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65400000042

第42章 读一读孟子的“养气说”

若是好念,便扩充起来,必见之行。

——杨继盛

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念头,有是非之分、正邪之分、善恶之分。善念,是万善之门,从这里可以走向人生的制高点;恶念,是万恶之源,从这里可以滑入罪恶的深渊。正如北宋哲学家程颐所云:“至大之恶,由于一思之不善。”“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因而人们常说:坏念头是比狮子老虎更可怕的敌人。

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导向作用。思想支配行动,这是一条定律。善念支配行动,则能使良好的道德行为通过善念的心理活动得以实现。可见,善念是善行的先导。

二是推动作用。善念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思想感情,也是一种道德意识。因此说,善念是道德行为建设的内在动因,是指导人们去行动的无形的内驱力。

三是积累作用。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靠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积累。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很懂得量变到质变的道理,因而十分重视量的积累。一个人或善或恶,都是不断积累、不断变化的结果。

古人所讲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积微成显”、“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积礼义而成君子”等,都意在说明善念、善思、善言、善行积累之重要。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可以看出,善念之积累对于一个人良好道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善念不是先天的,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道德教育、环境熏陶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善念来源于崇高的信念。信念是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主义、学说、理论、思想或宗教的信奉与尊崇。信念是人们言行的指南,是人生杠杆的支点,是支撑理想大厦的精神支柱。信念对于一个人的思维趋向、人格追求以及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英雄观、幸福观等,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我们的信念,是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追求光明,追求真善美,追求和献身美好的事业。这样的信念一经在自己头脑里生根,它就会成为自己的善念之源。

善念来源于正确的善恶观。善恶观是指人们对善恶的本质、起源、标准以及善恶评价的依据等问题所持的观点和态度。一个人对善恶的无知是误入迷途最主要的因素。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善恶观,才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抑恶扬善,走向光明。我们的善恶观,以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善的标准,与之符合则为善,与之违背则为恶。这种善恶观的确立,会强化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善念,会使自己的心中常怀善念。

善念来源于“思无邪”的心理自觉。要做到“思无邪”,最重要的是克服“自私自利”的邪念。《荀子·非相》中说:“形相虽恶而心求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求恶,无害为小人也。”只有“思无邪”,才能善念生;只有善念生,才能德行正。

善念来源于后天的实践。善恶观念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实践中形成的。善念是宝贵的,然而,只有经过实践把善念转化为善行的时候,才能实现善念的社会价值。因为善念是根,善言是花,善行是果。

要做到常怀善念,就要经常自思内省,排除邪念。明代杨继盛在其《遗嘱》中有一段深刻的论述:

心以思为职。或独坐时,或夜深时,念头一起,则自思曰:“这是好念?还是恶念?”若是好念,便扩充起来,必见之行。若是恶念,便禁止勿思。方行一事,则思之,以为此事合天理,不合天理?若是合天理,便行。若是不合天理,便止而勿行。不可为分毫违心害理之事。

此段论述令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应该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悲,是善则喜。去恶扬善,唯善是举。孟子的“养气说”讲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他在讲到牛山之木为什么会光秃秃的时候说:这里的树木虽然因过伐而损伤,但它日日夜夜在生长着,雨露在润泽着,本可以重新萌发的。但是,到了白天,紧接着就放羊牧牛,那点新的萌芽又被牛吃掉了。如此形成的恶性循环,终于使牛山成了不毛之地。并以此来比喻人的善德修养也是如此。夜里人们反思自己过错的善念,调养浩然正气本有收获,可是,到了第二天白昼,又被那些外事、外物、外人所干扰,便会又失去了自己的夜有所思的善念所得。这就和牛山之木一样。所以人的善念修为,不但需要有所思、所省、所得,更要在日常中去身体力行,持之以恒,才会有所养成。

同类推荐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 文明及其缺憾

    文明及其缺憾

    本书是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对当时西方人类社会现实进行深入剖析和批判的代表作,其中包括《一个幻觉的未来》和《文明及其缺憾》两部分内容。本书与《自我与本我》《超越快乐原则》《图腾与禁忌》《摩西与一神教》等著作,共同构成了弗洛伊德晚年用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来评价社会文明和文化问题的系列著述。本书是弗洛伊德后期对西方社会、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宗教等问题进行的基于精神分析视角的理性分析,是弗洛伊德晚年对其生活的欧洲社会文明问题的不懈探索和反思。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是儒家思想千年经典绝学。《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进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大师的哲理笔记

    大师的哲理笔记

    《大师的哲理笔记》一书通过大师们写的随笔为我们解读他们对人生的思考,读后让我们获益颇多。大师们在人生、生活、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大师们洞察世事的睿智和丰富的阅历,能给予我们无尽的启示。
热门推荐
  • 驱魔一道

    驱魔一道

    大明初建,明太祖朱元璋顾忌造反动荡,命刘伯温斩尽天下龙脉。却不想龙脉一除,各方妖魔动荡,灵气肆意流失,供兽成妖。但越往深处发掘,洪岐山发现这件事,好像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逗比会说人话的萌猫“将军”,体内藏着秘密的平安,时而沙雕时而正派的驱魔一道二代传人洪岐山,他们在这个满是人妖纷争的世界里,该怎么去守护那些应该被守护的东西?ps:无系统,无种马。一部正经又传统的玄幻文。第一次写,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书友群:955056763
  • 白发玄衣上九天

    白发玄衣上九天

    秦昊本是一名普通人,莫名获得七大圣的传承,又因种种原因穿越到一万年前,且获得昊天尊之称,与七天尊齐名,与诸佛道长,寿与天齐。忽而天帝恻隐,天庭浩荡,大战一触即发,八天尊与诸佛道长及七大圣连手封印天帝,但时间不长,因此作为穿越者的秦昊因为古天尊的法术再次回到出生的起点,循环往复,只为求得破解之道。但是...这个平衡却被一名来自另一个宇宙的秦昊打破了,他...来到了这个世界,且...替代了原本的秦昊。
  • 困于泠然

    困于泠然

    阳光明媚的下午,时泠躺在贵妃椅上打盹,迷迷糊糊之间听到由益然说:”我不会再离开你了。“时泠无意识的应了一声,让他羞红了脸
  • 邵氏闻见录

    邵氏闻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世之英雄联盟系统

    异世之英雄联盟系统

    穿越异世重生为帝国第一纨绔,随身携带时下最火游戏英雄联盟系统召唤游戏中的女英雄,拥有英雄技能,纵横异界异世剑圣和无极剑道的对碰,异世魔法和符文之地魔法的较量“哥哥,你有看到过我的小熊吗?”...........
  • 退去的时光

    退去的时光

    从20世纪的七十年代未开始,在中国的乡,镇,市有这么一群人,在老百姓眼里,他们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打架斗殴,有的欺行霸市,有的坑蒙拐骗……这些人俗称“混混”,在南方某些省市称之为“流子”。本文讲述的是和我村里的一个青年从“小混混”,渐渐地成为名震一方的“大混混”的一系列故事。
  • 师士无双

    师士无双

    噢,其实这是一个魔法星球少年,来到星际机甲时代、东搞西搞的故事。PS:此书用两个字来解释就是——虫二!
  • 生活的天空

    生活的天空

    本小说根据实体人物写照编排,故事情节多元化,有校园青涩恋情,现实社会历练,成长恋情,创业励志等几个板块构成。合适读者随喜好翻阅,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 综漫之古明地幽

    综漫之古明地幽

    一个古明地的读心妖怪(人类?)的世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