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忌来到邺城,假托魏王有令要自己代替晋鄙的职务。晋鄙将两块兵符合上了,但心里还是对此事产生了怀疑,他举起手来望着公子说道:“如今我聚集了十万人马,驻守在国境线上,作为这支大军的统帅,这是国家交给我的重任。公子如今单车前来接替我的职务,是什么缘故呢?”晋鄙打算拒不交出兵权。见此情形,朱亥立即拿出藏在袖中的重达四十斤的铁锤,一锤打死了晋鄙。
无忌于是统率了晋鄙的军队。他整顿军队,得到精兵八万人。接着率军进攻围困邯郸的秦军。在魏军和赵国军队的内外夹击下,秦军被迫解除包围,仓皇逃走。于是解救了邯郸,保住了赵国。
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国境线上迎接公子无忌,平原君背着箭筒和弓箭在前面替公子带路。赵王向公子拜了又拜,说:“自古以来的贤人,没有一个比得上公子的啊!”在这个时候,平原君自愧不能和魏公子信陵君相比。
无忌同侯赢告别后赶到晋鄙军队驻地的那天,侯赢果然面朝北自杀了。
魏安僖王非常恼恨无忌杀死了大将晋鄙。无忌也自知这一行动会得罪魏王。他已完成了打退秦军的任务,便派遣将官率领军队回到魏国,而他自己和他的门客却留在了赵国。
乐毅伐齐
乐毅的先祖是乐羊。乐羊担任魏文侯主将时,攻取了中山,魏文侯封乐羊在灵寿,乐羊死后,埋葬在灵寿,他的子孙就在灵寿安了家。后来中山王曾一度复国,但到赵武灵王时,又把中山消灭了,而乐氏后来就出了一个乐毅。
乐毅是一个有贤能的人,钻研兵法,赵国重用了他。到赵武灵王时,赵国发生了“沙丘之乱”,乐毅就离开赵国,投奔魏国。乐毅听说燕昭王因子之的叛乱而被齐国打败,因而对齐国十分怨恨,没有一天不想报齐国的仇。燕国疆域小,地辟远,兵力不能对付齐国,于是屈身求贤,以优厚的礼节对待郭隗,希望有才能的人到燕国来。乐毅正好在这个时候作为魏昭王的使臣出使燕国,燕王用客礼相待,乐毅再三辞让,仍被燕昭王任命为亚卿,任职较久。
当时,齐湣王十分强大,南面在重丘打败了楚相唐昧,西面在观津摧击韩、魏、赵“三晋”的军队,并与“三晋”进攻秦军,帮助赵国灭亡了中山,又攻破了宋国,所以扩地一千多里,同秦昭王争高低,不久便回归齐国。各诸侯国此时都愿意背离秦国而顺齐国。但是齐湣王骄傲自恃,老百姓不能忍受。于是燕昭王问起讨伐齐国的事情。乐毅回答说:“齐国过去称过霸,国土广大,人口众多,不能单独进攻它。大王如果一定要讨伐它,要与赵国、楚国、魏国联合起来才好。”燕昭王于是派乐毅约会赵惠文王,另派使臣联络楚国和魏国,又让赵彶向秦国说明进攻齐国的好处。诸侯都害怕齐湣王的骄横暴虐,争着要同燕国一起进攻齐国。乐毅将联络情况报告燕昭王,燕昭王征发全国军队,命令乐毅担任上将军,赵惠文王把相国印授给乐毅。乐毅便统领赵、楚、韩、魏、燕的军队进攻齐国,在济西大败齐军。各诸侯国都班师回国。只有乐毅率领燕军追击齐军到临淄。齐湣王在济西失败后,逃到莒。乐毅继续掠取齐国的土地,齐军都坚守自己的城池。乐毅攻入临淄后,把齐国的各种宝贝财物和祭器都运到燕国去。燕昭王听到燕军胜利的消息十分高兴,亲自到济水慰劳燕军,奖赏将士,封乐毅于昌国,号昌国君。于是燕昭王带着从齐国俘获的东西回国,而命乐毅继续率领燕军平定齐国的其他地方。
乐毅在齐国经过五年多,攻取齐国七十余城,都作为郡县归入燕国,惟独莒和即墨没有攻下。不久燕昭王去世,他的儿子立为惠王。惠王在当太子时就不喜欢乐毅,即位后,齐国的田单获得这一消息,又在燕国散布离间乐毅的话说:“齐国只有两座城没有攻下,其所以没有攻下,是因为乐毅同新王有隔阂,他想拥兵留在齐国称王。齐国所害怕的是燕国派其他的将领来。”于是燕惠王更加怀疑乐毅,听信齐国离间的话,便派骑劫取代乐毅为主将,想把乐毅召回。乐毅知道惠王对自己不好,怕被杀害,便投奔西面的赵国。赵国封乐毅于观津地方,号称望诸君。尊宠乐毅,使燕齐两国不敢轻犯赵国。
