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百"的外部环境已经笃定,再没有什么有利因素可找了吗?现在看也不然了。诚然,大楼4000多平方的经营面积难以再增,楼外经营点档与日俱增,竞争力很强。但是,放眼四顾,机会总是扑面而来。一来生产与流通领域进一步扩大;二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存款大幅度增加;三来随着五羊新城的居民迁入,全运会的召开和市内几家商店要拆建,新的横跨珠江的大桥将通车,都会使大批顾客云集于此……如果抓准机会,因势利导,不也可以化难为易,再展宏图吗?
于是,"东百"700多员工上下一条心,力攀更高峰。他们不断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广泛开辟货源;抓准、抓好、抓早不同时令的商品货源,组织好各大节日、全运会期间的市场供应;深入了解市场信息,主动搞好经营;积极举办展销活动,以名、优、新产品赢得顾客;对经营情况不同的商场柜台则大胆作了调整,如烟酒柜增加了瓶装酱油、花生油、优质调味品等适销品种,而家具商场则按不同季节和节日调整品种结构……
经理们还有一招。有一天,一位顾客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大家不禁吃了一惊,以为出了什么事,结果是虚惊一场。原来,这位顾客不久前丢了辆自行车,便到大楼重购了一部,谁知过了几天,派出所却通知她的丢车找到了。这使她左右为难。想到商店退车吗?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谁愿意把赚到手的钱又退出去?况且还不是一笔小数目啊!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东百",没想到售货员爽快利索地给她退了货。她来到经理室,激动地对经理们说:"你们这样为顾客着想,真使我太感动了。以后再到你们大楼买东西可就放心了!"
女顾客满意地走了,而这亲切平常的话语却久久地回响在经理们的耳边。自古"信诚"二字值千金,只有以公道为宗旨,才能招揽天下顾客。于是,一块上书"以诚招天下客"的巨大横匾高悬店门,格外暖人心扉,24条服务新招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三不进三不出"。无厂名厂址的商品,质量不好的商品,"三包"不兑现的大件耐用消费品,一概不购进,不销售出店;
--"商品出门,可以退换"。只有不残损、不变形即可。"商品既出、绝不退换"的牌子挂了多少年,顾客也都习以为常,认为是天经地义,现在一下子把它颠覆了;
--"足斤够两"。店内设公称、公尺,方便监督;
--"价格合理"。如发现商品售价高于市内大中型百货商店的,十天内可以退回差价;
--"微笑服务"。以诚相待,热情周到,不厌其烦。
……
面对着这么多便民措施,难怪不少顾客不惮其远寻到这里来买下自己喜爱的商品,更难怪表扬信有如雪片般源源不断地从八方飞来。
于是,在1987年,他们又创造了新的业绩:销售额猛增至9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79%,实现纯利524万元,比上年增长32.63%;人均税利8528元,再列全市前茅。
现在,东山百货大楼已获得了多种荣誉:被广州市政府授予"1987年度最佳服务单位"称号,评为广东省国营企业赢利大户,省立功创先行进单位,多次被评为文明商店。它确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峰,不但屹立在龟岗一带,还屹立在广州市各大中企业之中。然而,他们深深懂得,在经营的道路上,永远没有尽头。可不是吗?如今,"东百"人不又在酝酿着新的计划,积聚着新的动能,去攀登新的高峰吗?
(历史拼接:此文与《一群活泼的原子--记广州化工厂》发表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广州市优秀企业五十家》。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风起云涌地掀起的企业改革,是一道鲜明亮丽的风景线,是一股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仅从两文中选该篇记录一角于斯。)
挺进大都会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铁牛欢唱,田畴如画……"记得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诗人们描绘的这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图画多么诱人!说不清,这是多少代人的梦想与情思、向往与憧憬。
然而,在珠江三角洲这片热土上,人们已经把眼光投向更高更远的境地了。我们在这里所要展示的,也不再是那幅小桥流水、炊烟袅袅的农家风光,而是跨越世纪的现代化城市的宏大画图。
有关"路"的学问
沿着广深公路东行,到达名闻遐迩的"四小虎"之一的东莞市,到处在推房拆楼,尘土飞扬。本来已够宽敞的公路两边的房舍店铺,无一幸免被打上大大的"拆"字,好几栋装着铝合金窗、釉砖贴墙、楼顶上还建有凉亭花榭的豪华住宅,也变得七零八落。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抡着大锤挥汗如雨……
东莞市这几年神出鬼没地推出的这长达数百公里的道路网络,已成为这位经济巨人舒展拳脚的大动脉。而现在,在道路建设上已先声夺人的东莞,路面上又风烟滚滚,这又是打什么主意呢?
