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参观过作战室的人,都无不对这里的艰苦条件和高效运转感慨不已。这里有一个很生动的事例。1948年11月4日上午至22日,经过半个月的苦战,以歼敌21个整师和击毙黄伯韬的辉煌战绩宣告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结束。接着,中央马不停蹄部署集中力量打击黄维兵团的新战役。黄维此人孤傲执着,不苟言笑,具有典型的忠于主人、不易言输的军人性格。本来他正在实施其"核心机动"战术,与解放军纠缠,蒋介石一个电话,让他火速增援黄百韬兵团,他当然从命。一封封电报从西柏坡飞向了淮海前线,像神经线般调遣着刘伯承、陈毅的神勇将士,黄维很快便落入了以宿县西南的双堆集为中心、东西10公里、南北⒎5公里的狭小的包围圈里。黄维的失败已经显而易见,鉴于他当年参加黄埔军校时是方志敏同志介绍的、抗日战争又立过战功,解放军曾经希望他投降。经毛主席在西柏坡亲自执笔、以刘伯承、陈毅名义发出的《人民解放军总部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和《刘伯承、陈毅两将军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通过电报,再通过无线电波,于设在邯郸的人民广播电台反复广播,极大瓦解了敌人军心,但性格如一的黄维却仍然拒绝投降。一场恶战在所难免。12月13日,我军发起总攻,仅两天便结束战斗,黄维终于成了战俘。
然而,执拗不已的黄维并不服输,他声称"有战死的烈士,没有苟活的将军,我为什么投降?"拒绝在劝降信上签名。从被俘起的第一天开始,黄维就表现出不合作、不配合。一直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他仍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君子不事二主",与管教人员坚决对立。他走路始终挺着腰杆,将军风范丝毫不失;他还留起胡子,说"在国民党时期留的胡子不能在共产党的监狱里剃掉";他在本子上写下于谦的《石灰吟》和文天祥的《正气歌》自勉;他说自己"无罪可悔",唯一惭愧的是十几万大军在自己的领导下溃败。
这的确是一个不轻易言败的人,1949年1月1日,他在赵庙村读到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时,就狂言:"你们放我回去,我回到江西老家,按照新民主主义论所讲的道理重整旗鼓,再和共产党干一下,如果打败了,我才服气!"
但事实毕竟是事实,尽管他不服气,但失败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所以,他后来一直十分困惑,国军无论人数装备,都优于解放军不知道多少倍,为何还会如此惨败?
这么一个依旧桀骜不驯孤傲骄横的军人,经过艰苦的改造,若干年后他被特赦。那一年,他来到了西柏坡,在小小的作战室平房前,他久久地伫立着、凝视着这座与南京总统府军务局天壤之别的陋室。对于这样一个在旧军队混过多年的他,自然无法把气贯长虹所向无敌的人民解放军和这样一个小小的指挥部联系起来,自然不能不为两个指挥部这种巨大的反差而惊愕万分……他终于震撼了,他终于醒悟了,他终于懂得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力量在哪里。他情不自禁地喃喃连声:"毛泽东英明!共产党了不起!蒋介石当败,蒋介石当败呀!"诚然,对西柏坡的惊叹者数不胜数,对西柏坡的敬仰者更是比比皆是,然而,只有像黄维这种不善恭维、清高自信者,而且又是当年那场战争最密切的当事者说出的话,才真正具有公正的判断力和历史的感染力吧。
