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午,大队民兵连连长找到安子,郑重其事地说:“安子,交给你一个任务。今天下午两三点钟左右,从沟里下来两辆拉木杆子的大车,到你们青年点时把它截下来。你们正好没柴烧,这不就解决了嘛。”安子没多考虑就答应了。
中午吃饭时,知青们陆续回来了。安子跟大家说:“上午,民兵连连长找我说,下午有两辆拉木杆子的大车,从咱点经过,让咱们截住。下午大家都别去上工了,在家截车吧。”说音刚落,柱子把安子拉到一边,低声说:“我听说这两车杆子是大队一位主要领导批的,不能截啊。”安子愣住了,咂咂嘴:“这不扯,我也不知道啊。但是,我已经答应连长了。”安子考虑一会,一咬牙:“去他妈的,截!”然后,他对知青们说:“下午,你们都去上工吧,我自己截车。”柱子再一次提醒安子:“你可要考虑好。”
下午两点半左右,安子正坐在青年点窗台上,焦急地往沟里方向瞭望。突然,发现两辆大车从沟里出来,马上就要到青年点了。他急忙从窗台上蹦下来,几步跑到路中间,向马车举手高喊:“停车!”车老板一看有人截车,猛甩鞭子。拉车的三匹马,尥蹶子往前奔。安子一看不好,身子往旁一闪,这时,马车已经到了安子跟前,他顺手抓住马的龙头绳,往旁一拽,大车在路上横了过来。车老板吓得边拽闸绳子边岔了声的喊:“吁!吁!吁!”大车停了下来。安子又回到路中间,用手指着车老板,大声呵斥:“你他妈的活腻歪了,让你停车,怎么不停车?”车老板慑慑发抖,不敢说话。
这时,从大车后面冲过来十几个当地青年,最前边骑自行车的一位朝着安子直撞过来。安子双腿一叉,用左手抓住自行车把,右手朝着刚从车上下来还没站稳的青年下巴就是一拳,将其连人带车掀到路边沟里。这时,十几个当地青年立即把安子围起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青年点里跑出五六个女知青,她们拿着铁锹、烧火棍、煤铲子冲了过来。小清把铁锹递给了安子,安子就势将铁锹在十几个当地青年的头上抡了一圈。大声喝道:“谁敢动手,就把他脑袋劈开!”几个当地青年顿时吓得蹲在地上,不敢起来。
这时,车老板战战兢兢地走过来,从兜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安子。安子打开一看傻眼了,真是一位大队主要领导批准的。正在左右为难时,民兵连连长从大队部走过来,边走边问:“怎么回事?”安子把条子递给他,他看了一眼就把条子撕了,厉声说:“卸车!”车老板在知青的督促下,将两车木杆子卸到了路边的沟里。
晚上,知青们齐动手,将一多半的杆子锯断,留作烧柴用。
第二天早晨六点钟不到,知青们还没起床,大队书记和两位公社干部来到青年点。一进门,大队书记先向知青们介绍了两位公社干部的身份。一位叫部长的先发话:“谁是安子?”安子没吱声。这位公社干部又问:“谁是安子?”柱子猛地从被窝里坐起来,回答说:“我是,什么事?”“昨天,是你截的杆子吗?”“是。”“你为什么截我的杆子?”柱子顿了一下说:“你们公社、大队都有规定,不许乱砍乱伐树木,而且作为法规贴在办公室的墙上。可是你们领导干部却带头破坏这些法规,带头乱砍乱伐,你有什么脸面来问我。”这位公社干部当即就被问得哑口无言。
公社干部一看,他们不在理,再僵持下去也没有什么结果,部长说:“剩下那些杆子我拉走行不?”柱子碰了一下安子说:“那你们就拉走吧。”
这件事,为后来安子回城埋下了祸根。
多少年过去,安子心里一直不安。让别人替过,这不是自己的性格,但当时不知怎么,就没有勇气站出来。安子和柱子是结拜兄弟,在关键时刻,柱子为朋友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侠肝义胆,足见那个年代重感情讲义气的兄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