身材高挑、颇有儒雅风度的东莞市副秘书长尹景辉,饶有兴趣地谈起这个话题--
过去是修路,现在是扩路,同样在"路"上做文章,但目标不同,起点也不一样。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利用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三来一补"、"合资合作",为东莞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前几年修路建桥,改善投资环境,又使东莞对外商更有吸引力。今年,我们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内外投资者纷至沓来,工业出现了大引进、大投入、高起点的良好势头,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大大加快。
面对这种形势,应怎样确定新的发展思路?东莞原来是个农业县的架构,在24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绝大部分是农村,工业基础薄弱,城镇区域很小。为了适应赶超"四小龙"的要求,市领导集思广益,提出了"按现代化大城市格局建设东莞"的城市化新思路。
东莞人要来一次"涅槃":展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现代化大城市的骨架。建设以莞城城区为中心、镇(区)为卫星城市、管理区为小市镇,以现代交通和通讯网络联络起来的现代化大城市。第一个动作,就是将所有主干公路扩建成六七十米宽的大公路,并搞好吸排水、路灯等路政工程,到"八五"期末,3000多公里的高标准道路将分布全市。那配满各式各样路灯的四通八达的路网,将像一条条珍珠项链,使东莞更具魅力。
村庄上的城市
"城市化"--尹景辉的一席话,把我们带进了这个既新鲜又令人感奋的世界。
东莞市提出的"城市化"设想,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简单地搞搞城市建设而已,而是建立在现代化的大工业和高起点的第三产业基础上,有其自身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规律。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既是因势利导之举,又是顺理成章之路。
沿着四通八达的大公路行进,处处感受到以镇村为代表的农村正向城市挺进的实力与速度。
位于东莞市东南角的小小塘厦镇,今年以来,推平了24座山头,开发了5个工业区,每个都占地两平方公里以上,像敞开着胸怀,吸引外商纷纷前来投资。香港一家名叫"华长"的大公司,斥资180亿港元,兴建20平方公里的科苑城,集工业、科技、生活、旅游、学府、商业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并拟建63层商住楼。这种规模,连一些中等城市也难以匹敌。
与之相邻的清溪镇,被称为东莞的"西伯利亚",一直以穷困著称。当塘厦到清溪的大公路修建以后,经济发展的浪潮毫不例外地卷进了这个小镇。两镇之间的公路两旁,已被连片开发的工业区所填满,一个个开发区分布在镇的四周,洽谈的项目都是几百万、几千万乃至几个亿的规模。镇委书记高兴地说:"过去穷,喝杯酒都是苦的;现在富了,喝杯水都是甜的。过三五年,这里就是一个美丽繁华的城市了。"
桥头镇,这又是一个原来偏僻落后的农村小镇。而今,为了适应新的发展,专门聘请专家制定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按中等城市的标志统筹安排,并特别提出"一家一景、一幢一款"的要求。谁还能想到,这里曾经是贫困的乡村呢?
在那些一向富裕的镇区,气势更是宏大。
长安镇是一块乐土,以"七龙出海"规划海滨城市。现有的城市建设已经能体现镇政府富有强烈的城市建设意识,而"七龙出海"更能体现他们的气魄。
七龙,就是沿广深公路修建七条通向珠江口的30米宽的现代化公路,分别穿越长安的七个管理区。七龙,实际上就是七条现代化滨海城市的脉络,短短几年,就要在这片土地上腾空而舞。
牵一发而动全身
"按现代化城市格局建设东莞,干出让子孙后代自豪和骄傲的事业。"这是市委市政府班子共同的心声。
不妨回过头来,看看东莞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莞城城区和附城区。这个中心始终领导着全市的新潮流。这里的项目都是赫赫有名的:全国最大的覆铜板生产基地、产值超亿元的生益覆铜板有限公司;全国最大的咖啡生产企业、总投资1.5亿的雀巢咖啡有限公司;全国唯一一家2万克注塑机生产企业东华机械有限公司;首期投资分别超2亿元的熊猫电子城和高科技花园工业城;还有正在建设的、总投资为8亿多元的广东彩管和总投资10亿元的南方新型电子元器件基地等。
莞城的第三产业项目也相当瞩目,附城新城市中心便是东莞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代表性之一。新城区依傍风景秀丽的旗峰山北麓,集规模宏大的城市广场、400多家购物商业中心、1000多万平方米的欧陆式及园林式住宅、以及400幢写字楼近百家星级酒店等于一体,吸引了泰国正大集团、北京先锋集团、香港新世界等大财团前来投资。
一个以莞城为中心,以镇为卫星城,以四通八达的道路、通讯网络连接起来的现代化大城市,正呼之欲出。
