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的药服用以后,会导致大量出汗,如果服药时喝水,就可以很好地补充人体对水的需求,进而防止体内的水、盐代谢紊乱。
服用磺胺类药,如新诺明、菌得清等时,也应该多喝水,因为这些药物在泌尿系统中的溶解度较小,很容易析出结晶,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并会引起腰痛、蛋白尿、血尿及阻塞性尿闭等不良反应。如果服用时多喝开水,就能有效避免结晶的析出。
再者,退热药的退热作用是通过扩张血管以及增加汗液排放而完成的,而汗水的大量流失极需有大量的水分加以补充,否则很可能因脱水而加重病情。所以,服用退热药的时候,应该多喝水。
此外,还有一些药,如肠溶阿司匹林、消炎痛、奎尼丁、布洛芬、氯化钾、硫酸亚铁等,都具有较大的刺激性。如果送服不当而滞留在肠壁上,就很可能引起腹痛或食管炎。如果服用时大量喝水,就能使药物较顺利地通过食管,从而有效地避免发生药物刺激性食管炎。
但是,专家特别提醒,服用治疗胃溃疡、咳嗽、咽炎等药物之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上的服用方法。因为这些药物本身特殊的起效方式,服药时必须少量喝水,否则会降低药效,失去其治疗作用。
一些止咳类药物,如止咳糖浆、甘草合剂等也应用少量水送服。因为这些药物较黏稠,服用后药物会黏附在咽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这样才能起到消炎作用。如果喝过多的水,就会把咽部药物的有效成分冲掉,致使局部药物浓度降低。
服用某些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时,只需用水把药片送服进去即可,不能再多喝水。有的胃药甚至只需直接嚼碎吞服,无须喝水,在用药前,最好看清说明书标注的使用方法。因为这类药物多被制成混悬剂,进入胃中会变成无数不溶解的细小颗粒,就如同粉末一样覆盖在受损的胃黏膜上,这样才能避免胃黏膜受到胃酸侵蚀,渐渐长出新的组织把溃疡面填平,进而恢复其原有的功能。但是,如果服用这类药物时,喝很多水反而会稀释药物,致使覆盖在受损胃黏膜上的药物颗粒减少,保护膜也变得越来越薄,最终失去治疗作用。因此,建议服用这类胃药,最好半小时内不要喝水,因为短时间内大量喝水,也会把刚刚形成的保护膜冲掉,导致受损胃黏膜重新暴露在有腐蚀性的胃酸中。
6.腹泻就必须用止泻药?
大多数人在腹泻时,都会通过自行服用止泻药来缓解不适症状。他们认为腹泻是小事,随便吃点止泻药就可以了。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因为引起腹泻的病因非常复杂,乱用止泻药,不但掩盖病情,甚至还会加重病情。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乱用药、滥用药的问题死亡十余万人,其中乱用止泻药的情况尤为突出。
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尤其是到了春季,细菌和病毒等就更加的活跃,再加上乍暖还寒,天气忽冷忽热,如果这时身体抵抗力减弱,就很容易导致腹泻。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有未消化食物、脓血及黏液。但是,导致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如消化不良、腹部受凉引起的肠蠕动加快、细菌病毒感染、肠功能紊乱等均可引起腹泻。所以,如果遇到腹泻就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如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等,不但缓解不了腹泻的症状,反而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呕吐、恶心、食欲下降,甚至影响肝脏、肾脏和造血功能。
另外,市场上的止泻药品种也很多,一般按药性主要有三类,即微生态制剂、抗生素和蒙脱石散剂。某些微生态制剂对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可以起到补充有益菌的作用,而我们所熟悉的氟哌酸等抗生素类药品对细菌感染性腹泻有效果。蒙脱石散剂可以快速止泻,并有效修复受损肠胃黏膜,能最大限度降低腹泻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医学家表示,由于腹泻的病因不同,所以用药和治疗方法也不同。建议发生腹泻,应该首先到医院查清楚病因,再对症治疗,而且在使用止泻药时,应该全面考虑,不能单一用药或重复用药。
在选择药物时,还应避免成瘾性药物,必要时也只能短暂使用,因为病因治疗是主要的,凡是病因不明者,尽管经对症治疗后症状会有好转,也千万不可放松或取消应有的检查步骤,尤其是尚未排除恶性疾病的人。
专家提醒,腹泻只是一种症状,在用止泻药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对因治疗,及时补充液体,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
7.便秘了就服泻药?
