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低龄儿童用画笔描绘出美的图画,同时也提高了他的智力水平。
绘画是人类表达思想、抒发与交流感情所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要培养低龄儿童的绘画兴趣,还应该培养儿童乐观愉悦的情绪,使生活中的事物形态、色彩、特征变成儿童自己的丰富多彩的图画语言,让幼儿能运用这种语言去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成年人绘画必须讲究技巧与技能,但这不应当让儿童过多地去效仿。因为低龄儿童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培养与锻炼对生活的敏锐观察能力、对艺术真善美的鉴赏能力、对形象的记忆能力,以及对构思的想象能力,从而获得对生活的艺术再创造与表现能力。
那么,怎样用画画来提升低龄儿童的智力呢?
首先,要掌握低龄儿童画画的心理特征。儿童的思维都是比较具体的。他们在感知客观事物时,都是一个一个认识的。因此,低龄儿童在绘画上表现出“突出中心事物”这一特点,想要画什么就去画什么。
低龄儿童没有完全建立起合乎逻辑的空间概念。因此,他们不能完善地掌握上下、前后、左右三度空间概念。他们对比例估计的能力发展又比较晚。让幼儿在平面纸上画出表现出具有三度空间的画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幼儿的画就具有一种没有远近、没有前后、没有大小、任意排列的平面构图形式。儿童“求全”,力求表现和反映真实生活,技巧欠缺。这实质是儿童绘画心理活动的反映。
想象与幻想在低龄儿童心理活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他们常常以想象代替思维,把幻想与现实融为一体。儿童的知识虽然很少,却可以不受限制,海阔天空地任意想象。他们看月牙像个秋千,就想上天去做游戏。这一点和成年人有很大的区别,成年人见多识广,想象力反而受到压抑,自由发挥的余地受到限制。低龄儿童画画时为了表现自己的感受,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技巧能不能胜任。
低龄儿童画的创作,在色彩使用上也反映出他们的心理特点。儿童们普遍喜欢色泽鲜艳、对比强烈、明快的色调,不喜欢灰暗的色调。幼儿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也主要靠色彩,如“红苹果”、“红皮球”、“红皮鞋”、“红花”、“绿树叶”……据有关专家研究,这些颜色本身的特性与幼儿的颜色视觉有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儿童对颜色具有强烈的心理对比感,所以低龄儿童画画,或大红,或大绿,或深蓝,或浓墨,参差杂错,不拘一格。这是低龄儿童由颜色对比产生的夸张感受的表现。低龄儿童在生理、心理上发展的局限性使得幼儿的画具有朴直的心理特征。
所以,在教低龄儿童作画时,要内容丰富、富有变化才能使低龄儿童画画兴趣持久,提升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