说起来,世界各国城市化的途径不同,最明显的有两种,一种称板块式城市,即人口与经济高度密集于一个大板块中,中心区与大自然完全隔离。另一种则是集合式城市,即由一个中小城市和若干卫星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城市之间有农田、林地和公园隔开,但整片地区均是城市建筑,由完善的交通、通讯把它们联系起来。东莞市的城市化正是采取后一种方式。
按照这种方式,东莞市不会因为工业化的进程而舍弃农林牧副业,而是通过城市化,将三次产业乃至科教文化民生等,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带动起来,避免由于人口、居住环境过于密集、工业过于集中所造成的"城市病",更好地实现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事实正是如此,城市化给东莞农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市创办了万亩农业新技术开发区,办起了一大批农业企业,农业规模经营、旅游农业、和观光农业。村一级环境也加快了改造步伐,不少镇进行了村级规划、重新布局,引导村民停建单家独院,统一建舒适的住宅楼和绿色的生活区,整顿杂乱无章的旧所,腾出土地用其所用。既赚回了土地,又改造了村容村貌……于是乎,东莞市那顶"屋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帽子便可摘掉,而重新戴上"绿帽子"了。
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牵城市化的发,动现代化阶级社会全面发展的身。
观念的城市化
城市是靠人建造起来的。城市化过程,首先是人的观念意识的现代化过程。对这一点,东莞人的体会很深。
原来都是些卷惯了裤筒的"土包子",如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心满意足了。乍一说城市化的词儿,要做城市人了,新鲜是新鲜,却不太习惯。
一天,一个官司打到某镇政府。原来,一家规模较大的宾馆筹建时,因建大型停车场,超出规划的红线范围半米多。规划部门和宾馆吵起来。
宾馆经理说:"才半米地方,何必大惊小怪?"
规划部门说:"按规划建设,分毫不差,否则后患无穷。"
宾馆经理说:"建宾馆也是为城市建设,为何不能通融?"
规划部门说:"一楼一宅都得服从大局。你也通融我也通融,就要乱套。"
为宾馆求情者不少,甚至有领导干部。当然,官司最终是宾馆输了。
为此,市领导把提高人的现代化城市意识摆上重要的位置,要求干部群众把眼光从建设农村转到建设城市上来,从而形成人人热心、关注、投身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局面。
原来市政建设就已搞得不错的桥头镇,部分干部群众几次到深圳、珠海参观。每参观一回,眼界就开,心胸就阔,城市化意识就增强,自我满足感则荡然无存。他们看到深田、福田大道已拓宽至160米,大有感触,没想到随着城市的发展,竟要那么宽的路面才够用。于是,他们提出城市建设既要有超前意识,又要有余地意识。要预计到10年20年后可能发生成什么样子,虽然不要盲目浪费,但必须留有余地,不能满打满算。
城市化还带来人的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这又是东莞人的深刻体会之一。他们打了一些生动比喻:在整洁平坦的水泥路面上,谁都不忍心往上面乱丢垃圾;在干净的地毯上,口中有痰也不敢往下吐;卷起裤腿光着脚板,就不好意思进出高级宾馆……人的心理和习惯就这么奇怪,在文明的环境里,人的精神风貌、言谈举止都会变得文明,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要过"斯文"生活,讲"斯文"话,做"斯文"人了。
诚然,城市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可能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东莞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壮举,仅属起步阶段,今后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然很多。但是,一个崭新的城市群定会在东江之畔出现!
(历史拼接:此文发表在1992年《南风窗》杂志。当时,在经过1989年的政治风波后,不少地方经济发展一度低迷,而东莞市却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提出城市化的口号,以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来带动东莞市新一轮的发展。以后的事实证明,这一决策不失为有前瞻性之举。整个东莞2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组合式集合式的大城市已经显现其与众不同的特色,而展现在世人面前。)
漫话"传家宝"
不久前,我在香港参观过一栋坐落在半山腰的别墅。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路,在林木掩映和楼群簇拥中,这栋红墙绿瓦飞阁流丹中西合璧花园环绕的建筑颇为别致。同行们不禁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