如今,很多人都有便秘的困扰。然而大多数人发生了便秘,不问病因就服用泻药,尤其是一些习惯性便秘的中老年人。殊不知,长期服用泻剂,不但不会消除便秘的症状,相反会越来越严重。
其实,便秘不仅是一种疾病,而且还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从程度上看,便秘有轻有重;从时间上看,便秘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久的。由于肠壁内的神经细胞受到泻药造成腹泻的刺激,为了对抗腹泻保持人的正常生理,应用降低肠壁应激性来调节。但是,一旦停用泻剂,即使肠壁受到足够的刺激,也不能适时地引起排便反射。所以,如果长期服用泻剂,势必会造成顽固性便秘。
虽然用泻药的目的只是使直肠排便,但服用任何一种药物都是把药物吸收到全身,会影响全身的生理。若长期用药难免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不仅如此,泻药如果把肠内容物呈稀便形式排出,同时也一定会将一些应该吸收的营养一起排出。
另外,泻药的作用是刺激肠黏膜,使它产生排便冲动或者润滑肠壁。一些缓泻药和润肠药的作用是针对暂时性的便秘,一般是为了解决几天的问题,或是一次性问题才用的方法。如果是慢性便秘,每天排便都要服药则不可取。想要通过泻药解决问题更是不可能,它只能起到救“急”的作用。
所以,不要把服用泻药看成常规治疗便秘的唯一方法。一旦发生便秘,应该根据病情选择药物。如慢性便秘,不应该选用致泻力强的泻药,因为这类药物可使小肠蠕动加强,长期服用容易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同时也要注意,老年人、孕产妇等属气血虚弱所致的便秘者不宜使用一些以大黄为主的清热泻下药,如牛黄解毒片、三黄片、牛黄上清丸等,以免损伤脾胃。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且持续时间较长的便秘,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查找引起便秘的原因,以防延误原发病的诊治,并能及时、正确、有效地解决便秘的痛苦,切勿滥用泻药。
当然,对于令人烦恼的便秘,除了要注重病因治疗之外,还应该从生活、饮食习惯等方面加以纠正,如每天早晨起床后饮用一杯温白开水,或加入少量食盐的有淡咸味的白开水,可以增加消化道水分,这样有利于排便。平时多吃含纤维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如韭菜、芹菜、菠菜等。要鼓励老人适量喝水或饮用蜂蜜水,以及一些具有润肺通便作用的食物,如大枣、芝麻和胡桃等。应该坚持体育锻炼,这能改善胃肠的蠕动,提高腹部和会阴部肌肉的肌力,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要养成每天晨起、早饭后、睡前按时解大便,这有利于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
8.便秘与情绪无关?
我们都知道,情绪不佳会影响身体健康,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如果情绪不好也会导致便秘的产生。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在情绪紧张或情绪受到刺激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突然发生腹痛而引起腹泻,这时大便多呈水样或稀软样;二是本来正准备排便而立刻便意全消。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导致便秘。
据有关实验表明,大脑皮层的这种作用一般是受情绪影响的。忧郁、失望或愤怒、焦虑、反抗等情绪,能使肠蠕动受到抑制,乙状结肠发生痉挛而使粪便滞留,反复如此便发生便秘。
半个世纪以来,医学专家和心理学家从各个方面对便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示,各种原因的情绪紧张都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便秘和腹泻,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因为我们的大肠是由阑尾、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面组成,直肠末端便是肛门。
乙状结肠与直肠结合的弯曲处是大肠腔最窄的地方,这是便于粪便的贮藏。其实,大肠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使其浓缩成粪块贮存起来。在大脑皮层的作用下使大肠发生蠕动,这时粪便就会通过乙状结肠排入直肠,最后将粪便排出体外。
另外,一项研究还发现,有的人由于情绪紧张,致使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刺激肠蠕动增强,肠黏膜分泌过剩,使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性下降,进而造成肠黏膜化脓或出血,形成溃疡,即溃疡性结肠炎。而有的人由于紧张的情绪,会造成腹泻、便秘交替发生,这就是结肠激动症。
当然,如果是由情绪不佳而导致的便秘,待情绪恢复正常或引起情绪变化的原因消除后,大便也会随之恢复正常。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应该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适当地给自己减压,尽量避免紧张、犹豫、焦虑等消极情绪,这样不仅有助于远离便秘的困扰,而且还会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9.老年人用药可按成人剂量?
