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明清王朝交递,满族入主中原,封建专制统治又一次得以强化,形成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礼仪再度被奉为金科玉律,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学者谈到:在朝廷礼仪方面,明代朝仪,大臣只须四拜五拜即可,而清代却实行“三跪九叩首”;明代大臣入朝,可以在御前侍坐,奏事起立,奏毕复坐,而清代则一律下跪于地;明代答诏称“卿”,似乎有点客气,而清代则斥之为“尔”,根本不放在话下;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清代大臣上奏折,一概自称“奴才”,昭示君与臣当为主仆关系。其实清朝统治者这样做,无非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威。但这种“权威”在19世纪前期与中期却让皇帝们遭到了无法忍受的挑战。在那段时期,礼仪之争竟然成为中国对外关系中的头等大事。
1、自作多情地将俄国女皇降为王爷
其实,早在皇太极时就有了这种礼仪,可谓是根深蒂固。1636年,皇太极举行登极大典,北韩使臣在现在的沈阳,大家都行三跪九叩大礼,朝鲜使臣立而不跪,清朝的官员按着他跪,他爬起来还不跪,到后来,衣服都撕扯破了也没有跪下。大典之后,皇太极大怒,就开始对北韩用兵。
而到了19世纪,中国依然把自己的中央王国看作全世界的中心,大清皇帝门也都自认为是“天下共主”。在他们看来,作为“天朝上国”,有责任和义务向下等的附庸国提供伦理道德、文明教化和政治统治。蛮夷走近中国的城门,向天朝进贡,并进行叩拜之礼是天经地义的。据史料记载,当时大清对外国使臣有这样的规矩:应在所乘车船上悬挂旗帜,写上“某国贡使”字样。使臣在觐见皇帝之后应立即离京,不准做任何形式与意义上的逗留。尤为重要的是,使臣见到皇帝或皇帝的代表时,必须行三跪九叩的跪拜礼。
这种规矩显然在各国步入19世纪后已经显得可悲并可笑了。而在这之前,大清各个皇帝并不觉得这是可笑的,如上所述,他们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
雍正时,1730年初,清朝政府派托时等人去圣彼得堡贺新沙皇即位。一行人临走之前,雍正特别嘱咐他们道:“我中国使臣无论出使何国,从无叩拜之礼”,他的意思很明显,不许用三跪九叩之礼觐见俄皇,他嘱咐托时,尽量不要当面见沙皇,如果对方一定要见,只能“按拜见王爷之礼拜见贵汗”。
当时的俄国早与清王朝有来往,他们自然知道中国的礼仪,但是,他们并不懂得觐见之礼的问题。1731年1月9日,托时到皇宫递交公函后,向新即位的女皇行一跪三叩首之礼。
在清朝君臣看来,这种礼仪是把俄国女皇降格为中国的王爷一级,虽然俄国人并不会有同样的感党。但雍正心里却是高兴非常。
2、马戛尔尼事件
三跪九叩之礼引起争端的是发生在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事件。作为当时大英帝国的专使马戛尔尼是个个性倔强,自恃是世界上员强大国家的代表,他希望作为第—个真正的外交官,迫使中国接受西方所谓的文明。为此,他与自负的清朝大臣为觐见皇帝的礼仪大起争执。他坚持行欧洲通行的单屈膝礼。清朝大臣则一定要他行三跪九叩礼。最后,他提出了交换条件:中国官员在英王画像前行叩拜之札,他就向中国皇帝行同样的叩拜之礼。清朝官员觉得这条件太可笑了,坚决不同意。马戛尔尼见清朝官员们不肯接受,他便摆出打死也不叩拜的架势来。
最后,乾隆皇帝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说英国“僻居荒远”,不识“天朝体制”,特别原准他免行跪拜之礼。至于他后来有没有行三跪九叩之礼,在《清史稿高宗纯皇帝本纪》中可以找到答案。“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等虽然不习惯叩头,但一到皇帝面前,还是跪下去了。”
另外,温德是马戛尔尼的亲戚,又是使团的秘书,他在英国使团觐见乾隆皇帝那天的日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当皇帝陛下经过时,有人通知我们走出帐篷,让我们在中国官员和鞑靼王公对面排好队伍。我们按当地的方式施了礼,也就是说,跪地、叩头九下。”
据后来中国清朝官员称赞马戛尔尼时说,“一到殿廷膝齐地,天威能使万心降”。在觐见乾隆的另一位英国人写道:“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我们进人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
天威果然厉害!