再一次凝视着西柏坡这小小的平房,我深深感到,这小小的平房比那些耸入云端堂哉皇哉的高楼大厦不知道要宏伟多少倍。抚今追昔,我不由得慨叹,时代翻过了多少页,当年的简朴已旧踪难寻,摆在人们面前的,是各地那些争建竞盖的一座更比一座堂皇巍峨的办公大楼,以及围绕着这高楼深院穿梭如织的车流人河。历史发展的结果当然是新陈代谢、旧貌变新,人们不会苛求现在的办公机构仍然停留在土平房茅草寮里,然而,我们还能不能保持简朴廉洁的作风和精干高能的效率,这却是人们始终十分关注的问题。这就是军委作战室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也是最大的启示。
从《罗定县志》中发现的两个历史人杰
我于日前到罗定市开展巡视工作,在住处偶翻《罗定县志》,看到里面的大事记里有一句记载,说"唐神龙二年(706年)六月,中书令(宰相)桓彦范被贬泷州司马;八月,天官尚书(宰相)张柬之被流放泷州"(隋唐年间,罗定称"泷州)。虽然寥寥一句,但却被引起不小震动。我依稀记到这两人是从唐代皇帝武则天的"武"家天下手中将政权变回"李"家天下的大功臣,在历史上赫赫有名。我没想到在罗定这样一个偏僻贫穷的山区,竟藏龙卧虎,隐藏着这么稀奇的人物踪迹。
但《罗定县志》仅短短一句,无更多记述,我又问了当地一些人,似乎对这两个人知之不多,我不免产生好奇,想知道一下这两个人是如何来到罗定的,更想知道一下这两个人的更多情况。回来后,细读《资治通鉴》,终于有所获。
一
公元690年,野心勃勃的武则天经过残酷的清洗杀戮,把唐室王公赶尽杀绝后,终于完成了其所谓的"革命大业",正式宣布改朝换代,废却唐室,改朝名曰"周",改年号"天授",自称"圣神皇帝"。接着,削除唐室王公爵位,大封武家王位爵位,立武家王室宗祠,天下顿改姓"武"。
在众多心怀不满的文武大臣中,有一位名叫狄仁杰的大理丞。他审案如神,大名鼎鼎,而且深谋远虑,不动声色。尽管武承嗣、来俊臣等多次对他落井下石、欲加之罪,但凭他的政治智慧和法律功力,不但化险为夷,反而把对立者的面目暴露在武则天的面前,自己也搏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和器重。狄仁杰复兴唐室之举并不是孤立的,他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张柬之就是其中一个。唐高宗驾崩不久,诸王公遭幽禁时,张柬之正为荆州刺史。他与荆府长史杨元琰"同泛江,至中流,语及太后革命事",二人挥涕盟誓,"慨然有匡复之志"。狄仁杰年事已大,估计自己难以承担复唐重任,当武则天要他举荐人才:"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时,狄仁杰便不失时机地隆重推出张柬之,对曰:"文学緼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武则天开始只用他为洛州司马。过几天,武则天又要狄仁杰举才,狄仁杰反问:"前荐柬之,尚未用也。"武则天说已经用了。狄仁杰说:"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武则天于是便用张柬之为秋官侍郎,以后再用其为宰相。狄仁杰还借机举荐桓彦范(监察御史曲阿,后官至左台中丞,正四品上)、姚元崇(夏官侍郎)、敬晖(太州刺史)等数十人,皆得重用,为最后颠覆武家王朝埋下了把把利箭,这是反武复唐的最力之举。
武则天当皇帝后,最终碰到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就是给谁继位?要让给自己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武懿宗吧,不但这几个人无德少才、骄横跋扈、烂泥扶不上壁,而且自己的亲生儿子又该怎么办?要给自己的亲生骨肉继位吧,那又是李氏家族重新上台,当初苦心经营的"革命"又有何意义?正当她左右为难不可终日时,狄仁杰又是一个不失时机,打中要害地重重进言,让武则天振聋发聩、顿开茅塞。狄仁杰紧紧抓住武则天最看重身后有没有人去给自己祭祀的心理,每从容谏之:"文皇帝(指唐太宗李世民)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大帝(指唐高宗)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袝(古代祭祀之一)姑于庙者也。"