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休闲农业资源的分类与开发原则
一、休闲农业资源的概念
休闲农业资源指可以应用于休闲活动的各类农业资源,休闲农业资源不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农村环境、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农耕文化、农业设施都可以构成休闲农业资源。
二、休闲农业资源的分类
三、休闲农业的开发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休闲农业开发依赖于农业,而农业的发展又高度依赖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所以,休闲农业的开发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2.突出特色原则
(1)突出农耕文化特色。
(2)突出各自的特色。
(3)从细微处着手突出特色。
例如安吉建设最美乡村规划方案遵循的原则是:尊重自然美,以生态为背景,彰显山水灵秀特色;侧重现代美,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把生活富裕作为前提,把开放理念全面融入;注重个性美,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村一景;构建整体美,城乡联动、产业互动、示范带动、覆盖全县。把一个县当作一个景区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农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用10年时间把安吉建成“中国美丽乡村”。
3.市场需求原则
休闲农业开发必须密切关注休闲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休闲农业开发要考虑市场的地域差异。
4.优化结构原则
住、食、游、购、娱休闲产品开发兼顾;大力开发参与型休闲产品。
5.科学选址原则
据调查研究表明85%的城市郊区型休闲农业地集中分布在距离一级客源地城市100千米范围内;休闲农业地在城市周边分布主要有两个密集带,最密集地带出现在距一级客源地城市30千米左右的地区,次密集带出现在距一级客源地城市80千米左右的地区;因此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选址应选择在城市、景区较近且公路交通非常便利之处,既距离一级客源地城市100千米范围内或大型旅游景区周边。主要考虑三个条件,即农业资源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客源条件。
6.注重生态原则
一是控制旅游污染;二是搞好绿化工程建设;三是搞好引鸟、招蜂引蝶工程;四是休闲设施设备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
(第二节)休闲农业的开发模式
一、传统田园农业旅游模式
传统田园农业旅游模式是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
1.田园观光游
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
2.特色农园
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采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
3.畜牧养殖休闲观光型
具有休闲观光型的养殖场、牧场、森林动物园、渔业养殖场所等,给游人提供休闲观光、娱乐及参与养殖生活的风情和乐趣。
4.渔场垂钓休闲型
利用海面、水库、池塘、河流等水体进行休闲观光、垂钓、驾船和水上休闲娱乐活动,游人除享受休闲观光外,还可以学习有关渔业养殖及捕捞技术等。
5.务农体验游
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
6.农家乐旅游模式
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7.综合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型
建立农林牧渔等土地综合利用模式,强化生产过程中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以此吸引游客进行农业观光与休闲。
例如广东顺德生态乐园以“生态保护、生态教育、生态娱乐和生态休闲”为主体内容。乐园分布着生态保护区、生态教育区、生态娱乐区、生态休闲区和基塘农业区等五个景区。
基塘农业区是备受联合国粮农组织高度赞赏的基塘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更是闻名中外的生态农业的典范。它通过复原再现基塘农业的生产模式及生产情景,展示出生态平衡的景象。其中尤以桑基鱼塘为特色:种桑养蚕→蚕砂与蚕蛹喂鱼→鱼粪积聚塘底→塘泥→种桑肥料,如此往复循环,使塘鱼、桑蚕双丰收。游客在玩乐与休闲观赏中受到生态知识的教育。
二、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园模式
依托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农业历史博物馆、农业主题公园等设计出的休闲农业项目。
1.农业教育基地
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式,农园中种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配套的农具设备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耕作技术等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较具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2.农业博览园
利用当地农业技术、农业生产过程、农业产品、农业文化进行展示,让游客参观。
3.农业公园
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可供游客观光、度假、娱乐、垂钓、烧烤、食宿、体验农民生活,了解乡土风情的主题公园。
4.高科技农业园
以高新农业科技为依托建立的农业基地,可以给游客提供农科教育,增长见识。
三、乡土民俗模式
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休闲农业的文化内涵。
1.农耕文化游
利用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等,开展农业文化旅游。
2.乡土文化游
用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礼仪民俗、节令民俗、游艺民俗等,开展民俗文化游。
3.民族文化游
利用民族风俗、民族习惯、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宗教等,开展民族文化游。
四、村落乡镇模式
以古村镇的宅院建筑和新农村为旅游吸引物开发的旅游项目。
1.古民居和古宅院游
大多数是利用明、清两代村镇建筑来发展观光旅游。
2.民族村寨游
利用民族特色的村寨发展观光旅游。
3.新村风貌游
利用现代农村建筑、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庄绿化、工农企业来发展观光旅游。
五、休闲度假模式
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
1.休闲度假村
以山水、森林、温泉为依托,以齐全、高档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旅游。
2.休闲农庄
以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田园景观、丰富的农业产品、优惠的餐饮和住宿,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旅游。
3.乡村酒店
以餐饮、住宿为主,配合周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休闲旅游。
4.租赁农园
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园地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耕作乐趣,以休闲体验为主,而不以生产经营为目标。租用只是节假日到农园作业,平时有农地提供者代管。
5.乡村俱乐部
选择适宜的乡村建设形式多样的俱乐部,如在我国原来知青生活过的农村地建设知青俱乐部,开展知青回乡游。利用水库、鱼塘、河段建设垂钓俱乐部开展各种休闲活动等。
(第三节)休闲农业园的规划设计阶段与内容