3、死要面子活受罪
1805年,俄国使节因不愿意叩头,到库伦后就被嘉庆阻止进京。1816年,英国派阿美士德来华,这个英国人和他的同事马戛尔尼一样的顽固,清朝官员曾经想强迫他去拜见嘉庆皇帝,被他坚决拒绝。嘉庆皇帝龙颜大怒,以“蕞尔小国”,前来“输诚”,而“勉从其请”。当夜把他和他的伙伴们驱逐出京,而降旨:“该贡使等即日返回,该国王表文亦不必呈览,其贡物一一发还。”使英国使臣被驱逐出境。随后向英王下达的“敕谕”说:“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孝顺,不必岁时来朝。”这样的话,实际上是彻底拒绝和英国往来。英国人倒也听话,从此后再也没有派使节到中国来,而是在1840年派来了扛着枪炮的军队,就是想证明自己是坚决不行三跪九叩之礼的。
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同英帝国签订《南京条约》,并割地赔款,英国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是不需要进三拜九叩之礼的。1844年,美国看到英国得到的好处,就派出使臣顾盛抵达澳门,目的是取得同英国相同的权益。顾盛看透了清廷的虚骄心理,故意坚持要去北京,亲自向皇帝递交国书。
道光皇帝惧恨交加,倘若这个美国人来见自己,必要进行三跪九叩之礼。可现在朝廷的处境又如何能支撑起天朝上国的旗号来?他咬了牙,调令钦差大臣蓍英悉心“开导”,绝对不可允准。这位钦差大臣以顾盛放弃进京为条件,同意签订《望厦条约》,满足了美方要求。从这可以看出,美国未动一兵一卒,却满载而归,真是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清廷为维护旧的礼仪和面子,居然不惜牺牲主权。
咸丰曾经因为美国总统的国书对他平等相称,大为不悦,竟然在上面批道:“夜郎自大,不觉可笑。”而这种“不觉可笑”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却用在了自己身上。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的同时,咸丰皇帝逃到热河。在议和谈判中,无论赔款多少还是开放多少个通商口岸,他都答应。但却在“不见使节”这一点上绝不放口。圆明园被烧,《北京条约》签字,中国蒙受的损害难以估量,而咸丰最痛心的却是未能阻止外国使节以平等身份会见恭亲王。和约签字后,咸丰害怕公使要求“亲递国书”,迟迟不敢回京,最后病死在热河行宫。
4、三跪九叩礼仪的消失
1860年,欧美列强获准在北京派驻公使,公使在觐见中国皇帝时不用再行跪拜礼,清政府的公文也不再用“夷”、“狄”称呼外国。清政府被迫接受了外交关系方面新的事实和新的观念。不过,清政府一直以同治皇帝年幼为名,拒绝各国公使觐见。
1783年,各国公使觐见时,清朝皇帝高高在上,国书要置于皇帝宝座高台下面的黄布案上,皇帝只略微倾身向前,表示接受。皇帝的问话和祝语,要由跪在身边的总理大臣代为转达。
而到了1891年,光绪皇帝接见外国公使,已经“通融”了许多。公使可以走到皇帝面前.将国书置于宝座旁边的桌案上,皇帝可随手取阅。总理大臣也不再跪伏,而是立在一边。从那一年开始,公使来去小国,或有国家大事,皇帝均照例赐见。
关于三跪九拜之礼,还有很多笑话。在同治时,御史吴可读在奏折中云:“洋人无异于禽兽,使其行三跪九叩之礼,有如强禽兽而行五伦之礼,能使其行,不为朝廷之荣;不能使其行,亦不足为朝廷之辱。”这种阿Q精神倒是为后来的洋人不给中国皇帝下跪找了一个很好的自慰借口。
光绪时,大学士徐桐见洋人面见皇帝时不肯下跪,就断定洋人没长膝盖,于是发给士兵人手一个长竹竿,以便在战争中把洋人打倒。在这个大学士看来,洋人被打倒后就起不来了。
愚昧归愚昧,到了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寿辰,各国公使呈送的元首贺书就可以直接递达光绪皇帝之手了。也就是说,清朝皇帝承认了其他国家元首与自己的平等地位。至此,折腾了百年的礼仪之争终于结束了。但这种习俗却仍在延续,平民百姓的叩头现象依然存在:为感谢官员为他们办了一件好事,就涕零泪下,下跪叩头;屈服于权势、恶霸,为了免灾,叩头求饶。看来,外国侵略者帮中国人打破了礼仪,但却没有帮我们将它彻底丢弃。