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自然而然、快乐轻松的,但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一件艰难的事情。人的成长离不开养育,由于人已经不是简单的生理动物,而以社会属性为根本属性,所以最重要的养育是关爱,是良好的教育。真正的爱,是成长的必要的养料,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启迪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完善。
对于人生各个阶段的成长,成年人的成长,他人的爱都是至关重要的。爱使人生得到充实,使精神得以升华,成为生命的源泉和动力。
一个没有得到爱的人,其成长将是艰难的,但他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超越来克服;而一个不懂得去给予爱、哪怕对自己的亲人爱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爱的人,他就更难以获得健全的人格成长的机会,成为一个内在发育不良的残疾人。
真正的爱,不是溺爱,不是狎邪
真正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健康的爱,是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事情,为其忧喜。
纵容的溺爱不会促使人成长。伴侣间的狎邪的情爱也难以承担共同生活的重担。
人生唯有成长能够步入新的境界,使得生命随着时间的迁移得以焕发、超越和更新,只有真正的爱有助于人实现宝贵的成长。
爱带给人的最珍贵的礼物,是成长
俗话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真正的爱,而最大的关心莫过于对对方成长、进步问题的关心。
对成长阶段的人,对他的爱,助佑其蓬勃向上,日日更新。其实,处于人生任何阶段的人,只要获得了真正的爱,都可以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新生,从原来的低谷和僵局中走出来,从日积月累的沉闷乏味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实现另一种意味的成长。即使老年人,也需要生命的成长,需要真心的关爱。
获得他人的爱固然重要,但只有当一个人懂得了什么是爱,如何去爱,才能实现人生的真正的成长,才能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一天早上,他与朝霞一同起身,走到日光的前面,向着太阳说:“你这伟大的星球,假如不是因为受你照耀之物,你的幸福又在哪里?”
我餍足了智慧,如采取了过多的蜜的蜜蜂,我需要向我伸出的求索之手。
爱自己,然后再爱这个世界
尼采爱自己吗?尼采追求生命的昂扬精神,超越意志,没有比尼采更高调地爱自己的人了,他描述了自己高贵的出身,怜惜自己早年丧父的不幸,时时顾恋自己抱病的身体。尼采是一个如此多愁善感、自我怜惜的人,因此才能够如此细腻地体恤他人,尤其是最难察觉的精神和灵魂的疾苦。
尼采喜欢独处,一个人在孤独中漫步。据说童年时,一天天下起大雨,正赶上学校放学,孩子们像一群惊慌的小鸟一样都呼啦一下子跑散了。只有弗里德里希·尼采在雨中一如既往地走着。当妈妈叫喊他,“尼采,赶快跑过来呀!”他却保持了原有的脚步说,“学校有规定,放学离校时不能乱跑,应该斯斯文文地走回家去。”
他是一个如此沉湎于自我世界的人。又是一个如此忠诚于人类之间的精神之交的人。他爱自己,体现为对自我超越性的追求,他爱他人,体现为要把自己的能量和热度奉献给他人。
真正的爱,必将自我与他人相连。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只有爱自己,才能爱别人。从爱自己出发,一个人必将爱世界,爱他人。如果我们这样说,爱自己的人注定是自私的,当他的个人利益与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他又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
事实上,真正懂得爱自己的人,反而懂得生命的意义,超越狭隘的自我保守意识,迈过人性卑劣的陷阱,超越庸俗的自私自利的境界。他从扩大和完成自己的生命意义出发,必将做出对他人有益的事情,对社会有益的贡献。而一个人倘若不懂得爱自己,必定是个灵魂残缺的人,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指望他真的具有爱人之心,即使有这份心,恐怕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说不定还会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情。
不做违心的、勉强的事情。
人应该先学会爱自己。
爱自己,不是自私自利,撒娇耍赖,而是懂得生命的可贵,自己的身世的意味,未来的方向、理想和前程。这些开蒙和领悟,是人作为人得以成长起来的根本。
从蒙昧的孩童时代起,人的心中开始逐渐注入领悟的光明,开始逐渐懂得珍惜人生的各个阶段,完成各个阶段该做好的事情。当我们还幼稚之时,不应该盲目屈从,不懂得保护自己,遭受损害;当我们长大,更要懂得洁身自好,远离恶人恶事,因势利导,给自己创造最好的提升条件。而当我们成长为一个人格成熟、羽翼丰满的人,才有可能利用自己心中的领悟和光明,去爱别人。
倘若不懂得自爱,使自己遭受或陷入伤害,造成心灵的扭曲,那恐怕也很难给予他人以爱。而真正的伤害实际上只能来自自己,如果自己足够自爱,是不会轻易遭受外界的伤害的。
爱自己
真正的懂得爱自己,是为自己寻求真正幸福的感觉。这不是贪婪地占有财富所能得到的,不是沽名钓誉所能得到的,不是钻营排挤、巧取豪夺、邀功显贵所能获取的。
爱自己,意在对更高层次的生命境界的不懈追求,当一个人采得了足够的真理之蜜,必然想给予他人分享。
寻得爱情的阳光,友谊的雨露
友谊和爱情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我们如果真的爱自己,就必然希望自己获得友情的温暖,爱情光辉的照耀。
而要获得他人的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能够给予他人以爱。
友情和爱,将个人修炼的能量之光投注给他人,投入对社会的关爱,从而赢得更大的尊重和关爱,实现爱的良性循环。
尼采给予了人类以哲学的光辉,智慧的蜂蜜,而他希望从外界获得的是爱情,但是他却终身没有如愿,直到疾病缠身而英年早逝。这是为什么呢?尼采既然给予的是全人类,就应该从社会上获得他的回报。以他的生活习性,他不会给予直接的生活伴侣什么,那么他为什么又一定要从一个私人伴侣的身上获得最高的回报渴望呢?