说得武则天无言以对,仅以"家事"为由搪塞。有一天武则天梦见一大鹦鹉两翼皆折,狄仁杰给她园梦,说:"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二子,指武则天的两个儿子唐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此前,李显已被废为庐陵王,李旦被降为皇嗣)武则天终于被彻底打动,重立李显为太子,李氏江山重振由此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二
复兴唐室的重任最终落在张柬之、桓彦范等人身上。狄仁杰辞世不久,武则天也日趋"疾甚",她的两个得意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肆意弄权、无恶不作、民怨鼎沸,时机越来越成熟。张柬之与桓彦范、崔玄暐、敬晖、袁恕己、李多祚、姚元之等共谋诛之,并委以桓彦范、敬晖和李湛为左、右羽林将军,委以禁兵。桓彦范将此事告知母亲,深明大义的母亲说:"忠孝不两全,先国后家可也。"一切准备停当,武后长安元年正月二十二日清晨,张柬之、桓彦范、李多祚等人帅五百羽林兵直逼玄武门,要太子李显出面参与政事。李显惶惑不已,不知所措。诸臣愤然说道:"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横遭幽废,人神同愤,二十三年矣。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豎,复李氏社稷,愿殿下暂蹔至玄武门以副众望。"还说:"诸将相不顾家族以徇社稷,殿下奈何欲纳之鼎镬乎!请殿下自出止之。"太子乃出。一干人等抱太子上马,以讨逆贼为名,从至玄武门,斩关而入。张柬之等斩张易之、张昌宗于庑下,旋进至武则天所寝的长生殿。武则天大惊失色,然也无可奈何,只好遣太子还东宫。这时候,张、桓等人,乘胜追击,再进言道:"太子安得更归!昔天皇以爱子托陛下,今年齿已长,久居东宫,天意人心,久思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故奉太子诛贼臣。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下之望!"至此,武则天已是强弩之末,只好拱手相让。下来两三年,制太子监国,赦天下;传位于太子;唐中宗即位;复国号曰"唐",郊庙、社稷、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皆如以前故事。复唐大业大功告成。
短短不够半个小时的精彩政变,干净利落,一泻千里,充分展现了张柬之、桓彦范等人在历史转折关头叱咤风云、驾驭局面的大政治家、大谋略家的非凡才智和灼灼风采,可以说,与历朝历代的杰出人物相比,一点也不逊色,只不过以往的文学作品也好、故事传说也好,基本没有对这次政治斗争有所描绘(也可能出于"为尊者讳"之故),人们对此知之不多罢了。因此,现在忽然听说罗定市就隐藏着这两个杰出人物的踪迹,我当然不由得惊讶不已了。
三
然而,我仍然不解的是,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既然张柬之和桓彦范已经成了胜者,为什么却还会被流到罗定呢?查阅历史资料,这两人在政变前都没有在罗定市(古称"泷州")生活过,显然这都是政变后的遭遇。
宦海沉浮、仕途坎坷、官场诡诈、人生多难,往往出人意外,这就是历史变幻多彩、引人入胜之处。张柬之、桓彦范尽管足智多谋,也照样难逃这个窠臼。
读《资治通鉴》卷二百八,方知这段历史更是波澜跌宕,惊险万状,令人扼腕而叹。而且,更使人想不到的是,张柬之、桓彦范后来的遭遇,最主要的原因,反在于他们自身。