一、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又称立项申请)是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或项目法人,提出的园区建设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拟建园区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园区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发展周期的初始阶段,是相关政府部门选择项目的依据,也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休闲农业园区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总论;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条件;项目建设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还贷方案设想;项目的进度安排;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包括初步的财务评价和经济评价;环境影响的初步评价,包括治理“三废”措施、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结论;附件。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休闲农业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园区建设投资之前,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休闲农业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项目总论;项目背景;市场预测与分析;项目地点的选址;项目规划建设宗旨与目标;项目总体方案设计;项目总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的组织与管理;项目效益评价;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附件。大型园区规划建设需单独做环境影响评价。
三、总体规划
休闲农业园区总体规划是确定休闲农业园区的性质、范围、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总体定位、产品发展方向和设施布置,规定农业保护地区和控制建设地区,提出园区发展目标原则以及规划实施措施。
休闲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休闲农业园区的基本特征,提出园区内资源评价报告。
2.确定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依据、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园区的性质与发展目标,划定园区范围。
3.确定休闲农业园区的功能分区、结构、布局等基本框架,提出园区环境保护规划。
4.制定休闲农业园区的旅游产品和市场营销规划。
5.制定休闲农业园区的游憩景点与游览线路规划。
6.制定休闲农业园区的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规划。
7.制定休闲农业园区的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8.提出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实施措施和分期建设规划。
四、详细规划设计
休闲农业园区详细规划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园区重点发展地段上的土地使用性质、开发利用强度、环境景观要求、保护和控制要求、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作出控制规定。详细规划设计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内容
(1)确定园区规划用地的范围、性质、界线及周围关系。
(2)分析园区规划用地的现状特点,确定规划原则和布局。
(3)确定园区规划用地的分区、分区用地性质和用途、分区用地范围,明确其发展要求。
(4)规定各分区景观要素与环境要求、建筑风格、建筑高度与容积率、建筑功能、主要植物树种搭配比例等控制指标。
(5)确定园区内的道路交通与设施布局、道路红线和断面、出入口位置、停车场规模。
(6)确定园区内各项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极其设施用地的控制指标。
(7)制定园区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设管理规定。
2.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内容
(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做出建筑、道路和种植区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4)种植区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3.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分区
根据休闲农业园区综合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设置不同功能区。各地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分区大体上包括入口区、服务接待区、科普展示区、特色品种展示区、精品展示区、种植体验区、引种区、休闲度假区、生产区、设施栽培区等十个区。
简单的休闲农业园区包括入口区、服务接待区、种植采摘区、生产区等四区。
(1)入口区用于游客方便入园的用地,游人在此换乘园内的游览车入园。大型休闲农业园区一般规划建设两至三个入口。主入口区包括入口牌坊、入口停车场、服务建筑、导游牌、假山水池等。
(2)服务接待区用于相对集中建设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医疗等接待服务项目及其配套设施。入园后首先到达服务接待区,作为园内的过渡空间,游人将在此做短暂停留,做好入园的准备。此区可规划建设办公楼、游客服务中心、农业文化展示室、停车场等。
(3)科普展示区是为儿童及青少年设计的活动用地,以科学知识教育与趣味活动相结合,具备科普教育、电化宣教、住宿等功能。是为儿童及青少年设计的活动区,休闲农业园科普展示区可广泛收集、整理、保存、介绍园区内农作物的品种、栽培历史、文化知识,结合青少年的活动特点,以科学知识教育与趣味活动相结合,进行知识充电和娱乐健身。
(4)特色品种展示区本区以各种不同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种植展示区,为观赏性较强的品种展示空间。本区以各种不同的果品栽培架式、不同的材料加以形式上的改造,形成形式多样,观赏性较强的园林景观。
(5)精品展示区为精品农业种植区,可满足高端层次观光采摘者的要求。精品展示区展示精品农业的同时,还可结合传统的园林艺术设计手法和盆景艺术制作技法,利用廊架、篱架、棚架等不同架式的排列组合来分割组织景观空间。
(6)种植体验区此区面积最大,是休闲农业园的基本用地。在景观营造上应保留农田景观格局,在不破坏农业景观的基础上规划建设适当的园林小品和游憩采摘道路。在此地人们通过认养果树的方式,选择性地参与农业生产的施肥、剪枝、疏花、疏果、套袋、采摘等各项技术劳作。种植体验区栽培各种蔬菜及瓜果类植物,增加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此外还可开辟出小范围场地作为认养区,让人们通过认养果树的方式增强环保意识。认养后游人可选择性地参与果树剪枝、疏花、疏果、套袋、采摘、入窖等各项技术劳作。
(7)休闲度假区主要用于观光休闲者较长时间的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之用地。休闲农业园在合理的园区土地利用控制上可适当建设度假木屋、度假小别墅等住宿设施,延长游客在园区内停留的时间,增强休闲农业园的休闲度假功能。
(8)引种区引进和驯化国内外优良的果品品种,建立优良的农产品品种引进、选育和繁育体系。引进国内外不同成熟期(极早熟、早熟、晚熟、极晚熟)和不同颜色(红色、绿色、紫色、褐色品种)的优质农产品,对抗性强的品种进行适应性、抗性等方面的观测,选育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品种进行繁育。
(9)生产区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区域,在园区其他功能区农产品供给量不能满足游客时可开放,生产区在景观建设、管理方面比其他分区要粗放。
(10)设施栽培区进行农作物设施栽培的区域,北方地区的休闲采摘园多设有设施栽培区,目的是通过果品的反季节栽培,让游客在果品的非正常成熟季节采摘到新鲜的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