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兄妹两个人讨论了一会儿,似乎有一点成果了,完颜苍才竟然迂回地走到了杜宇龙的身边。
杜宇龙有些怪。
当然,不仅杜宇龙觉得怪,其他人都不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方圆圆本来是拿着一个蒲团坐在杜宇龙脚边的,一伸脖子,看到一个眼睛奇怪怪的,穿着怪怪的人,马上呆住了。
完颜苍才本来是来来干嘛的,杜宇龙大概猜得到,但,没想到他看到方圆圆,竟然呆住了。
这个情形,在方圆圆和完颜苍才眼里应该叫做一见童情吧。
既然这么美好这么陶醉,杜宇龙就不赶走完颜苍才了,反正自己不是笨蛋,在公布答案之前告诉这个内奸自己的想法。
陛下却已经迫不及待在汝嫣公主面前表现自己的英威不凡了,第二道题就出来了。
陛下说:"好,朕正好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想同时问一下在场的每个臣公,和汝嫣公主,这可能也是一个并无答案的问题,但朕却想听你们谁分说一番。谁最终能分说出结果而无人反驳,那朕就重重赏赐他。"
"陛下,小女想要这个赏赐!"杜宇龙还高兴呢,想着皇帝又在变着方折磨汝嫣公主了,没想到方圆圆竟然出来捣乱。
不过,杜宇龙也明白,这个大姐想在完颜苍才面前表现自己嘛。
皇帝看到方圆圆,便愣了一下,想了一会儿之后,有些惊喜地问道:"这可是方家的小丫头,方圆圆啊?"
"皇爹爹,是啊,我是师师,没想到皇爹爹还记得师师啊!"方圆圆好激动,挣脱了王大人的束缚,竟然冲到了最前面。
皇帝听这一声"皇爹爹"三个字,马上捧腹大笑起来:"当然记得,怎么了,小丫头长成大姑娘了,偷偷跑到宫里来见爹爹了?"
"皇爹爹,师师就是想爹爹了,所以才偷偷跟着家父来探望皇爹爹。"方圆圆装可爱的本事,还真吓人,杜宇龙差点吐血了。
"哈哈。"皇帝自然是被逗得仰天长啸,并且招手让方圆圆靠近一些。
哎,想一想有方圆圆这样的孙女,这个皇帝也该乐呵呵了。
但方圆圆却又提到:"皇爹爹,师师想听那最后一题,而且,这个机会,师师一定要答上。皇爹爹,师师如果答上了,一定要讨一个大大的赏赐,希望皇爹爹答应!"
"哟?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好家伙,朕就答应你,给你这个赏赐!"
"不,皇爹爹,方圆圆离开您之后,学了一些道理,师师知道,赏赐,最好是自己争取来的,才叫赏赐。所以,第二题,师师想迎战汝嫣公主。"
"好,看师师有这么大的孝心,朕答应你。其实,这一题,其实关乎朕的一个小小的经历。朕为圣龙朝的九五之尊......"
"好,看师师有这么大的孝心,朕答应你。其实,这一题,其实关乎朕的一个小小的经历。朕为圣龙朝的九五之尊,一生难得几次踏出宫门,然而你们却不知道,朕,呵呵,真的出过几次宫。"皇帝却开起了玩笑,然而这个玩笑一开,所有人都在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啊。
王大人忍不住自言自语道:"陛下出过宫,不是吧?陛下什么时候出宫的?出宫做什么?还出过好几次?为何我都没听说呢?"
"陛下出宫,很奇怪吗?"杜宇龙听说过的皇帝,应该每一个都有风尘故事吧。
"不奇怪吗?"王大人却百思不得其解!
"才不奇怪,皇帝在宫里闷久了,不出去逛一下,哪能行啊!"
"啊?杜公子,这可不行,陛下乃......"
