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宜解不宜结。
——民谚
以德报怨,就是以恩德来报答别人曾给予自己的怨恨。显然,没有与人为善的愿望,没有博大的胸怀和宽宏的气度,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中华民族具有高尚的传统美德。明初理学中提出了“不念旧恶”的主张;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提倡:“对自己的同志和兄弟能够以德报怨。”不计前嫌,克己让人,以德报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常常采用的一种好的方式。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在齐桓公成为齐国国君之前,齐国的公子纠曾同他争夺君位。管仲为了帮助公子纠,射过齐桓公一箭,幸好射在了衣带的钩子上,不然齐桓公就没命了。然而,齐桓公当上国君后,不仅没有报这一箭之仇,反而委管仲以相国之重任。在管仲的全力辅佐下,齐国日益强盛,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新序·杂事四》讲过这样一段故事:战国时期,魏国大夫宋就担任和楚国邻界的边县县令。两国的边亭都种瓜,魏国边亭的人勤于浇灌,瓜长得很好;楚国边亭的人懒于浇灌,瓜长得不好。楚亭人出于嫉妒,夜里偷偷去拔魏亭的瓜。魏亭人发现后也要去拔楚亭的瓜,宋就不但予以制止,而且让魏亭人在夜里悄悄地为楚亭人浇瓜,楚亭的瓜于是长得越来越好。楚王闻知此事后,感到很惭愧,以厚礼致谢,并主动要求与魏国建立睦邻关系。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大概都记得,孙权伐黄祖时,孙权部将凌操被黄祖部将甘宁用箭射死。不久甘宁归附孙权,为东吴屡立战功,但凌操之子凌统,为报杀父之仇,每遇甘宁都要与之拼命。后来凌统在与曹操部将乐进交战时,被坐骑掀翻在地,就在乐进持枪欲刺时,甘宁一箭射中乐进,救下凌统,凌统深受感动,顿首拜谢甘宁。
齐桓公、宋就、甘宁等人堪称以德报怨的典范。他们的做法收到了化消极为积极、化冲突为和睦、化对手为朋友的功效。《史记·管晏列传》评述道: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成就霸业,得力于“管仲之谋也”。《新序·杂事四》指出:“梁(魏)楚之欢,由宋就始。”即魏国和楚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宋就开始的。《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写道:甘宁救了凌统后,凌统“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再不为恶”。
上述以德报怨的善行义举,给了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对我们正确处理人际间的矛盾和纠纷,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方式,人都有些自知之明,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是与非,心里多少是清楚的,因此在对不起他人的地方,难免心存愧疚之意。一旦出乎意料地得到对方的原谅,甚至得到对方真诚的关心和帮助,一般说来都会生发出由衷的愧悔、感激之情,进而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过失。所以说,显示了高度涵养的以德报怨,是超越个人之间恩恩怨怨,协调和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今天的和平建设时期,人与人之间并无根本的利害冲突。至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接触多了,出现一些误会、摩擦和分歧,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不愉快,是免不了的事情。可是有人却容忍不下,计得失,算恩怨,针尖对麦芒,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怨报怨,导致矛盾激化,关系紧张,双方都捆绑在无休止的争斗战车上。
生活当中的许多事实表明,容人之过,谅人之失,以德报怨,是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农民的庄稼被邻人的牛踩坏了,这位农民捉到牛后把它牵到荫凉处喂以水草,在牛卧倒休息时还为它驱赶蚊蝇。邻人见后惭愧不已,一再道歉、致谢,并主动赔偿损失。
试想,要是这位农民为出一时之气而把牛打一顿,结果将会如何呢?很可能惹出新的纠纷,甚至就此结下仇怨。可见,以德报怨,怨恨自消;以怨报怨,积怨益深。
然而,我们提倡以德报怨,是指原谅并适度厚待那些一时触犯、伤害过自己的人,而绝不是姑息纵容坏人、恶人。对那些以坑人为快的小人应该批评教育;对为非作歹而又不思悔改的恶棍,要绳之以法,使其罪有应得。
中国有句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许多人从亲身经历中体会到: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少一个仇人少一堵墙。以德报怨,化怨恨为友爱,减少对立面,广交天下友,将有助于我们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和氛围,以开辟通向事业成功的宽阔的人生之路,使我们活得轻松愉快,活得充实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