唐中宗即位后,宠幸妃子韦氏,立为皇后,并追赠其父玄贞为上洛王、其母崔氏为妃。此事引起百官不满,纷纷上疏,以唐高宗当初赠武则天父亲武士彟为太原郡王而导致国乱为例,指出"殷鉴不远,须防其渐"的道理。桓彦范更是言之凿凿,上表时引经据典,以《易经》《尚书》为理,力陈要害。他愤然说:"伏见陛下每临朝,皇后必施帷幔坐殿上,预闻证事。臣窃观自古帝王,未有与妇人共政而不破国亡身者也。且以阴乘阳,违天也;以妇陵夫,违人也。伏愿陛下览古今之戒,以社稷苍生为念,令皇后专居中宫,治阴教,勿出外朝干国政。"当然,对于迷恋韦氏已入骨髓的唐中宗来说,是绝对不会听从的。这倒反而结怨了韦氏,为日后的恶果栽下了祸根。
另一方面,张柬之、桓彦范对武则天的党羽却心慈手软,放任自流,而留下了后患。是时,虽然张易之、张昌宗已除,武则天的大侄子武承嗣也已病亡,但小侄子武三思仍在。为此,洛州长史薛季昶曾劝张柬之、敬晖说:"二凶(指张易之张昌宗)虽除,产、禄(指武三思)犹在,去草不去根,终当复生。"但张柬之却说:"大事已定,彼犹机上肉耳(指武三思是案上任宰任割的肉),夫何能为!所诛已多,不可复益也(指所杀的人太多,不能再增加了)。"以至薛季昶大叹"吾不知死所矣。"另外,朝邑尉武强刘幽求也对桓彦范和敬晖说:"武三思尚存,公辈终无葬地;若不早图,噬脐无及。"但他们两人同样不予采纳。
殊不知武三思极善阿谀奉迎,他相继与唐中宗和韦后所生的女儿安乐公主结秦晋之缘、使其子武崇训当了驸马;又与受武则天器重的上官婉儿交好,并被荐于韦氏,引入禁中;而且,他很快便与韦后私通,通过韦后,深得唐中宗喜欢。唐中宗使韦后与武三思下棋作乐,自己反倒在一旁为他们点筹码,并与武三思图议政事。自此,武氏势力重振,张柬之等人反受武三思所制。
张柬之这才惊醒,但已后悔莫及。他多次劝皇帝诛武,皇帝不听。只好退而建议说:"革命之际,宗室诸李,诛夷略尽;今赖天地之灵,陛下返正,而武氏滥官僣爵,按堵如故,岂远近所望邪!愿颇抑损其禄位以慰天下!"意思很明白,连"诛"字都不敢提了,只提"抑损其禄位",但皇帝仍不肯。张柬之等人终于懊恼万分,"或抚床叹愤,或弹指出血",心想当初不诛武三思,是想给你皇帝留个面子,让你皇帝去诛,以张你天子之威,显你天子英明。"今反如此,事势已去,知复奈何!"后来也有敬晖等帅百官上表,要求"降其(武三思)王爵以安内外",皇帝依然不从。
这样一来,武三思就更得宠幸了,连连给加官晋爵。尽管累累还有人上书,如皇帝多次微服私访武三思,监察御史崔皎密谏,劝皇帝不要"轻有外游",以防不测。谁知道皇帝反而向武三思泄露,更加深了武三思同党们的"切齿"之恨。加上桓彦范等人正直之至,累犯皇威,连皇帝要用妖妄术士郑普思、尚衣奉御叶静能,他们都死谏不从,"固执不可",更惹起皇帝的恼怒。
这边厢无所作为,那边厢可就不客气了,该武三思他们下手了,他很快就网罗了得力的爪牙。敬晖因怕武三思弄馋,便派了一个叫崔湜的人为耳目,伺其动静。但这个人见风使舵,见皇帝器重武三思,便悄悄投靠了武三思,反成了武三思的奸细。还有一个叫郑愔的殿中侍御史,先前曾因为二张(易之、昌宗)效力而被贬,如今投靠武三思,更明确地挑明关键是要去掉张柬之、敬晖、桓彦范、崔玄暐、袁恕己等五人,说"彼五人皆据将相之权,胆略过人,废太后如反掌。"又说:"彼五人日夜切齿欲噬大王之肉,非尽大王之族不足以快其志。大王不去此五人,危如朝露"。武三思大悦,遂与他和崔湜共谋反击之策。
第一步,明升暗降,削其实权。三思与韦后加紧在皇帝面前诬陷"五人",说他们"恃功专权,将不利于社稷。"皇帝听信。由于前此皇帝曾下过诏,以张柬之等皆立功之人,赐以免死的"铁卷",武三思要置他们死地不容易,因此,他便向皇帝提出封他们"为王,罢其正事,外不失尊宠功臣,内实夺之权"。于是,封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张柬之为汉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崔玄暐为博陵王,皆罢知政事,赐金帛鞍马……("五人"后称"五王")然后,武三思令百官重修武则天的政制,凡不跟武氏走的皆排斥掉,曾经被"五王"驱逐的恢复权位,"大权尽归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