诸葛亮改进过的一种鹿车,曾被广泛应用于军旅运输。孙机:《“木牛流车”对汉代鹿车的改进及其对犁制研究的一点启示》,《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在北方,人们除了乘各式车外,更多的是骑马。《北史·卢同传》载,卢辩单马从魏孝武入关。《周书·懦林传》载,卢光为京兆,“郡舍数有妖怪,前后郡守,无敢居者。光入居之。未几,光所乘马,忽升听事,登床,南首而立,光不以介怀。”《北史·常爽传》也载:“天平初(约534年)迁邺,收百官马,尚书丞、郎下以非陪从者,尽乘驴。”由此可知,北方乘马乃常事。但在南方,乘马被视为放达。《宋书·颜延之传》,颜延之不得志于时,便骑马“邀游里巷”;“周弘正为宣城王所宠,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果下马只有三尺高,可骑马在果林下通过,故得名。

5.辇舆使用普遍

舆在魏晋南北朝时使用很普遍,其制式也由原来的畜力牵引,而省去轮子改由人力抬扛;并有肩舆、板舆、襻舆、篮舆、卧舆、步舆、载舆等名称。肩舆,因抬时与肩平齐,故又称平肩舆。《晋书·谢安传》曰:“谢玄尝衣纶巾,乘平肩舆。”同书《王羲之传》也有子敬乘平肩舆入雇氏园看竹子、大受其窘的故事(图54)。而《三才图会》中有篮舆图,说晋“陶元亮(即陶渊明)有脚疾,每有游历,使一门生与其子舁以篮舆。”篮舆形状象竹篮,乘者坐于篮中,使二人抬之。《晋书·孝友传》也载曰:“孙晷,吴国富春人。富春车道既少,动经山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持。”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从上古到明代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概况、各陵的形制和墓主人以及不同时期帝王陵的特点等。以精确的考古数据作支撑,以小资料链接作为知识的补充外延,充实了全书内容。图片精美,大部分由作者亲自拍摄,可观度较强。
  • 寻找失落的世界宝藏

    寻找失落的世界宝藏

    踏上世界寻宝之旅,叩开世界宝藏之门。世界文化宝藏的终极指南,踏足复活岛,飞到秘鲁上空,研究神秘的纳斯卡图案,展开一段紧凑的寻宝旅程现在开始阅读这些埋藏在山野、溪流、幽涧深处的宝藏,和它们背后曲折离奇的传说吧,感受他们神奇的魔力……
  • 哈,日本

    哈,日本

    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日本情结,对日本是既熟悉又陌生,要理清它的文化,还有一些障碍。本书是对日本的深入解读,分别谈日本人的民族精神、文化现象、历史渊源、社会百态、衣食住行、文学艺术……几乎涉及到你想了解的各方面。作者娓娓道来,幽默机智,对读者来说是一种享受,从一个个细节里读懂一个真实的日本。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民居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民居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级最强无敌系统1

    神级最强无敌系统1

    冰玄穿越到天宇大陆,获得神级升级系统!之后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登上最强巅峰!
  • 我的择偶标准

    我的择偶标准

    雨琪不是富家千金,长得也是美丽动人,然而一开始雨琪并没有发现自己的美丽,甚至因为种种原因有些自卑,直到被一个个男生追,才发现原来自己本来也很美,不知不觉雨琪的择偶条件也变的越来越苛刻,物质的渐渐增加,雨琪内心的虚荣心也逐渐膨胀,甚至迷失自我,直到她遇到自己一生的男人,雨琪的感情经历平凡而又不平淡,不过最后依然收获了一份满意的爱情,相比之下平平淡淡才是真,幸福就在眼前,朋友们,你们抓住了吗?
  • 归仙漫漫路

    归仙漫漫路

    天地茫茫,落了根的神,不会回来。欲归来的仙,却回不来,漫漫长河中,淹没了多少不甘,仙啊,神啊,归乡吧。
  • 我的英雄学院之兽王

    我的英雄学院之兽王

    什么诸神系统,无限流,不,不,还是留在我的英雄学院当英雄吧。我靠,怎么还有火影乱入
  • hello,我的霸道少爷
  • 天造地设的一对

    天造地设的一对

    顾悦贪吃爱玩,是娱乐圈里最漂亮得了吧。“喂,顾悦,听我给你解释”“解释什么”“我也不知道她会回来的”“哦”“就一句哦吗,什么也不说嘛”“还有什么好说的”
  • 诸天之昊天帝

    诸天之昊天帝

    穿越到了武道、科技双重文明昌盛至极的异世界,张昊本想做一只快乐的小咸鱼,守着自己家传的两座小世界过日子。奈何,时势逼迫,他不得不踏上一条充满荆棘和危险的道路……从此,武侠破碎世界中,他是仙人谪凡的护国佑圣大法师,手掌监兵阁,一统江湖,杀尽不服;灵气复苏的都市末世中,他传播武道,引导全民修行,对抗维度入侵;旧神肆虐的世界里,清洗污染,窥探高维……诸天万界,一一行来,当回首时,已成至高传说!“我叫张昊,昊天的昊!”
  • 不念过往此心为安

    不念过往此心为安

    林筱,上辈子遇人不淑含恨而死,再世为人,立志让渣男付出代价,还有那个温润如玉的男子,她再也不会错过
  • 明日之崽

    明日之崽

    人类的未来在于对自身的研究和对世界的探索。当每个人都可以进化成为超人,当银河系遍布人类的足迹,这个时候人类幸福吗?作为人类之脑,银河联合体管理中枢阿赖耶系统的代行者,见证这个时代的未来。(明日之子的书名已经有了,所以我只好叫明日之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