齐国大将田单后来与骑劫大战,设疑兵调动燕军,在即墨大败燕军,把燕军赶出齐国,全部收复齐国的城池,把齐襄王从莒迎接到临淄。
燕惠王十分后悔用骑劫取代乐毅,造成损军、亡将、失去齐国大片土地的恶果;又怨恨乐毅投奔赵国,害怕赵国使用乐毅乘燕国之弊而进攻燕国。燕惠王便派人向乐毅表示歉意,并且说:“先王把全国的大事都委托给将军,将军为燕国攻破齐国,为先王报了仇,天下人无不为之震动,寡人一天也没有忘记将军的大功,后来先王去世,寡人新即位,左右不负责任的话迷惑了我。寡人派骑劫取代将军,使将军久留在外,现在请将军把以前不愉快的事忘掉吧,回到国内来商量大事。将军听了别人的话,因而与寡人有隔阂,于是离燕去赵,将军认为这样做是妥当的话,那么你怎能还报先王对将军的信任和优待的意思呢?”乐毅听了这些话后,便给燕惠王一封信,婉言谢绝了燕惠王的劝说。
于是燕惠王又把乐毅的儿子乐简封为昌君;而乐毅往来燕赵两国之间,燕赵两国用他作为客卿。后来乐毅老死在赵国。
毛遂自荐
当公元前259年秦国围赵国的都城邯郸的时候,赵一方面求救于魏,一方面求救于楚。为了争取楚国的援助,赵派平原君赵胜为使者去进行谈判,打算推楚为盟主,定合纵之约,联兵抗秦。平原君决定带二十个随员一道去。在这二十个随员中,既要有懂得礼仪、善于辞令的学者,又要有武艺高强的勇士。平原君说:“假使用谈判的方式能把事情办成,自然再好不过了;如果用和平的谈判手段办不成,那无论如何也得在大庭广众之中用武力要挟楚王把盟约定妥。随从人员不到外面去找,就在自己门下食客中挑选。”挑来挑去,结果,符合要求的,只挑到十九个人,没有办法凑足二十人之数。这时,门下食客中有一个名叫毛遂的,径自挺身走到平原君面前,作自我推荐。他对平原君说:“听说你将到楚国去谈判合纵的问题,准备带二十个随从人员去,人员都不到外面找,而现在还少一个,希望你算上我,凑足二十人一起前往吧!”平原君说:“先生在我门下到如今有几年了?”毛遂说:“到如今有三年了。”平原君说:“凡是有才干的人,他在世上,好像钻子放在袋子里,它那尖锐的梢头会立刻显现出来。你在我门下,到如今有三年之久了,我的左右人中,从没有一个称赞和举荐你的,我也从来没有听到过你有什么优点,这可见你是一无所长了。你不能去,还是留在家里吧。”毛遂说,“我今天才要求你把我放在袋子里,你要是早把我放在袋子里,那整个钻子的锋芒都会显露出来,不仅只露出尖端就罢了。”平原君没法,只好让他同去。那十九个人站在旁边挤眉弄眼地笑他,不过,并没有把轻视他的意思说出口来。
毛遂等抵达楚国,因为经过长途行路中的交谈,那十九个人对他的看法大大转变,而且非常佩服了。平原君与楚王商谈合纵抗秦的问题,由于涉及到两国的利害关系,从早晨太阳出来时谈起,到正午意见还不一致,不能作出决议。那十九个人对毛遂说:“你到堂上去吧!”于是,毛遂按剑顺着台阶一级一级不停地走上去,对平原君说:“关于合纵的利害问题,只消两句话就可以讲清楚,你们今天从早晨日出谈起,谈到正午还不能作出决议,这是为什么?”楚王见上来这样一个人,说话如此唐突,就问平原君:“他是什么人?”平原君说:“是我的舍人。”楚王便呵斥他道:“你下去,我是在同你的主人说话,你是干什么的?”毛遂按剑走到楚王面前,说:“你之所以敢呵斥我,不过是以为你楚国的兵多人众,现在我距你只有十步之远,举手就可把你刺死,此时,你无法仗恃楚国的人多势众了,你的生命现在已掌握在我的手中。