爱自己,才能爱他人,反过来,爱他人也才能爱自己,所以,尼采对太阳说:伟大的星球啊,倘若没有你所照耀的事物,你的幸福又从何体现呢?这样看来,一个爱自己的人,必然是要去爱他人的。
可以预言,我不久就要向人类提出比以往更为严峻的要求。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说明我是什么人。我的使命的恢弘与同时代人的渺小形成对比。
爱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动力
尼采心中真正的挚爱,是写作,是为时代提出新的精神,再造新的人类。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爱,尼采认为爱是人们的潜意识需求,这样的需求不是通过努力得来的,而是彼此自然产生的。如果刻意地去表现爱,那将成为虚伪。
尼采要摆脱“命运的轮回”,提出“超人”学说。爱的最高境界,终究是诞生出理想、叫我们为之奋斗终生的爱。尼采要为德国乃至现代的人类开拓新的精神空间,以此志向克服个人生活的失意。
即使在求婚遭到萨洛美的拒绝,又与萨洛美决裂之后,尼采也并没有消沉,他继续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写作当中。
在经历了痛苦、羞辱、懊悔、愤怒的种种折磨之后,尼采需要摆脱这一切。而能够帮助他做到的,就是让自己沉浸于纯精神世界的遨游和寻求之中。这时,他又开始体验到一种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的涌起。这种状态下,一部部重要的作品诞生了。
在健康处于不佳的状态下,思想的激情却一再踊跃。在孤独的为了调整健康而做的漫步当中,《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产生了,一个超人的形象呈现于尼采的笔下。他在思索和写作中感到了极大的快慰。
无论爱自己,还是爱他人,爱,最后都会进一步扩大为宽广的爱,推助我们去完成事业。
爱,尽管艰难,但不是决不能熄灭,因为,熄灭了爱,生命的光辉也就熄灭了。
爱,与理想息息相关
理想,是人们努力追求的一个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付出艰辛的行动力。但是,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懒惰,或者习惯了为懒惰找理由。这时,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力量来催促我们的行动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努力。
那么,爱,就是人生的动力。爱的境界可以狭隘也可以宽广。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也最终必然跟理想息息相关。当你觉得要有完美的人生才能抓住爱的时候,你就会努力去实现你那所谓的完美人生的目标。也就是你的理想。所以,爱使跟理想息息相关的。而理想是可以让你的爱变得更加宽广的。
重视事业,爱会更自如
要想爱变得更加宽广,我们就应该接受更多的东西,不受其他事情的影响。在平常生活中,人们的内在总把爱看得很狭隘,于是爱情给他带来了苦痛,但是,无论是爱情的欢乐还是苦痛,都应该成为事业前进的动力。当你把事业看的更加重要的时候,爱会变得更自如。比如,当你每天都在想着如何去建设一个完美的爱情的时候,你就会刻意地跟对方形式上地交流,希望爱可以多一点进步,但是往往会让对方觉得不自如。这就是你把全部经历都放在了爱上面。爱是宽广的,它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还会有你的事业、生活,这些都是爱的组成部分。且会更加真情地流露出来。
不把爱当成一项负担
以最宽广的爱,去从事你想做的事吧。爱是动力,不是阻碍。其实很多人把爱当作一种负担,认为有爱了,就应该对爱负责,其实那只是人们对爱的一种逃避而已,之所以逃避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得到爱,没有正确地认识爱。其实,爱使相互的,是不刻意的,真实地存在内心,这样就会有爱出现。
所以,当你们顺其自然地把对方存在心里的时候,你的内心活动将引发出你的各种关于爱德行为。你会因为帮助对方变成一种享受,于是负担的感觉便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