"得得得,听你这一席《道德经》,我也得烦死,看陛下讲的有趣故事吧!"杜宇龙还不知道王大人想讲什么嘛,完全是一腐朽之辈,以后看来不能再招惹了,否则要烦死。
陛下继续讲:"朕出宫数次,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这件事被老百姓称之为行商坐贾。"
陛下说这四个字的时候停顿了一下,似乎是故意给所有人思考的时间。
王大人马上对杜宇龙说:"这民以食为天,国以耕为本,陛下为什么无缘无故谈起"商"字呢?"
杜宇龙这一下也不理解了,他是不理解这个老古董是什么意思。但杜宇龙差不多是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方圆圆不是想插科打诨嘛,他老人家就乘此机会给所有人讲道理。
陛下知道所有人都在揣测他在说什么,干脆就让大家猜一会儿。
完颜苍才和王大人似乎有一些共同语言,于是乎,完颜苍才回答王大人的问题:"王大人,这个我懂啊,因为我阿玛经常跟我们将,我们草原上想以耕作繁荣百姓,那是千难万难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蛮人没办法养活自己,我们可以用行商之法,和你们大华人交易,满足所有需求。"
"如果一个民族不以耕种自给自足,岂不很容易被其他民族牵制?"王大人的思想稍微传统一些,或许,这就是时代的圈圈。圣龙朝,从来就是以农为本,从来都是自己养活自己,这样,当然不会被别的民族牵制,这也完全顺应"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兵法训示。
完颜苍才却摇头否定:"王大人就过滤了,其实,我们蛮人以前以为天下就一个圣龙朝,后来才知道,在北边,还有一个比圣龙朝大很多的王朝!"
"有这种事?"王大人听见这种事,差点大叫起来。
杜宇龙却注意了一下完颜苍才的表情,这小子突然说这事,不是没有目的吧。
皇帝终于继续讲行商坐贾了。
"朕发现做生意,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朕从出生到成年,学的,王道经学,自认为天赋异禀,无所不能。但朕从出生到成年都生活在宫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里懂行商之道啊。记得,朕做的第一档生意是花了六十两买的鸡鸭,于是乎,朕开始做生意了。这价格,朕也不懂得拟,但只不过是朕的兴趣,也不在意亏盈。但朕卖了所有的鸡,全买了,真当时很高兴。了后来才发现自己收的一锭二十两银子是假的,而且朕好记的因为那只鸡是卖了十两银子,朕还找了这个人十两银子。所以,朕想问问在座的每一位大人,哦,当然还有师师,朕拿到这二十两假银子的时候,朕亏了多少银子?"
"有趣有趣,这种问题,问我就对了!"杜宇龙想了一下,就明白了,好有趣的问题啊。
一个大臣站起来,这样回答:"陛下,此人罪大恶极,实属该死啊。"
陛下马上摆摆手:"此人最大恶疾,朕知道,只是,朕今天不想谈论此人有没有罪。"
这个人实在是马虎了,他被皇帝斥责了两句,只好回答:"陛下,臣不聪明,臣认为陛下可能亏大了,亏了十两银子嘛,这可是我们这些三品官一个月的俸禄啊!"
这个家伙还真是不聪明,竟然给了这么一个最不长进的答案。
陛下道:"难道这就是大家给的答案吗?"
陛下一催促,第二个答案出来了:
"应该是二十两,陛下,他给的二十两银子可全是假的,一半,买了陛下的商品,商品也是钱,难道不是吗?这一部分自然是亏的。而另外一半银子,是陛下找给这个骗子的,那也是亏。所以,应该是二十两,陛下亏了二十两啊。"
"对对,是二十两!"
方圆圆这个时候终于抢答了:"皇爹爹,师师认为,绝对超过二十两。"
皇帝心里一囍,赶紧问方圆圆:"快讲讲你的道理!"
方圆圆嘻嘻一笑道:"其实,师师不懂做生意,可明白一个道理,我们二十两银子买回来的东西,如果卖出去,一定不可能也是二十两吧?"
"这个......"陛下点点头。
方圆圆又说:"皇爹爹,您做生意,自然是不考虑盈亏,但既然是做生意,那都是要赚钱的。如果花二十两银子买来的东西又二十两银子卖出去,恐怕,这生意就没办法做了吧?所以,师师认为,皇爹爹这档子生意亏的,绝对不可能低于20两。但至于多少数目,皇爹爹,你这题目是不是太难了一点?"