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为什么这样申斥我?我听说汤最初的根据地只有七十里,但最后却能君临天下。周文王最初的根据地也只有百里左右,但最后却使诸侯臣服。汤和周文王之所以兴起,难道是恃仗人多势众吗?实在是由于他们善于把握形势而奋发图强,发扬了他们的威力。现在楚国的土地,广阔五千里,武装起来能够作战的士兵有百万之多,这正是称霸争王可以凭借的资本。像你楚国这样强大,天下诸侯没有哪一个能够和你较量,那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罢了,然而,他只带了几万军队到楚国来和你打仗。第一次交手,就攻下了你们的鄢、郢(战国楚的都城,在今湖北宜城县西南)。第二次再战,又烧了你们的夷陵(楚先王之墓,在今湖北宜昌县东)。第三次打仗,还侮辱了你的祖宗。这是楚国百世不能消除的深仇大恨,赵国都为楚国感到羞耻,而你反而不觉得惭愧。合纵抗秦是为了你楚国,并不是为了我赵国,我的主人在你面前,你当着他竟敢呵斥我,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听罢,楚王的态度马上变了,很恭敬地连声说道:“好!好!你说的一点也不错,我将倾全国之力相助。”毛遂说:“纵约真的讲定了么?”楚王说:“定了。”毛遂于是对楚王左右侍从人员说:“去拿鸡、狗、马的血来。”血拿来了,毛遂双手捧着盛着牲血的铜盘,跪着呈递给楚王,说:“大王为盟主,当首先歃血而确定合纵,第二个才轮到我的主人,第三个是我。”毛遂于是在楚王殿上定了合纵之约。礼成,然后毛遂左手端着铜盘,右手招呼那十九个人,对他们说:“你们在堂下也依次歃血吧!你们跟着来没有什么用,你们只是平时说的‘因人成事’那样的人。”
平原君与楚签订了合纵之约以后,回到赵国,对人说:“我再不敢去观察人才了。我观察人才多至五千,就是少说一点吧,也有几百,自以为没有看错过人。但是,这次我对毛先生却看错了。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促使合纵之约,得以成功,使赵国的声誉比极贵重的宝器还要受人尊重,毛先生以他三寸之舌,只用几句话,就说服了楚王,胜过百万军队的威力。我从此以后,不敢再观察和挑选天下的人才了。”于是,平原君以上客之礼对待毛遂。
当一个人的才能没有被别人发现的时候,在适当的情况下,就应该像毛遂那样挺身而出而不怕别人讥笑。所以,现在把那些自告奋勇,自我推荐而敢于挑重担的人,就用“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来比喻。
虞卿救赵
虞卿是善于游说的读书人。他穿着草鞋打着雨伞,去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见面,赵孝成王赏赐给他一百镒黄金、一对白色的玉璧;第二次见面,被任命为赵国的上卿。
赵国和秦国在长平交战,赵国战败,还牺牲了一名都尉。赵孝成王问大臣:“我军战败,还损失了一名都尉。我准备命令军队反扑敌军,怎么样?”楼昌说:“这不行,不如派人去讲和。”
虞卿不同意楼昌的意见,转而问赵王:“请问,秦国是想打败赵国的军队呢,还是不想?”赵王说:“秦国看上去已经不遗余力了,必定是想打败赵军。”虞卿说:“大王要是信我的话,就派人带上贵重的财宝去归附楚国和魏国,楚国和魏国想得到财宝,一定会接纳我国的使者。而秦国一听说这样的事,必定怀疑诸侯们在合纵联盟,一定会害怕。这样,再跟它讲和,就不至于太吃亏。
