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诗案起因
赵太祖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不但造就了光辉灿烂的宋代文化,也使一批又一批成就卓著的文人相继脱颖而出。然而,就在就在文化如此繁荣的大背景下,当时的文坛巨星苏轼,却蒙受了震撼千古的文字狱
——乌台诗案。
不得不提的是,这场冤案的始作俑者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发明人沈括。沈括与苏轼一直是老同事、老朋友。1073年,沈括作为钦差大臣到杭州检查农田水利建设。临行前向神宗辞行,宋神宗对沈括说:“苏轼通判杭州,你一定要善待他。”沈括到杭州会见苏轼。苏轼见老朋友,非常高兴,设盛宴招待。酒席上,两人推杯换盏,亲切叙旧。酒足饭饱之后,沈括请苏轼把到杭州所作诗文给自己一份“拜读”,苏轼没有多想,马上答应,就把近作许多诗词,包括后来授人话柄的《山村五绝》、《吴中田为叹》等均手书一份给沈括。
结果,沈括一回京城,立刻在苏轼的诗文用红笔勾画点评。从中寻章摘句找出一些贬低诽谤新政的句子,加以详细“注释”后密呈御史台与苏轼有过节的李定。说苏轼如何居心叵测,如何恶意诽谤新政,藐视朝廷,讽刺皇上等等,所以,差点要苏轼一命的“乌台诗案”,实由沈括而起。
王安石罢相后,沈括立马转身,诋毁新法,与王安石划清界限,向新宰相吴充上书,痛陈新法弊端,吴充也很看不起沈括为人,就把检举王安石的报告递给了神宗皇帝。神宗一看这不是落井下石吗?怎么两面三刀,朝秦暮楚?于是开始冷遇沈括,后将他出知宣州贬出京城。
然而,永乐之役后,沈括闲废润州,又同没事人一样,毕恭毕敬地对苏轼表示热烈欢迎。
《宋史?沈括传》称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论沈括“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沈括晚年以平生见闻研究,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而名垂青史。而在乌台诗案中,他却充当了两面派,对苏轼,他是‘当面说好话,背后下黑手’。
难怪慧眼识人的王安石说:“沈括小人,不可亲近!”
你说你沈括,不全力研究发展改进你世界领先的印刷技术,将来拿个诺贝尔奖什么的,无端却去拨弄是非,招来千古骂名!想替他辩解一下,说他是封建文人忠君思想作怪吧,他又偏偏是把苏轼诗稿交给李定,而不是给神宗皇上;惜哉!只能认为沈括在乌台诗案中,至少在对待苏轼问题上,是充当了两面派、笑面虎的不光彩角色。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沈括去检举揭发苏轼‘诽谤朝廷,蔑视皇上’呢?推测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沈括不但有高瞻远瞩的科学思维;也有异常敏感的政治嗅觉,他觉见王安石大刀阔斧的熙宁变法,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可行之路,因而积极热衷于推行新法,从而得到王安石信任和重用,而担任三司使(国家财政部部长)和朝廷派出巡察新法执行成果的钦差大臣。他在到处考察后,给王安石和皇上的汇报只是报喜不报忧,形势大好,一派升平;新法推行硕果累累,国库充盈,百姓富足。苏轼与王安石这位改革宰相观点却不一致,曾连上四道奏折,,尽数新法弊端,力抗新法,和沈括“所看到”的也不一样。两人政见不同,从维护新法推行的角度,沈括检举苏轼。原因之二,如果说苏轼是我国古代人文学大师,在当时誉满海内;沈括是科学界的泰斗,却是才高而名微。大概皇帝在沈括面前赞誉过苏轼的文才,沈括心中产生了一种默默的对比,不想让苏轼的文化地位高于自己,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嫉妒心理。
何谓乌台?乌台指的是御史台,相当于国家监察部。汉代时,就有御史台的建制。为什么叫做‘乌台’?因为在汉代,御史台官衙外的柏树上,聚集了一群又一群的乌鸦,每天在树梢上呱噪飞翔,一堆堆的乌鸦屎,拉满御史台的门前。在中国民间,喜鹊和乌鸦是人们常见的两种鸟。枝头喜鹊喳喳叫,预示着将有喜事临门;若有乌鸦呱呱叫,则预示着将有灾难来临。御史台外树上常有群群乌鸦飞绕,御史台也常常带给人们灾难,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常见街上站着两位女士,一位说了一句不吉利的话,另一位赶紧说:“呸呸!你个乌鸦嘴!”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乌台诗案,即御史台诗案。它兴讼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既然是案件,就有被告和原告双方。
本案被告是:苏轼。
原告是: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国子博士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
讼诉的缘由是:他们指控苏轼写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
目的:要求处置苏轼。
国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历数苏轼的罪行,声称必须因其无礼于朝廷而斩首。这位李定正是当年因隐瞒母丧而被司马光称为“禽兽不如”的家伙,苏轼也讥他“不孝”。如果在现代,母丧未报‘那都不是个事’,可在讲究‘忠’、‘孝’为基本道德伦理标准的封建社会,那就是天大的事。那时,不论你是多大的官,父母去世,必须离职守孝三年。儒家文化宣传的伦理道德是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如果只是简单的批判,无异是一种数典忘祖的不肖行径。《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做人,不但不能对不起生你养你的父母亲,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要懂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
