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行来,因为仍在情报网的范围之内,路途还算安稳。三人计划的路线是由落雁关往东南方向走,经由景石镇后,向西入震马关与许老三接头取马,然后再折向东南,进入陵州境内,由轩辕彻送达密信。
骡车已经走了一天了,此时即将进入青牙镇,在那里秦苏会搜集一些物资,并将丐帮(姑且这么称呼)事务都交由姚算子打理,其实也是就托他看顾一下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那份微薄家底,算不得什么大事。姚算子是个三十来岁的教书先生,本名姚修,字木白,秦苏的能耐不少都是他教会的,算是秦苏的半个师傅,在丐帮也是人人敬重,人称姚叔。姚修因打得一手好算盘,双归起来让人眼花缭乱,青牙镇谁家账目大些,都要找他。久而久之,姚修便有了姚算子的名头。但少有人知的是,姚修更算得一手好阴谋。本来青牙镇里有几股乞丐抢饭碗,后来莫名其妙地,也不知什么时候偷了姚修的菜,结果被姚修知晓,一怒之下,怂恿秦苏往青牙镇发展了十来号人,几拨算盘下来,那几帮人全被他给算没了。
进入青牙镇时正好中午,那自然是要找姚叔管饭的。姚修住在城东北的一个简单农舍里,这农舍也是他的私塾。这几年收了点学费,加上姚修教书确实教的不错,村里的孩童都喜欢来听讲,没事的时候姚修也能帮忙给邻里间说说道理,一个木匠感激姚修,就帮他把这农舍扩建修整了一番,只收了姚修的木料钱。按姚修的说法,现在这屋子,住着舒坦。
来到农舍外头,越过篱笆往里一瞅,只见姚叔正抡起鸡毛掸子往小姚松的屁股蛋上招呼,估摸着又是小姚松把鸡舍里的母鸡怎么了。姚嫂倚在厨房门边,看着小姚松挨打,眼眶泛红,一脸欲言又止。姚嫂本名沈桂,家乡米脂,娇俏水灵持家有道,那说的就是姚嫂。娶到姚嫂,可谓姚叔人生第一得意事。有多得意,娶到姚嫂后整整一个月,姚叔手边就没离过酒,你说得意不得意。
篱笆的木栏开着,三人一同走进农舍,秦苏顺手从旁边的鸡舍里拎出一只鸡,朝屋内姚修喊道“姚叔,姚嫂的桂花糕还有剩的没啊,我们仨都想的不行。”
姚修打下最后一掸子,把鸡毛掸子挂在一旁墙上,从桌上拿了两个大饼塞在小姚松怀里“去,老地方站半个时辰再出去撒野。”
小姚松被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自己揉了揉屁股,系好裤子便低着头走向门外,走过轩辕彻三人时还抬头对三人笑了笑,一副皮糙肉厚的表情。
姚修起身面朝三人笑道“我说今儿个母鸡下蛋比往日时多呢,都进来坐。”
三人见过了姚嫂,姚修招呼着三人落座,心情显然不错“小彻越长越俊了,依稀有我当年的风采啊。”
“一段时间没见,小瑶都出落成大姑娘了,你哥要是欺负你,只管跟姚叔说,他的桂花糕全给你吃,馋死他。”
姚修转身看向秦苏,不知从哪甩出一把戒尺,啪的一声就打在了秦苏脑门上,秦苏吃痛,手一松,手上的母鸡便连忙窜了开来“个小样儿的,酒都没给我拎一壶还想吃桂花糕,赶紧的给我去弄壶花雕来,不然饭都没你的份。”
话是这么说,看着秦苏匆忙跑出门外后,姚修仍是抓了那只母鸡进了厨房。轩辕彻上官瑶相视偷笑,姚叔还是这么心慈手软。
秦苏拎回两壶花雕,没见着上官瑶,应该是去厨房帮忙了,轩辕彻和姚叔二人正坐在饭桌旁嗑瓜子,一脸神秘兮兮。把花雕放在桌上,秦苏抓起一把瓜子,侧身坐在饭桌旁。听了没两句,便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看两人窃窃私语的样子,还以为姚叔又在算计谁了,听来听去。两人竟然在讨论鲤鱼是红烧好吃,还是清蒸好吃。不过接下来的话,却让秦苏差点把舌头给咬下来。
只见姚叔一脸少见的严肃表情,嘴角却是藏不住的笑意,问向轩辕彻“小彻啊,你也快要行冠礼了。这几年我也是看着你长大的,你这几年来的动作,就一个少年来说,委实大了些。老实交代,打算什么时候把小瑶收了?”
秦苏目瞪口呆,姚叔这做长辈的简直仗义的没边儿了。
轩辕彻略一沉吟,回答也是干脆“最迟七年。”
姚修一愣,似乎没想到轩辕彻还真敢就这么挑明了说,随即莞尔,“好好好,后生可畏啊。”顺手提起手边花雕抿了一口,似是自嘲一般,姚修笑道“那姚叔也送你一句话,你可仔细记着。别让女人等太久。”
轩辕彻也未深思,庄重说道“轩辕彻谨记在心。”
之后一道道菜也都从厨房端上了餐桌,开饭后说道的,就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酒喝上了,姚叔话也就多了,席间笑语不断。其中姚修的一番话再次吸引了轩辕彻的好奇心。在独自吃下半条红烧鲤鱼后,姚修一脸似笑非笑地望向轩辕彻“小彻,你们的行程我也粗略知道,不过我建议你稍微绕个道,去一趟藤石镇,哪里有个叫唐穆之的家伙你应该会感兴趣,能不能把他收了,看你的运气。顺便说一句,虽然也有一些运气成分,但那小子也算是从我的算盘里逃过一次。”
轩辕彻眼神一亮,点头答应下来。从姚叔算盘底下漏掉,那得是多好的运气,就冲这运气去见上一面也是划算的。更何况,不管什么时候,人才都是最重要的,运气好,一样是实力的一部分。在轩辕彻看来,生命其实远比那些道学家们所说的脆弱得多。
散席后,三人略作休息,便向姚修告辞,在轩辕彻的提议下,绕道藤石镇,见一见这唐穆之。
驴车缓慢前行。轩辕彻看着车帘外的麦田,脑海中突然想起一个不算陌生的名词,东越唐家。春秋时曾有西蜀公孙擅连珠一说,却少有人知晓春秋中的东越,亦有一族,独擅连珠。唐家连珠局,俗称局中局。有关东越的著名掌故,战例,半数都与唐家的谋划有关。东越一位中兴之君在太子之时,曾在翻阅唐家家主的奏章时笑言“西蜀公孙连珠箭,东唐韩门连珠局,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