可是,虞卿的意见没有被采纳。赵王很快派人出使秦国,商谈议和。然后,赵王又召见虞卿说:“我派人到秦国议和,秦国已经接纳我们了,您看结果会怎么样?”虞卿回答:“哎呀,大王为什么偏偏不听我的话呢?我们的使者到了秦国之后,秦王一定会大力张扬这件事,给天下人看。楚国和魏国知道赵国向秦国求和,一定不会来救援大王。而秦国知道没有人来救大王,也不可能跟大王讲和,而是会继续出兵攻打我们,赵军必败无疑!”果然,秦国大肆张扬赵国来议和的事,始终不肯讲和,同时,向长平增兵。长平一战,赵军损失惨重,而秦军则乘势包围了邯郸。
邯郸之围解除之后,赵王派赵郝去跟秦国签约,割给秦国六个县讲和,虞卿问赵王:“秦军已经撤退了,依您看,他们之所以撤退,是因为无力再攻呢,还是因为爱护大王?”赵王说:“秦军早就已经不遗余力了,一定是因为疲惫不堪才撤军,可是大王却把秦军打不下来的土地送给他们,这是帮助秦国来攻打自己。要是明年秦军再来攻打,大王可就没得救了。”
赵王把虞卿的话告诉赵郝。赵郝说:“不要听虞卿胡说八道,他了解秦军有多厉害吗?现在不割地,要是明年秦军再来打,大王怎么办?到那个时候,恐怕就不是割让这几个弹丸之地了,弄不好连内地都得交出去。”赵王说:“要是割地给他们,您能肯定秦国明年不再来进攻我们吗?”
赵郝回答:“这个我可不敢说。以前,韩、赵、魏三国都与秦国关系很好。现在秦国只和韩、魏两国相好,却进攻大王,肯定是因为大王侍奉秦国比不上韩、魏两国。现在,我可以替您挽回过失,开放边关,互相往来,像韩、魏两国一样和秦国交往。如果明年大王还是被秦国攻打,肯定是因为大王对秦国侍奉得还不够好,一定是落在了韩国和魏国的后面。所以明年怎么样,要靠大王您把握,我可不敢保证什么。”
赵王把赵郝的话告诉虞卿。虞卿回答说:“既然赵郝觉得,即使割地,也不能保证明年秦国不来进攻,那又何必割地呢?再说,秦国即使再能打,也不可能夺取六个县城;赵国即使再虚弱,也不至于连六个县城都守不住。秦军既然撤军,兵力一定是不足,我们不要太害怕它。我们可以用六个县城来笼络天下,去进攻秦国。这样,虽然失去了六个县城,但能从秦国那里得到补偿。要是听从赵郝的意见,那么大王每年都要用六个县城服侍秦国,只能多,不能少,那样下去,赵国可就没了。要是明年秦国再来割地,大王准备给它吗?不给的话,这会前功尽弃,秦国就会挑起祸端;要是给它的话,要不了多久,就没有土地可给了。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胃口无穷,用有限的土地去填无底洞,赵国怎么可能不灭亡?”
赵王觉得虞卿也有道理,犹豫不决,无法决定。这时候,楼缓从秦国回来,赵王于是就问楼缓:“给秦国土地好,还是不给好?”楼缓推辞说:“不好说啊!”赵王说:“没关系,不妨随便说说。”楼缓回答说:“我刚从秦国回来,如果说不给秦国土地,好像不太合适;要是说给它吧,又恐怕大王认为我是为了秦国。所以不敢回答。说实话,为大王着想,还是给它好。”赵王说:“好吧。”
虞卿知道了楼缓的话,马上朝见赵王说:“这是花言巧语,大王千万不要听信,千万不能割地。”
赵王又把虞卿的话告诉楼缓。楼缓说:“虞卿对天下大势还不够了解。秦国和赵国关系恶化,天下人都会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可以趁乱打赵国的主意。所以,还是赶快割地求和的好,以此来迷惑天下,平服秦国的野心。不然,其他国家会趁机来瓜分赵国。赵国现在是自身难保,怎么可能图谋秦国呢?所以说,虞卿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希望大王就这样决定下来,不要再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