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妇孺皆知的名言,深刻生动地道出了目光接触在人际交往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目光不仅表达情绪,还能传达信息。所谓“眼睛会说话”,就是说不同的目光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愿。目光锐利的人通常比较干练,目光暗淡的人比较自卑,目光亲善的人比较有人缘。亲切友善的目光让人心生好感,产生亲近的欲望,亲善的目光,能增加个人魅力,更能促进交际的成功。礼貌都是相互的。如果别人对待你不是很礼貌,你要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目光不够亲善和气?
怎样的眼神受欢迎?
不同性格、不同心态的人会有不同的眼神;在不同的场合中,同一个人的眼神也难免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变化;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同样一个人,眼神的变化就像夏季的天气,变幻不定。眼神是心灵的语言,反映着人心理的细微状态,影响着人们交际关系的进展。热切注视表示期待和欣赏;目不斜视表示骄傲;被人注视时立刻转移视线,表示拘谨或心虚;肆意地在别人身上游移目光,表示挑衅或怀疑;视线从不投向与自己交谈的人,表示对话题没有兴趣;面无表情地斜视,表示轻蔑和不屑;眯着眼睛看人,表示关注或者鄙夷;戒备的眼神表示怀疑和不安。
与关系亲密的人交谈,你的眼神专注而热情诚恳,受人欢迎;与陌生人在公共场所共处一隅,你的眼神大方自然,不频繁地投向对方,受人欢迎;初次见面,你的眼神充满信任与喜悦,受人欢迎;久别重逢,你的眼神中洋溢着思念和企盼,久久地投向对方的眼睛,受人欢迎;观看演出、听报告或演讲时,你的眼神流露出欣赏和赞美,专注于台上的主角,受人欢迎;讨论问题时,你的眼神中透露出智慧和沟通的欲望,礼貌地投向对方,受人欢迎;别人受到侮辱时,你的眼神充满同情和关怀,受人欢迎;别人获得成功时,你的眼神中流露出祝福和羡慕,受人欢迎。
刘心平老师是某大学著名的教授,受到众多学子的追捧,很多外校的学生,甚至外地的学者都慕名而来聆听她的精彩演讲。一个刘心平教授的得意门生,如今已经是媒体名人,谈到给过自己很多帮助的刘教授,总是从神情中流露出由衷的敬仰。他说:“刘老师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她的目光。她看你时,目光柔和,充满智慧,真诚而坦然,眼神直射入你心底,让你觉得不听她讲课就是一种罪过。好多次我走神时无意间撞上刘教授的目光,马上就感到惭愧,赶快收回心思专心听课。现在想想,如果不是大学4年受到了刘教授目光的鞭策,恐怕我还是个很平庸的人,走不到今天呢!”
教师的眼神灵动而充满鼓舞,企业家的眼神锐利而充满热情,政治家的眼神坚定而充满威严。总的来说,人们喜欢真诚的、热情的、友好的、关切的、自信的眼神。眼神符合施予者和接受者的身份、性格,符合交际场合的需要,运用得体才能受欢迎。
当别人取得成绩时,千万不要用无所谓的眼神看他,这样他会对你产生敌意,当别人遭遇尴尬,希望自己安静和反省时,请不要对他投以任何意义的目光,此时,你的消失就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看人应该把目光放在哪里?
目光该放在哪里?这要看你面对的人和你是什么关系,你身处什么场合,你身处的氛围如何。无论对谁,目光都应该自然大方,温和庄重。逼视对方的眼睛,在对方身上上下左右地看,偷偷看对方或不加掩饰地盯着对方看,都是有失礼貌的表现。
在公务、商务交往等社交活动中,面对陌生人或者同行、合作伙伴、熟人、普通朋友时,我们通常把目光放到对方的胸部以上。重点位置在额头与双眉之间、眉毛和眼睛之间。这样的目光范围不容易给双方造成压力,利于营造平等融洽的气氛,利于双方交际的顺利进行。与人面对面交谈时,要把目光放在对方的脸上,适当地与对方对视,以表示聆听、理解或询问,同时表示尊重和沟通的诚意。但当双方陷入沉默时,就不要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样容易使双方尴尬,不利于话题的展开。
当参与会议讨论等多人场合的交谈时,目光要照顾到在座的每个人,不要只看一个人。当你转换交谈对象时,目光也要随之投向新的交谈对象,这是起码的礼貌。需要注意,对于陌生人,如果你只是对他表示好奇或欣赏,最好不要让他觉察到你观察的目光,更不要对视他的目光,这样是不礼貌的,会让对方感到受到了侵犯。
小雨去另一个城市看望两年不见的姑姑,刚进门时,感觉有些陌生,因此稍微有点不知所措。但是当姑姑接过她的背包,亲热地拉她在沙发上坐下,用亲切的目光注视她的眼睛,热情而爱怜地打量她周身上下时,小雨一下子放松了。她积极地对视姑姑的眼睛,从那充满关切的眼睛里感到了熟悉的亲情。两人很开心地聊起了老家的事情。
在私人交往的空间里,当我们面对亲人、好朋友、恋人等关系亲密的人,我们可以把目光放在对方的眼睛、嘴唇和胸部,这些范围属于亲密区域,相互的适当注视能很好地传达真挚的感情,利于双方良好关系的进展。
迎送宾客时,目光要放在对方身上,至少要放在对方冲着你的方位上。如果送客人走时,客人走过一段路回头看你,虽然你仍站在原地,却偏头看着另外的方向,客人心里就要多多少少有些不快。
一般情况下,人们如果面对面交谈了10分钟,谈话的同时,你应该有累计5分钟左右的时间把目光放在对方面部,而在对别人的脸行“注目礼”的这段时间里,你应该有至少累计两分钟的时间把目光投射到对方的眼睛。无论是看睑还是看眼睛,注视对方时间过长,会让对方感到窘迫。注视对方时间太短则会让人觉得不受尊重。
和外国人或其他民族的人们交往时,要“慎用目光”。在欧美国家,通常不允许男性过多地注视女性,同性之间也不宜对视时间太长,否则有同性恋的嫌疑。在日本,人们交谈时目光不能放在双方的眼睛而要放在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