陛下笑而不答,只是转向汝嫣公主。
汝嫣只好回答自己的想法:"其实,做生意,盈亏是常事,其实盈亏多少,有时候并无关紧要。而陛下做生意,亏的是银子,纵然是千金万金,却只不过是一个教训。"
"王妹就这么回答吗?"完颜苍才有些担心啊,王妹昨天的好胜心似乎完全被瓦解了。
杜宇龙也看出了完颜苍才的担心,不过,他反而觉得这样很对。
不由杜宇龙来安慰,皇帝听见汝嫣的话,竟然哈哈大笑起来。
陛下竟然在这个时候突然道:"汝嫣公主果然高论,这一局,算你赢。现在,你和杜风灵就打成平手了。"
汝嫣公主可算是见到青天了,完颜苍才也是热汗直流感激涕零啊。
方圆圆却不高兴了:"陛下,汝嫣公主说的都是虚话,也算赢吗?如果按照她的说法,那这是陛下您在做生意,陛下您卖的鸡鸭鱼肉,那就是御用之物,那就是天价。"
"呵呵,师师,你的这个答案更好啊,好,朕现在就允诺你一个要求,你想要什么,朕马上给你!"皇帝对方圆圆,就无所谓了,要什么奖励,只要不过分,100个奖励都可以随便拿去。
方圆圆好高兴,但马上脸一惨,道:"不可,陛下,难道您没发现师师已经不喊你皇爹爹了吗?师师认为皇爹爹可以袒护师师,但陛下您就要大公无私,所以,皇爹爹给的赏赐,方圆圆不要,陛下的赏赐,方圆圆才愿意接受。而,这一个奖励,方圆圆就不要了,方圆圆现在要和杜公子并肩作战,虽然师师知道自己的智慧不及汝嫣公主和杜公子半分,但如果侥幸答对了一题,皇爹爹才可以陛下的身份赏赐师师。"
"这......是什么道理,呵呵,好,好,师师,一切都随你!"皇帝终于发觉方圆圆真的长大了,没那么好宠了。这丫头,好像更加机灵,更加要强了。
方圆圆说完这些话,又坐到了杜宇龙和完颜苍才中间,也不知道她是想亲近杜宇龙,还是怕亲近完颜苍才。
杜宇龙只是忍不住问道:"方大姑娘,你既然和皇帝这么熟,干嘛还做那种事啊?你纯粹捉弄我是不是?"
方圆圆却还假装无辜地问杜宇龙:"哪件事?"
杜宇龙:"轿子的那件事啊。你可以堂堂正正的走进来,为什么假可怜,跟我躲在一个轿子里。搞得我还要感谢你去我家里接我呢。"
"我也没想过皇爹爹也记得我,我已经十几年都没进宫了!那时候,我才......几岁,我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在皇爹爹怀里撒娇。而长大了,我自然就不能......"方圆圆本来有意说下去的,可一想这种事,跟杜宇龙说干什么。
杜宇龙却眼巴巴地等着方圆圆讲下去,因为潜意识里觉得这很有趣。
不过,她不讲,杜宇龙也不用去花心思想后面的剧情了。
"第三题,朕当年带着付公公和唐侍卫,三个人一起住在一个叫做聚宝楼的地方。订了三间房,每一间房100两银子一晚,于是我们一共付给老板300两银子,第二天,老板觉得三间房只需要250两就够了。于是叫店小二退回50两银子给了我们。谁知当时的店小二贪心,只退回每人10,自己偷偷拿了20两银子,其实这个小儿当时也很为难,因为50两银子三个人没办法分,他不知道我们三人是一起的,也只能还三十两。这样一来便等于我们三位客人每人各花了90两,于是三个人一共花了270两,再加上小弟独吞了不20两,总共是290两。可是当初他们三个人一共付出300两,那么还有10两去哪里了呢?"
"聚宝楼?"一个个大臣都把眼珠子瞪大了,这个楼,大家可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