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同学之间的竞争要做到:既不回避竞争,也不盲目竞争。竞争的目的不是压低别的同学,而是提高你自己。
这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可以说,凡是可以比出高低水平的一些对抗性行为,在人们心目中都被认为是一种竞争。
在学校里,像学习成绩、文体比赛、劳动竞赛,甚至课余爱好,也都处处充满竞争。当然,在学生的心目中,最普遍、也最“残酷”的还是学习上的竞争。
研究表明,对于学生间的竞争要有适当的控制,如果控制得当,那么它将有助于使学习成为一种有趣的、鼓舞人心的活动;但如果它被过分强调,以致损害了其他的目标,它就会对集体精神和集体道德有所破坏。
既然同学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那么,应该如何对待才能既收到竞争的好效果,又避免竞争可能带来的心理伤害呢?
1.借助竞争激发潜力。在竞争的条件下,人们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对于竞赛活动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加坚定,争取优胜的信念也更加坚强。要从主观上认识到这些,树立起一种积极的心态,为了取得竞赛的优势,动员自己的一切力量,全力以赴,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与创造性。
2.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竞赛的目标应该是有层次性的和多样化的,如果只盯住顶尖的位置,或者只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与人争锋,势必经常遭受挫折和失败,会使人易产生挫折感、失败感与自卑感。所以,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会垂手可得,需要你付出努力,但又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3.学会与自己竞争。从前的你和现在的你肯定不一样,你的将来也不会和现在一样。因此要学会对自己作纵向比较,看自己哪些方面进步了,还能取得什么进步,这也是一种竞争。而且,这种竞争将有助于你正确看待同学之间的竞争。
4.抱着合作的态度参与竞争。这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不仅获得了竞赛的动力作用,而且避免了对同学采取嫉妒、贬低和仇视的态度,有助于维护同学间的友爱关系及集体精神。
5.适时进行心理调整。当其竞争过频或过强,容易产生紧张、忧虑、自卑感或优越感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适当降低竞赛目标、改变竞争对手、转移竞争取向等措施,及时地加以调整,以消除过分紧张的心理压力。
检视一下自己,你是怎样对待同学之间的竞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