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苏?奈保尔(V.S.Naipaul,1932~),英国作家。出生在特立尼达,是印度婆罗门的后裔。11岁开始热爱文学,1950年他到英国牛津大学专攻文学。195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1953年成为自由撰稿人,1954~1956年担任BBC“加勒比之声”的主持人,1957~1961年担任《新政治家》杂志的专栏撰稿人。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小说《米格尔大街》(1959,获萨默塞特?毛姆奖)、《比斯瓦斯先生的房间》(1961,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在自由的过度》(1971,获布克奖)、《河湾》(1979,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游记随笔《在信徒们中间》(1981)、《寻觅中心》(1984)、《超越信仰》(1998)等。1993年,他成为英国戴维?柯翰文学奖的首位获奖者。
父与子
奈保尔走上文学之路归功于他的父亲。
奈保尔出生于1932年,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岛上印度人的后裔。他的祖上是婆罗门,家道败落后,祖父作为契约劳工来到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他的父亲努力奋斗,终于成为特立尼达《卫报》的记者。
于是他也鼓励奈保尔通过写作改变自己的命运。奈保尔在成名作《比斯瓦斯先生的房间》中缅怀了自己的父亲。这是一个在特立尼达殖民地生活的,充满野心和梦想的小人物在平凡生活中的奋斗和痛苦的故事。这部作品给奈保尔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18岁时,奈保尔进入牛津大学。牛津彻底改变了奈保尔的生活。他的写作生涯也从此开始走向辉煌。当奈保尔从英国学成归来,家里已是人去楼空,父亲因心脏病去世了,他甚至没有看到儿子的处女作出版。父亲的离开给奈保尔留下了无尽的悲伤。
2000年,奈保尔出版了《父子之间:家庭书信集》,这本类似于《博雷家书》的书收集了1950~1953年在牛津读书期间奈保尔和父亲之间感人至深的往来书简。
一个特殊的声音
诺贝尔文学奖的盛宴,常常只能见到欧美面孔,然而第100个大奖却颁发给一个来自第三世界的作家——奈保尔。作为印裔英国移民,他和拉什迪、石黑一雄并称“英国移民文学三雄”,在英语世界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这是因为他们的作品里流露出来的世界意识。
奈保尔一生酷爱旅游,他观察现实,质疑历史,变成了一个文化的旅行家,一个“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的深刻体验者。
在《在自由的国度》里,奈保尔描写了自己所感受到的跨文化的生活经验。奈保尔试图告诉人们:没有人能和他们所处的异质文化背景相融合,移民所感受到的永远是文化上的无归属感和异化疏离感。
《在自由的国度》为奈保尔带来了更大的声誉,从那时起,他就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奈保尔被人们称为“世界作家”,他则称自己为“世界公民”。
然而,他却找不到安身立命的精神之地。在他看来,印度是肮脏的,特立尼达是浅薄的,英国的精神文化是没落的。尴尬的文化身份,使他找不到自己的归属。
奈保尔对这种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伟大的作家都描写高度组织化的社会。我没有这样的社会,我无法分享这些作家的假设。我并未看到我的世界在他们的世界中被反映出来。”
即将封笔
奈保尔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不过在2004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即将出版的新作《魔种》将成为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因为这位72岁的老人已经丧失了撰写下一部作品的精力。
他说:“我已经老了,而写作需要大量的精力,《魔种》将成为我的最后一本书。”他称自己的新作将与自己曾生活过的不同世界联系起来。《魔种》是他早前的小说《半生》的续作,讲述一个男子为了改变印度贫穷的状况而参加游击队,但却发现这样的抗争只是一种虚假的姿态,最终他因为杀死了三个警察而被投入监狱。
这位享誉文坛的作家的作品独具特色,总是自由地穿梭于现实与虚构之间。在《抵达之谜》中,这部“半自传体小说”打破了纪实与虚构、小说与散文的界限,以类似印象画派的笔法,捕捉外界事物留存在心中的影像——那些跳跃的记忆光点、闪烁的人影、生活碎片、乡野景色和朦胧的伤怀之情。
人是复杂的。想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位如奈保尔那样力图直面现实而又肯于深思的作家绝非易事。对我们来说,最有益的大约还是读读那些好的作品,比如《比斯瓦斯先生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