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校园暴力应有的态度是:无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学会在校方和家人的帮助下,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忽视和误导,学校的听之任之,家庭有意无意的纵容,使学校暴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逐步变成一场可怕的黑色瘟疫。
在我国,校园暴力现象时常发生。《南方周末》曾报道过成都某重点中学的一起8名女同学长期打骂虐待同寝室12岁女孩郭某的暴力事件。闻知此事的人无不为之震惊。
透过这些事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使学生把问题诉诸武力?促使他们产生暴力心理的因素有哪些呢?
1.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随着社会的转型而发生改变,金钱至上的观念过早地侵入学生的头脑,使有些学生逐渐养成冷漠自私、残酷无情的畸形心理,成为暴力事件的根基。
2.电视、电影乃至电子游戏机等游戏型文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为它们带出这样一个信息:暴力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办法。研究发现,青少年看的暴力片越多,其行为的攻击性就越强。美国心理学会的一份报告指出,暴力片对导致攻击性态度和行为就像抽烟会引起肺癌一样。
3.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为了引起同学的注意和钦佩,有些同学就以不恰当的方式表现自己。如有的男同学以玩弄刀、器、抽烟打架、欺凌弱小来标榜自己;而有的女同学以浓妆艳抹,滥交男友来显示自己。这些都成为产生校园暴力的温床。
4.由于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父母和子女进行情感交流的机会减少,或只注重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了精神上的教导。加之离婚家庭、单亲家庭不断增多,使子女无形中成为家庭的包袱。
这些都给正值模仿期的学生以强烈的心理冲击,引起他们对家庭、社会的不满,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演变自己的行为。
对校园暴力,首先要防患于未然,减少它在身边发生的可能性。以下是几点建议:
1.要养成按时回家的习惯。放学后不要磨磨蹭蹭,直到所有的同学都走光了,才一个人回家或干脆逛了街再回去。因为这会让暴力分子有机可乘。
2.要养成谦虚谨慎的习惯。不要乱摆阔气。男孩子不要流里流气,女孩子不要浓妆艳抹,或交往社会上的“男朋友”。因为这样会引起暴力分子对你的注意。
3.不要经常出入游戏厅等地方,减少与社会上不良分子接触的机会。
4.要有温文尔雅的风度,不要出口狂言、欺软怕硬,为一件小事大打出手,从而招惹是非。
当面临校园暴力时,建议你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在物质利益方面暂时做出让步,让他把钱、物拿走,不要造成身体伤害。同时记住对方的身体特征,事后及时向家长反映,通过家长和校方、警方联系,以免他们伤害更多的人。
有些暴力分子采取向同学收“保护费”的方式强索钱财,这时你要及时跟家长说明情况,不要从家里偷偷拿钱给他,任他敲诈欺负而不敢反抗。有些学生害怕暴力分子打击报复,也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喜欢独立处理这些事,而不希望家长过问,结果往往无法摆脱困境。
对于暴力分子的人身攻击,不能听之任之,不但要向老师反映,而且要在家长的帮助下,或者制止他们的行为,或者转校改变周围环境。
检视一下自己,你曾经遇到过校园暴力吗?如果遇到过,你是怎么处理的?以后打算怎么防止校园暴力对自己或他人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