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故事充满情趣,有种特别的亲切感,儿童在生活故事中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榜样,进而产生学习仿效的愿望,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借此机会,父母可以教他们许多为人处世的聪明才智。
生活故事的叙述对象是儿童的生活过程及其相关环境,主要特点是能让低龄儿童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在生活故事中,儿童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榜样,进而产生学习仿效的愿望,有利于低龄儿童的成长。与此同时,他们在以后看到有不良习惯的同龄人时,也会引起相应关注。
在欧洲,十分重视对低龄儿童讲生活故事。在那里的社区,设有“故事妈妈”角色,专门为幼儿讲幼儿生活故事、童话故事、名人成长故事等,以此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比之下,我国父母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所讲的故事,基本上还处于自发阶段。父母在这方面比较重视,儿童就能听到较多的生活故事,求知欲就能得到较大满足;如果父母这方面不重视,或者根本没时间照顾儿童,这样的儿童就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求知的潜能就远远不能得到开发。
别以为“现在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什么都知道”,事实绝非如此,否则也就不会有“养不教、父(母)之过”的千年之叹了!
套用一个著名句式可以说:每个儿童爱听故事的天性是相同的,每个儿童不爱听故事的情形则各有各的不同。
时代在发展,再经典的生活故事也要古为今用,糅合进时代气息。这样,才能让低龄儿童从生活故事中受到启迪。
(1)辩证看待“孔融让梨”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最著名的生活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它告诉儿童,从小要养成谦让的美德。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这样的故事还符合这个时代特征吗?
见仁见智,在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不要说“孔融”想“让梨”没有机会,即使在表兄妹中有这样的机会,也绝非表明孔融“让梨”了,就由此可以肯定其他人就“谦让”。因为归根到底,“大梨”总得有一个人吃,无论谁吃,与“谦让”没有必然关系。
更何况,在这个竞争时代,“谦让”并非永远是美德,它同样可能是缺乏朝气、缺乏上进心、缺乏竞争意识、无所作为、失败的代名词。
更重要的是,有太多的儿童在外人面前“谦让”了,过后又感到懊悔不已,长此以往反而会形成双重人格,对成长不利。
美国白宫一位著名人士回忆自己小时候妈妈是这样教育他的:
有一次,妈妈拿来几个大小不一的苹果。他和两个弟弟都争着要吃大苹果。怎么办?这位美国妈妈并没有要求他们学中国的“孔融让梨”,而是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拿在手里,对他们说:“门口有三块草坪,你们谁修得最快、最好,就有权吃这个大苹果。”
后来他在除草比赛中获胜,从妈妈手中得到了这个大苹果。
由此他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东西,就必须干得最出色!从此以后,妈妈一直是这样教育他们的,他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
在这里,这三位“孔融”虽然没有“让梨”,可是他们在正当、公平的竞争中懂得了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在竞争中取胜,这比“孔融让梨”一味要求幼儿谦让、克己更具有意义,也更符合我们这个竞争时代的客观要求。
(2)虚拟情景,假想代入
儿童年龄小,许多道理他们听不懂。这时候如果父母能利用生活故事的形式,虚拟情景、假想代人,就能轻而易举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5岁的小孩在商场里突然走失了,妈妈急得浑身发冷。后来幼儿终于找到了,原来他一个人在商场角落玩游戏。妈妈并没有对他发火。而是搂着他说:“你一个人怎么跑掉了?你是怎么想的呢?”
晚上妈妈和幼儿一起看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拐卖幼儿的新闻报道,妈妈便让孩子想一想:“如果找不到妈妈,全家人会多痛苦!”
有一次,孩子俯着大半个身子趴在阳台栏杆上往下看,妈妈一看吓坏了,可是并没有骂他。把他抱下来后,两人做了一个小实验:拿一只玻璃杯放在桌子边缘,推倒,让孩子当面看它滑落、摔碎后的可怕局面。由此幼儿明白了,如果自己从高处掉下来会有多可怕!
实践证明,当低龄儿童犯了错误而又不听劝告时,父母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其效果远不如以这种方式演绎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