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徐州抗洪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滔滔黄河,自青海流经地处黄土高原的宁夏、陕西、山西,这一带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黄土冲入河道,到了下游河南、山东一带,河道变宽,水流渐缓,泥沙沉积河床,甚至河床高于周围的陆地,黄河变成了地上河。夏秋季雨量集中,常是大雨滂沱。所以,历史上屡有黄河决堤,滚滚黄龙,吞没人畜,淹没村庄农田,严重危害当地百姓的生命和生活。而且数次改变河道,肆虐枉行。因此,现在的治黄工程,大规模筑堤修坝,修建水库,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肆虐黄龙,束手就缚;名垂千古,功不可没。
苏轼是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改任徐州太守的。恰巧苏辙也要到任职。兄弟俩手足情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原来,苏轼从‘天堂’杭州,自愿到穷乡僻壤的密州,是因为苏辙在济南任职,俩人离得近点;但俩人各自忙于公务,尤其苏轼,在密州忙的焦头烂额,甚至积劳成疾。熙宁九年中秋,苏轼设宴超然台,饮酒达旦,思弟心切,写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胡仔评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次逮住机会,苏辙跟着苏轼到徐州,足足住了百日。同榻而卧,促膝长谈,好不亲热。听说黄河在50多里路外处决堤,苏辙几次要走,苏轼执意让他过了中秋,两人依依作别。苏轼有《阳关曲。中秋词》诗云: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洒泪送走苏辙不几天,洪水便来到徐州城下。
熙宁十年七月十七日,暴雨之后,黄河在澶州曹村(今濮阳县陵平)决堤。淹了45县,倒塌民房数万间,毁坏农田30多万顷。此次决口,水环梁山,形成方圆数百里水泊,此即《水浒传》里描述的水泊梁山了。虽然徐州离曹村尚远,苏轼还是未雨绸缪,积极准备抗洪。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墙高三丈,厚也三丈,十分坚固。八月,水及徐州城下,九月水势猛增,高出城中平地一丈九尺。苏轼急了,干脆把铺盖搬到城楼,昼夜忙于抗洪。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屯于徐州城下,由于徐州城南有两座山相环绕,又有吕梁山相扼,加之连日暴雨,洪水汇于城下,水位竟高达两丈八尺——比城中的街道还要高出一丈多,并且越积越高,最高的时候离城头只有数寸。这是徐州百年不遇的洪水,可被苏轼碰上了。苏轼用诗记叙黄河决堤后,洪水冲入泗水中的情景:
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奔流浑。
夜闻沙岸鸣瓮盎,晓看雪浪浮鹏鲲。
面对滔滔洪水,苏轼下定决心誓与徐州城共存亡。
看徐州地图,从云龙山、土山、延至戏马台,是高高耸起的山脊,过了戏马台至南门则是平地。洪水要来,不可能翻越山脊,而戏马台北的平地最易成为洪水进城的缺口。苏轼多次登临戏马台巡视,心中自然明白,必然选择戏马台作为防洪的重中之重。苏轼在水情严峻的马戏台北,修筑了一条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这条长堤修筑得十分及时,堤坝刚刚完成,大水便凶猛袭来,但是被堤坝阻挡,全城安然无恙。
徐州城东门,地处要害,亟待加固。但愁于石材木料不足,怎么办?苏轼想起衙门里有一座霸王庙,相传是西楚霸王项羽所建;苏轼考证,更本不是,属于误传。不但没用,还经常闹鬼,搅得人心惶惶。苏轼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拆除霸王庙,获取木材石料,加固东门。于是变废为宝,解决了问题。
滔滔洪水滚滚而来,徐州城告急,城里人们开始恐慌起来。有钱人最怕死,一些有钱人,要求出城避难。他们的行为给广大的百姓带来了更大的恐慌,老百姓纷纷涌到城北,要求出城,连正在抗洪的队伍,也出现军心不稳的状况。苏轼听说,立马赶到城北,说服百姓,稳定人心:你们家财万贯,都弃家而走,那全城的人心都散了,还怎么抗洪?在苏太守的劝说下,富民们又才陆续返家。他对百姓说:“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就是说:“只要有我在,徐州城就不会被洪水毁掉”,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势,说服了大家。接着,他又动员驻守徐州的武卫营官兵参与协助抗洪抢险,苏轼找到武卫营卒长:“洪水就要进城,徐州城危险了,希望禁军能和我一起奋力抗洪。卒长说:“太守都不避风险,我们身为朝廷士卒,为民效命,理所当然!”遂武卫营全体官兵出动,在城南筑起长堤。在这紧急关头,苏轼已经顾不上朝廷关于地方官无权直接调动中央部队的规矩,武卫营的官兵出动了,给抗洪注入一股强大的力量;后世动员军队参加救灾,可能始于此吧。但是这时又下起瓢泼大雨,白天黑夜下个不停,水位不断升高,翻滚的洪水眼看就要越过城墙。苏轼又身先士卒,他把指挥部设在城头,也把家安在城头,他自己身披蓑衣,脚穿草鞋,坐镇指挥,让官吏分段把守。经过七十多天的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徐州人民得救了。
为了庆祝徐州军民抗洪胜利,苏轼又在城头修建你了黄楼。楼为何称为黄楼?有人说这来自五行之说。其实这是苏轼受徐州风俗的启发。大水围城的日子里,苏轼给吕梁仲伯达的诗里说,本来欲邀请你来对饮,可现在不行了:“霜风可使吹黄帽,樽酒那能泛浪花。”意思说徐州城正在被洪水包围,船家戴着黄帽驾驶船只正忙碌来往抗洪,哪有时间端酒杯啊。在“黄帽”词下,苏轼特意自注:“舟人黄帽,土胜水也。”这些船家头戴黄帽出没风波里,是黄河岸边徐州人特有的风俗。苏轼目睹,立即悟道:黄代表土,土可以镇水,所以船家戴黄帽驶船。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徐州这风俗太有学问了,我修的这座楼就取名黄楼,永远镇住可能发生的水患。
苏轼忠于职守、处变不惊、卓有成效的政绩受到了神宗皇帝的嘉奖,说他“救护城壁,一城生齿并仓库庐舍,得免漂没之害”。元丰元年(1078年)九月九日,举行了盛大的黄楼落成典礼。徐州万人空巷,踊跃参加。“苏门”弟子秦观,以及好朋友参寥、顿起等三十多人都特地写诗作赋以做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