人到老年,各器官生理功能每况愈下,细胞代谢能力也逐渐降低,机体状况与中青年相比差异显著。困扰老年人的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逐渐增加,这就需要用药物帮助。但是,有的人还是会误认为老年人用药可以按成人剂量。
据报道,在住院患者中,年龄高于80岁的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41~50岁为11.8%,10~30岁仅3%。可见,药害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生活的一大问题,把老年人群的安全用药放在首位是有必要的。
专家表示,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应用一般成人剂量可能出现较高的血药浓度和毒副作用,也可能因个体差异应用普通剂量无效。比如地高辛按成人剂量服用就很容易使老年患者出现中枢障碍或严重的心脏毒性,如心律不齐、房性传导阻滞和窦性停搏等。
因此,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消化酶等药物可用成人剂量外,其他药物应采用小剂量的原则,必要时可以逐渐加量。一般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就应减少成人用量的1%;60岁以上常规剂量为成人剂量的1/3;70岁常规剂量为成人剂量的1/4;80岁常规剂量为成人剂量的1/5,用药时间视病情及个体反应而定。
专家提醒,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能产生正面和负面的作用,因而在使用药物之前,必须了解药物的疗效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前必须明确诊断,权衡利弊,确定是否需要用药。有些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若能做到均衡膳食、生活规律、适当锻炼,可不药而愈。但有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需长期服药,因此明确诊断、对症下药,并确保用药安全有益,才能改善症状,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药物在治疗疾病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但能延长寿命,也改善了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药物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无法取代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营养的饮食、健康的精神生活。不少老年患者怀有侥幸心理,常忽视可诱发或加重病情的不良习惯,比如高脂高盐饮食、便秘、脾气暴躁等均可诱发冠心病的发作;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时,大量饮酒往往会引起严重低血糖。因而,老年患者在用药物诊疗的同时,能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老年人用药一般不能超过5种。多药同服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出现皮疹、恶心呕吐、思维混乱、功能丧失、生活能力降低等症状。
有统计资料表明,单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如同时服用6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到27%。所以,应视病情的轻重缓急先后论治,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易发生毒副作用的药物,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与酸碱状况以估计药物代谢产生的影响,并据此调整药物剂量,对某些药应尽可能做血药浓度监测,如地高辛、利多卡因等。
10.服药时间无关紧要?
每当我们到医院看病取药时,很少有注明服药时间的。有的医务人员也只会在内服药袋的背面注明服药的大概时间,如每日2~3次或3~4次。如果发药时医生没有标明时间,病人常会问道:“这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然而,发药的人不同,回答也不一致。有些病人认为,只要把药吃到肚子里了,就可以起到治病的效果,服药时间无关紧要。其实不然,我们不妨仔细思考一下:病有百种百样,药有成百成千,如果都按照千篇一律的规定时间服药,根本无法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
再者,人类患病的因素是复杂的,除了外在的、物质的因素以外,还有内在的、精神的因素。这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掌握准确的服药时间。当然,这是很难的,在现实中往往是做不到的,但这个问题必须得到重视。美国加利福尼亚的ALZA制药公司在研究定时析出的药物时有一句话很有道理:“每当病人按常规服药时,其直接效果常常是抑制了药物的作用,这绝不是治疗所要求的。药物初期的高潮过后,效果便逐渐减退,常常减退到不能保证有效的治疗。”
可见,用药时间与药效的发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作为病人除了要按医嘱用药外,还要严格遵守正确的用药时间和服药间隔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并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出现。
1.用药时间:
(1)空腹服药(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空腹时,由于胃肠内食物少,有利于药物发挥最大作用,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阿莫西林,以及局部起作用的泻药和驱虫药等,一般在空腹时服用。
(2)饭前用药(进餐前30~60分钟):此时可增加食欲和胃液分泌,使药物不至于通过胃时过分稀释,以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其生物利用度不因食物影响而下降,如阿托品、肠溶片剂、胃复平、吗丁啉、莫沙必利、胃舒平、碳酸氢钠、异烟肼、利福平、格列吡嗪、达美康、诺和龙等。另外,还有肠道抗感染药、健胃药、滋补药、解痉药、收敛药、吸附药、制酸药、利胆药、止泻药一般在饭前服用,这是因为这些药物大多对肠胃刺激不大,而且由于在未进食前,药物可以不受食物干扰,有利于完全吸收和快速发挥作用。
(3)饭时用药(进餐少许后服药):目的是使药物直接与食物起作用,常用药物有:拜糖平、溴隐亭、博乐欣、万爽力、达纳康、开同、胃蛋白酶合剂等,另外对肠道刺激性大的药物,如硫酸铁,左旋多巴等也宜在饭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