人比人怕死人。恰在此时出了位大孝子朱寿昌。他是父亲的小老婆所生。年方七岁时,生母刘氏因受不了正房夫人的嫉妒恨虐待,愤而离家出走。朱寿昌长大之后,托人四处寻找生母,就是找不见;宋神宗时,他干脆辞去官职,专心到今之陕西一带寻母,与家人诀别,找不到生母,誓不回家。‘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母子离散五十年后。在同州找见了年逾古稀的老妈。马上把老妈和他当时的一帮儿女,接回来奉养。
与朱寿昌弃官寻母的故事相比,李定所作所为自然是黯然失色了。
朱寿昌在熙宁三年(1070年)寻母之后,永兴钱明逸将此事奏知朝廷,要求表彰朱寿昌的孝行。此事迅速震动朝野,司马光、苏轼等人都曾为朱寿昌的孝行感动,并都撰文、诗表彰他的孝行。然而,朝野士大夫结集《送朱寿昌诗》三卷以表彰他的孝道,苏轼为之作叙(序)。在苏轼的序和诗文中,隐隐讥讽了李定。‘打人怕打脸,揭人怕揭短’苏轼对李定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力顶恨得咬牙切齿,伺机报复。
李定是王安石一手提拔的变法派官员,元丰二年五月,神宗任命他为御史中丞兼判司农寺,御史中丞是高检检察长,而司农寺又是实施变法的主要机关。神宗把李定提拔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正是希望他感君王知遇之恩,推行新法、打击反新法势力。蔡确在担任御史中丞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之后,就升任为参知政事。神宗这样的人事安排,显然是对李定极大的信任了。李定感恩戴德之余自然希望步前者后尘,政治上要求进步了。
李定上任月余,正打算‘新官上任三把火’在任上作出成绩时候,苏轼撞到了枪口之上。沈括的检举材料,为李定提供了充足的弹药,李定自然如获至宝。
李定举了四项理由说明为什么应当处苏轼极刑,他说:“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遂叨儒馆。”接着说苏轼急于获得高位,在心中不满之下,乃讥讪权要。再次,皇帝对他宽容已久,冀其改过自新,但是苏轼拒不从命。最后,虽然苏轼所写诗之荒谬浅薄,但对全国影响甚大,“臣叨预执法,职在纠察,罪有不容,岂敢苟止?伏望陛下断自天衷,特行典宪,非特沮乖慝之气,抑亦奋忠良之心,好恶既明,风俗自革。”
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他作《湖州谢上表》,其实只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但他在后又夹上几句牢骚话。他以自己同“新进”相对,说自己不“生事”,就是暗示“新进”人物“生事”。六月,监察御史里行何大正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给苏轼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帽子。明明是苏轼在讽刺他们,而他们反说苏轼愚弄朝廷。偷梁换柱正是小人们的惯技。“新进”是苏轼对王安石引荐的新人的贬称,他曾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结果是“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后来正是曾拥护过王安石的“巧进之士”吕惠卿把王安石出卖了,使其罢相。
当时朝中政敌章惇、蔡确等人借此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行讥讽朝廷之实,妄自尊大,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他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沒有把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力教导、监督官吏;又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他是指责兴修水利的这项措施不对。其实苏轼自己在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怎会认为那是错的呢?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來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总之,是认定他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于是朝廷便将苏轼免职逮捕下狱,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审讯。此时,章惇等人便以苏轼的诗作为证据。令苏拭倒霉的诗句是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这两句诗被人指称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指控他“大逆不道”,想置他于死地。一场牵连苏轼三十九位亲友,一百多首诗的大案便因沈括的告密震惊朝野。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但单凭《湖州谢上表》里一两句话是不行的。偏偏凑巧,当时驸马王铣编辑出版了《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给御史台的‘新进们’提供了收集材料的机会。监察御史台里行舒亶(念dǎn)对这本诗集经过四月潜心钻研,鸡蛋里挑骨头,找了几首苏轼的诗,上纲上线。就上奏弹劾说:
“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盖陛下发钱(指青苗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
“赢得”两句及“岂是”两句出自《山村五绝》;“东海”两句出自《八月十五日看潮》;“读书”两句出自《戏子由》。但经断章取义后,句句上纲上线。必将苏轼置之死地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